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

陳瀚領導的義軍撤退出九州出海南下,豐臣秀吉開始處理陳瀚留下的一堆被打破的爛攤子。

首先是敗退後割據九州西部海島的陳瀚手下三員將領,尤其是小野義勇驍勇善戰,蒲池信義、大野義仁都唯小野義勇馬首是瞻,三人南北呼應,根本不給豐臣秀吉可趁之機。

陳瀚給三人留下了小早、安宅船、關船有近百艘,三人名義下的水軍實際上都是由林江直接指揮,林江坐鎮琉球國今歸仁城,密切注視着九州的局勢變化。

立花誾千代接收了陳瀚留下的兩萬餘義軍,選擇臣服豐臣秀吉,豐臣秀吉大肆減少立花誾千代的封地,盡靠立花誾千代的領地是養不起兩萬餘大軍。

陳瀚給立花誾千代留下了柳川城二十餘萬石糧食及不少火藥鉛彈,連石見銀山繳獲的錢財也分給了立花誾千代一成,立花誾千代因此能供養兩萬餘大軍。

陳瀚在九州各國郡中推行實施田稅制度,將所有貴族的田地都分發給九州百姓,義軍敗退後,豐臣秀吉帶着一衆大名及其家臣們趕回來發現自己的領地都被賤民據爲己有。

一衆大名及家臣們紛紛強行收回田地,並強行向九州百姓徵收賦稅,九州百姓大部分糧食都支援義軍,留下的口糧也比以前多。

獲得田地口糧的九州百姓豈能心甘情願交出,九州各地一度掀起暴動,幸得豐臣秀吉數十萬大軍在九州方纔將暴動迅速鎮壓下去。

豐臣秀吉建立亞洲大帝國的野心由來已久,其還在織田信長手下領兵打仗時就有此想法,就連參謀軍師黑田如水反對都不能動搖豐臣秀吉的決心。

原因無他,豐臣秀吉出身低賤,與出身高貴的大名們思想不同,正所謂赤腳的還怕穿鞋的,本就是泥腿子出身。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大多不是貴族文化人,大多都是泥腿子草莽英雄。

豐臣秀吉就是典型的草莽英雄,也是日本唯一的草莽英雄。豐臣秀吉的野心自然暴漲,不會滿足只做日本天下人,而是想做亞洲天下人。

平定九州後,豐臣秀吉又開始加緊部署假道朝鮮征服明朝。豐臣秀吉求立花家準備出兵一萬參陣,同時命小野義勇、大野義仁、蒲池信義三名人準備出兵不得少於兩千參陣。

立花誾千代答應出兵參陣,但提出與立花宗茂正式決離,並要求立花宗茂改姓回高橋氏。立花宗茂聞知此事後也向豐臣秀吉提出與立花誾千代決離,願改回高橋統虎,從此不再與立花家有任何瓜葛,徹底解脫。

豐臣秀吉原本企圖讓立花宗茂迴歸立花家與本就不和的立花誾千代分庭抗禮,哪知兩人都提出決離,已自動改姓的高橋統虎已徹底與立花家脫離,豐臣秀吉的謀劃落空。

陳瀚下令十餘萬軍民啓航,浩浩蕩蕩南下東番,朱均旺也在後趕來隨船隊南下。

朱均旺被帶上陳瀚的座艦船艙中見禮後問道:“大都督可是前往福建”

“不急”陳瀚盯着朱均旺問道:“朱大夫可是又帶了提報回國”

“正是”朱均旺也不隱瞞道:“豐臣秀吉圖謀國朝之心不死,又開始下令各國大名軍隊準備前往名護屋城出征朝鮮。”

“賊心不死,待我捲土從來之時,定要他好看。”陳瀚對豐臣秀吉狂妄自大的野心很欽佩,居然被自己折騰一通後還不死心,就算轉移國內矛盾也不是這麼幹的吧,島國人的野心勃勃不是能用正常思維思考的。

朱均旺聽着陳瀚口氣還會捲土重來,估計東瀛怕是再無安寧之日了,自己也不想再回東瀛了,只是有些不捨恩師,朱均旺又問道:“不知大都督何時再出兵東瀛”

“最快明年出兵東瀛”陳瀚看向朱均旺問道:“朱大夫還會回東瀛嗎?”

“我不想再回去了”朱均旺孑然一身,那還想回東瀛。

陳瀚當即表示道:“朱大夫不如留在我們義軍中吧”

朱均旺沉思片刻後道:“須得將恩師所託提報親手交到福建軍門手中,方敢另做打算。”

“好吧”陳瀚也不強求,隨即道:“我們義軍隨時歡迎朱大夫加入,要錢有錢,要女人有女人。”

朱均旺無語,整個東瀛誰不知道義軍將士都是靠着攻城掠地劫掠了不少錢財,就連美貌女子也搶了很多帶走,義軍比倭寇還兇猛,卻無倭寇的兇殘。

陳瀚見糖衣炮彈不管用,嬉笑道:“玩笑話,我確實非常歡迎朱大夫加入,我們義軍就需要朱大夫這般醫術高明的奇人異士相助。”

“多謝大都督擡愛”朱均旺朝着陳瀚伏地叩拜相謝道:“朱均旺定前來投效大都督”

“好”陳瀚欣喜萬分吩咐道:“來人,帶朱大夫下去好生接待。”

“是”一名侍衛前來領着朱均旺出了船艙

義軍船隊經過久米島,陳瀚會見了久米島上的閩人三十六姓後裔,這些洪武年間奉旨遷居琉球國的漢人後裔久米士人已與琉球人無異,就連與手下福建將士交流都困難,陳瀚爲漢家後裔被當地土著融合感到悲哀。

數十名久米士人自發請求追隨陳瀚,陳瀚欣然接納,也深知遷徙海外的漢人後裔生存艱難,同時下令在久米島碼頭一帶駐紮一隊百餘將士,護衛過往船隊,同時打擊海盜。

船隊從久米島向西南航行,抵達赤尾嶼東北方向不遠時也是正午時分,赤尾嶼高大的山脊身影矗立在東海邊緣國門之上,陳瀚遠眺着赤尾嶼巨大的岩石山脊赤尾脊上飄揚着一杆紅底黃字旗號,格外醒目。

“赤嶼到了”劉慶在主公身旁解說道:“主公請看,有百餘將士駐紮在赤嶼上,那是我們義軍的旗號,標下先期派將士在赤嶼上修建有蓄水池,後來南下駐守赤嶼的將士又加築過。”

陳瀚看着島上山坳中炊煙繚繞,深感滿意誇讚道:“你們做得不錯,沿途修建不給點,方便軍民使用,不過以後途經的商船需要交納銀錢方纔能補給使用,豈能便宜了那幫商人,辛苦了將士們。”

“主公英明”

陳瀚當即吩咐道:“傳令向赤嶼靠近,我要親自登上赤嶼視察慰問駐守赤嶼的將士。”

“是”傳令兵立即去傳達軍令

水師營船隊浩浩蕩蕩向赤嶼靠近,駐守赤嶼上的黃阿旺帶着百餘將士看着遮天蔽海的船隊上懸掛着陳字圖騰,紅底黃色義字旗號,陳瀚自從九州撤離後就扔掉了九州義統旗號。

黃阿有站在山坳大營外高呼道:“快隨我迎接到來的大軍船隊”

“是”駐守的義軍將士紛紛緊跟着黃阿旺跑下山去,前往剛修建完善的深水碼頭上迎接正在靠近的船隊。

陳瀚的座艦在幾艘較小的福船在前引着靠近赤尾嶼深水港,陳瀚看着赤尾嶼上新建的碼頭、防波堤、蓄水池等基礎設施差不多都已完善。

座艦剛一靠近深水港碼頭邊緣,就不能在前行,前方也停泊了十幾艘福船,陳瀚走下來,朝着黃阿旺爲首的駐島將士揮手呼道:“將士們駐守國門辛苦了”

黃阿旺見一旁的劉慶手指着圖騰旗號,恍然大悟朝着手下將士下令道:“是主公大人來了,快隨我恭迎主公大人。”

“恭迎主公大人”黃阿旺帶着一衆年輕將士紛紛單膝跪拜

陳瀚上前親手扶起黃阿旺吩咐道:“衆將士快快免禮請起”

“謝主公大人”黃阿旺看了眼主公,感覺很熟悉,似乎自己見過主公一次,主公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

陳瀚也打量着眼前這名跟自己年紀相仿的小將問道:“聽聞你以前是在平戶川內浦李旦身邊做事”

“是”黃阿有忍不住又看了一眼主公的相貌,恍然大悟道:“標下在川內浦見過主公,標下還爲主公親自斟茶過。”

陳瀚也恍然大悟,原來黃阿旺就是李旦身邊的那名小廝,當下大笑道:“原來是你小子啊,你怎麼也加入我義軍了。”

黃阿旺將自己被何崇奇以做嚮導拐跑後,自己跟着何崇奇後不斷建功當上把總之事敘說一遍,問道:“不知主公爲何南下?”

劉慶當下提醒道:“不得多問”

“無妨,不過是九州戰事不利,馬關防線失守,先南下回國朝東番休整一段時日,再捲土重來,我們還年輕,不怕打不過豐臣秀吉。”陳瀚隨即下令道:“船上有不適的軍民可下船登岸休息片刻”

“是”傳令兵領命前去

陳瀚朝着黃阿旺吩咐道:“前面帶路,我要親自巡視查看將士們駐守赤嶼過得如何,有何需求也一併提出來。”

“標下得令”黃阿旺大聲迴應,轉身下令道:“各隊堅守各處,等候主公大人巡視。”

“是”百餘名駐守赤尾嶼將士紛紛領命在各小隊隊長、隊正帶領着前往赤尾嶼上的各處駐守

黃阿旺在前引着陳瀚巡視查看了新建的深水港碼頭及蓄水池,差不多半個足球場大的蓄水池中蓄滿了一池清水,水源來自降雨,黃阿旺帶着駐守將士開挖了幾條溝渠將山上的雨水引到蓄水池中。

駐守赤尾嶼的將士開闢了一條上山羊場小道,道路最窄處只有一米寬,有些陡峭,上到半山後,山坳中地形比較平坦,駐島將士大營位於凹槽中背風處,營地還不算小。

陳瀚進營中查看了一番駐島將士的伙食,總體伙食不錯,有從釣魚嶼送來的鯨肉,還有將士們自己捕的各種海鮮,黃阿旺帶着將士在營地附近的山坳中開闢出了幾塊菜園子。

陳瀚看向黃阿旺問道:“將士們有何需求”

黃阿旺支支吾吾說道:“主公,將士們駐守島上,……就是有些……孤獨。”

陳瀚看着與自己年紀相仿的黃阿旺問道:“想女人了是嗎?”

“標下記住了”黃阿旺拍着胸口道:“主公放心,標下定帶將士們將赤嶼打造成海上世外桃園。”

“如此甚好”陳瀚隨即又對黃阿旺指點如何規劃使用赤尾嶼沿海海灘礁石發揮更大經濟效益,允許赤尾嶼將士效法釣魚嶼駐軍捕殺鯨魚獲取盈利致富。

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三十章 攻城略地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七一章 明倭會戰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一七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一七七章 舟山海戰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一九一章 奏請伐倭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四四五章 舟山海戰 (上)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二零七章 軍火貿易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四二二章 工匠精神
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三十章 攻城略地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四八一章 謀劃歐洲第二一一章 椰城之戰 (上)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七一章 明倭會戰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六三章 播州蠢動第三十二章 長崎之戰(下)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一九八章 黃雀在後(二)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一七五章 養寇自重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一七七章 舟山海戰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二九二章 孕神歲久第四八二章 安州驚變 (上)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一九一章 奏請伐倭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二一七章 門戶失守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八十八章 疑兵計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四十七章 颶風來襲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第二零六章 東番遊擊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八十五章 大戰在即第九十七章 經略東番(上)第四三二章 杭州會戰 (中)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四四五章 舟山海戰 (上)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二零七章 軍火貿易第二十五章 渾水摸魚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四二二章 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