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

海月縣城西星型城牆上,一襲青衣官袍身形高瘦的海月知縣王昊見十幾艘飛龍國戰船直奔向城西划槳殺來,忙朝着從城北推着炮車趕來部署迎戰的炮兵將士下令道:“快發炮進攻,放。”

‘轟轟……’城西星型城牆上的海東炮兵率先發炮炮擊衝鋒殺來的十幾艘飛龍國水師戰船,衝在前的五艘飛龍國水師戰船被炮彈擊中,船上將士死傷慘重,三艘戰船被擊中船舷一側要害,洶涌的海船灌進船艙中,戰船正在不斷下沉,船艙中一片慌亂驚呼聲,船上飛龍國將士紛紛跳海朝着附近戰船游去。

王昊跟隨大野義仁出兵朝鮮作戰,作爲侵朝日軍第二軍團先鋒,王昊跟隨大野義仁帶兵按照主公陳瀚軍令指示攻入建州女真鴨綠江部引誘努爾哈赤出兵朝鮮對付牽制加藤清正。

王昊隨軍出征朝鮮作戰立下戰功,隨大野義仁返回九州參戰。陳瀚平定東瀛後開始加強對南洋地區的控制,遂將王昊調到南洋任職,王昊剛上任海月知縣一月有餘,已經逐漸熟悉海月縣政務工作。

宋昌率二十六艘南洋海軍艦船滿帆藉着東北風快速趕來,見飛龍國水師對海月縣西城牆發炮進攻,站在坐艦飛月船上的宋昌正忙着測距,見飛龍國水師戰船已在艦炮射程之內,當即下令道:“發炮進攻”

傳令兵忙打出發炮進攻旗語,南洋海軍將領紛紛下令道:“放”

‘轟轟……’南洋海軍艦隊艦炮紛紛集中在戰船中部,艦炮炮口吐着炮火,炮彈拖着黑色濃煙尾巴呼嘯直撲向海月縣城南面海月水道中的飛龍國水師編隊襲來。

飛龍國水師陣中旗艦福船上的羅袍看着呼嘯襲來的南洋海軍炮彈驚呼下令道:“快發炮還擊,放”

飛龍國將領紛紛跟着高呼下令道:“放……”

飛龍國水師炮彈剛打出,南洋海軍炮彈紛紛墜入飛龍國水師編隊陣中,飛龍水師編隊戰船頓時被擊中十幾艘,將士死傷不輕,鬼哭狼嚎慘呼聲不絕於耳:“啊啊……”

羅袍看着己方炮彈墜落在南洋海軍艦隊前方很遠海中騰起一道道水柱,一臉震驚不已的羅袍慌忙高呼下令道:“撤退,快撤。”

“快撤”飛龍國文武紛紛高呼下令道:“撤……”

‘嗚嗚……’飛龍國大軍撤退號令聲響起,陸上攻城不利撤退的蕭潮海接到撤退號令,忙帶着兩千餘飛龍軍在飛龍國水師戰船接應下登船,羅袍下令前陣十幾艘戰船爲大軍撤退斷後,發炮炮擊追殺下來的南洋海軍。

飛龍國水師後陣改前陣朝着海月水道南面升帆順風逃去,羅袍留下十幾艘白艚船斷後接連被宋昌指揮南洋海軍艦隊發炮擊沉擊傷,卻成功拖住南洋海軍艦隊乘勝追擊,成功斷尾逃生。

海月縣城中海東軍民也紛紛打開城門配合海軍將士對飛龍國留下斷後的殘兵敗將展開圍攻清剿,宋昌高呼下令道:“傳令下去降者不殺,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海東軍民紛紛高呼喊降,潮漳泉籍軍民直接用閩南潮州話喊降道:“降者不殺,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飛龍國將士聽着熟悉的老鄉勸降呼聲,原本就有不少飛龍國文武反對與強勢入主南洋的海東國爲敵,紛紛忙高呼道:“我們願降,我們願降,……。”

陳阿靖率臺海水師西洋商行武裝佔據飛龍國汶島(汶州),派使者前往舊港要求當地漢人歸順臺海遊擊將軍府,但遭到羅袍拒絕。陳阿靖攻滅萬丹國,遣使向剛復國稱王的羅袍祝賀,表明不願與飛龍國開戰,承認飛龍國攻下的萬丹國金洲南端領土。

南洋戰爭陰雲籠罩,海東、西葡兩大陣營都在拉攏周邊小國爲即將展開的大決戰積極做準備。海東國南洋總經略府也不斷派使者拉攏飛龍國,都被飛龍國國王羅袍也模棱兩可的態度敷衍拖延。

不少飛龍國臣民對國王羅袍的態度也頗有不滿,更是對羅袍突然宣佈加入西葡亞齊聯軍一方,並出兵參戰進攻海市府深感擔憂戰後南洋局勢,一旦海東大軍戰敗退出南洋地區,剛建立的飛龍國與周邊土著天方教國家必將走向對立,被迫稱臣納貢甚至被兼併,重走大明舊港宣慰司老路。

羅袍本就是白扇會神棍,一向足智多謀狡詐多端,羅袍想趁着海東、西葡雙方打得兩敗俱傷之後坐收漁翁之利,趁機擴張壯大飛龍國。年邁稱王的羅袍政治水平有限,只看到趁亂坐收漁翁之利好處,根本沒考慮到南洋格局。

舊港宣慰司被兼併消亡其實是明朝一手造成,三佛齊王國被爪哇滿者伯夷國攻滅,樑道明在當地漢人擁戴下建立新三佛齊王國,朱棣擔心在南洋稱王的樑道明威脅到大明漢人正統地位(這也與朱棣沒有安全感多疑有關),下詔讓樑道明回大明老家廣東養老,任命樑道明的副手施進卿統治舊港宣慰司,間接削弱舊港宣慰司。

施進卿死後,舊港宣慰使繼承權發生爭執,施二姐得到滿者伯夷王國的支持,宣稱施進卿遺囑‘本人死,位不傳子’。熟悉政治套路都知道遺囑一看就是編造,施二姐實際控制舊港宣慰使行政權限。施濟孫爲了搶奪權利,派丘彥成到明廷請封。

大明沒有封施濟孫爲舊港宣慰使,而是改封施二姐爲王兼任舊港宣慰使,一切賞罪黜陟皆從其制。不難看出朱棣也按照鄭和的奏報選擇繼續削弱南洋漢人政權勢力,施二姐統治舊港至明英宗正統年間(1440年之後),明朝在土木堡之變後衰落,滿者伯夷國也趁機兼併舊港。

勝利者書寫的歷史往往經不起推敲,南洋天方化正是鄭和一手促成,漢人勢力在南洋的衰落備受土著欺凌也是明朝親手造成,老朱家根本沒將海外漢人當臣民看待,只不過是不服王化的賤民亂賊而已。從萬曆帝朱翊鈞對待西班牙殖民者屠殺呂宋漢人的態度就可見一斑。

元末明初敗逃到南洋的漢人對大明很敵對,朱元璋攻滅陳友諒後,爲報復派兵進駐陳友諒祖居地江州義門陳,進行洗劫,將義門陳氏定爲疍民、丐戶、不與齊民齒,致使一些陳氏後裔紛紛逃亡海外。

潮州籍的陳祖義全家正是在洪武年間逃到南洋,陳祖義在南洋建立自己的王國後開始報復明朝,如同松浦氏三島倭寇報復劫掠元朝高麗入侵,陳祖義的王國也逐漸發展成爲純粹海盜王國,大肆劫掠明朝、日本、南洋諸國,最後混到朱元璋、朱棣父子接連懸賞50萬兩白銀、750萬兩白銀捉拿陳祖義。

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四零八章 職業學院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二一二章 椰城之戰(下)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一三一章 強勢的陳瀚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三一四章 洛東江之役(下)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二一五章 移風易俗第九章 一刀流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四七零章 南洋天平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七十一章 甲賀來襲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三十五章 島原落城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三八二章 家事商事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
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四八八章 馬尼拉之役(下)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四零八章 職業學院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三七三章 王見王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四四九章 爪哇陰謀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二一二章 椰城之戰(下)第四八三章 安州驚變(下)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一三一章 強勢的陳瀚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三一四章 洛東江之役(下)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二一五章 移風易俗第九章 一刀流第六十七章 中津水城第四七零章 南洋天平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三二零章 烏嶺之戰(下)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七十一章 甲賀來襲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三十五章 島原落城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三八二章 家事商事第三十九章 強渡決戰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一零五章 赤嶼開發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四五二章 圍攻馬尼拉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二六八章 京都攻略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一三九章 搶功嫌疑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九十一章 討價還價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四一七章 歸順自治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三零九章 開國即位第四零二章 諜網行動(下)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三一五章 圍攻釜山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