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 畢其功於一役

林江在晉州城收編了不下三千餘降兵,按照老規矩留兵不留將,將降將秘密處死,宮部繼潤交由高從厚、高因厚兩兄弟親手處死,林江不會爲了三姓家奴宮部繼潤放棄籠絡義兵將士歸附大好機會。

義兵將領對林江的處置深感滿意,林江率兩萬餘臺海陸師大軍及義兵、朝鮮官軍迅速出兵東征收復鹹安郡,直撲向昌原縣殺來,淺野長政被迫一路向東逃過洛東江,逃到東萊城。

林江率兩萬餘大軍接連收復昌原、金海,與陸啓航、何崇奇水師大軍在洛東江口匯合。林江與陸啓航、何崇奇、金時敏、郭再祐、金千鎰、高從厚、元均等將領在金海邑召開軍事會議,商議進一步作戰計劃。

金海邑大堂中,林江高坐上位看向一衆聯軍將領道:“倭軍總大將淺野長政也逃往東萊城據城堅守,我臺海水師剛殲滅倭國水軍,釜山遲早是囊中之物。”

端坐左下方的金時敏忙打斷林江的話,趁火打鐵道:“那就請林督師下令出兵一舉收復釜山東萊都護府”

元均、郭再祐、高從厚、金千鎰等義兵將領紛紛主動請纓道:“請林督師下令出兵收復釜山”

林江看了一眼金時敏,掃視着一衆義兵將領道:“我剛得報,京畿、黃海、忠清三道不下三萬倭軍正南下進入慶尚道,欲渡海回倭國增援豐臣秀吉與主公大軍決戰。

因此我們需暫時放棄攻打釜山城,先出兵渡海圍攻豐臣秀吉,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殲滅豐臣秀吉。待殲滅豐臣秀吉後,主公將親率大軍渡海一舉殲滅侵朝倭軍。”

金時敏出聲道:“先滅豐臣秀吉亦無不可,只是待剿滅入侵吾國倭賊後,不知臺海遊擊將軍可願爲朝鮮復國。”

一衆朝鮮官軍、義兵將領目光齊刷刷看向林江,這是衆人關心之事,林江沉思片刻後道:“此事我會稟明主公,請主公定奪。”

“也罷”金時敏也知道此時多說無益,徒生嫌隙,隨即問道:“林督師以爲當如何部署作戰?”

林江看向聯軍衆將道:“沈經略軍令命我臺海大軍撤軍渡海趕赴九州圍攻豐臣秀吉,我會留下一支軍隊協助各位將軍守住洛東江南岸西岸,暫時放棄進攻釜山。

我們讓倭軍集結與釜山城,待九州戰事結束,主公出兵渡海來攻,於釜山城畢其功於一役,一舉殲滅侵朝倭軍,再揮師北上一舉光復朝鮮。”

金時敏聽着林江言語中願光復朝鮮,深感欣慰道:“好,吾等願聽從林督師調遣作戰。”

“如此甚好”林江隨即下令道:“郭將軍率慶尚義兵速回洛東江以西防禦倭軍趁機進犯”

郭再祐欣然領命道:“遵命”

林江隨即看向金時敏道:“金牧使速領兵駐守鹹安郡,防禦倭軍南下渡江進攻。”

金時敏也欣然領命道:“好”

林江隨即看向高從厚、金千鎰等全羅義軍將領道:“全羅義兵將領由金將軍、高將軍統領,駐守金海邑,防禦倭軍渡江進攻。”

高從厚、金千鎰帶着一衆全羅義兵將領領命道:“遵命”

林江隨即看向陸啓航道:“陸師長統率五千水陸大軍留下調度指揮防守洛東江,阻止倭軍渡海增援豐臣秀吉。”

“標下得令”陸啓航忙領命

林江看向元均道:“元水使協同陸師長防守洛東江”

“好”元均欣然領命,更是對自己參與圍殲日本水軍在朝鮮將領面前大肆自吹自擂一番。

林江向何崇奇下令道:“何副帥準備率東洋水師第三編隊搭載陸師將士渡海趕赴九州,圍攻豐臣秀吉,畢其功於一役。”

何崇奇欣然領命道:“標下得令”

林江、何崇奇統率兩萬餘水陸大軍六十餘艘戰船渡海趕赴九州,參與圍攻豐臣秀吉決戰。義兵將領金象幹、高因厚等帶着五百餘義兵隨軍渡海蔘與作戰。

黃阿有攻下西國毛利氏領地安藝國,與陳阿信東海水師於廣島匯合。黃阿有隨即出兵征討潰敗逃亡作亂的散兵遊勇,迅速鎮壓不臣服叛亂的西國毛利氏、宇喜多氏家臣武士,王阿忠已率五千大軍趕回四國島今治城鎮守。

陳瀚統率五萬大軍經紀伊水道進入瀨戶內海,繞過贊岐國,直奔向伊予國今治城趕來。陳瀚下令徵調黃阿有、王阿忠各五千將士征伐九州,兩人接到軍令後各自立即派出五千大軍隨主公陳瀚出征九州。

陳瀚率軍趕到松山城之時,王阿忠稟報豐臣秀吉正率大軍大舉進攻立花家長崎,立花誾千代正與豐臣秀吉在諫早城一帶展開決戰。陳瀚立即改變作戰部署,傳令駐守關門的沈有容立即配合出兵進攻筑前國,與自己大軍在筑後國會師。

陳瀚率六萬大軍向豐後國大分郡府內城殺來,正午時分,一百艘臺海水師編隊戰船遮天蔽海正向府內城殺來,趙有麟親率東洋水師先鋒三十艘戰船經大分川直奔向府內城殺來。

東洋水師戰船在大分川上一字排開,艦炮炮口紛紛對準府內城。駐守府內城的前田利長忙親自趕到城東城牆走廊上看着大分川上的東洋水師正準備發炮進攻,慌忙下令道:“摁蒙”

“嗨”一衆前田軍將士紛紛扛着竹束盾牌掩護

趙有麟看着府內城三之丸城牆上守軍不過數千人,當即揮手下令道:“進攻”

東洋水師將領紛紛高呼下令道:“艦炮發炮進攻”

‘轟轟……’大分川上一字排開的戰船上艦炮接連發炮,驚雷之聲響徹九霄,呼嘯而至的炮彈直撲向城牆襲來。

府內城城東城牆上頓時一片飛沙走石,中間的城牆遭到炮彈猛烈轟炸,頓時坍塌下來,填平了外堀護城河,府內城東一片塵土飛揚,硝煙瀰漫。

前田軍將士紛紛被轟炸得一片殘肢斷臂,血雨紛飛,死傷慘重,慘呼聲不絕於耳:“啊啊……”

城上的前田軍在東洋水師一通炮火轟炸下死傷慘重,前田利長也被炮彈轟炸的飛沙走石擊中昏死過去,在一衆家臣擡着回到本丸城中。

戰船上紛紛放下跳板,松田政晴(松田一郎)率第二師一萬餘將士紛紛扛着盾牌衝殺下戰船來,直奔向府內城衝殺而來,松田政晴帶着第二師將士高呼下令道:“駝子你給,衝啊”

“駝子你給”第二師將領紛紛高呼下令道:“衝啊”

第二師一萬餘大軍將士紛紛在東洋水師炮火硝煙瀰漫掩護下發起攻城,直接從府內城東坍塌的城牆落石填平的外堀護城河上發起衝鋒進攻。

前田軍拼死堅守坍塌的城牆,一萬餘第二師將士紛紛在左右城牆下架起攻城梯奮勇衝殺攻城,外堀護城河邊的銃兵、弓兵接連不斷開槍放箭掩護攻城,前田軍紛紛潰敗而逃。

剛被擡回本丸城的前田利長被炮聲驚醒,聽着城東喊殺聲震天,喊殺聲越來越近,慌忙疾呼下令道:“忒帶、忒帶”

“嗨”一衆家臣紛紛領命忙帶着三千餘殘兵敗將從城開城出逃

陳瀚隨後指揮台海水師七十餘艘戰船在大分川西岸搶灘登陸,臺海大軍將士待戰船靠近海岸不遠處拋錨停下,隨即放下跳板,紛紛衝殺下船來,猶如浪潮般鋪涌上海灘直奔向府內城殺來。

陳沖率第一師一萬餘將士直奔向城西殺來,追殺開城出逃的前田利長三千餘殘兵敗將,陳大虎也率着東洋水師陸戰隊尾隨衝殺進攻。

府內城再次落城,臺海大軍攻下府內城後,陳瀚立即出兵攻略大分、直入、大野、海部、速見、國東六郡。陳沖率第一師一路追殺着兩千餘前田軍殘兵敗將席捲玖珠郡、日田郡,殺入筑後國。

陳瀚隨後親率五萬大軍北上攻入筑後國竹野郡,陳阿信、沈有容統率兩萬餘水陸大軍按照陳瀚軍令大舉進攻筑前國,接連攻下筑前國北部諸郡及名島城,沈有容、小野義勇、駱尚志等正揮軍南下趕來與陳瀚匯合。

豐臣秀吉與立花誾千代在諫早城北接連不斷展開激烈攻守戰,雙方大軍將士都死傷慘重,豐臣秀吉五萬大軍損失不下萬餘,立花家也損失近萬大軍,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諫早城北豐臣聯軍大營中,一襲白衣官袍的豐臣秀吉凌厲的目光盯着匍匐在地的前田利長所派信使問道:“軍中可有人知道此事?”

“回殿下,無人知曉此事。”信使見豐臣秀吉嘩啦一聲拔出武士刀來忙伏地哀求道:“殿下饒命,殿下饒命啊。”

豐臣秀吉手中鋒利的武士刀朝着嚇得後退的信使迎面刺去,‘噗呲’武士刀刺入胸口中,豐臣秀吉迅速拔刀,看着奄奄一息的前田利長信使軟倒在地沒了聲息。

豐臣秀吉隨即狂呼下令道:“忒帶”

“嗨”一旁嚇得臉色蒼白的長束正家忙去傳令撤軍

豐臣秀吉立即下令鎮守肥後國的前田玄以率兩萬大軍北撤到柳川城,豐臣秀吉連夜率三萬餘大軍北上大村城,返回藤津郡鹿島陣屋,隨即趕回佐嘉城。

立花誾千代也接到陳瀚派軍諜隊傳來緊急軍令,隨即得報豐臣聯軍連夜拔營北上撤軍藤津郡,立花誾千代爲之大喜過望,立即率立花家兩萬餘大軍朝着藤津郡殺去。

豐臣秀吉率軍趕回佐嘉城後,迅速集結七萬餘大軍於佐嘉城,擺出一副要與陳瀚決一死戰。

陳沖率第一師直奔久留米城殺來,前田利長慌忙棄城渡過矢部川逃往佐嘉城。陳沖隨即率軍直奔向柳川城殺去,陳瀚率四萬餘大軍隨後進入久留米城。

沈有容、小野義勇、駱尚志統率兩萬餘大軍南下趕到御原郡,沈有容、駱尚志率衆將渡過矢部川來見陳瀚,駱尚志、陳寅、茅國器等明軍將領紛紛表示願聽從陳瀚調遣。

豐臣聯軍紛紛龜縮在佐嘉城附近一帶,加藤清正統率兩萬豐臣聯軍駐守在蓮池陣屋,加藤光泰、上杉景勝統率兩萬豐臣聯軍駐守杵島郡東部沿海一帶防禦立花軍。前田玄以、前田利長率兩萬豐臣聯軍駐守神埼郡郡城防禦。

豐臣秀吉親率一萬餘嫡系豐臣軍坐鎮佐嘉城調度指揮,雙方以佐嘉城爲中心展開大規模決戰,陳瀚親自坐鎮柳川城調度指揮水陸各路大軍圍攻作戰。

一路被追殺敗逃到日向國北部山中的徵倭明軍代總兵陳璘得知陳瀚率六萬大軍已攻下整個豐後國,正出兵筑後國與豐臣秀吉決戰,陳璘忙率着不到八千明軍將士出九州山地,輕而易舉攻下肥後國,趕往柳川城去見陳瀚。

第四八四章 蕪湖水戰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七三章 大泥駙馬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二五四章 兵行險着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四零零章 整肅世風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七九章 舟山大捷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二九零章 鎮川會戰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一三一章 強勢的陳瀚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四二六章 東征尋仙
第四八四章 蕪湖水戰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一五二章 番椒激情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三六六章 西寇侵閩(中)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四一二章 海市之戰(下)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一九七章 黃雀在後 (一)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八一章 爬牆惹事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四六五章 蝴蝶效應第一七三章 大泥駙馬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二五四章 兵行險着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一百三十八章 恕不奉陪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二七八章 關東天險第四零零章 整肅世風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一七九章 舟山大捷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四六八章 遊湖獻美第二九零章 鎮川會戰第二六三章 大阪之役 (下)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一九三章 招標招聘第一三一章 強勢的陳瀚第一三四章 定心丸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四八九章 錫蘭接風第二六五章 九州陰雲第四二六章 東征尋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