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

浩瀚的安達曼海波濤洶涌,一支二十八艘武裝商船船隊正劈波斬浪航行,桅杆上懸掛着‘西洋商行、李、陳、王、鄭、林’等旗號,由剛擢升爲西洋商行天竺總管的陳阿仲統領從淡馬錫海市城碼頭放洋。

陳阿仲奉命率十六艘西洋商行武裝船隊向西開拓天竺諸國商路,隨行還有十二艘大明海商船隻,共計船員一千六百人,西洋商行每艘武裝商船上都配置有不下三十門改進後裝密封的佛朗機炮,隨行海商武裝商船上也都有十幾門火炮。

滿載着香料、絲綢、生絲、瓷器、茶葉等西洋各國所需貨物的二十八艘武裝商船船隊沿着馬六甲海峽北側航行,經葡萄牙人控制的馬六甲城港口稍作停留補給。

葡萄牙馬六甲總督卡拉斯古也派出三艘戰船隨同西洋商行武裝船隊沿着馬六甲海峽向西前往亞齊國控制的霹靂、吉打兩國以南海域,向亞齊國宣示雙方已聯合對抗亞齊國。

亞齊國水師面對三十一艘戰船武裝商船船隊浩浩蕩蕩經過自家控制下的海域,卻不敢輕舉妄動,亞齊國水師在亞齊海戰中吃過大虧,亞齊水師戰船落後,火器也不敵葡萄牙人,只能眼睜睜看着西洋商行同葡萄牙人船隊經過。

兩艘大明海商福船在前領航,船隊在海波涌起的海面上顯得格外脆弱,順着海潮起伏,在盛行的東南信風吹拂下船帆鼓鼓直奔向東北方向而去,船上舵手、水手不斷轉舵調整船帆風向。

船隊向西抵達安達曼羣島,陳阿仲站在船頭遠眺着前方出現的一片鬱鬱蔥蔥的羣島。一名青衣直身中年海商遙指着島上的三四座山道:“陳總管請看,桉篤蠻(安達曼)山到了,最高那座山就是桉篤蠻山。”

“桉篤蠻山”陳阿仲問道:“李員外,你們可有上過桉篤蠻山?”

李員外回道:“回陳總管,桉篤蠻山人身如黑漆,能生食人,以往商船人員皆不敢靠岸。桉篤蠻人男女皆不着衣物,婦人女子只以片葉遮形,即使商人送給他們衣物也不要,桉篤蠻山不產鐵,山人最喜鐵器。”

陳阿仲當即下令道:“傳令下去,在桉篤蠻山登陸建立補給據點。”

“是”傳令員領命揮動旗語指向安達曼羣島

西洋商行武裝船隊朝着南安達曼島南部的天然良港桉篤蠻港駛去,桉篤蠻港口一帶出現大批身形非常矮小的黑人揮着落後的原始武器朝着正在靠近的西洋商行武裝船隊嘰裡呱啦鳥吼,宣示着桉篤蠻港是他們的地盤。

“桉篤蠻山是小人國嗎?”陳阿仲看着碼頭上身形矮小黝黑只有三尺左右,男女赤體,皆無寸絲的小黑人,一臉不敢置信。

李員外回道:“正是”

陳阿仲對在前往天竺地區的安達曼海中桉篤蠻港建立中轉站補給據點非常重視,問道:“桉篤蠻人能否溝通,允許我們建立補給據點。”

“桉篤蠻人都是野人,若是派使者前往必會遭其殺害生食。”李員外深怕陳阿仲讓自己去與桉篤蠻人溝通,估計自己會被這幫野人吃得只剩骨頭。

陳阿仲當即下令道:“傳令,發炮驅趕桉篤蠻人,拿下桉篤蠻港。”

“是”傳令員領命揮動着炮擊進攻旗語

西洋商行武裝船隊上船舷炮窗紛紛打開,佛朗機炮紛紛推出炮窗,炮手紛紛開始裝填子銃進佛朗機炮母銃中,船長一聲令下道:“放”

‘轟轟……’一陣炮聲隆隆響起,呼嘯而至的炮彈直奔向桉篤蠻港襲來。

桉篤蠻港口頓時慘呼聲不斷響起,不斷有小矮人被炮彈炸飛上天,驚恐萬分的小矮人紛紛猶如驚弓之鳥作鳥獸散去,逃進原始密林中。

西洋商行海商船隊紛紛朝着天然深水港口靠近,由於沒有碼頭只能停泊在港口中避風浪,西洋商行海商武裝紛紛划着小船登岸,開始不斷向南邊的半島地形深入抓獲千餘名土著小矮人。

陳阿仲下令在桉篤蠻港建立起海船停泊的大型碼頭,並在桉篤蠻港口修築城堡,在城堡上架設佛朗機炮,在港口四周修築有炮臺,桉篤蠻港據點在役使抓獲的當地土著修建起來。

陳阿仲留下三百六十命武裝人員、十幾名工匠及三艘武裝商船駐守桉篤蠻港,陳阿仲率西洋商行海商武裝船隊繼續沿着安達曼羣島北上緬甸南部的金沙江(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地區貿易港口馬都八港。

蕭浪與童龍在砂勞越河口圍殲張那督一萬二千渤泥國大軍,蕭浪命童龍率六千順義師爲先鋒水陸並進,不斷攻佔渤泥國西南大部分疆土,分散的渤泥軍隊不斷節節潰敗,朝着王都文萊城逃去,童龍大軍銜尾直追,朝着文萊城殺去。

童龍海寇擊敗張那督大軍接連不斷攻下渤泥國大部分疆土的消息傳到王都文萊城,渤泥蘇丹穆罕默德·哈桑慌忙下令分封的大臣副大臣領兵前來王都文萊城勤王。

穆罕默德·哈桑臨時徵集起近萬大軍守衛王都文萊城,同時派使臣前往鄰國蘇祿國求援,而蘇祿國正不斷遭受菲律賓西班牙殖民者進攻,豈敢輕易出兵救援。

童龍率順義師大軍不斷攻城略地,隨軍作戰的宋昌更是收編了兩千餘華人降軍將士,兵力擴大到近萬人。蕭浪尾隨其後不斷接收童龍攻下的渤泥疆土,兩人一前一後配合默契。

文萊河自西南向東北流入南海,入海口有寬闊的文萊灣,文萊城位於文萊河入海口西南十幾裡北岸。

童龍率百餘艘大大小小戰船進入文萊灣,渤泥國臨時拼湊起的六七十艘水師船隻堅守在文萊河口,企圖阻止童龍率領的水師大軍從文萊河進攻王都文萊城。

福船旗艦上,童龍見渤泥國水師戰船大多都是些漁船,一臉蔑視道:“傳令發炮進攻”

“是”傳令兵領命高呼下令道:“發炮進攻”

‘咚咚……’順義師戰船上進攻的戰鼓聲隆隆響起

順義師戰船紛紛朝着文萊河口呈半月陣包圍上來,所有戰船紛紛打橫,船舷炮窗紛紛打開,船上的佛朗機炮紛紛推出炮窗,炮兵正忙着將子銃放進佛朗機炮母銃中。

李固一聲令下道:“放”

‘轟轟……’一陣陣炮聲隆隆響起,呼嘯拋射的炮彈直奔向渤泥國水師襲來,渤泥國水師瞬間紛紛船毀人亡,文萊河口到處都是渤泥水師浮屍河面,破碎的漁船船板順流而下,僥倖活下來的渤泥水師將士紛紛掙扎着抓緊木板求生。

童龍見擊破渤泥國臨時拼湊起來的水師,揮手下令道:“衝上去,殺光渤泥水師”

“是”傳令高呼傳令道:“衝上去,殺光渤泥水師。”

附近戰船上的傳令兵紛紛將軍令傳達開來,順義師戰船紛紛朝着文萊河口衝殺上去,弓箭手,鳥銃手不斷朝着河面上的渤泥水師將士開槍放箭射殺,一片慘呼聲不斷響起:“啊啊……”

渤泥國水師殘兵敗將紛紛拼命划着船隻朝着文萊城逃去,順義師戰船沿着文萊河追殺上去,直抵文萊城外。

宋昌率三千餘順義師從陸路直抵文萊城西面,渤泥國軍民紛紛撤退進文萊城中堅守,文萊城只有中原較大縣城規模大小,人口不過萬餘人,城外百姓逃進文萊城中,人口達到三四萬人。

渤泥國蘇丹穆罕默德·哈桑親自帶着一衆文武上城牆堅守待援,萬餘渤泥軍民看着城外萬餘大軍將城南、城西圍住,城東河面上也有敵軍水師圍攻,看來只能堅守到底了。

童龍見渤泥國蘇丹穆罕默德·哈桑親自上城堅守,當即下令道:“傳令,命李固率先鋒船隊進入城南河道發炮進攻。”

“是”傳令兵前去傳達軍令

十六艘裝載有佛朗機炮的戰船開進文萊城南面的河道中,所有佛朗機炮紛紛對準文萊城牆城門。城東河面戰船上的炮兵已正在做好炮擊準備。

渤泥國大臣看着順義師水師戰船上佛朗機炮衆多,嚇得不輕道:“蘇丹陛下,海寇火炮太多了,我們該怎麼辦?”

“堅守都城,蘇祿國援軍就會到來。”穆罕默德·哈桑決定堅守下去,海寇久攻不下自會退去。

宋昌在文萊城西已做好攻城準備,臨時打造百餘幅攻城梯,東海水師師長蕭浪派百餘名東海水師炮兵將士推着二十餘門佛朗機炮隨軍作戰,一路更是所向披靡。

宋昌揮手下令道:“放”

‘轟轟……’陣前一字排開的佛朗機炮不斷朝着文萊西城牆發炮轟炸,文萊城牆上一片飛沙走石,慘呼聲不斷:“啊啊……”

宋昌高呼下令道:“拿下文萊城”

“衝啊”三千順義師將士紛紛揮着刀槍盾牌,朝着文萊西城牆發起進攻,在弗朗機炮隊發炮掩護下蜂擁朝着文萊西城牆發起進攻,攻城梯鋪在護城河上直衝到西城牆下,已有順義師將士攻到西城牆下開始架起攻城梯攻城。

“殺啊,衝上城去。”城上城下喊殺聲震天:“快放箭,快放滾木礌石,別讓海寇殺上來。”

城南的李固隨即也下令道:“放”

‘轟轟……’順義師戰船上的佛朗機炮紛紛朝着文萊南城牆發炮猛轟,整個南城牆一片炮聲隆隆,城牆上塵煙四起,一片飛沙走石。

“放”緊接着城東河面上的順義師將士在童龍指揮下也不斷髮炮進攻,轟隆隆的炮聲轟炸中,文萊城上的渤泥軍民頓時死傷慘重,殘肢斷臂橫飛,更有甚者被炸飛或墜城。

蘇丹穆罕默德·哈桑也被飛沙走石擊中昏迷,被王宮衛隊擡去王宮。

童龍指揮五千順義師迅速攻到城下,高呼下令道:“給我轟開城門”

“是”附近戰船上的佛朗機炮紛紛對準東城門:“放”

‘轟轟……’一陣炮聲過後,文萊東城門被轟塌。

童龍拔出腰間大刀高呼下令道:“隨我拿下文萊城”

童龍率着大軍追殺上去,殺光拼死反抗的渤泥軍民,整個城北一帶屍橫遍地,血流成河,包括出逃的渤泥王室也被亂軍屠殺乾淨,來自阿拉伯天方教聖裔沙里夫阿里建立的渤泥蘇丹國就此滅亡。

渤泥國王宮被宋昌派兵圍住,隨行的輜重營將士將王宮中的錢財登記造冊打包搬運出城運回古晉城。

童龍滅掉渤泥國後,按照蕭浪軍令迅速撤離文萊城。隨即南下進攻婆羅洲南部的馬辰、三發、蘇卡達納、蘭達克一衆天方教小國王,張那督也主動請纓率歸順的華人順義軍南下征戰。

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國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三三三章 明廷決策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四三五章 問鼎中原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四三五章 問鼎中原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
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四九六章 望加錫戰爭(下)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三四五章 科倫坡之役(上)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三二五章 進軍咸鏡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國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四一九章 投誠反正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三四四章 經略錫蘭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一八五章 杭州之亂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三三一章 封貢貿易第一五三章 明目張膽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一零九章 如臨大敵第二九四章 晉州之戰(中)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三零四章 猛將對決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四四四章 奸賊合流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四五九章 兵臨淮安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三八六章 殿前會議(下)第一零七章 東番局勢第一一一章 新興氣象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十三章 軍火交易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二一八章 巡視基隆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三九九章 海東銀行第四七九章 後宮陣容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四四三章 大明命脈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三七八章 桑洲之戰(上)第二四一章 調虎出山第三三三章 明廷決策第五零三章 三寶壟之役(下)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二四二章 猛虎出山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四二一章 收復漳泉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二五八章 美人島第四九零章 攻滅馬杜賴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一八七章 畏敵不前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四三五章 問鼎中原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四三五章 問鼎中原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一四八章 倭寇行蹤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一五九章 三駕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