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九章 攻滅蘇祿

南洋戰事正日趨緊張,南洋總經略王安海調度指揮海東大軍兵分六路出擊,王安海親自統率一萬五千海東軍及蕭潮海率領的五千舊港僕從軍,同亞齊國蘇丹阿爾·穆卡馬爾近兩萬大軍在南英得臘其利國北部一帶展開大小規模交戰。

金洲(蘇門答臘)面積遼闊,屬於熱帶雨林氣候,西部以山地高原爲主,東部以低地衝積平原地形爲主,沼密、林遍佈,只有較少土著村落沿河分佈,熱帶雨林氣候炎熱不利於大軍作戰。

王安海指揮海陸大軍在河湖密林中與亞齊南英得臘其利聯軍作戰吃盡了苦頭,不斷遭亞齊南英得臘其利聯軍突襲進攻,海東軍多是沿着河流駕船進攻沿岸村落,搗毀亞齊國大軍補給,總算是有效截止住亞齊國大軍瘋狂反撲突襲進攻。

王安海決定派出海軍直接進攻亞齊國都城庫塔拉賈(又稱大亞齊,今班達亞齊),迫使亞齊大軍撤退回國救援國都。西貢府的三千援軍也渡海趕來參與作戰,海東軍開始展開反攻,將亞齊南英得臘其利聯軍殺得大敗北逃。

馬六甲戰事在一萬餘海東、柔佛、荷蘭三國聯軍進攻下,近萬葡萄牙大軍及馬來僕從軍節節敗退逃回馬六甲城,三國聯軍對馬六甲城展開圍攻,宋昌、浩特曼指揮海軍聯合編隊一舉殲滅葡萄牙海軍殘餘艦隊,封鎖馬六甲河。

馬六甲總督卡拉斯古率城中葡萄牙人依託在馬六甲蘇丹國都城基礎上建立的愛化摩莎城堡拼死抵抗,以海東國爲主導的三國聯軍也不斷髮炮進攻,但一時難以攻下馬六甲城。

蕭浪率南洋海軍第三編隊趕到海市府海城港稍作停留補給,隨即經馬六甲海峽直奔安達曼海趕去救援桉篤蠻港(安達曼羣島)抵抗緬甸阿拉幹聯軍進攻。

暹羅白王子厄迦陀沙律奉其兄納黎萱之命率三萬大軍南下趕到洛坤城,出兵進攻趁暹羅遭緬甸擊敗衰落後獨立的孫姑那(宋卡府)、大泥國(北大年)。

大泥國大將軍林潮率七千大軍從吉打國北上趕去增援孫姑那,王老三也奉命率一萬海東軍北上大泥國增援孫姑那,海月縣縣長陳巖鬥隨後率五千柔佛府民兵北上趕往大泥國,海東、大泥、孫姑那三國聯軍兵力達到三萬餘人,白王子厄迦陀沙律見勢不妙慌忙率暹羅兵撤出孫姑那,忙派人向納黎萱稟報。

童龍同張那督大敗來犯蘇祿國大軍,乘勢攻佔西王領地塔威塔威羣島,一路追殺蘇祿國殘兵敗將兵臨蘇祿國都城和樂城下,蘇祿三王一路落荒而逃,損失慘重,只有三千餘殘兵敗將逃回都城和樂城。

蘇祿三王逃回和樂城後忙下令各地達圖(世襲貴族)領兵趕來救援,同時派使臣向西班牙菲律賓宿務聖佩特羅堡救援。蘇祿東王在領地和樂島內緊急動員了三千臣民參與守城,和樂城兵力達到六千餘人。

童龍和張那督也擔心菲律賓宿務援軍趕來與蘇祿國大軍裡外夾攻,兩人商議後決定由童龍率六千大軍發動進功,張那督率三千大軍在外圍戒備,防止西班牙菲律賓宿務聖佩特羅堡援軍突襲進攻。

和樂城位於和樂島西北沿海,不過大明一縣城規模,城牆只有五六米高,但城小利於防守,蘇祿國臣民在三王率領下紛紛上城堅守。

童龍指揮六千海東軍五十艘戰船發起進攻,海東軍戰船上的百餘門艦炮以大將軍炮爲主紛紛對準和樂城牆,和樂城上的蘇祿國大軍也有十幾門加農炮(大將軍炮),蘇祿炮兵也忙着備戰反擊。

童龍手中大環刀指着和樂城高呼下令道:“進攻”

‘咚咚’海東軍戰船上戰鼓聲隆隆響起

海東軍將領紛紛高呼下令道:“放”

‘轟轟……’三十艘海東軍戰船上艦炮紛紛發炮進攻,呼嘯拋射的炮彈直奔向和樂城上襲來。

蘇祿東王親自指揮炮兵迎戰,也不甘落後下令道:“開炮”

“轟轟……”雙方炮彈交織襲來,密集的海東軍炮彈朝着和樂城牆襲來,甚至有不少蘇祿軍炮彈被擊中墜落下來,城牆上蘇祿軍民頓時死傷慘重,慘呼聲一片:“啊啊……”

海東軍後陣數十艘大小船隻在炮彈掩護下紛紛划船朝着和樂城碼頭海灘蜂擁划槳衝殺而來,海東軍將領紛紛揮着刀劍狂呼下令道:“進攻,衝過去。”

“衝啊”海東軍將士紛紛划船衝到碼頭海灘邊,跳下船朝着和樂城牆城門衝殺而來。

海東軍中下級將領不斷高呼下令道:“鳥銃手結陣射擊,弓箭手放箭,炮手發炮進攻,攻城梯準備。”

‘砰砰……、嗖嗖……’海東軍鳥銃手、弓箭手接連不斷在和樂城外碼頭上、海灘上開槍放箭壓制城上蘇祿守軍,射殺得蘇祿軍民擡不起頭來。

‘轟轟……’數十門虎蹲炮、十幾門迫擊炮在炮兵將士擡着在碼頭上排成三排發炮進攻,掩護攻城大軍進攻,和樂城牆上炮聲隆隆,慘呼聲不斷響起,殘肢斷臂橫飛。

攻城海東軍將領紛紛高呼道:“進攻,攻上城牆,拿下和樂城。”

“衝啊”攻城的海東士兵擡着攻城梯在炮火鉛彈箭矢掩護下密佈城牆,蟻附攻城,不少將士迅速攀爬上城牆,與城牆上的蘇祿軍民展開拼殺,不斷有海東將士攻上城牆,蘇祿國軍民紛紛潰敗逃下城去。

海東軍迅速攻佔城門,城門被打開,城外大批海東軍蜂擁攻進城中,城中頓時火光沖天,喊殺聲,驚呼聲,廝殺聲,槍炮聲接連不斷響起。城池被攻破後是最黑暗時刻,攻城大軍都會泄憤,趁機搶劫錢財、女人。

海東軍將士都是靠着戰爭發財獲得戰功封賞,更是有陳瀚規定的破城分發錢財規矩,攻破城池後都會獲得城中五分之二錢財戰利品,搶得越多,分配的錢財也就越多。

童龍率一千餘海東軍在城東追殺逃出城的蘇祿軍民,蘇祿三王接連被海東將士追殺與途中,蘇祿國王室錢財也盡數被海東軍繳獲,海東軍攻破和樂城所獲頗豐。

海東軍攻破和樂城後,張那督率三千大軍返回婆羅洲鎮守,留下千餘大軍駐守蘇祿國,童龍親率五千大軍一舉攻下峒王領地巴西蘭島。

童龍在漢人海商嚮導引領下趁勝攻取三寶顏港口,三寶顏正是爲紀念鄭和下西洋船隊經過取名,三寶顏有千餘漢人移民聚居,三寶顏漢人主動配合海東軍管理三寶顏,沒少遭當地土著欺負的漢人移民在海東軍支持下紛紛展開清算,翻身做主成了三寶顏主人。

童龍控制三寶顏後留下五百海東軍駐守,又從三寶顏漢人中徵召五百青壯男子及一千三寶顏土著僕從軍開始對沙瑤島(棉蘭老島)西北的三寶顏半島展開徵服。

五百宿務西班牙援軍正乘坐三艘戰船南下趕來增援蘇祿國,在三寶顏半島西北海域遭到童龍指揮五千餘大軍圍攻殲滅,童龍隨即率五千大軍五十餘艘戰船直奔向宿務殺去。

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一二六章 史世用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八一章 平定關東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四四五章 舟山海戰 (上)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七十六章 琉球攻略(上)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國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三七章 三一教主
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二一九章 水晶玻璃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四六九章 大忽悠第一零二章 九州殘局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一二六章 史世用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一六四章 殖民金蘭第九十四章 諜影重重第一二三章 明廷對策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三三五章 篡權奪位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八一章 平定關東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九十章 女奴貿易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九十三章 碟戰刀影第一四二章 料羅灣海戰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二七六章 浦原之戰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三九五章 寧波會戰 (中)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二三九章 暫停擴張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十五章 刺王殺駕第二五六章 慘敗平壤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四四五章 舟山海戰 (上)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四零七章 治國規劃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七十六章 琉球攻略(上)第一七四章 倭軍內應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三零一章 秀吉失策第五十五章 東瀛消息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二四八章 出征倭國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一三七章 甘薯之父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四七八章 借花獻佛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三七章 三一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