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以攻爲守

豐臣秀吉將已集結的十五萬大軍,以猶子宇喜多秀家爲先鋒總大將統領豐臣軍本陣先鋒五萬大軍出陣周防國。宇喜多秀家除本陣五萬豐臣軍外,還統率毛利輝元、長宗我部元親、蜂須賀正勝、戶田重政等十萬大軍,共計十五萬大軍。

宇喜多秀家在天正十五年(1587年)二月十日參與豐臣秀長統率的先鋒,隨同毛利輝元、小早川隆景聯軍15萬餘人在豐前國登陸,以壓倒性的兵力優勢擊退島津氏大軍,爲豐臣秀吉征伐九州奠定勝利基礎。

除此之外還有加藤嘉明統率的豐臣水軍及村上三氏水軍共計六千餘人,同時豐臣秀吉派仙石秀久爲監察使命島津氏參戰,從九州南面對肥後國義軍發起進攻。

陳瀚在中津城整編各營軍隊,將從各國郡調集來的新兵編入各營軍中,主戰營、浪人營、倭人營每營兩萬兵力,水師營兵力一萬。

醫護營兵力五千人,其中有三千女兵,由鄭月娘、劉麗娘統領。騎兵營兵力增加到一萬五千人,其中一萬二千人是步兵,配合三千騎兵作戰。

主戰營副帥黃阿有統率六千精銳兵力尚在肥前國圍困小早川隆景及加藤清正,倭人營五千大軍由營帥松田一郎統率在肥後國圍攻宇土城。

陳瀚在中津城發佈討伐豐臣秀吉檄文,檄文中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直指東瀛貴族都是吸血鬼、寄生蟲,殘酷剝削廣大東瀛貧苦百姓。

更是大力宣揚義軍‘田稅制度’:均田地、減賦稅、平富貴。號召東瀛百姓團結起來支持義軍推翻豐臣秀吉的殘酷剝削壓迫統治。

義軍軍諜隊、百地玉子手下在各國到處散發張貼檄文,一度分發到大阪城中,豐臣秀吉看到檄文氣得不輕,怒罵問道:“八嘎,九州義統手下都混入到吾眼皮底下啦,甲賀呢?”

長束正家最近也是焦頭爛額,不斷要忍受太閣殿下的怒火,還要去安排甲賀忍者去做各種特殊任務。長束正家嚇得匍匐在地回道:“甲賀正在全力打探九州義統”

豐臣秀吉眯着小眼睛盯着長束正家命令道:“命令甲賀給吾將九州義統的人通通抓住,否則讓他們切腹謝罪。”

“嗨”太閣這次是真震怒了,可惡的九州義統竟然讓手下到處散發張貼檄文。

“快快將所有檄文收繳”

“嗨”

長束正家也給甲賀下了死命令,不抓到九州義統派來的探子,就等着向太閣殿下切腹謝罪吧,甲賀忍者一個個開始不分晝夜出現在大阪城各個角落抓捕義軍探子。

豐臣秀吉立即下令收繳義軍分發張貼的檄文,但檄文中的內容早已傳遍開來,就連關東各國也開始出現義軍討伐豐臣秀吉的檄文。

鹿兒島城也出現了討伐豐臣秀吉的檄文,居城議事廳中,島津義久端坐上位看向一衆家臣道:“浪人一揆正與太閣殿下大軍作戰,浪人一揆檄文已傳到吾島津氏領國內,爾等有何看法。”

“稟主公,浪人一揆首領九州義統野心昭然若揭。”伊集院忠棟當即跪奏道:“九州義統狼子野心,他想完全一統日本,如此一來豈有吾等容身之地。”

“嗨”幾名家臣也跟着附和

島津歲久看着檄文表情很是複雜,真是年少輕狂啊,稍有些實力就自以爲能與豐臣秀吉對抗,還妄圖完全一統日本,就連豐臣秀吉都不敢想,當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島津義久看向參謀軍師老三島津歲久問道:“歲久有何看法?”

島津歲久稟道:“浪人一揆首領並未出兵攻吾島津氏領國,吾等當暫且靜觀其變吧。”

“主公,太閣殿下已下令島津氏出兵進攻肥後國浪人一揆,使其腹背受敵。”伊集院忠棟提醒道:“太閣殿下已命仙石秀久爲監察使前來鹿兒島城”

“納尼”島津義久聞言深感震驚,看來豐臣秀吉是急不可耐命自己出兵了。

島津義弘雖是家督,但在兄長面前沒有多少發言權,一切都是兄長做主。一聽伊集院忠棟說豐臣秀吉命仙石秀久爲監察使前來鹿兒島,看向兄長驚問道:“兄長,可要出兵。”

伊集院忠棟說得很對,浪人一揆首領九州義統就是個野心勃勃的傢伙,島津義久一番權衡利弊後決定出兵:“出兵”

三官醫館後院內,郭國安急匆匆趕來許儀後書房內跪座在蒲團上急不可耐道:“老家督已決定出兵進攻義軍了”

“老殿下不是答應與義軍合作了嗎?爲何會突然改變決定。”許儀後很吃驚,忙問道:“理心,爲何會這樣?”

“義軍發佈討伐豐臣秀吉檄文傳到了鹿兒島城,檄文內容對島津氏大大不利。陳少俠年少輕狂,居然搗鼓出這樣一道討伐檄文,這不是逼着所有大名都與義軍爲敵嗎?”郭國安一臉擔憂道:“整個東瀛大名恐怕都會出兵”

“什麼”許儀後聞言大驚,當即道:“我們得儘快通知義軍”

郭國安提議道:“不如讓朱均旺去吧”

“好”許儀後忙起身去前堂吩咐朱均旺

中津城大都督府議事廳中,陳瀚同衆將看着寬大的東瀛輿圖商議着如何迎戰,陳瀚拿着指揮杆指着輿圖上的廣島城道:“西國毛利家的廣島居城就在林江大軍營地東北方向,而此時的宇喜多秀家大軍纔剛從大阪城出發估計還在播磨國,我們可以先一舉拿下廣島城。”

“主公,俺們浪人營願做先鋒攻城。”陳沖一聽要攻打廣島城,廣島城可是西國毛利家的居城,裡面的錢財肯定會不少啊。

王阿忠不甘人後道:“主公,我們主戰營願爲攻城先鋒。”

“主公,水師營也願參與攻城。”陳阿信也跟着主動請纓

陳瀚看向衆將揮手示意道:“好了,都別爭了,水師營出兵三千人,浪人營出兵一萬五千人,主戰營出兵一萬、倭人營出兵五千,一舉拿下廣島城。”

“是”衆將紛紛領命

陳瀚接着下令道:“命水師營營帥木山六郎領兵三千出兵進攻四國島伊予國、贊岐國,倭人營副帥劉雄領兵一萬隨同出戰。”

“標下得令”木山六郎、劉雄兩人單膝跪拜領命

陳瀚正緊急調集近四萬大軍趕赴周防國前線,陳瀚隨水師營親自趕往周防國。

陳阿信率水師營第二編隊駐紮在柳井港,柳井港位於屋代島西面,柳井港爲瀨戶內海內的主要港口,是周防國海上交通要衝商業中心。

柳井港的位置控制着瀨戶內海東西海上重要通道,向東可以抵達廣島及大阪,向南可經豐後水道出海,向西可抵達馬關海峽,西國毛利家居城廣島更是直接暴露在義軍水師營威脅之下。

小野義勇紮營於玖珂郡,林江紮營在柳井港西面的熊毛郡,三路兵馬互爲犄角防禦。陳瀚將大營帥帳放在柳井港南面兩山之間的山坳平地上,正好位於林江營地同陳阿信水師營營地中間,可以同時調動指揮水陸大軍。

木山六郎率水師營第一編隊主力三千餘人從中津城出發,劉雄在豐後國府內港口搭乘水師營第一編隊戰船出海,一萬餘義軍水陸大軍直撲瀨戶內海豐後水道東面的伊予國。

曾經雄霸四國島的長宗我部元親與島津義久在豐後會戰慘敗敗逃回四國,損失慘重,連長子都戰死。

義軍水師營襲擊伊予國沿海各地,義軍水陸並進先後攻佔宇和郡、喜多郡、伊予郡、松山郡,豐臣政權大名福島正則、戶田勝隆、加藤嘉明等的知行地被義軍迅猛攻佔,義軍搶奪大小戰船數十艘。

長宗我部元親奉命出兵進攻義軍控制下的豐後國,遭到木山六郎率水師營第一編隊在豐後水道南部阻截,雙方展開進攻。

年過半百矮小的長宗我部元親身穿鬼頭獅面具足,站在一艘掛着八幡大菩提旗的安宅船旗艦上看着遠處浩浩蕩蕩殺來的義軍龐大編隊,長宗我部元親早已得知村上水軍之一的來島水軍被義軍水師擊敗的教訓不敢與義軍水師營正面決戰。

長宗我部元親的水軍只有千餘人,看着來勢洶洶的義軍水師高呼下令道:“忒帶(撤退)”

木山六郎趁勢追殺上去,銜尾直追,一路殺得長宗我部水軍落荒而逃回東瀛三大水城之一的高知居城,義軍水陸大軍趁勢南進攻佔幡多郡。

長宗我部元親向生駒親正求救,而此時的生駒親正正領兵從居城丸龜城出發前往贊岐領國西部的山野、豐田兩郡防守浪人一揆攻入贊岐領國,接到長宗我部元親的求救信後,立即派人向大阪的太閣豐臣秀吉稟報。

陳瀚在柳井港大營中接到木山六郎同劉雄攻略四國進展順利,立即下令發起對廣島城的進攻。

廣島灣海面上,義軍水師營大大小小戰船百餘艘千帆竟過,北上直奔廣島灣西面的巖國陣屋而來。

陸路方面,林江、陳沖、小野義勇等將領統率三萬大軍直撲毛利家萬餘重兵駐守的巖國陣屋。

義軍水陸大軍五萬餘人趕到巖國陣屋南面的錦川南岸,義軍渡過錦川立即對巖國陣屋發起進攻,水師營戰船在錦川入海口發炮助威,義軍各營紛紛展開攻城,拋石機大隊不斷朝着巖國陣屋發射火藥罐轟炸。

義軍將士紛紛奮勇派攀爬攻城梯衝殺上巖國陣屋城牆上,城牆上殺聲震天,毛利氏大軍開始潰敗,巖國陣屋落城,毛利氏殘兵敗將紛紛開北城門出逃。

伺機作戰的林江率騎兵營衝殺追上去一通衝殺劈砍,殺得毛利氏殘兵敗將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不下五千毛利軍將士紛紛棄械跪地請降。

林江下令將毛利軍降將處死,將降兵編入戰俘營,陸路義軍繼續向東北方向的廣島城挺近。毛利家在巖國陣屋佈置的重兵慘遭圍殲,接連兩次慘敗,實力受損嚴重,整個廣島居城也只有近萬守軍。

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四三七章 三一教主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一七五章 養寇自重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一六六章 占城自立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四十八章 千金買骨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二零七章 軍火貿易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二一二章 椰城之戰(下)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十章 攻城略地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二九八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二四三章 加藤攻略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
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一五零章 紅薯行動第四三七章 三一教主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六十一章 隈本城下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三三八章 殖民呂宋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二十二章 肥前一揆(下)第一七五章 養寇自重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三三二章 大明危機第一六六章 占城自立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三五二章 東征踐行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零八章 海東國主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三零二章 梟雄末路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四八零章 飛天營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二二六章 聖姑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十一章 胸無大志第四十一章 喧囂塵上第四十八章 千金買骨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二零七章 軍火貿易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三六三章 基隆之戰第一二九章 明軍積弊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二三七章 銷售權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四五三章 收復浙江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四十五章 橫掃筑前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二一二章 椰城之戰(下)第二六七章 蝦夷攻略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三十一章 長崎之戰(上)第三十章 攻城略地第二二一章 南山大營第二十八章 榜樣在先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二九八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九章 一刀流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四二四章 飛天神器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三四零章 徵明計劃第四十二章 九州義統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三二七章 停戰議和第四二七章 南洋混戰 (上)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三章 釣野伏第三一一章 正本清源第八十四章 攻伐島津第二四三章 加藤攻略第三七四章 震驚明廷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