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

兩廣總督蕭彥、陳矩逃到梧州府與調集趕來的一萬土司狼兵匯合後立即統率兩廣官兵及狼兵一萬五千收復廣東失地,狼兵毫無軍紀,剛進入海東軍撤退後的廣東肇慶府封川縣、德慶州就開始劫掠百姓,遭到肇慶府百姓激烈反對狼兵入境。

林江應肇慶府鄉紳百姓之請率水陸大軍六千餘人出兵進攻正趕向肇慶府城高要的一萬五千明軍及狼兵,在西江上發炮炮轟正劫掠悅城鄉的狼兵,大敗一萬狼兵,俘獲三千餘狼兵,兩廣總督陳矩同廣東總兵李棟慌忙率明軍逃回梧州府。

廣東巡撫戴耀率兩千餘明軍從清遠縣南下趕到獅嶺,遭到羅豐率三千餘海東軍及僕從軍民一舉擊敗,戴耀嚇得慌忙帶着數百騎兵北逃韶州府,隨即遭到羅豐率三千餘海東軍民追殺順勢攻下韶州府,戴耀被迫逃到南雄府。

五千餘狼兵緊跟着兩廣明軍敗逃回梧州府,土司狼兵出兵廣東沒有獲得好處,反倒被海東軍殺得死傷慘重,被俘三千餘,不滿的狼兵趁機作亂洗劫梧州府城蒼梧。

梧州城內一片混亂,兩廣總督衙門內,蕭彥、陳矩聽着城中喊殺聲,婦人女子驚呼聲慘呼聲不斷響起,蕭彥一臉氣憤不已道:“早知海東王出兵助國朝進攻大弗朗機夷寇,吾當初就不該下令調狼兵作戰,如今悔之晚矣!”

“事已至此,後悔已是於事無補。”陳矩見廣東總兵李棟帶着十幾名將領匆忙進總督府衙來忙詢問道:“城中情形如何?”

李棟曬衆將朝陳矩單膝跪拜稟道:“啓稟部堂大人,狼兵皆已作亂,城中官兵死傷慘重,卑職請兩位部堂大人出城暫避。”

“報”總督衙門外明軍將士不斷趕來稟報道:“稟報部堂大人,作亂狼兵正朝總督衙門殺來。”

陳矩如今是實權總督,當即下令道:“快撤出城去”

“末將得令”李棟忙朝着不斷收攏趕來的明軍殘兵敗將下令道:“快護送部堂大人出城”

“是”千餘明軍將士忙護衛着兩位兩廣總督逃出城去,李棟不斷收攏城中千餘明軍共計兩千餘將士乘船經灕江北上桂林府。廣西境內土司開始不受兩廣總督及廣西文武節制,形勢一片混亂。

徐義勇出兵攻下漳州府,大舉北上進攻汀州府,與羅豐東西夾攻敗退到潮州府北部程鄉縣的潮州知府徐一唯,徐一唯嚇得逃到靠近江西贛州府的平遠縣。

袁八率西洋商行武裝趁勢攻下廣東西南沿海高州、雷州、瓊州三府,浙閩粵三省大部分被海東軍實際控制。

陳瀚軍令傳到廣東,嚴厲責備林江一幫駐守廣東的將領擅自與廣東明軍開戰,下令停止與明軍交戰,如再敢違抗軍令,必將嚴懲。

肇慶府城總督衙門成了林江的指揮部,書房中,林江正看着剛傳來的緊急諭令,主公在諭令中責備自己擅自與廣東明軍開戰,下令停止與明軍交戰,若敢再違抗,必將嚴懲。林江深感嘆息道:“籌謀已久盡數付諸東流啊,中原江山唾手可得,主公卻將如此大好機會放棄,主公怕是已深陷溫柔鄉中了。”

奉命傳令的軍諜司旅帥張貞看向林江提醒道:“還望林督軍認真執行殿下軍令”

林江沒好臉色看向張貞道:“劉阿杰放出風來讓各地文武給殿下物色美人以充實後宮,確保王室漢家純正血統,前提固然是好,可他有想過殿下被一羣鶯鶯燕燕包圍着,就算再有雄心壯志恐怕都將會被磨滅掉,美人鄉,英雄冢啊。”

張貞聽着林江對劉統領大發惱騷不滿,忙解釋道:“劉統領也是爲了殿下和朝廷着想,殿下身邊多是朝鮮東瀛美姬,殿下對東瀛朝鮮那幫文武也很重用,尤其是立花家不少家臣不少身居要職,劉統領怕以後朝堂被東瀛人把持,纔不得不擅自做主放出風來。”

張貞隨即又道:“卑職已接到劉統領密令,殿下準備出兵南洋,南洋戰事緊張,殿下怕是打算先南後北,同時穩定國內形勢,方纔好出兵問鼎中原。”

“張旅帥所言不無道理”林江頗感贊同,隨即提醒道:“我認爲殿下身邊的美人還是少些爲好,你告訴劉阿杰不要再讓各地文武給殿下物色美人了。”

張貞深感贊同道:“林督軍所言甚是,殿下已下令停止進獻美人了,殿下英明神武又豈會身陷溫柔鄉中。”

“看來是我多慮了”

陳瀚率百餘艘海軍編隊南下抵達舟山沈家門港,陳瀚在定海城下榻,海東海軍也忙着從寧波府運送補給裝船,接應陳沖率領趕來的陸軍南下回中都臺海城。

何崇奇已先期率東洋海軍第三編隊搭載三萬軍民及浙江境內抓捕的羅教教衆五六萬送到中都臺海城,交由中都臺海駐軍押送南下臺灣縣,再由東海海軍第三編隊從臺灣縣裝船出海送往呂宋及南洋各地。

海東文武都紛紛回家鼓勵親戚朋友出海,或是招募饑民流民貧民出海前往自家領地開荒種地,按照海東朝廷頒佈的佃戶制度給予優厚待遇,前三年免租,後三年也只收取一半租子,吸引人口出海不斷開發領地才能獲得更多財富。

沐英當年在南京鼓吹雲南遍地是良田,成功招募大批江淮百姓移民雲南。海東文武紛紛效法沐英在老家鼓吹海外遍地是良田沃土,還有金山銀山等着出海移民發財致富,榮歸故里的海東文武無不出手闊綽,出銀錢幫助親戚朋友鄉親,深得父老鄉親擁戴,迅速招募組織起大批家鄉移民出海。

不少浙江福建籍海東文武竟組織起鄉勇協助大明官兵剿賊,將抓獲流民、饑民、貧民組成的白蓮教反賊押解裝船送往海外自家領地開墾荒地種糧食或開礦。

海東國三大造船廠北都九州造船廠、中都基隆造船廠,西貢造船廠都在擴大工匠人數,晝夜不停開工打造大型遠洋海船,以滿足迅速擴大的出海移民所需。

不斷趕來的浙江籍海東文武官員紛紛將從各地物色到的美人帶到定海城來進獻給陳瀚,海東文武進獻美人若是獲得寵愛,也會獲得領地爵位賞賜,可謂是一本萬利的大投資,因此歷朝歷代纔會不斷有文武爲帝王進獻美人,以表忠心,甚至有文武爲了受到重用將自家女兒獻上。

軍諜司趁南京城混亂之際在西洋商行上海管事沈壽峰及南京商鋪大掌櫃周興配合下趁機解救被東廠控制在南京城中的石嫣家人,已帶到寧波府隨大軍南下出海回中都臺海城。

陳瀚在舟山休整兩日後率兩百餘艘海軍編隊戰艦及大小商船百餘艘渡海南下回中都臺海城,一路順風航行,何崇奇先期僅用三天兩夜從沈家門港抵達淡水港。

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三八二章 家事商事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一六八章 借刀殺人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七十四章 廣島城下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三四六章 科倫坡之役(下)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一二六章 史世用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
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七十九章 狼羣戰術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三八四章 殿前會議 (上)第四九三章 播州反明第三零零章 老謀深算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三八二章 家事商事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一六八章 借刀殺人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六九章 海壇海戰(下)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三二九章 開城之變(下)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一四零章 人各有志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四一四章 飛龍來襲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二五零章 對馬海戰(一)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一三零章 渡海剿倭第三五九章 鳳山之役(下)第三一三章 洛東江之役(中)第七十四章 廣島城下第二三零章 鶴蚌相爭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三四六章 科倫坡之役(下)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六十九章 心機婊第二三八章 南洋戰國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六十三章 所向披靡第九十九章 政治利益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一六九章 無恥之徒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四三六章 逆漢子孫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五四章 收回澳門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一八八章 雷峰塔倒第三八九章 廣州淪陷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二五五章 兩虎相爭第四十六章 天助我也第一四三章 冰河時代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二二五章 大豐收第一二六章 史世用第四六二章 選美記第七十章 眼中釘第五零一章 金山金海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二十九章 時不我待第八章 魚死網破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三三九章 貿易逆差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二六二章 大阪之役(中)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一章 亡命海外第四三三章 杭州會戰(下)第五十八章 黑川之戰第三五四章 西寇來犯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八四章 陳婉鈺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