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五章 狹路相逢

德川家康得知陳瀚出兵東征已殺到駿河國,忙統率三萬大軍經小田原城北面沿富士山東南麓南下駿東郡沼津城,直奔向富士郡蒲原趕來。

德川軍先鋒大軍控制住山城蒲原城,先左大將米津常春率兩千大軍搶先佔據進入關東由比柏屋脅本陣(爲大名和高級武士服務)險要沿海地帶。

宋思林奉主公陳瀚軍令率兩千餘先鋒大軍率先趕到興津,攻佔北面山谷中的小島陣屋,雙方先鋒大軍隔着富士山南麓臨海陡峭的由比山對峙。陳沖隨後率一萬大軍趕到興津,加強前線兵力防守。

德川家康率三萬大軍隨後趕到蒲原,駐紮在蒲原城。陳瀚隨後率一萬大軍趕到興津河谷以西庵原山城南面平原上安營扎帳,雙方都沒有發起進攻跡象。

次日一早,陳瀚親自趕到興津,在陳沖、宋思林等先鋒將領陪同着登上由比山陡峭的臨海山坡視察前線。復國成功的百地玉子帶着百地忍者緊跟在主公陳瀚身邊,對陳瀚的安危嚴加防範。

陳瀚對地勢險要的由比山臨海狹窄道路依山傍海深感驚歎道:“想不到如此天險竟未修築關隘”

宋思林稟道:“主公,陡坡上有條羊腸小道通往柏屋脅本陣,標下已派將士嚴加防守,小島陣屋也加強防範德川軍從北面山道偷襲。”

“不錯”陳瀚稱讚後問道:“可有查探到德川軍部署?”

宋思林忙回道:“德川軍兩千先鋒已搶先趕到柏屋脅本陣駐防,標下剛攻下小島陣屋,一時來不及出兵搶佔柏屋脅本陣。”

“是我疏忽了”陳瀚對沒有儘早派出大軍搶佔由比通道頗感後悔,隨即吩咐道:“嚴加戒備,防範敵軍偷襲。”

宋思林忙領命道:“標下得令”

趙有麟帶着幾名東洋水師第二編隊將領趕來單膝跪拜見禮道:“標下參見主公”

“免禮”陳瀚看向趙有麟問道:“水師探子偵緝如何?”

趙有麟回道:“回主公,水師偵緝船連夜抵近偵知德川軍兵力不下三萬,德川軍大部分都在蒲原城一帶安營扎帳。”

陳瀚望着東北蒲原方向道:“德川家康不動,我可不會跟他比耐心耗下去。”陳瀚當即下令道:“傳令下去,水陸大軍準備正午發起進攻。”

“是”衆將紛紛領命

劉阿杰趕來稟道:“啓稟主公,史指揮求見。”

陳瀚一聽是史世用前來,當即吩咐道:“讓他來見我”

“是”劉阿杰領命忙下山坡去引領着史世用及兩名錦衣衛隨從上山坡來

史世用帶着兩名隨從上前來朝着陳瀚單膝跪拜道:“錦衣衛指揮史世用參見東瀛大都督”

“史指揮免禮”陳瀚看向史世用問道:“史指揮,德川家康是何打算啊?”

史世用見陳瀚一臉意氣風發,雄心壯志溢於言表,忙道:“德川家康已出兵討伐豐臣秀吉,只是不知大都督率軍東征趕來,德川家康願隨大都督一道出征討伐豐臣秀吉。

德川家康提議與大都督分日本而治,關東東國地區歸德川家康,關西西國地區歸大都督,不知大都督意下如何?”

陳瀚看向史世用反問道:“史指揮以爲如何?”

“大都督能與德川家康聯兵討伐豐臣秀吉,必當一舉殲滅豐臣秀吉,分東瀛而治之豈不更好。”

“分而治之”陳瀚一臉冷笑道:“德川家康倒是打的好算盤啊,讓我將到嘴的肥肉吐出來給他,癡人做夢。”

史世用臉色一沉道:“如此說來大都督是要與德川家康兵戎相見了”

陳瀚看了一眼史世用毫不在意道:“史指揮難道以爲我數萬大軍是來富士山旅遊觀光的嗎?”

史世用沉聲提醒道:“朝廷欲以東瀛分而治之,大都督難道是想一統東瀛,胃口也不免太大了吧,就怕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臨頭螂撲蟬。若不量力而行,反被貪心所誤,豈不悔之晚矣!”

“是嗎?”陳瀚一臉好笑道:“想不到史指揮倒是成了德川家康的說客了啊”

史世用質疑道:“不知大都督何來自信能擊敗豐臣秀吉數十萬大軍?”

“豐臣秀吉不過是紙老虎而已,何足爲懼。”陳瀚自信心爆棚道:“我已派水師奪取關門,我臺海水師已於對馬海戰擊敗倭國水軍,豐臣秀吉就算有數十萬大軍也只能望洋興嘆。”

陳瀚對徵倭明軍不按先期商議制定的作戰方略出戰甚是不滿質疑道:“朝廷徵倭大軍擅自改變作戰方略,致使我不得不抽調兵力攻取關門,不知朝廷究竟是何居心啊!”

“竟有此事”史世用聞言也深感震驚,看來南路徵倭大軍監軍太監蕭玉定是奉有密詔,徵倭大軍纔敢擅改作戰方略,錦衣衛與陳瀚往來密切,本就不受皇帝待見,錦衣衛至今連主官都沒有。

陳瀚隨即吩咐道:“我與德川家康大戰在即,就不勞煩史指揮操心了。”

史世用甚是不甘勸道:“大都督就不能與德川家康將東瀛分而治之嗎?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大都督三思啊。”

“史指揮未聞一山不容二虎嗎?”陳瀚看向東北的蒲原方向斬釘截鐵道:“我與德川家康只能有一個勝者,東瀛也絕不會分而治之,就算我答應,我手下將士也不會答應。”

松田一郎當即附和道:“德川家康不滅,我們何來領地。”

“對”陳沖、趙有麟、宋思林等一衆將領紛紛附和道:“不錯”

陳瀚隨即吩咐道:“送史指揮下去”

“是”劉阿杰忙恭請道:“史指揮請”

史世用深感遺憾自己帶着手下錦衣衛密探辛辛苦苦勸說德川家康起兵討伐豐臣秀吉,眼看大功告成,哪知被陳瀚這小子帶兵打上門來與德川家康決一死戰,陳瀚果真是狼子野心,朝廷重臣擔心不無道理。

陳瀚看向身邊衆將下令道:“速回營準備出兵作戰”

“標下得令”衆將紛紛領命跟着主公陳瀚下山坡去

蒲原城議事廳中,一襲大名紫衣官袍的德川家康頭戴烏紗帽跪座上位,看着跪座議事廳中的一衆家臣將領道:“九州義統親率三萬餘大軍殺到駿河國,駿府落城了。吾與九州義統一戰在所難免啊!爾等有何看法?”

家老酒井忠次出聲道:“殿下,九州義統欲攻佔關東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臣贊同與九州義統決一死戰,九州義統浮海而來,軍中糧草輜重必然補給困難,我們可以依靠由比山險要沿海地形與其長期對峙。

待豐臣秀吉大軍出陣畿內,九州義統必將腹背受敵,待其師老軍糧輜重匱乏,必將不戰自退,屆時殿下再出兵輕而易舉奪回東海道駿河、近江、三河諸國,布武天下。”

“喲西,家老與吾所想不謀而合。”德川家康非常贊同家老酒井忠次的謀劃,當即點將道:“大久保忠世”

“在”花甲之年身材矮小的老將大久保忠世忙拜服在地聽令

德川家康看着文武全才的老將大久保忠世下令道:“命爾統領五千大軍出陣由比,米津常春兩千大軍軍也由爾統領防守由比,勿使九州義統大軍攻入由比。”

“嗨”大久保忠世欣然領命,大久保忠世善於調解說服,是德川家康手下少有的軍事政治全才。

服部半藏進議事廳來稟道:“稟主公大人,九州義統大軍正在調動,恐怕即將出陣。”

沒想到陳瀚這麼快就準備發起進攻,看來明國密使那步棋下錯了,陳瀚果然非比常人,德川家康當即向一衆家臣將領下令道:“一庫灑(戰)”

“一庫灑”一衆家臣將領紛紛跟着高呼迎戰恭祝道:“恭祝主公武運昌隆,布武天下,……。”

德川家康迅速率三萬大軍向由比漁村趕來,小小的由比漁村頓時大軍匯聚,大戰一觸即發,由比漁村村民早已逃進深山中躲避兵災。

正午時分,陳瀚下令向由比南邊的柏屋發起進攻,松田一郎率六千先鋒大軍沿着狹窄的陡坡下沿海道路發起進攻,狹窄的沿海道路令大軍根本展開不了攻勢,加上漲潮之際更加行軍不便。

德川軍先左大將米津常春率兩千大軍駐守柏屋脅本陣,面對松田一郎六千大軍發起進攻,米津常春率兩千先鋒憑藉着早已修築好的沿海山坡堅固防禦工事抵禦臺海大軍進攻。

身型矮小,已過花甲之年的老將米津常春狂呼鳥叫下令道:“殺給給”

‘砰砰……’德川軍鐵炮輕足、弓輕足接連不斷朝着扛着竹束盾牌發起衝鋒進攻的臺海陸師浪人先鋒大軍開槍放箭‘嗖嗖……’

“駝子你給”松田一郎疾呼下令道:“摁蒙”

“摁蒙”衝殺在前的浪人先鋒敢死隊紛紛舉着竹束盾牌掩護

松田一郎接連下令道:“殺給給”

‘砰砰……、嗖嗖……’臺海大軍浪人先鋒鐵炮輕足、弓輕足紛紛開槍射箭,一時間鉛彈箭矢橫飛,雙方將士皆有死傷,槍聲伴隨着慘呼聲接連不斷響起。

雙方先鋒大軍剛在柏屋前線開戰,文武雙全的德川家老將大久保忠世率五千大軍趕來,採用車輪戰輪番迎戰。

松田一郎限於狹窄的沿海地形指揮作戰多有不便,加上剛加入的浪人敢死隊一心想着建功,紛紛奮勇爭先發起進攻,傷亡迅速上升,受傷的將士只能被醫護營擡回後方搶治包紮。

“八嘎”松田一郎看着死傷不少的浪人氣得破口大罵下令道:“快快命羅隊長率迫擊炮隊趕來助戰”

“是”傳令兵領命忙穿過密集的軍隊中朝後方趕去

羅豐原本是想帶着炮擊炮隊上前線作戰,哪知被一幫毫無軍紀的浪人敢死隊蜂擁衝殺上去,迫擊炮隊直接被擠得靠邊站。

羅豐在松田一郎親自帶兵開路下帶着一衆迫擊炮隊將士趕到前線大軍後陣,迫擊炮隊將士紛紛將百餘門迫擊炮在狹窄的道路上分成五批一字排開。

迫擊炮隊將領紛紛高呼下令道:“備戰”

炮兵忙着架設好迫擊炮,用跳眼法目測距離調校,裝火藥包,放炮彈,手執火把準備。

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一七八章 駱千斤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三十六章 軍火商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第一六七章 太監愛財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三零六章 倭女大派送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三二二章 惠山之戰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二零八章 他欺負我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一一四章 聯姻風波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四四八章 廣州之戰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
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三五零章 內憂外患第一七八章 駱千斤第四零三章 侍寢爭寵第四二十章 合作報捷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二三二章 小人國第三一零章 論功封賞第三十六章 軍火商第一零一章 關門失守第二九五章 晉州之戰(下)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四十九章 風中立花(上)第二八九章 錦山之戰(下)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四十三章 佐嘉落城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六十八章 溫柔鄉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三四二章 錫蘭紛亂第四七四章 撿漏高手第一九五章 小子夠狂第七章 倭寇來襲第一六三章 劇情不對第三四一章 準備徵明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二零零章 瓦市行刺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二二三章 西狩平壤第三一七章 東萊之役(下)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一二五章 商談歸順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二五九章 趁虛洗劫第一六七章 太監愛財第二八二章 坑隊友第一二零章 前車之鑑第二五七章 捲土重來第三零六章 倭女大派送第二八五章 久留米會戰(下)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四三四章 杭州城破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二七零章 尾大不掉第二三四章 通倭謠言第三五八章 鳳山之役 (上)第一一七章 肢解林家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二三三章 狂妄自大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三二三章 一體化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四二五章 龍元黃牛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二零四章 出兵在即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三九四章 寧波會戰 (上)第三十七章 人仰馬翻第三二二章 惠山之戰第四八六章 大顯神威第二二九章 鄭和遺民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四五八章 高郵之戰(下)第四四一章 出兵廣東第二零八章 他欺負我第四零二章 重典治國第三六七章 西寇侵閩(下)第四五五章 東海海戰第二五二章 抗日移民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四六六章 強搶民女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三五一章 田齊後裔第三零三章 夜戰誤殺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二八八章 錦山之戰 (上)第一一四章 聯姻風波第一九二章 奢侈皇室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四四八章 廣州之戰第十六章 特戰隊第三六零章 戰敗藉口第五十章 風中立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