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五章 望加錫戰爭(上)

陳璘、徐家康(德川家康)、權慄、秦親忠(津野親忠)率兩萬餘大軍及土著僕從軍征服沙瑤島(棉蘭老島),秦親忠奉命留守沙瑤島,陳璘攜徐家康、權慄率兩萬大軍南下對香料羣島(馬魯古羣島)及被西洋商行武裝船隊探索發現並以其多鳥命名爲鳥洲(巴布亞島又稱伊裡安島)的廣大南洋羣島東部地區展開徵服作戰。

林阿鳳、童龍、陳懋功、黃阿旺先期率五萬大軍趕到文萊府東南沿海海香縣(達拉幹,或譯作打拉根)港口,海香縣海島港口是由漢人移民開發建立起來,逐漸發展成沉香集散港口。

林阿鳳率一萬大軍南下增援渤泥府東南部的張那督,童龍、陳懋功、黃阿旺率三萬餘大軍大舉進攻蘇拉威西島北部,征服北蘇拉威西島當地土著,建立統治。

童龍率一萬大軍沿蘇拉威西島北部沿海東進,一路所向披靡,降俘當地大小土著部落,將歸順的土著部落青壯男子抽調組建起一萬餘僕從軍參與征服作戰。

海東大軍深入南洋作戰,但凡登陸作戰都需佩戴木質活性炭口罩防瘴氣襲擊,木質活性炭口罩很容易生產,臺海各縣都有木質活性炭口罩生產作坊,隨軍遷徙下南洋的漢人移民都在艦船上臨時大量生產,供給軍民所需。

黃阿旺、陳懋功率兩萬餘大軍經望加錫海峽大舉進攻蘇拉威西島中西部,沿途征服大小土著部落,抽調土著部落青壯男子組建一萬僕從軍參與征服作戰,向南大舉進攻,土著僕從軍協助海東軍不斷髮起征服作戰,銳不可當,繳獲征服部落不少錢財,土著僕從軍將士也獲得部分錢財,作戰更加賣力。

海東大軍爲適應在南洋熱帶環境作戰選擇大規模組建南島土著僕從軍配合大軍作戰,取得顯著戰果,土著僕從軍也紛紛踊躍作戰獲得征服地區的錢財,被征服的各部落土著青壯男子也被編入僕從軍繼續向下一個海島部落展開徵服戰,獲取錢財、戰功,海東大軍及土著僕從軍都是衝着征服各地發財建立軍功獲得封賞爵位而戰。

陳瀚沒有立即派出大軍進攻望加錫王國,而是出兵征服蘇拉威西島北部中部地區。陳瀚在後率十三萬大軍趕到渤泥府城渤城縣(巴釐巴板)稍作補給休整,隨即渡海南下趕往望加錫城。

林阿鳳攜張那督、黃阿旺率兩萬餘大軍一百二十六艘艦船出兵進攻望加錫王國都城,按照陳瀚軍令對望加錫城發炮炮轟,並沒有立即發起進攻,其目的就是儘量吸引望加錫王國大部分兵力,畢其功於一役。

望加錫王國國王阿勞丁面對海東龐大海軍編隊接連在海上發炮炮轟,隨時有可能登陸進攻,慌忙抽調國內三萬餘大軍趕來保衛都城望加錫,望加錫戰爭全面爆發。

黃阿旺率東海海軍第三編隊沿望加錫海峽東岸大舉海陸並進南下進攻剛被望加錫王國攻滅的蘇拉威西島西部的帕加爾魯榮王國(米南加保王國),米南加保人青壯男子大部分被望加錫王國阿勞丁抽調到望加錫城作戰,直接導致剛被征服的帕加爾魯榮王國兵力空虛,米南加保人紛紛響應海東大軍趁機起兵反抗望加錫駐軍。

陳懋功率近兩萬海東大軍及土著僕從軍正從蘇拉威西島中部大舉南下發起征服戰爭,海東大軍在當地土著僕從軍引領下翻越越原始森林崇山峻嶺之間的小道大舉進攻被望加錫王國征服的波尼王國,波尼王國及其餘四國紛紛協助海東大軍反抗望加錫王國駐軍,海東大軍迅速攻取望加錫王國剛征服的北方六國故地。

陳瀚率十二萬大軍抵達望加錫王國中西部被征服已久的巴庫吉吉王國沿海巴里巴里港(意爲這個地區的港口),陳沖、陳寅分別率三萬大軍登陸兵分兩路作戰,陳寅出兵東進與正從北面攻殺下來的陳懋功大軍匯合後隨即從望加錫王國東中部大舉南下進攻,陳沖率三萬大軍沿望加錫王國中西部沿海在海軍編隊配合下大舉南下進攻。

望加錫國王阿勞丁接連不斷接到海東大軍攻下北方疆土,隨即西部、東部、中部也出現大批海東大軍及其北方各部落僕從軍瘋狂進攻,望加錫王國各地駐軍紛紛兵敗逃往都城而來,惶恐不安的阿勞丁接連不斷派出數批使臣渡海趕往馬打藍國請求馬打籃蘇丹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出兵救援自己,更是向其陳述利害,望加錫王國完了,馬打籃國也將會步望加錫王國後路。

馬打籃國蘇丹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接到望加錫王國使臣請求增援後深感愛莫能助,爪哇島東西北三面的海東大軍已經快對馬打籃國形成包圍之勢,馬打籃國都在尋求戰略突破,但北方東部沿海一帶盡在海東南洋海軍控制之下,馬打藍國在南方沿海組建的海軍根本不能與海東海軍抗衡。

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正下令在國內及附屬國進行十丁抽二總動員,徵集起包括糧草輜重部隊在內的十五萬新軍,準備趁海東大軍還未南下趕來之際攻下三寶壟城、泗水城,將海東軍徹底趕出爪哇島中部東部,同時出兵大舉進攻西爪哇。

馬打藍國大部分青壯男子都被抽調組建新軍,爪哇島自從滿者伯夷王國崩潰後戰爭不斷,人口銳減,爪哇島中部東部人口估計在兩百萬左右,馬打藍國大軍面臨糧食供給困難問題,蘇塔·威查亞·森納帕提下令在國內及附屬國城邦徵集糧食運到三寶壟、泗水城、橫水城前線。

望加錫城西北兩面臨海,在望加錫王國曆代國王經營修建下,加之又是南洋東部最大商貿中心,望加錫城的規模不在大明較大府城之下。

林阿鳳、張那督、黃阿旺率一百二十六艘艦船在望加錫城西、城北接連不斷髮炮炮轟望加錫城牆、城門,給予望加錫守城大軍較大殺傷,望加錫守軍見海東大軍並未發起登陸作戰,也紛紛躲在城內不再上城牆堅守,而是派人監視海面上的海東海軍編隊動向,海東海軍編隊也開始不間斷髮炮進攻,在數裡外幾個海島上修建水寨紮營休整。

陳瀚統率九萬海陸大軍南下殺來,與林阿鳳、張那督、黃阿旺兩萬餘大軍匯合,坐艦遠洋大戰船上,一襲紫衣織金蟒袍的陳瀚高坐王位上聽着林阿鳳、黃阿旺彙報作戰,目光看向一身緋色官袍的張那督打量着。

張那督端坐左下方聽着林阿鳳、黃阿旺彙報完,隨即起身上前跪拜見禮彙報道:“臣南婆羅洲督軍張義自歸順海東朝廷以來,奉命駐守南婆羅洲,率軍民征服不服王化蠻夷,剿殺食人部落,已將其盡數滅族,南婆羅洲大致安定,少有山林中部落作亂,……。”

陳瀚聽完張那督張義彙報後深感欣慰道:“張卿乃能臣,漂泊寓居南洋渤泥國,雖爲渤泥國那督,卻沒少遭渤泥國君臣猜疑排擠,良禽擇木而息,賢臣擇主而事,卿之忠勇本王早已知之,望卿再接再厲建功立業,本王不吝封官賜爵賞賜領地。”

張那督張義聽完殿下對自己一番勉勵,直言自己流落南洋寓居渤泥國的處境,更是表明不會猜疑自己,張義感激涕零叩拜相謝道:“臣謝殿下天恩”

“免禮平身”陳瀚起身走下來扶起張義

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一二六章 史世用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三四六章 科倫坡之役(下)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一八一章 真臘使臣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三七一章 陳璘行賄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九章 一刀流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一六八章 借刀殺人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四三七章 三一教主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一八一章 真臘使臣
第三十四章 百地上忍第二三一章 盡化我俗第一二六章 史世用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四二三章 飛天英雄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四九九章 一箭三雕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一九零章 美男子第五零零章 明廷震怒第一六一章 珠池大盜第四七三章 尋仙潮流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四六一章 僭越開戰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八十一章 聲名遠播(上)第七十五章 毛利銀山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三一六章 東萊之役(上)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三五五章 臺灣海戰第二二七章 馬球賽第四三一章 杭州會戰 (上)第二零一章 河南饑荒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四六零章 淮安亂戰第二二零章 備戰伐倭第五零四章 泗水之戰第一零四章 狡兔鄭迥第一百章 天下人第三四六章 科倫坡之役(下)第一一二章 斬首行動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三九六章 寧波會戰(下)第十四章 漢商協會第五十四章 大都督第一一五章 聯姻林氏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二九三章 晉州之戰 (上)第六十章 府內落城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一三三章 福州疍民第一七二章 金蘭海戰(二)第四八七章 馬尼拉之役(上)第三六二章 撤兵外交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一八一章 真臘使臣第六十四章 酒後第二七四章 野心勃勃第三四九章 攀比分紅第十七章 失蹤武士第三七一章 陳璘行賄第二十四章 倭人營第三五六章 鳳山港之戰第 五十二章 九州形式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九章 一刀流第十三章 盡釋前嫌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三零七章 探險之路第二六四章 布武天下第四一三章 聯軍敗逃第一六二章 薪俸待遇第三一九章 烏嶺之戰(上)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三三四章 外交策略第一六八章 借刀殺人第九十二章 回國船隊第四五零章 桉篤蠻之戰 (上)第三七九章 桑洲之戰(下)第八十六章 決戰之前第一二二章 勒石記功第三九一章 入侵廣東第五章 吉田城主第三三六章 日本末日第四七五章 溫柔鄉第二七二章 攻略山陽道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二十七章 浪人優先第一三二章 精彩表演第八十七章 八阪會戰第二零二章 新三國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三八零章 凱旋迴都第三六五章 西寇侵閩(上)第四九四章 兔死狐悲第二四零章 齊人之福第三六八章 海壇海戰(上)第四一五章 飛龍兵敗第三三零章 罷兵議和第四三七章 三一教主第一四四章 死灰復燃第一八一章 真臘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