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九一章 主公是不會錯的

就在反賊們爲楊都督的造反事業操碎心的時候,他的嫡系們也同樣在爲這個問題而操心……

盱眙。

“敵軍來了!”

象山堡的炮臺上,靖難軍第二軍第三旅訓導官吳烽舉着望遠鏡說道。

在他前方浩蕩的淮河上,無數漕船的帆影出現……

“主公還是太仁義,照我說何必與朝廷劃定什麼戰場,直接就打唄,咱們十萬大軍沿運河北上,什麼揚州淮安統統不過是一鼓而下,那些官軍團練再怎麼防守也沒用,打土豪分田地一出,這些地方老百姓就替咱們解決,如今卻非要搞什麼君子之戰,原本咱們佔盡優勢卻非要讓自己落到劣勢。”

旅長秦凱同樣舉着望遠鏡不滿地說道。

這是從淮安來的。

這是孫元化所屬的遼東步兵。

目的是奪取對面泗州城,不過這座就在對岸,不用望遠鏡都能看見的城池已經是一座空城了。

不僅僅是泗州城。

整個劃定的交戰區全部清空。

此前雙方的戰場範圍已經劃定。

按照此前楊信與盧象升的談判,雙方限定的戰場就是以徐州和鳳陽兩地爲頂點,東起洪澤湖與黃河,西至渦河,一個大致的平行四邊形,東西長五百里,南邊長三百里,但不得進攻西北點的亳州和東南點的淮安。

而且這個區域內的人口也已經清空。

原本就沒幾個了。

從潘季馴治河的最初安全期過去之後,黃河的河牀重新淤高,萬曆天啓兩朝黃河決口了三十多次,幾乎每一次都是淹這一帶,在這一遍遍的洪水掃蕩下土地沙化嚴重。

能走的早走了。

包括泗州.

之前潘季馴的治河導致了洪澤湖汛期水位高於泗州,泗州城從海拔算已經在洪澤湖水面下。

當然,它最終還是進了水下。

這樣的環境誰喜歡居住?

上次洪水之後,又被楊信遷走數萬,之後陸陸續續又有不少南下投奔他,剩下的的人口,最終被楊信以戰區爲理由,來了一場徹底清場,統統遷移南下,一部分送到巢湖周圍繼續圍墾,一部分南下安置在江南各地民兵區,甚至部分乾脆直接送到臺灣去,至於那些不願意走的地主們……

那就隨便了。

他們愛等待天災降臨就等待吧!

反正這一帶是原本歷史上災情最嚴重的,基本上十室九空。

至此泗州,靈璧,虹縣,宿州,睢寧,五河等六州縣人口全部清空,近兩萬平方公里變成一片無人區,同時也變成非軍事區,楊信的部下不得越過淮河,盧象升的部下也不得提前進入這個區域。所以雙方開戰之後,楊信必須首先渡過淮河,好在這對他來說不是問題,因爲臨淮關有浮橋,直接走過去就行,但同樣盧象升也必須控制泗州。

因爲他得奪取汴河水運。

他可沒有楊信那樣的十幾萬支前民兵用小車運糧。

他得走水路。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控制泗州然後從淮安運輸物資跨過洪澤湖,走汴河運輸到宿州,如果可能的話也可以沿淮河繼續西進,在五河轉入澮河。

但是……

無論他怎麼選擇,首先得過了盱眙這一關。

盱眙和泗州就隔着一道淮河,而且是真正就隔着一道淮河,泗州城外就是淮河浮橋,而淮河浮橋的東端就是盱眙城,原本有城牆的,而且沿淮是磚牆,只不過被朱棣拆了。據說是他打的太辛苦,爲了避免遷都以後再對南京動手時候麻煩,乾脆把這座對南京至關重要的要塞拆了,所以盱眙是有城無牆。但這對於目前的戰爭技術來說不值一提,盱眙,天長等地民兵倆月就在象山給修起了棱堡,然後把十八斤炮架到了象山堡。

“不要這麼說,咱們的一切都是主公給的,主公要怎樣就怎樣,咱們要做的就是相信主公。

畢竟主公是不會錯的!”

吳烽說道。

“我就是替主公不值,明明有一統天下的實力,何必非要繼續供着那朱家天子?就算兩人交情好,大不了以後善待一下,給他封個王繼續讓他榮華富貴!”

秦凱憤憤不平地說道。

“主公是不會錯的!”

吳烽拍着他肩膀說道。

兩人都是鳳陽莊戶,其實靖難軍營以上軍官,絕大多數是鳳陽或者天津的莊戶,再有部分昭義民兵,蕩寇軍系統的也只是楊都督特意提拔而已,但核心還是楊家莊戶。兩人都是棚民出身,情況類似羅輝,他們對楊信是絕對的忠誠,楊信讓他們去死都不帶猶豫的,但同樣他們對大明皇帝是一點忠心沒有的。

需要的時候就是對着天啓開槍他們都不會猶豫的。

“升起熱氣球校準!”

秦凱吼道。

後面一具繫留氣球緩緩升起。

實際上他們已經算是居高臨下,盱眙城就是一堆山頭組成,過去也是用城牆圈着這些山頭,象山是盱眙城的最北端。

所以任何進攻者面對有城牆時候的這座城市都是很頭痛的。

渡淮就是居高臨下的城牆。

城牆裡面就是更居高臨下的山,就是攻破城牆也得爬山,不然還是沒法真正消滅守軍。

現在的確沒有城牆了。

但變成了棱堡和大炮,正在沿着淮河逆流而上一艘艘漕船,就這樣緩緩駛入了十八斤炮的炮口……

“開炮!”

秦凱的吼聲響起。

象山堡十六尊重炮同時噴出火焰。

而就在同時,距離他四里外的淮河上……

“登岸進攻!”

舉着望遠鏡的孫元化說道。

他的望遠鏡視野中,是迅速被硝煙籠罩的象山堡,而在最前面,兩艘漕船正在炮彈的撞擊中迅速沉沒,不過這本來就是試探的,後續漕船紛紛停下落帆,然後在河水的推動下向後漂流。

“世事無常啊,想不到竟然要與瀛國公開戰了!”

他身旁的茅元儀感慨道。

“他終究和咱們不是一路人!”

孫元化說道。

“可究竟隨對誰錯?”

茅元儀說道。

“無論誰對誰錯,站在我們的位置就只能做我們該做的,剩下的就看誰強誰弱了,我倒是很想看看,瀛國公是否真的不可戰勝。”

孫元化拍了拍他肩膀滿懷豪情地說道。

“幸好我們也是兵強馬壯!”

茅元儀說道。

他們的確堪稱兵強馬壯,他們有整整六個步兵軍。

不過不是完全莫里斯式。

真正莫里斯式戰術的,只有天啓新組建的那兩個軍,孫元化從遼東帶回來的是孫元化式,遼東步兵自始至終就沒玩莫里斯方陣,他們一直都是孫承宗,徐光啓,茅元儀和孫元化這些精英們搞出的新式車營。

只不過更規範化。

臨陣以戰車爲屏障,中間夾雜大量兩斤炮,並且同樣使用炮車,這種火炮真得可以說人見人愛,他們的炮管甚至更短,重量降到兩百斤,完全可以用戰車載着機動。戰場上和使用斑鳩銃的步兵戰車混編組成盾牆的線列,建奴被這種戰術完克,畢竟他們的盾車是不可能頂住三磅炮轟擊的……

哪怕這個三磅炮是短管。

再說就算能夠頂住炮擊,前進到弓箭能夠攻擊的距離也沒用。

因爲近距離的盾車還是擋不住斑鳩銃。

遼東軍斑鳩銃可不是減重的,實際上是早期版的重型,因爲他們的斑鳩銃一般是放到車上的,這實際上是正版西班牙重火繩槍,現代測試槍口動能高達六千焦,這東西哪是盾車能擋住的。

當然,明軍戰車也擋不住。

但好在建奴沒有斑鳩銃,他們只有朝鮮的鳥銃,另外還有從倭國買的鐵炮。

這東西就不行了。

幾百焦而已。

這就是孫元化式的步兵車營。

簡單點說就是以斑鳩銃和短管三磅炮爲核心的戰車,舊的弗朗機完全拋棄了,至於重炮他的要重一些,車營的重炮是六斤,也就是九磅,因爲在遼東地形足夠堅實,而且他們也有足夠多的馬匹。九磅炮作爲重炮壓陣,三磅炮和斑鳩銃以戰車的盾牆爲屏障和目標對轟,後面是冷兵器,長矛加苗刀,還有部分跟楊信學習的斧槍。

這套戰術優勢明顯,就是重火力,任你穿多厚盔甲,任你盾車多麼結實,撞上這個統統都是渣!

別說人推着的盾車,就是臨時豎起一排圓木牆都沒用。

但劣勢也明顯。

機動性差,離開水運幾乎就不具備遠程機動性。

至於另一個缺陷,也就是成本高這種事情反而不值一提,在孫閣老那裡,只要是銀子能解決的事情,那都不叫事,一尊兩斤炮無非也就是兩百斤鐵而已,萬曆年間好的建鐵就已經廉價到一分六釐一斤,兩百斤纔不過三兩二錢銀子。

這時候因爲鋼鐵產量暴漲,都已經奔着一分銀子一斤了。

加上人工,一尊兩斤短炮纔不到十兩。

至於消耗火藥更不值一提。

大明因爲硝更容易獲得,所以火藥產量完全是讓歐洲各國仰望的,可憐英國人爲了弄點硝,都強行規定撒尿的地方了,倭國也差不多。但大明的硝是硝洞裡熬的,按照傳教士們說法,這時候大明一個城市過節所放的煙花,估計拿到歐洲都夠得上打一場中等規模戰爭。

大明可不是歐洲。

歐洲君主扣扣索索大戰一場出動幾十尊大炮就很驚人,孫元化一個軍就上百尊大炮,要不然這些年轟的建奴欲哭無淚……

有錢!

任性!

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零七章 尼山驚變(第四更)第二三零章 統統斬首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二零一章 傭兵傳奇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四三八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明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六十八章 若有不幸,汝妻子吾養之!第七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九二章 英雄的悲歌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一一一章 頂住,兄弟們,頂住!(三更完成)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一九六章 喪心病狂第五十章 這是我朱家的江山還是你的天下第三六九章 他算個屁呀第三八七章 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第二二八章 冤案加工廠第三十四章 小人物,大舞臺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二六五章 抄家須趁早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五二六章 擲彈兵衝鋒第五八五章 解放者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一五九章 我是不是算惡貫滿盈第六四四章 大明之常山趙子龍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六一一章 閹黨在行動第四五三章 是男人就幹第四七一章 朕的如畫江山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五五四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三九零章 訴苦大會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三八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四二章 乾妹妹第六六八章 今年流行清君側第三七三章 奸臣本色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五九七章 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六二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二八四章 這個小兔崽子很歹毒啊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
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三四六章 海上拼刺刀第四二七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零七章 尼山驚變(第四更)第二三零章 統統斬首第五八三章 庶民的勝利第三四七章 港島大戰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二零一章 傭兵傳奇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五四八章 大力出奇跡第四三八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明第五三三章 大家都來玩造反第十二章 我大爺魏忠賢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三三九章 殘酷鎮壓第六十八章 若有不幸,汝妻子吾養之!第七十九章 背水一戰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一九二章 英雄的悲歌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二五三章 先抓起來再說第一一一章 頂住,兄弟們,頂住!(三更完成)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一零六章 忠心耿耿孔胤植(第三更)第四十六章 大明朝的新聞工作者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一九六章 喪心病狂第五十章 這是我朱家的江山還是你的天下第三六九章 他算個屁呀第三八七章 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第二二八章 冤案加工廠第三十四章 小人物,大舞臺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二六五章 抄家須趁早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五二六章 擲彈兵衝鋒第五八五章 解放者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一五九章 我是不是算惡貫滿盈第六四四章 大明之常山趙子龍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六一一章 閹黨在行動第四五三章 是男人就幹第四七一章 朕的如畫江山第六三九章 閣老遊街第四九七章 是男人就幹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五五四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五八七章 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三九零章 訴苦大會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一二五章 青龍偃月刀的威嚴第三八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四二章 乾妹妹第六六八章 今年流行清君側第三七三章 奸臣本色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三三五章 大同之世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五九七章 陛下何以能負周世宗第六零九章 皇帝終於上朝啦!第六二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六二一章 大王,陛下是被人下毒所害第一七四章 這讀書人的心腸就是歹毒第四十二章 楊氏百科全書第二一二章 人民的覺醒第一二七章 走,殺建奴去!第一六七章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第二一五章 皇后養成計劃第四二三章 深挖洞廣積糧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二二七章 叛徒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二八四章 這個小兔崽子很歹毒啊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二一一章 炮決很痛快的,下輩子注意點就行第一六五章 狗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