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九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新城。

“薛貞。”

楊信感慨道。

他當然不會真的等上半個月,本來他作秀走徐州就是去逼着盧象升表明立場而已,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種招數他當然不會不懂。

他進京又不是說真靠着那一萬五千人馬。

他這裡有好幾萬呢!

雖說楊家的莊戶有不少被調往南方充當骨幹,但卻都是隨調隨補,各處商號一直在不斷招人,都是一家家送來頂那些走了的莊戶缺。後者也是要調就全家南下,反正江浙有的是好地方安置他們,而且調走的都是去做官的,他們當然樂意,而他們走後留下的田地給新來的。

這些人同樣忠心。

畢竟各地商號招募的全都是那些真正赤貧的農民。

他們突然得到這樣幸福生活,那對鎮南王的忠心毋庸置疑,再加上舊莊戶們的傳教,也就迅速晉級爲鎮南王的狂信徒了。以這種方式這片屯墾區始終維持着四萬戶,加上海河北岸和灤南一帶的,楊家在北起灤河南到青縣的廣袤墾荒區,擁有整整五萬家莊戶。他們耕種着超過六十萬畝加上鳥糞後平均單季水稻畝產五石谷的水田加二十萬畝旱田,另外還有大量的工廠和捕魚隊,製造從拖網漁船到戰列艦,從馬口鐵罐頭到大炮,就連珍妮機之類新式紡織機,在這裡都已經推廣開。

五萬戶啊!

都進行定期軍事化訓練的五萬戶。

隨隨便便拉出兩個軍還不是小菜一碟,就是騎兵都有的是。

灤南的墾荒區就是騎兵。

那裡地廣人稀,整個現代的柏各莊一帶完全就是荒原,也就是楊家挖了灌溉渠之後,從灤河引水開墾出水田才人氣旺起來,原本就是鹽場割草煎鹽的草場。

那裡也正好當牧場。

總之楊信根本不需要南方的兵,他在北方就有的是。

正面走徐州吸引視線,順便讓盧象升一幫人寢食難安,然後自己化裝北上,就在和孫元化談判完之後第二天他就悄然離開。至於徐州前線的事務,交給那些將領主持就行,然後繼續裝作他還在邳州,還在爲了保持忠臣形象閉門謝客中。而他則直接北上沂州,從沂州經青州繼續北上,僅僅用了不到四天時間,就到達了新城他自己的老巢。

然後……

當然是把那幾個仵作給弄來了。

都不用什麼嚴刑拷打,這些仵作都是京城本地的,哪個見了他還敢繼續嘴硬?

立刻就招供是誰收買他們。

薛貞的名字倒也沒有太出乎楊信預料。

說到底這件事肯定是閹黨。

天啓的新政對南方人影響有限,江浙不算了,江西,湖廣不產鹽,最多士紳一體當差納糧受影響,可天啓新政的目的是養活御營,御營目前就在保護這兩省士紳,避免他們遭到鎮南王荼毒。既然這樣交就交吧,否則的話辦團練也得花錢,這樣至少是所有人一起交,但要是御營擋不住鎮南王,那就不是士紳一體當差納糧那麼簡單了。

而閩粵也不在乎這個。

他們只是不喜歡稅監,他們連稅監都忍了,當然不會在乎這個,說到底他們也不在乎這仨瓜倆棗,像廣州那些日進斗金的工廠主,他們會在乎交那點田賦嗎?

人家分分鐘幾百萬的,需要爲了這百十兩銀子鬧騰嗎?

無非再漲價唄!

不是還有地方轉嫁嘛!

說到底鬼佬們會掏銀子的。

也就是四川士紳反應強烈,但四川士紳在朝廷一向沒存在感,他們的反應可以忽略,通常只有默默承受的權力而沒有掙扎反抗的資格……

這時候的四川的確如此。

只有北直隸和山陝,尤其是北直隸這些傢伙纔有反抗的膽量,而且這些閹黨核心的官商們,同樣也是受新政影響最大的,他們在之前跟着九千歲撈了太多好處,現在突然一下子好日子結束,立刻就無法忍受了。

“應該是爲了鹽政改革,陛下的鹽業新政和大王差不多,只不過恢復了太祖時候的以鹽換糧,但鹽稅比大王重一些。

薛貞身後是西商,這些人此前控制河東,長蘆兩大鹽場。

新政之後以糧換鹽,而北方的餘糧就是大王從南方運來再加上咱們這邊的,咱們又直接交給陛下,實際上相當於陛下控制糧食。晉商很難弄到足夠的糧食換鹽,最後就是以銀子從陛下手中購買糧食,然後以糧食到鹽場去換取鹽,再賣給民間收銀子,但陛下只要把賣給他們的糧價一漲,他們賺的銀子就多半給了陛下。

而且還得在鹽場交稅。

晉商自然受不了。

他們花了一百多年,才把太祖的制度給毀掉,如今陛下這套可比太祖更狠。”

黃鎮說道。

天啓這套的確有點狠。

不過這套真要玩好了,那簡直就是一勞永逸地解決財政緊張。

鹽稅收了。

控制糧價榨乾鹽商利潤。

北方大宗糧食供應現在只能通過九千歲,因爲楊信每年從南方解京的糧食就是直接給他。

這是楊信對九千歲的讓步,畢竟楊夫人拎着京城絞索的日子讓天啓心有餘悸,那段日子皇帝陛下不怕江南的好兄弟,就怕這個女人一時心情不爽瞞着她男人玩他一下子,畢竟女人有時候沒法講道理,她那邊一勒絞索京城糧價瞬間暴漲。

然後什麼亂子都往外冒。

這種日子他可不想繼續,所以新的方式就是九千歲做糧商,而楊信只做供貨商,通過海運加上運河運到北倉。

然後就歸九千歲了。

九千歲再分批運往京城,運到楊信轉給他的那些糧店,根據市場情況制定售價。

實際上沒什麼區別。

但這也是天啓唯一能得到的安慰。

而晉商爲了以糧換鹽,要麼和過去一樣開商屯,但無論長蘆鹽區還是河東鹽區都沒有足夠的土地,最後只能是就近購買糧食。而北方連年天災,民間很難有足夠的餘糧,尤其是對那些大鹽商來說,更難湊起足夠糧食,最終只能去購買九千歲控制的南方糧,然後九千歲再撈一遍。

兩下就能把鹽業利潤的一半收到自己手中或者說天啓手中。

這就足夠了。

而且這種制度對於民間那些吃鹽的影響很小,因爲小鹽商,也就是過去那些像黃鎮一樣的走私商,很容易從民間以鹽換糧……

大鹽商的確不行。

他們的規模太大就算換糧也很難收集太多,一萬石糧食從民間收集然後集中起來運到鹽場,這就是一項大工程了,需要一個體系支撐。但對於一個帶着一石糧食去換一石鹽,然後運回家鄉去出售的小販來說,他只需要有一頭毛驢就行。

最後的結果就是那些原本躺着賺錢的官商,不但要面對九千歲的雙重壓榨,而且還得面對合法化後那些原本小私鹽販子的直接競爭。

他們會被淘汰的。

一倍的利可以讓小私鹽販子過得很開心,但卻無法讓這些官商們維持錦衣玉食……

還想一席百羊?

還想修園子?

真得無法忍受啊!

“這樣的話一個薛貞可沒有這麼大的能量。”

楊信說道。

這需要一個集團的支持。

從給天啓下藥,到殺人滅口,再到收買包括錦衣衛在內各級查案的官員,甚至勸說九千歲不要深究,這真不是薛貞一個人能做到。

九千歲能查清。

但他最終還是沒有深究下去。

那麼肯定有一個他真正親信的人在干擾他,薛貞還不行。

“薛貞交往頻繁的,也就馮銓和霍維華幾個了,霍維華也是鹽商,馮家同樣在長蘆販鹽。

他倒是很受九千歲寵信。

另外據咱們在宮裡的人報告,當日武之望開出藥方後第一個拿到的不是九千歲,而是霍維華的內弟陸藎臣,雖說緊接着就被九千歲要過去,但這點時間也足夠他記下藥名。

而且九千歲走後,陸藎臣緊接着同樣離開了皇宮。

他應該是去通知準備換藥。

而且據五臺山那邊的人報告,就連客氏給陛下的那副藥,也是薛貞送給她的。”

黃鎮說道。

這樣基本上楊信就可以理清了。

客氏獻仙方搞垮天啓的身子,落水屬於意外,但沒有落水事件,天啓最後一樣會染病,然後這些傢伙趁機下藥,否則他們很難有機會,天啓又不吃外面的東西。

必須得讓天啓生病。

他生病就得吃藥。

他只要吃藥那就好辦了,總歸能找到下手的機會。

這是一個完整的套路。

“看來我不在京城,就是鎮不住這些魑魅魍魎啊!”

鎮南王獰笑着說道。

“是否需要召集人手?”

黃鎮問道。

“不用,這點小事還不用搞得這麼麻煩,這是錦衣衛的職責,當然還得錦衣衛來辦,咱們既然是忠臣,那就要有個忠臣的樣子。”

楊信說道。

忠臣就要有個忠臣的樣子,帶着私軍進京成何體統,鎮南王是錦衣衛出身,至今還是錦衣衛,甚至連那個兼理北衙的頭銜都沒去了,既然他身爲錦衣衛,又發現了這起重大的弒君陰謀,當然要像個真正錦衣衛一樣……

又該抓人啦!

第五一一章 砸碎剝削者的狗頭第五六零章 跪下,我就是你們的新統帥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五零九章 又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九十五章 五君子事件第四八九章 九千歲的春天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十章 裝,繼續裝!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二五一章 出大事了!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六五三章 割股奉君第二四零章 叫什麼叫,等會有的你叫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六十四章 殺建奴啦!第四一五章 殺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四六三章 黑色幽默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六三零章 大逮捕的開始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九十三章 公忠體國楊義士第一四三章 蠱惑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四九零章 大明之萊剋星敦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一六三章 戰鬥吧,小皇帝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一五八章 宣戰第一二零章 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一四三章 蠱惑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四零二章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二七四章 千人斬第十八章 你對我有什麼企圖?第二三四章 最近瘋了的比較多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一七七章 瘋狗鬧南京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二五四章 皇權爪牙什麼的最囂張了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六四七章 聖旨是假的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五二五章 逼上梁山第四九二章 豬隊友永不停歇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五章 萬曆四十七年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第五四七章 砸碎舊世界第四八三章 結案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五六一章 白馬銀槍李自成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二二三章 真正的勇士,要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一三零章 紅丸案加移宮案啊!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二六五章 抄家須趁早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三三七章 海賊王
第五一一章 砸碎剝削者的狗頭第五六零章 跪下,我就是你們的新統帥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五零九章 又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三九七章 好端端的媳婦飛了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九十五章 五君子事件第四八九章 九千歲的春天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三零一章 龍的巢穴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第五七二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六一八章 趁他病要他命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十章 裝,繼續裝!第一四九章 錦衣衛辦差,阻攔者死!第四六四章 最後的硬骨頭們第三一五章 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第二五一章 出大事了!第四三四章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第六五三章 割股奉君第二四零章 叫什麼叫,等會有的你叫第一八零章 整風肅紀第六十四章 殺建奴啦!第四一五章 殺第十四章 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第四七二章 明朝好男人第四六三章 黑色幽默第四零四章 割韭菜與連根刨第一八八章 你想做下一個嗎?第三三三章 你瘦了第二零四章 狀元公,我是來抄你家的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五一九章 平定江南,回家分田第六三零章 大逮捕的開始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九十三章 公忠體國楊義士第一四三章 蠱惑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四九零章 大明之萊剋星敦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一六三章 戰鬥吧,小皇帝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一五八章 宣戰第一二零章 我爲孔廟流過血!第三九五章 家有悍婦第一四三章 蠱惑第二二一章 炮打青蟲第七十五章 高歌猛進第六一二章 信王倒是越發賢德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四五七章 毛驢救國計劃第四零二章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四七七章 詔獄大門常打開第二七四章 千人斬第十八章 你對我有什麼企圖?第二三四章 最近瘋了的比較多第五九六章 失敗者沒資格談條件第一七七章 瘋狗鬧南京第五一三章 戰鬥吧,鄉賢們第二五四章 皇權爪牙什麼的最囂張了第六三八章 這是要玩土木堡啊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三七八章 食物鏈頂端的男人第四十三章 昔有百家爭鳴,如今遍地政治家第六四七章 聖旨是假的第七十一章 兩個騙子第五二五章 逼上梁山第四九二章 豬隊友永不停歇第三一九章 澳門女主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五章 萬曆四十七年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第五四七章 砸碎舊世界第四八三章 結案第六七八章 崇禎與闖王第五六一章 白馬銀槍李自成第三二八章 奪權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二二三章 真正的勇士,要敢於直面淋漓的鮮血第六零一章 皇帝的決斷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一三零章 紅丸案加移宮案啊!第三三四章 曾因酒醉鞭名馬,生怕情多累美人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三六章 海上公敵第三九四章 這是一個陰謀第九十四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四六七章 圓嘟嘟登場第三二九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二六五章 抄家須趁早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三三七章 海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