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

海外這些商人頭上必須得壓着把刀才行……

這些人可沒什麼國家觀念。

對於商人來說,只要可以賺錢那沒什麼不能賣的,北方的晉商如此,南方的閩商也一樣,荷蘭人第一次侵佔澎湖就是佛大泥或者說北大年的閩商李錦鼓動。他和另外幾個漳州商人在北大年經商,實際上就是類似於李旦這樣亦商亦盜的,他們想要擴大生意規模,而荷蘭人想和葡萄牙人一樣得到一個貿易據點。

然後雙方一拍即合。

他們帶着荷蘭人趁明軍不在迅速侵佔了澎湖。

然後他們去忽悠福建的地方官,讓後者跟當年廣東那些受葡萄牙人賄賂接受其居住的官員一樣,接受荷蘭人在澎湖的居住並進行合法通商。

但他們失敗了。

他們選擇的時機不好。

葡萄牙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爲當時文官控制海岸,他們很樂意用這種方式多一個貿易港撈錢,但荷蘭人到的時候,福建海關已經被萬曆的稅監控制了,如果讓荷蘭人轉爲合法的貿易,那好處都落在稅監手裡了,所以地方官員們嚴詞拒絕……

不能讓萬曆賺錢。

荷蘭人的貿易非法,那麼海上還是隨便走私,官員隨便官紳勾結撈錢。

荷蘭人貿易合法……

也能撈,但合法的貿易,終歸不如非法的貿易容易撈錢啊,敲詐合法商人是要顧及很多東西的,比如臉面什麼的,但敲詐走私商就不用在乎臉面了。

官員們都很清楚這一點。

所以他們強行驅逐。

但這件事不論真正的內幕如何,北大年的閩商爲荷蘭人當帶路黨是事實,這些商人們在需要賣國時候,是絲毫不會猶豫的,這一點上看朱元璋鄙視他們也沒什麼錯誤。

資本家無國界。

所以楊信想要控制海上貿易,首先就得給這些人頭上放把刀,不要以爲國家爲商人們撐腰,商人們就感恩戴德對國家忠心耿耿了,需要賣國時候他們不會猶豫的。不過幸好他們也都是聰明人,懂事,知道面對不可抗拒的力量時候,也通常都會做出明智的選擇,所以只需要讓他們見識到自己的不可抗拒之力就可以了。

他們會懂事的。

遠征艦隊就這樣起航,這時候已經是深秋,風向已經開始改變,他們將乘着北風南下臺灣。

這時候的臺灣已經變成了大明的臺灣宣撫司,但宣撫使就是鎮南王親自兼任,理論上歸屬福建都指揮使司統轄……

當然,這只是說說。

福建掌印都司哪敢管鎮南王。

臺灣宣撫司轄臺灣,淡水,基隆三個長官司,都是是交稅的,只不過宣撫司是宣撫使交一個總的。

後一個原本是雞籠,但鎮南王改成基隆,臺灣長官司以李國助爲長官,剩下兩個都是楊家的。基本上就是楊家開拓臺北,李家開拓臺南,但這些年因爲捕鯨業,楊家在臺南也有一個據點。楊家以當年那批貴州人爲主,另外加上從各地招募的墾荒隊,再加上部分家丁,總之人口差不多七萬。他們在淡水一帶墾荒已經超過五十萬畝,除了自己吃還供應釣魚島的鳥糞苦力,另外就是運往北方出售了。

再就是基隆一帶商業補給。

那裡不但是楊家船隊自己的補給站,同樣也是所有走黑潮航線,甚至包括西班牙商船的補給站。

所有這條線都走那裡。

李家這些年也從福建招募了差不多三萬移民,墾荒超過二十萬畝,不過他們不光種稻,還在種甘蔗,然後製糖賣給荷蘭人,再就是大量獵鹿並向倭國出售鹿皮……

楊信也獵。

只不過他的鹿皮都用來給精銳獵兵包裹子彈了。

總之目前的臺灣,在經過了近五年的發展後,已經迅速成爲了一片繁榮的樂土,畢竟那裡是真好,除了疫病多些之外,剩下幾乎沒有讓人不喜歡的。無論楊家還是李家,開墾的都是平原上最肥沃土地,而且都是可以引水灌溉的,在使用鳥糞之後畝產輕鬆過五石,七石以上不稀罕,而且這些土地都是雙季稻。

一年產十石稻穀啊!

無論是那些貴州山民還是福建貧民全都過得如沐春風般。

至於雙方關係……

雙方其實根本挨不着,中間還有大片土地隔着,估計三十年內開發不到一起。

不過楊信也已經採取預防措施了,他給李國助派了任務,每年必須互換一千女人。

也就是他的人必須嫁一千個女人到李家的墾荒區,李家的墾荒區也必須嫁一千個女人到他的墾荒區。這是必須完成的任務,無論以什麼方式,哄也罷逼也罷,就是花鉅額聘禮也必須完成,總之就是必須每年通婚一千家。對於那些互相婚嫁的有額外獎勵,比如說獎勵耕牛馬匹之類,但完不成任務的,那就是地方上的官員倒黴了。

這就基本上足夠了。

用不了多少年,這兩片屯墾區的人口就完成融合。

至於距離遠不方便……

那個不是鎮南王需要關心的。

當然,在這些移民快快樂樂的同時,另一些人的哭聲,這個同樣也就與鎮南王無關了。

遠征艦隊最終將從臺灣港,也就是原本歷史上的赤坎樓起航,然後用大概五六天時間,航行到呂宋開始對馬尼拉的進攻。目前西班牙人可能已經知道了,也可能不知道,總之這個得看澳門那些葡萄牙人的節操,如果他們給西班牙人報信,後者就知道了消息。相反如果他們很樂意看着自己國王的軍隊被暴打,那麼西班牙人就不知道,但最大可能應該是後者,畢竟葡萄牙人也不喜歡他們那個下巴很長的國王。

這種事情就交給手下們了,一羣海上混了半輩子的老海盜,加上一羣武裝到牙齒的精銳士兵,他們會解決好這種小事的。

鎮南王有自己的工作。

他也是日理萬機。

南邊的遠征艦隊出發,去開始大明的第一次炮艦外交,北邊也同樣有戰爭在等着他。

“倭國人!”

楊信沉吟着說道。

他面前的戚金默默等待。

戚金是告老了,話說他都已經七十多了,而且在朝鮮默默無聞彷彿被遺忘般堅守了五年,這時候也的確該退休了,而接替他擔任朝鮮總兵的是他原本的副將秦民屏。

後者率領由原浙江,石柱和酉陽土司聯軍,陸戰隊一部,再加上一個水師營共同組成的一萬五千明軍,繼續堅守羅州一帶保護大明的朝鮮國王李倧……

雖然後者就剩下了巴掌大一小塊地盤,而且最大的屬地濟州島已經實際上送給了楊信,但他仍然是大明的朝鮮王,同樣也是朝鮮王國的正統所在。經過了這些年不斷有朝鮮人逃往過去,再加上楊信不斷往那裡塞那些移民搞商屯,整個屬地人口已經達到了三十萬。而且經濟繁榮,無論農業還是漁業,甚至商業都堪稱繁榮,畢竟也是主要走私中轉站,而且楊家還在那裡大規模捕鯨搞水產加工,可以說指頭縫漏一點,就足夠李倧和他那些人民吃的。

某種意義上說,李倧已經成爲了鎮南王的附庸,反正天啓不管他,朝廷也不會給他任何支援。

那裡歸總督沿海軍務節制。

所以無論朝鮮的官軍還是朝鮮國王缺什麼,都直接找楊信要,朝廷不會給他們一兩銀子,對此充滿感恩之心的朝鮮國王,這些年送了不少美女來充實鎮南王那明顯空虛的後宅……

這個心意鎮南王還是領的。

“倭國人也太膽大包天了!”

鎮南王義正言辭地說道。

“大王,據老朽所知,倭國這些年也到處受災,而且自從他們不打仗之後人口增長很快,本來就地少人多容不下,估計也是想趁機玩一把鵲巢鳩佔,將朝鮮這片已經十室九空的土地控制在手。

建奴也喜歡這樣。

這些倭人打仗不行,但種田卻是一把好手,而且作爲客戶,他們想在朝鮮立足,就只能聽建奴的,他們可以給建奴墾荒增加糧食產量,這時候就已經有倭人在全州那些荒地上墾荒種田了。

八旗朝鮮雖然不滿,但朝鮮荒地實在太多,倭人墾荒也跟他們沒有衝突,建奴都允許了,他們自然也沒法反對。而且他們也的確需要這些人墾荒種田,甚至一些八旗都開始通過倭軍將領買倭奴了,咱們再這樣繼續坐視下去,恐怕朝鮮的倭人數量會越來越多。

那時候想收復就更麻煩了。”

戚金說道。

很顯然黃臺吉已經學會了英國人的那套手段,

在殖民地引入異族。

然後利用異族幫助他統治土著。

這個人還是很聰明的,反正朝鮮本來也不是他的,那些八旗朝鮮在面對他大哥時候,的確可以血戰到底與他一心一意,但明軍反攻的時候恐怕比誰投降的都快。

這是必然的。

現在八旗朝鮮就跟李倧勾勾搭搭。

但倭人不會。

倭人投降就會被趕回家,甚至被賣爲奴隸,作爲一羣鵲巢鳩佔的異族移民,他們必然會遭到原主人們的驅逐,那時候他們可就什麼都沒了,甚至連回倭國都很難。所以他們會和建奴並肩戰鬥到底的,就像原本歷史上英國人拋棄東南亞後,那些哭着喊着不讓走的忠犬們一樣。

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五十五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第六一一章 閹黨在行動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九十二章 平步青雲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四零五章 抗稅,抗稅!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八十二章 萬人敵第六七一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信王朱由檢第二三零章 統統斬首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四零二章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第四八三章 結案第五二八章 東南互保第三五一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五八四章 人民戰爭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八十九章 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第六四四章 大明之常山趙子龍第五四零章 戰爭踐踏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五五四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二十六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五二章 後宮爭寵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一三二章 溫柔鄉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三七三章 奸臣本色第三五四章 哭?哭也得交錢吆!第七十四章 小錘錘捶死你!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五八一章 衢州碼頭工人大罷工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二四一章 這個糟老頭子壞的很第六十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七十章 垂死掙扎第三九二章 我就喜歡你這奴顏婢膝的樣子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六九四章 天災模式開啓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二八一章 大明劫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六三三章 虎軀一震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一一六章 人民幣玩家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三八九章 奪過奴隸主的鞭子第四八三章 結案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三六零章 屁股底下埋火藥
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四九九章 天災第五六七章 聖主明君第三二五章 煽動鬧事者殺無赦第三六一章 復仇的少年第五十三章 烏鴉嘴第六五一章 信王之野望第五十五章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第六一一章 閹黨在行動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五九二章 雷霆之怒第十三章 九千歲之潛龍在淵第四八八章 孤家寡人第九十二章 平步青雲第一五一章 王家跌到,楊慶吃飽第六一零章 昭昭天命第五七六章 以牙還牙第四零五章 抗稅,抗稅!第一零九章 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第四二六章 太子殿下第二二零章 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第八十二章 萬人敵第六七一章 天下兵馬大元帥信王朱由檢第二三零章 統統斬首第六十六章 鼠尾巴與鼠尾巴的血戰第四章 我們都是良民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六九零章 游擊隊之歌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四零二章 長此以往,國將不國第四八三章 結案第五二八章 東南互保第三五一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第六一五章 帝國主義者要從娃娃抓起第五八四章 人民戰爭第二四七章 楊信在此,誰敢與我一戰第八十九章 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第六四四章 大明之常山趙子龍第五四零章 戰爭踐踏第六四八章 諸公誤我第四九八章 抗明統一戰線第五五四章 好男兒熱血洗沙場第五四二章 十萬人公審大會第二四四章 戰死死一個,逃跑死全家第二十六章 冰火兩重天第四五二章 後宮爭寵第六一三章 我倒是知道一個仙方第九十章 冰與火之歌第三四八章 海怪來襲第二八三章 閣老遊詔獄第一三二章 溫柔鄉第三四一章 反楊聯盟第三七三章 奸臣本色第三五四章 哭?哭也得交錢吆!第七十四章 小錘錘捶死你!第一四五章 風起雲涌第三六四章 救救孩子第四八零章 攤牌第八十八章 梟雄第五八一章 衢州碼頭工人大罷工第六一六章 鎮南王的魔爪第一五零章 一言不合就滅門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五八九章 瀛國公九千九百歲第六二四章 人民的汪洋大海第二四一章 這個糟老頭子壞的很第六十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七十章 垂死掙扎第三九二章 我就喜歡你這奴顏婢膝的樣子第二四二章 我方承諾不首先使用楊信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六九四章 天災模式開啓第一二一章 蕩寇軍的崛起第六八三章 闖王歸位第三七零章 楊都督又發飆了第二八一章 大明劫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六三三章 虎軀一震第六七五章 鄉賢們的哭泣第二零六章 文藝青年與才女們第一七一章 掏出東西嚇死你第四五零章 凌亂的世界第一一六章 人民幣玩家第二二四章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相見第七十三章 來啊,快活啊!第三九八章 吾日暮途遠,故倒行而逆施第四零一章 妖書第五三一章 楊氏土改法第三六七章 認姐姐第一四六章 老狐狸與小壞蛋第二六七章 都玩的很大啊第三八九章 奪過奴隸主的鞭子第四八三章 結案第一四七章 正人君子與奸佞小人第一二八章 三族聯軍再戰建奴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三六零章 屁股底下埋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