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八章 九千歲的雄起

正當楊信在南方展開一系列改革的時候,天啓同樣亮出他的爪牙。

皇帝陛下終於不再蟄伏。

他也沒法蟄伏下去了,貓在科學院沉迷所愛的時代已經結束了,作爲皇帝他得真得負起責任。

過去有楊信給他撈錢,這以後他就得自力更生了,他很清楚這些年如果不是楊信在外面抄家,他根本無法維持財政的正常,而這場戰爭包括遼東的戰爭,又幾乎耗盡了九千歲積攢的白銀。以後肯定不會有一筆筆橫財重新充實他的小金庫,而楊信既然說天災降臨,那麼應該就不會有假,他既要維持南北的幾十萬大軍又要面對接下來的天災……

沒銀子玩個屁!

他和九千歲必須得行動起來了。

第一,海關。

廣州重新設立稅監太監。

在廣州海關維持包稅,並且將包稅額提高到五十萬兩,廣東稅監額外掌控廣東所有陸關,而且九千歲給廣東稅監太監強行定下了最低七十萬兩的限額。

低於七十萬兩賜死!

福建同樣設立稅監太監。

限額五十萬。

低於五十萬兩同樣賜死。

怎麼收隨便,總之加上福州和漳州兩大海關的包稅銀,福建稅監太監必須每年上交五十萬兩。

第二,鹽稅。

效仿楊信的鹽業制度……

這個的確有點難度,鹽業牽扯的人實在太多了,上到藩王下到地方士紳,可以說無數人寄生在這個最大的利益鏈上。

天啓倒是想改革。

畢竟楊信的鹽業制度是直接從源頭控制,無論官鹽也罷私鹽也罷,最終無非就是從那幾處鹽場流出,查運輸體系需要的人力太多,但把鹽場控制起來就簡單多了。通過在批發價上加稅,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讓鹽稅收入暴漲,實際上楊信計算過,光兩淮的鹽稅就夠他手下限額的那六個軍發軍餉了。

兩淮鹽業過去每年也能爲朝廷提供一百多萬兩。

鹽稅的確很低。

但還有查私鹽的各種罰沒。

楊信接手後在嚴控源頭的情況下翻翻沒什麼問題。

而長蘆,河東,四川這些鹽場加起來如果能控制住源頭,估計一年撈兩百萬毫無壓力,但問題是這牽扯的利益集團太多,所以……

所以正在糾纏中。

第三,對北方土地進行重新清丈。

尤其是藩王名下的,理論上藩王自己擴的田莊是不合法的,藩王的田產只能是賜田,而這些本來就不合法的田莊還不交稅就更誇張了。所以必須對這些田產重新清丈,所有藩王名下田產超出部分可以承認,但必須按照普通民田交稅。

這一項就很狠。

誰都知道藩王名下多出來的其實絕大多數都是詭寄田。

士紳詭寄在藩王名下避稅的。

這下子也就沒法再玩下去了。

那些藩王不會反對的,因爲這些田產收入本來就不歸他,只不過是地方官員和士紳,再加上他那些田莊的管事們合夥的。

本來就不關他的事。

而且這次清丈不只是戶部,還包括了錦衣衛和內臣,算是三家聯合執法,每個有藩王的省,設一個專門的清丈太監,帶着從遼東調的騎兵,一個省一千騎兵,在清丈期間有鬧事的直接上鐵騎兵。很顯然九千歲對於楊信的話理解很透徹,再鬧還能鬧得過一身板甲,拎着火槍的鐵騎兵?萬曆時候的太監就是缺少保護,所以才被人用各種方式殺死,現在直接就帶着騎兵過去,看誰還敢。

三項,準確說正式開始的一項改革就已經搞得朝野一片反對。

而且南北齊反對。

閩粵籍文官強烈反對重新設立常駐的稅監太監,過去那種巡視員式的稅監已經搞得民怨沸騰,現在重新恢復萬曆的惡政,難道皇帝陛下你不想做聖主明君了嗎?

湖廣,江西,四川包括北方文官倒是不反對清丈。

畢竟針對的是藩王。

藩王不出來反對,他們也沒有理由跳出來,但他們反對太監清丈,尤其是還帶着兵,這是要幹什麼?以九千歲這些年的風格,擺明了這是早有預謀,楊家那些商號這些年在各地估計早就清楚有多少士紳把田產詭寄在藩王名下。九千歲這是擺明了要把這蓋子掀開,然後以此增加歲入,派太監帶着騎兵跟隨,就是準備好了一旦有士紳抵制,直接學楊信那套先抄家再說。

這肯定不行。

再說九千歲肯定不會止於藩王,對藩王的田產清丈只是個引子,真正的目的肯定是北方田產的全面清丈。

楊信可是早就告訴他全面清丈的結果。

鎮江府當初民兵化時候,對所有田產進行清丈,最後得出的結果是多出四分之一的田產,九千歲和皇帝早就知道民間隱田比例,這次楊信在各地民兵化期間得出的結果也差不多。

皇帝擺明了就是對這個問題下手。

先查藩王的。

最後肯定得出大面積的詭寄和投獻土地。

藩王自己不能搶佔民田,要麼是賜田,要麼說不夠吃飯,找皇帝再賞賜部分土地,但本質上還是賜田,剩下就是投獻和詭寄的,這兩樣都是不合法的,如果藩王都這樣,那皇帝一震怒順便也查查士紳吧,一下子就全揭開了。

絕對不行。

這關係所有士紳的利益。

尤其是北方士紳又絕大多數都是土地士紳。

所以太監帶兵清丈擾民啊,不能這樣,再說這也不是太監的工作,這是戶部的工作,還是戶部負責就行。

但九千歲又不傻,戶部清丈能清出個屁啊!

最後隨隨便便增加個幾十萬畝糊弄他。

不行,就得太監一起……

“至今還沒鬧出結果。”

最後到達南京的黃夫人說道。

“不過咱大爺這次是鐵了心,無論怎樣都必須把這件事辦了,給官職和功名免稅是照顧士人,可萬歲爺照顧他們,他們也不能得寸進尺。本來都有不少免稅的田地,足夠他們錦衣玉食,還搞隱田就過分了,太祖時候一年還能收三千多萬石的田賦,到如今人口多了幾倍,田地更多了無數,一年卻只剩下兩千五百萬石的了。

太祖時候北直隸哪有人?

洪武二十六年整個北直隸才一百九十萬,如今光一個京城就得一百多萬人口,洪武二十六年北直隸近六千萬畝地,如今還剩下不到五千萬,人口多了好幾倍,田地居然還少了一千多萬畝。

洪武二十六年北直隸還能收一百二十萬石,如今居然還剩五十九萬。

這簡直荒唐!”

黃英接着說道。

“咱大爺這是要雄起啊!”

楊信說道。

“他也沒辦法,你把江浙割走了,雖說稅沒少給他,但那些從江浙跑回去的官員,太監,勳貴,這些都得朝廷養着,萬歲爺還要建水師,雖說關外仗已經快打完了,但那些軍隊還得養着,再加上那些新封的爵位,這些全都找他要錢要糧食的。

陛下還得搞科學。

說到底過去就靠着你在外面抄家,如今沒有你每年帶回的橫財,那就只能另外想辦法了,他能想的無非就是那幾招,要麼加賦,但如今北方就已經遍地天災了,再加賦真就得老百姓造反了。他和萬歲爺都不想這樣幹,那剩下就是清查這些隱田了,說到底北直隸一年五十九萬石也的確太低了,整個北直隸纔不到五千萬畝地,這個很顯然比實際少太多。

更何況就算是五千萬,平均一畝地也就才交一升露頭。

就算平均畝產五斗,那也才交四十分之一,但實際上老百姓卻抱怨稅重,說到底就是不交稅的地太多,剩下都壓在交稅的頭上,自然也就抱怨稅重,但朝廷收到的卻少的可憐。

咱大爺算計着,先在北直隸逐步清丈,清丈完成後就乾脆士紳一體納糧,不只是士紳,所有田地就連皇莊,藩王田莊,總之除了衛所之外,其他統統按照民田都納糧,一畝地無非那幾升,也省得都鑽空子。另外還說到時候讓你這裡帶個頭,把每年交的再增加兩成,也算是幫他,這樣可以堵住那些士紳的嘴。”

黃英說道。

“可以,他要是真這麼着,我一年就給他增加這兩成。”

楊信說道。

九千歲的雄起必須得支持。

再說對他也不值一提,說到底他目前所交是按照過去標準,但過去衛所的土地可是不交稅的,他把衛所直接裁撤了,這部分同樣按照民兵制,估計天啓也就是發現自己漏了這個,又不好直接說讓他補上,正好用這種方式委婉的提出。

“可我就怕那些士紳不幹,說到底咱大爺也害怕,他都已經把滿桂調到了薊鎮,而且從遼東調回曹文詔的弟弟曹文耀,讓他以京營副將率領三千騎兵駐紮外城,還把曹文詔的侄子曹變蛟弄到身邊當自己的護衛,他也怕有人狗急跳牆直接對他下手。”

黃英說道。

“我倒要看看,都這時候了還有誰敢反對,你讓你爹告訴咱大爺,咱們楊家在新城的莊戶,他隨時可以調用,誰敢反對就殺,這種事情砍他幾百顆人頭比什麼都管用。”

楊信冷笑着說道。

第一一八章 你們要我還是要他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五三五章 回不去的主聖臣賢第三一零章 驚天大案第一零三章 強搶民女啦!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一五三章 閹黨基本操作指南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三五四章 哭?哭也得交錢吆!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七十六章 怪獸,有怪獸!第八十五章 蠅營狗苟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四八二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四一八章 不屈服就打到他們屈服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一六三章 戰鬥吧,小皇帝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四六六章 日常互吹第五三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一零五章 衍聖公,我給你講個故事(第二更)第一一零章 我有病!你們有藥嗎?(今天三更)第七十四章 小錘錘捶死你!第六六三章 已經打起來了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七十章 垂死掙扎第一一零章 我有病!你們有藥嗎?(今天三更)第四三八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明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三四九章 殺豬啦第五七五章 星星之火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八十九章 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一九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六六一章 男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第四五九章 造神運動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四一五章 殺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三六九章 他算個屁呀第四九二章 豬隊友永不停歇第四四八章 辣手摧花第三零七章 我不喜歡銀子,我喜歡殺人第二七零章 炸出來的魑魅魍魎第五二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三一二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二三七章 京城也是戰場第六四七章 聖旨是假的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九十九章 錦衣衛大遊行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第三八一章 誘拐第五七七章 替天行道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八十五章 蠅營狗苟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三七九章 這位美人,你願意給我做妾嗎?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
第一一八章 你們要我還是要他第六零四章 倉裡有糧心裡不慌第五三五章 回不去的主聖臣賢第三一零章 驚天大案第一零三章 強搶民女啦!第三十六章 大明之網紅誕生記第三一三章 鄭芝龍第二五七章 漢奸,漢奸與漢奸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一章 開局一個要飯碗第一五三章 閹黨基本操作指南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第六五五章 天可汗第三五四章 哭?哭也得交錢吆!第三五九章 歲月靜好第七十六章 怪獸,有怪獸!第八十五章 蠅營狗苟第二七一章 快,快跪下迎接第四十一章 默哀三秒鐘第四七八章 翰林與反賊第四八二章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第六三二章 繼續逮捕第二五九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三九章 高中生皇帝和初中生皇后第三二一章 廣州民變第四一八章 不屈服就打到他們屈服第三零六章 噩夢降臨第六四六章 聖旨到第一六三章 戰鬥吧,小皇帝第五零六章 大炮一吼震天響第四六六章 日常互吹第五三二章 王師北定中原日第一零五章 衍聖公,我給你講個故事(第二更)第一一零章 我有病!你們有藥嗎?(今天三更)第七十四章 小錘錘捶死你!第六六三章 已經打起來了第四三六章 大明之蒸汽朋克皇帝第七十章 垂死掙扎第一一零章 我有病!你們有藥嗎?(今天三更)第四三八章 這纔是真正的大明第二三五章 諸位,讓我們一起清君側好嗎第二九六章 大義覺迷錄第三四九章 殺豬啦第五七五章 星星之火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四八六章 正義永不倒第八十九章 我是一個有原則的人第一七六章 踏過去就踏過去!第二零二章 突襲上海第六十二章 野性世界第一七八章 舌戰羣儒第五七三章 少年英雄第一九三章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三十一章 閹黨集結號第六六一章 男人,就是要對自己狠一點第四五九章 造神運動第六六二章 一隻披着羊皮的狼第三一一章 他來了第四一五章 殺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三六九章 他算個屁呀第四九二章 豬隊友永不停歇第四四八章 辣手摧花第三零七章 我不喜歡銀子,我喜歡殺人第二七零章 炸出來的魑魅魍魎第五二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四零九章 打土豪分田地啦第三一二章 咱也不敢說咱也不敢問第二三七章 京城也是戰場第六四七章 聖旨是假的第六五四章 大汗的哀羞第二零三章 主謀浮現第一六四章 富貴與兄共之第二六一章 佛祖慈悲,爲什麼要打打殺殺呢?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九十九章 錦衣衛大遊行第五二三章 策反第四五一章 鐵骨錚錚東林黨第三八一章 誘拐第五七七章 替天行道第六三一章 先殺完這撥再說第二七九章 殺了她,爲了大明!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六零六章 最毒婦人心第二零七章 放縱吧,閹黨爪牙們第六六七章 又又又清君側了第二七五章 皆大歡喜第六十三章 敵人還是熟悉的好第五九零章 小車推出來的勝利第六六六章 九千歲的忠心第二六三章 我覺得你這個數字寫錯了第三一四章 戰爭這就開始了第五十八章 兒女情長,英雄氣短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八十五章 蠅營狗苟第四十章 會見汝在荊棘中耳!第三章 放開那個女孩,讓我來!第三七九章 這位美人,你願意給我做妾嗎?第二十五章 有個詞叫走光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