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南京守備

朱慈烺輕咳一聲,道:“洪工,您老別忘了,您這也是八級大匠,也是有見官不拜之榮譽的。您做的事情啊,比起朝堂大員們對國家的貢獻一樣不低,快快起來,不必自謙……”

朱慈烺寬慰了幾句,眼見洪源還是一副既是激動興奮又是惶恐難安的模樣知道再留着李邦華在這裡是沒法做事了,於是帶着李邦華撤了。

見此,洪源這才恢復了平常心,高喊道:“東家,這次的問題俺先記着,下次再問啊!”

“好嘞!”朱慈烺高喊一聲便離開了。

李邦華一臉目瞪口呆的表情,完全無法理解這一副情況。顯然,朱慈烺隱瞞了自己的身份。

這時,朱慈烺這纔對着李邦華道:“上次啊,我以皇太子的身份來了一回龍江船廠,可把上下折騰得什麼一樣。朱正色雖然是個技術性官僚,但很多時候還是官僚習氣不改。爲了少折騰,我只好把這太子常服一脫,換上一身工裝,說我是這龍江船廠的東家,讓工匠們自己幹活不管……這才終於正常了。”

“東家……倒也親切……”李邦華見此,這才幹咳一聲恢復了正常。龍江船廠雖然是朝堂官辦,但朱慈烺運作卻將以十萬兩的價格由公入私,成了私產。

這個時候,說朱慈烺是東家還真是沒問題。

閒話說過,李邦華便將話題拐到了正題上,說起了南京上下的風潮,又怕朱慈烺真的沒有明白問題的嚴重性,李邦華又道:“江南的主要力量自然是分爲官方的與民間的。不可否認,當下江南的民間力量已經到了我們不得不鄭重對待的地步,在官民的對比上朝廷已經再難單純地壓過去,更難以如北方一樣粗暴干涉,強硬壓制。因爲,民間的力量實際上很多時候是與官方的力量是共通的。”

朱慈烺緩緩頷首,這一點他十分明白:“官紳嘛。世家大族在朝堂裡有這樣那樣的關係。不僅自身有代表人物,彼此更是同氣連枝。這樣的情況也是張溥嫌棄士林風潮的底氣。”

“所以……殿下,眼下士林的風向經過玄武湖大會一次已經可以說熾熱無邊,灼灼燃原。讓朝堂十分被動了。殿下公開入京的時間已經不遠了,若那時組閣,恐怕將會被動重重。一來,願意堅定在殿下麾下的人會越來越少。二來,縱然表面進入殿下麾下。但實際上已然同情復社,甚至支持復社之人會越來越多。而更關鍵的……便是我們需要回應復社這一舉動。”李邦華沉聲道:“無論是肅清吏治還是稅賦問題,我們都要給一個交代。對手已經發招,我們……”

朱慈烺微微默然,沒有開腔。

李邦華緩緩呼出一口氣,繼續道:“殿下。若是放縱這樣的局面繼續蔓延下去,恐怕接下來的局勢我們就失去掌控能力了。民間輿論、士林風向都對我們不利。而我們的內圈防禦亦是難以說完備啊。”

朱慈烺明白李邦華在說什麼。

權力總來不是朝堂一紙任命狀就可以輕易給與的。

沒有朱慈烺在山東在河南一系列征戰,這兩地面對朱慈烺的命令就可以出現五花八門的陽命陰違,甚至堂而皇之地無視,撒潑耍賴。

同樣。應天府的權力也不是朱慈烺得了太子監國的大位就可以隨意施展的。

若是復社中人安安穩穩,靠着朝堂名義,朱慈烺的權威施展還可以說勉強順暢。

但眼下既然從中作梗,朱慈烺不解決這個復社的這一番風潮,不僅復社會繼續鬧起來,其他人有樣學樣更難以再對南京中樞的命令聽從。

朱慈烺輕聲道:“這個問題,我打算通過金陵報社解決。同樣,爲了應對復社,孤不是一早就將李公請來了嗎?可真是要多謝李公辭去左都御史這般高官呢。”

“若只是屍餐素位,便是官居一品又有何滋味?”李邦華聲音敦厚。帶着一股強大的感染力道:“只是殿下讓我足籌建新東林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成就的事情,眼下復社風潮急如火情,實在無法等到新東林有大用之時啊。至於舊東林,此刻天然同情復社。卻絕不是可以爲殿下所用的力量。殿下所提金陵報社之事這本是極好的,不提玄武湖盛會的報道,就是這秦淮八豔出泰半也是讓首印萬冊賣脫銷,成功讓南都人盡知金陵報社。可如此……卻是有些……有些讓張天如太好受了罷?”

面對太子監國,李邦華措辭格外講究,最後一句就差點沒說朱慈烺是打算助紂爲虐了。

朱慈烺當然聽出了畫外音:“說起來。孤還有些荒唐,親自去了玄武湖。張天如看出了孤的身份,問孤能不能發表?怎麼,孤的金陵報社本來就是海納百川之意所辦,豈能容不得進諫?自然就允了……”

“可……”李邦華更心痛了。

朱慈烺見此,這才一臉誠摯地請李邦華找了一處涼亭坐下,道:“李公莫着急。復社的舉動,自當是要回應的。若是不迴應讓人覺得孤軟弱可欺了,這南京守備系統自然也會動搖嘛。”

見朱慈烺明白分寸,李邦華這才微微安心,看着朱慈烺,靜候分析。

江南的力量分爲兩份,民間的官方的。一旦復社在民間的力量徹底佔優壓住朱慈烺成爲定居,那麼朱慈烺想要握住朝堂的力量就變得艱難。

簡單說,眼下朱慈烺掌權,張溥領着的復社、東林、閹黨以及江南士紳聯合團地振臂一呼展現肌肉攔着朱慈烺讓朱慈烺承諾撐正義,反暴政。朱慈烺能答應麼?當然不能,一旦被逼着答應,這江南到底誰做主?

當然,朱慈烺可以強硬組閣,利用南京朝堂的力量壓下這股風潮。

可要動用南京朝堂的力量就免不得要組閣,組閣就要原來南京的官方力量答應,也就是原先掌握着南京實權的幾個人點頭。

而這便涉及到了前文提及的南京守備系統:內外守備與參贊機務。

【正版是起點中文網。關注我的微信公衆號:。剛剛發了飛剪船的圖片,愛心讀者給太子的畫像,我還會經常不定時私人掏腰包給讀者的紅包活動,以感謝支持微言寫作喲~】(未完待續。)

ps:昨天失眠,四點才睡,今天趕稿了一下

第九章:南下預備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八章:誰給誰下馬威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七十一章:證明第二十四章:貿易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十五章:目標:直搗黃龍 限免加更抵達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一百一十四章:信你便夠了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五章:武學奇人第一百一十五章:火藥味第七十九章:大權轉移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七十九章:皇帝大婚 上第八十七章:聯合作戰指揮委員會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二十六章:技術儲備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十三章:江山永固的法門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六章:認規矩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九十七章:伯力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四十八章:蒙古人的武器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七十三章:預言第七十六章:頒獎禮上又喜事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154章:王師來了第八章:天津衛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三章:權柄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六章:忠臣義士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五十一章:敘功第十八章:亂戰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
第九章:南下預備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一百二十四章:攻守之勢異也第八章:誰給誰下馬威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八十八章:臨時艦隊第七十四章:真的勇士第三十六章:鄭成功第一百二十五章:元宵燈會的小青第七十六章:阻擊第三十四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六章:深海戰略第一百零二章:人心士氣第十五章:開始驗收賬冊了第二十一章:全球徵稅第七十一章:證明第二十四章:貿易第十二章:初級小學與民兵小組第五章:招賢納才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十八章:中興一式步槍第十五章:目標:直搗黃龍 限免加更抵達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八十一章:正黃旗完了第一百二十二章:倭寇覆滅第九十八章:大兵出城第十二章:人和人的差距第三十一章:神技-自古以來第十一章:良才幹將第二十三章:櫻島第一百一十四章:信你便夠了第五十二章:成均館第五章:武學奇人第一百一十五章:火藥味第七十九章:大權轉移第四十七章:草原上第七十九章:皇帝大婚 上第八十七章:聯合作戰指揮委員會第一百三十三章: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二十六章:技術儲備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二十四章:欽封太子爲兵馬大元帥第二十一章:新軍械第九十三章:臣服還是死亡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十三章:江山永固的法門第一百零三章:殖民護衛隊第六章:認規矩第二十章:從未屈服第二十四章:順我者昌第八十二章:追亡逐北第二十一章:年輕人的理想第七十六章:五京第三十九章:拍賣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十三章:清兵真的入寇了!第九十七章:伯力第一百一十八章:利劍出鞘第五十一章:真理越辯越明第二章:登基大典第二十一章:發招了第八十五章:滿清新皇第四十八章:蒙古人的武器第九十一章:人口論第一百一十二章:威武山東鎮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一百一十五章:陳綱立紀,救濟斯民第六十章:低估了朕的本事第七十三章:預言第七十六章:頒獎禮上又喜事第十三章:嚴坊正的糾結第154章:王師來了第八章:天津衛第七章:進兵河南初戰第八十章:一言以立法第九十一章:冤大頭第八十五章:哈巴羅夫的野望第二十一章:勝者—明皇太子殿下第五十四章:遼東女將第三十二章:錯愕的劉宗敏第六十四章:一夜雲雨巫山後第四十一章:還真不客氣第四十八章:秘密武器第三章:權柄第三十八章:戰備第六十四章:捷報入京第十九章:雙面間諜第一百四十一章:戰略轉進的清兵第六章:忠臣義士第十六章:創造歷史第三十四章:賣國奸商第一百四十五章:再復撫順關第五十一章:敘功第十八章:亂戰第五十四章:柳生十兵衛的最後一樣美第一百零二章:不守反攻第三十一章:海戰 二第一百六十四章:清國已滅第四十五章:明清對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