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心悅誠服

上野忍岡的先聖殿是後來日本最大官方教育機構昌平阪學問所的前身,只不過現在還沒搬家,包括林羅山以及他的私塾都還在上野忍岡這裡。

朱慈前往這裡頗爲顛簸了一番,一路道路難行,惹得朱慈不得不對隨行的阿部忠秋抱怨道:教育之所,應該在交通方便之處,有利於寒門小戶之子能夠順利求學。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皇帝陛下一開口,這地方很快就走上了搬家的倒計時。

當然,朱慈並沒有關注自己隨口一說人家會不會當真。

抵達先聖殿的時候,朱慈見到了諸多熟悉的模樣儒衫飄飄。

林羅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名字,但朱慈打聽了以後才愕然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出生於天正11年的林羅山而今六十四歲了,本名信勝,號羅山,字子信。後來還出家當了和善,法號道春。

一個日本人,取了一個典型的中國名字,此人對中國的情節有多深自然可見一斑。不同於一路上朱慈看膩歪了的和服,林羅山也許是一向如此,也許是故意如此,總之一身儒衫飄飄,看得朱慈大起親切之感。

“羅山先生久仰大名,今日一見,更是讓人心折呀。”朱慈率先拱手致禮,笑容誠摯。

對於一個在日本土生土長的親華派,朱慈實在很難剋制自己的好感。

“皇帝陛下文治武功,能來寒舍指導我日本文教,這是敝國榮幸,是學生榮幸。豈敢當陛下厚愛。陛下,請……”林羅山側身一讓,迎着朱慈進了先聖殿。

這是祭拜孔子的地方。

朱慈作爲孔子的家鄉人,來了先聖殿,自然不能錯過祭孔。

雖然朱慈對於儒學頗有異議,但作爲皇帝,朱慈比起歷來諸多穿越者都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朝堂要選擇什麼學派,朱慈可以一言而決。於是乎,朱慈並不需要如何革新儒學,而是更輕鬆的做一個選擇題。留下那些改良了的學派。

自然,朱慈也就不會排斥儒學。更不會搞什麼打倒孔家店。

總而言之,祭孔儀式順利舉行。

一番禮節過後,時間也到了飯點,推杯換盞之間,朱慈離開了酒席,在林羅山的帶領之下進了林氏私塾。

私塾裡已經清空,桌椅之上,隨處可見《三字經》《千字文》等蒙學教材。

林羅山打量着朱慈的目光,果不其然,朱慈看了以後,露出了微笑。

“果然,傳言之中這位皇帝陛下酷愛四海一言盡漢文,當真是不假呀……”林羅山心道。

朱慈自然明白這是林羅山的示好,而這裡,也即將是兩人密會之所。

“日本國誠不如中華上國,雖然學生竭力教導,卻依舊只能眼下規模,童子五十,少者三十,不能更進。而這,還是許多乃是家學緣故。學生雖然不收束,卻依舊架不住學子家貧。相比之下,反而武學道場更受歡迎。”林羅山感嘆着道。

日本官辦教育發展緩慢,還要在等個幾十年才能出來昌平阪學問所。反倒是武學道場十分興盛,由井正雪辦下規模已經不小,但比起柳生家的劍禪道場卻是遠遠不如。柳生宗矩不僅培養出了德川家光這個弟子,更是在全國各地教出來了一萬三千名武士。

用通俗一點的說法,其實說到底就是就業趨向。

若非德川賴宣這等大名帶頭興盛文教,又加上江戶時代漸漸和平,這才讓讀書有了出路。要不然,讀書的人會更少,大家還是覺得去道場學武藝來得實際。縱然不能進入大名的軍隊之中,有一身武藝,想要尋一個出路總歸希望更多一些。

畢竟,德川幕府的體制之下,是武士當權。

當然,伴隨着和平漸漸穩固,越來越多的武士也開始學習朱子理學,用以鞏固幕府統治。

朱慈知曉這一點,也明白朱子學終究會在日本興盛起來。

但對於朱子學,朱慈卻是不喜的。他雖然知曉朱子學可以鞏固封建統治,但其束縛思想,阻礙中華對外擴張的負面效用也是實打實的。

眼下日本的儒學發展還在起步階段,朱慈心念於此,倒是起了個歪念頭。

“林先生久居日本,可能對國內之事不太瞭解。雖然纔過去三五年的光景,但我大明文教昌盛,已然日新月異,發展萬千呀。”朱慈心中一動,說道。

林羅山對此自然沒有異議:“大明文教昌盛,更有完善的縣府國學,科舉之制,實乃學生敬仰嚮往之處。”

朱慈聽出了林羅山的畫外音。

顯然,林羅山只是覺得大明有科舉,又有完善的國家教育體系,自然文教昌盛遠勝日本。要拿日本與大明比,大明這卻是有點自降身價。同樣,林羅山也覺得沒啥好比的。日本毫無爭勝之心,大明一樣勝之不武。

“要的就是你有反應……”朱慈心道。

他裝作聽不出林羅山的畫外音一樣,驕傲地道:“自朕執掌權柄以來,就大興文教,推廣初級小學。至今日,五年來累計新修初級小學一共八千三百零九個。幼童入學一共四百六十七萬人。掃盲人數過千萬。而科舉之制,更是大改。大明學成之輩,漸漸不再以科舉爲唯一通道。要想興盛文教,光靠科舉拿官位誘惑是不夠的。關鍵的呀,還是要將正道鑽研好。這才能如大明一樣,入學幼童四百萬,識字掃盲過千萬!”

林羅山一聽朱慈報出來的數字,頓時渾身一震。

這個數字,實在是太震驚了。

也許,大明人多,纔能有這麼多的幼童。

只是……要論人口比例,卻實在不該這樣。大明約莫一萬萬人,日本約莫兩千萬。算下來,日本應該有將近一百萬就學的幼童。

但……百萬就學幼童?

全日本,能有百分之一,也就是一萬名幼童能夠找到地方讀書那就可以說得上日本文教蓬勃發展了。

更別提掃盲千萬人這樣的豐功偉績。

朱慈說大明文教興盛,還真不是林羅山原本想的那樣興盛。

而是……比林羅山想象的,還要興盛百倍。

聽到這裡,林羅山當真是心悅誠服,一點怪話都沒有了:“真乃聖人之治矣。”rw

第一百二十章:鑽石第六十五章:索尼到來第143章:會師第八章:虛實不清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七十章:山賊與少女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計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六十章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三章:勁敵張獻忠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十一章:剛正面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六十章:開封攻守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四章:凱旋午門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四章:攔路虎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十五章:朝鮮世子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八十三章:宣言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七十一章:證明第五十六章:大明偉男子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一百零三章:老營選鋒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十一章:天家無私情第八十五章:拆招第十六章:史可法、絆腳石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五十四章:破局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五十二章:燕子磯工坊第二十七章:激情燃燒的皇帝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43章:琉球秘辛第十四章:心機使詐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五十章:不平靜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三十三章:報復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一百五十章:官軍出陣第一百零九章:又來李自成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八十一章:最後的贏家是朕第八章:新制度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
第一百二十章:鑽石第六十五章:索尼到來第143章:會師第八章:虛實不清第五十章:冒險計劃第一百一十七章:啓蒙歌曲第七十章:山賊與少女第八十四章:王師北定河套時,捷報無忘傳京中第四十三章:天皇美人計第四十三章:最後通牒第七十章:捷報入通州第四十四章:陰謀詭計第六十章第四十六章:玄武湖盛會第八十六章:歸服第一百五十一章:太及時了第二章:進擊吧,我的大明第三章:勁敵張獻忠第四十三章:新任督師第十一章:剛正面第一百四十三章:困獸左良玉第五十章:盛京外的京觀第六十章:開封攻守第二十章:最強戰營踏征程第六十五章:愛國赤子之心第四章:凱旋午門第二十二章:提前開打第四章:攔路虎第六十二章:出征馬六甲第二十一章:司禮監的軍報第二十九章:敵人的橄欖枝第二十七章:聲名卓著達江南第十章:黃宗羲出手第三十三章:打擂臺第十五章:朝鮮世子第一章:京師住了外國人第三十五章:賣國賊你逃不掉了第八十三章:宣言第一百一十六章:新紀元第七十一章:證明第五十六章:大明偉男子第六章:火銃見真章第四十六章:圍點打援第四十章:日本小弟第一百零三章:老營選鋒第十三章:你以爲都是編的嗎第三十五章:赳赳武夫第十章:五十萬清軍第四十五章:平生快意封侯事第一百四十八章:上蒼助我第十一章:天家無私情第八十五章:拆招第十六章:史可法、絆腳石第一章:中東新篇章第十五章:饒命服軟第四十九章:掀桌子了第三十八章:燒冷竈第五十四章:軍中士氣第五十四章:破局第二十章:圍城圖援第五十二章:驚現富豪第七十三章:毅然決絕第一百一十章:講學成均館第五十二章:燕子磯工坊第二十七章:激情燃燒的皇帝第二十四章:大明的條件第一百四十章:以皇太子的身份宣告第八十七章:我們的時代第二十五章:變天了第九十六章:沙姆沙的震驚第十二章:舌辯羣士第三十七章:敵我虛實第九章:兵臨武昌第一百二十二章:闖軍一心第七十四章:昭顯世子李皚第43章:琉球秘辛第十四章:心機使詐第六十三章:伏殺雲內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77章:來自瑤池的殺手第五十三章:暴富第一百一十三章:回國第三十一章:遼東漢兒烈如鐵第二十九章:收錦衣衛第五十章:不平靜第四章:招攬人才第一步第三十三章:報復第四十四章:右哨出營第三十四章:朱慈烺的信心第一百五十章:官軍出陣第一百零九章:又來李自成第四十七章:開拓朝鮮第十五章:擁兵自重第78章:朕的江山你可願1同領略第三十九章:揚眉吐氣第八十一章:最後的贏家是朕第八章:新制度第三十六章:阿巴泰的憤怒第一百六十二章:決戰李闖第二十二章:再度發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