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熱球機

公元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7月15日,四川內江。

7月的四川是相當炎熱的,由於盆地氣候的特點,這裡溼度大,熱量散發不出去了,到了夏天整個四川盆地就一個大蒸籠,哪怕在背陽光的地方,一樣熱得慌,就連風都是熱風。

在星科公司的各個工廠裡,工人們仍然冒着酷暑工作。王啓年所在的機器廠第十四車間,也不例外的緊張生產着。

“呼……”王啓年放下手提砂輪機,摘下防護面罩,哈了口氣,拿出塊布巾擦了擦鏡片上的汗水。

這大熱天還戴這玩意兒真心難受,但是廠裡的安全制度極爲嚴格,又不得不戴。2個專職安全員在車間裡來回巡視,要是被抓到了,罰錢都是小事,在職工大會上公開檢討纔是丟臉的事情。

他因爲學習技術認真刻苦,進步很快,現在已經提升爲生產小組長了。王啓年可不想因爲這事站在臺上被上千人圍觀。

“嗡嗡嗡……”這時一股風吹來,稍微帶走了些酷熱,王啓年擡頭看了看牆上裝的電風扇。“多虧有了這玩意兒,要不這夏天可不好過啊……”他不禁暗自慶幸起來,隨即他看着牆上的八個大風扇,又冒出一種感激。這年頭肯給工人用電風扇的,只怕不多,至少他和工友們都沒聽說過。

他從身邊的白鐵桶裡撈出一塊毛巾擦了把臉。浸泡過井水的毛巾,頓時帶來一股舒爽的涼意。

這時,一陣電鈴聲響起,“叮鈴鈴……叮鈴鈴……”。工人們都知道,這種短促的鈴聲表示休息時間到了,聽到鈴聲之後,工人們陸續放下手裡的活計。來到休息區坐下,或者吸菸,或者喝水,也有人在聊天。按照星科公司規定,夏季的作息時間是早上7點到11點,下午2點到6點,避開中午最炎熱的時候。在工作期間,除了不能停止的崗位,每工作50分鐘就休息10分鐘。

幸福都是比較出來的,每天工作8小時,午休加中間休息時間,在這個時代已經是良心到突破天際了。在這個資本最血腥的時代,8小時工作制算是很先進的東西,在歐美列強當中也不過才普及了十年不到,而且這僅僅是本國實行,殖民地就不要想了。在亞非拉地區,根本就沒有這個概念,比如中國和日本的工人,大部分每天要幹12小時,甚至14個小時的,逆天的18小時都有,資本家們可不是慈善家。

幾個穿着白布圍裙的人,推着一輛手推車走了進來,他們圍裙上印着“機器廠食堂”字樣,手推車上放着一個大號保溫桶。

車一停穩,帶頭人的人就吆喝起來:“鹽汽水來囉……涼絲絲的冰鎮鹽汽水哦……剛從冷庫拉出來的”

工人們歡呼一聲,立即拿出各自的容器圍住手推車了。當然,被軍棍調教過的他們都知道遵守秩序的必要性,儘管心急也老老實實地排隊。

“啊,今天是冰鎮鹽汽水,我最喜歡了,安逸……”

“我還是更喜歡酸梅湯……”

“綠豆湯更好喝,涼茶也不錯……”

“呸,你們不喜歡喝還來排隊?都給我讓開好了……”

王啓年喝下一口冰鎮鹽汽水,不禁愜意的吐了口氣。

“真是太舒服了!”

周圍的工友們也發出類似的感嘆。

星科的工人們都非常自豪,外國不知道,但放眼整個大清國,估計也找不出第二家公司對工人這樣好的了。冬天有熱騰騰的茶水、咖啡、紅糖薑湯,夏天有各種冰鎮防暑飲料,鹽汽水天天有,酸梅湯、綠豆湯、涼茶每天換着花樣喝。

這年頭能在大熱天喝冰鎮飲料,那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就連大多數地主老爺也喝不起。而在星科,哪怕一個最低層的學徒也有這種待遇。所以只有在星科呆上一段時間的人,忠誠度都是蹭蹭的往上漲。

………………

工人們用的都是配發的楠竹水壺,主體是楠竹,外壁有黃銅加強圈,側面有提把和帆布揹帶,內蓋還配有根細竹管當吸管用,整體設計和後世常見的不鏽鋼保溫杯沒啥區別。壺口和蓋子用木工車牀加工出了絲口,還加了個軟木襯圈,蓋好後就很嚴實了。水壺內側塗了一層食用銀離子防水塗料,既能防水,又能殺菌。

這種水壺其實原本是配給民團用的,因爲這個時代的鋁和銅都比較貴,用來做水壺實在不合算,至於現在主流的鐵皮水壺,文德嗣根本就沒考慮,鐵皮太容易生鏽,他可不想因爲一個水壺造成非戰鬥減員,而其他材料又不太合適。於是星科的技術人員就選中了楠竹這種四川很常見的材料,爲此專門在木工廠建了一個竹器車間,專門生產這種竹製水壺。

結果出乎意料,該產品一經推出,竟然大受好評。給民團配備後,看着還好用,後勤部門索性又給所有的公司員工配發了一個,作爲建廠一週年的紀念品。結果事後不到2個月,就有一些商人跑上門詢價了。當時負責接待的商務部副經理李思雅也沒有當回事,就隨口報了個價,就是在成本上加了3倍。沒想到商人們稍稍一合計,就馬上要求大量採購,

其中一個北方商人當場就訂下了五萬個楠竹水壺的大單,其他的商人也是你五千我三千的下單子,總量超過十萬的單子,把李思雅小姐雷得當場傻眼了。

那個北方商人大大方方的介紹自己,他是袁大頭的手下,這批水壺就是給北洋新軍採購的。

李思雅很好奇的問:“難道北洋新軍還沒有軍用水壺……”

“不瞞李經理,還真沒有……”那商人也沒隱瞞,就解釋了一下。說起來北洋軍的後勤在眼下中國也是最好的了,但這只是相對而言,前幾年對於水壺這種小東西還真沒考慮過。後來發現列強軍隊都有這東西,大頭等人也覺得是該配備,於是就讓人到各處詢價。

結果那些洋鬼子開的價黑心到家了,法國佬的報價最便宜,單價都要3個大洋。別看水壺這東西不起眼,你中國就是做不出來,嫌貴就別買。後來這位御用商人在四川發現了星科公司的這種楠竹水壺,價格才1個大洋。

更何況,這種楠竹水壺不但價格便宜,還設計新穎,保溫性能也比這會兒的鐵片水壺好多了,還不會生鏽,重量也輕得多。

最重要的是,楠竹水壺看着簡單,可實際上很難仿造。如果沒有機械加工,只靠手工的話是很難做出來的。就算勉強做出了,成本也高居不下,僅僅那幾個絲口,就夠折騰半天了。還有外表、內壁的修型、拋光,活動提把的製作,手工製作都很麻煩,更別提獨此一家的食用銀離子防水塗料。

至於其餘商人則是看到這個商機,這玩意兒可不止軍隊要用,長期在外的行商、車伕、水手也很需要,這玩意兒可比傳統的水袋好了不知多少倍,水袋裝的水很容易發臭。

於是,竹器車間擴大成了一個竹器分廠,專門製作楠竹水壺這種意料之外的產品,以及其他竹製品。

…………………

現在這些工人都不會想到,現在他們拿在手裡喝水的玩意兒,現在已經風靡全國了,自從大頭的北洋軍買了之後,其他地方的新軍也有樣學樣的跑來購買。新軍們買了,舊軍看着眼饞也來買,民間的就更不用說了。

不過,比起他們正在製造的東西,這種楠竹水壺又完全不值一提了。

“王啓年,你們搞好沒有?好了就快推過來試車。這個月咱們一定要超過十二車間,上個月咱們只差2臺就得第一了……”那邊試車組的組長對王啓年喊道。

“馬上就好!你們放心好了,這個月咱們已經領先十臺了,保證第一!”王啓年答應道。

王啓年轉身對工友說道:“豬兒,再檢查一下氣缸和活塞……老三,看一下飛輪……”

幾分鐘後,工友們擡起頭說道:“組長,好了,沒問題了……”

他們所在的機器廠第十四車間,是熱球機的總裝車間之一,負責最後的裝配和試車。王啓年是其中一個裝配組的組長。

王啓年自己又上上下下看了一遍,纔拿出口哨吹了幾下,召喚行車過來,把裝好的熱球機吊運到試車組去。

試車組接過熱球機,立即把它固定在試車臺上,麻利接上各種管道和測試設備,開始試車。

“打開氣源……開始預熱……開始空轉……10%負荷……20%負荷……監測轉速……監測溫度……50%負荷……100%負荷……120%負荷……”隨着組長的指揮,一步步的開始進行各項測試。

“轉速正常……振動正常……噪聲正常……溫度正常……”旁邊監測的工友不斷報出各種數據。

第三天,這臺經過36小時試運行的熱球機成功通過驗收,被送到隔壁的車間去刷漆塗裝、包裝。接下來,它會和同類通過沱江航道順流而下,在上海登陸,送進某家訂貨的工廠裡。

自4月1日第一臺量產型熱球內燃機下線,不算自用,這已經是星科公司賣出去的第100臺熱球機了,訂貨的是杭州的一家麪粉廠。

在1907年的現在,熱球機還是個新鮮玩意兒,在世界上不算普及,尤其在中國更是稀少。這東西可比蒸汽機好多了,熱效率超過一倍以上。比起其他類型的內燃機,它又不挑食,煤氣、天然氣可以燒,重油、廢機油也能燒,哪怕連菜油、豬油等生物油,甚至煤粉都可以燒。如果再加點錢,配上一套煤氣發生裝置,就連煤炭、木炭,甚至木柴、秸稈、乾草都可以做爲燃料,適應性強到髮指。

因此文德嗣在建廠的時候,就把這個“穿越神器”提上了日程。星科的熱球機是後世的成熟設計,比起現在那些簡陋的同類相比,各方面性能都完爆之,相差不可以道里計。

最初機器廠每天只能生產2臺熱球機,在增加了人手和熟悉生產流程之後,產量逐漸增加,到了上個月已經達到了每天20臺的產量,而且還在增加中。到現在爲止,已經生產出了500多臺熱球機,以及300多臺配套的煤氣發生裝置。不過前幾個月的產品都是內部消化,公司自己拿去用了。直到6月底,在廣告轟炸數月之後,才送了50臺到上海試水。

結果不過三天,就被聞訊而來的廠主礦主們搶購一空。能不搶嗎?各項性能超過國外同類產品一倍以上,價格卻只有70%,只要不傻都知道該怎麼選。

現在星科上海分公司收到的訂單已經超過了1300臺,其中不但有國內的,還有來自日本的。日本現在沒有製造這種機器的能力,而他們的各種工業小作坊特別多,對於小型動力設備的需求很大。

與蒸汽機、汽油機和柴油機相比,熱球發動機因爲構造簡單,因而潛在問題較少,皮實耐操。它沒有汽油機的電點火系統,也沒有蒸汽機的外鍋爐和蒸汽系統。燃料範圍又廣,還不像蒸汽機那樣需要專人照看,因此運行成本極低。對於日本的小企業主來說,這種熱球機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賣不賣給日本人的問題,文德嗣想都沒想。“當然要賣!爲什麼不賣?就算我們不賣,難道歐美列強也不賣?這又不是什麼獨家產品,日本人的錢不賺白不賺……”

星科機器廠是文德嗣規劃的機械類工廠的旗艦,今後機械工業的孵蛋器,他們做的產品當然不止是熱球機一樣。熱球機只是星科用來賺錢的產品,目前大規模量產的東西。

除此之外還有柴油機和汽油機、汽輪機等動力設備,以及各種機牀,還有化工設備和各種專業設備。只是目前剛剛起步,這些東西還在試製或小批量製造的階段,大多數都是僅供內部使用。比如飛機和飛艇的發動機和多種機牀,因爲科技水平高於列強的同類產品,都只在內部使用。

這個時候的星科還不太強大,如果把這些東西暴露出去,肯定會引來列強的窺視,到時候就是麻煩了。

……………

PS:4000字!今天又是九千字更新,本書目前還差一名進首頁,請銅子們再給力一點,幫本書衝上去,謝謝啦!

《大逆轉1906》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540章 戰爭前夜第66章 大徵調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161章 接船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10章 檢疫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722章 對轟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11章 安全教育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43章 天下震動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408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下)第397章 戰後的國際格局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427章 “出嫁稅”事件第92章 選擇第400章 淘金熱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22章 大水災第56章 進口妹子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五)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558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下)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362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中)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659章 歸化人(2)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29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306章 神盾製藥公司第418章 遺老遺少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686章 印度猶太人問題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24章 佈局美國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18章 人生贏家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294章 舊船換海灣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92章 選擇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660章 歸化人(3)第215章 撈船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191章 中日癸丑戰爭(三)第149章 豬隊友計劃第618章 天罰(下)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82章 生物芯片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632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下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390章 攀鋼和鈦
第273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第567章 猛禽之戰(上)第290章 聯合艦隊赴歐第501章 飛得比聲音還快第42章 第八鎮的慘敗(下)第628章 裝甲熊貓(中)第540章 戰爭前夜第66章 大徵調第380章 土耳其革命第192章 中日癸丑戰爭(四)第298章 倫敦陷落第161章 接船第266章 肥美的南美軍火市場(下)第410章 燃氣輪機和高能電池第10章 檢疫第189章 中日癸丑戰爭(一)第722章 對轟第29章 生物研究所第11章 安全教育第404章 往溝裡帶人第139章 友好訪問與宣示主權(上)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43章 天下震動第132章 夏收之後第408章 海軍假日和國際聯盟(下)第397章 戰後的國際格局第308章 揚基佬參戰了第427章 “出嫁稅”事件第92章 選擇第400章 淘金熱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606章 大洋風雨起澳新第427章 日本科學研究會(下)第254章 躺着中槍的奧斯曼帝國(中)第93章 第十八鎮起義第22章 大水災第56章 進口妹子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五)第456章 四五計劃第45章 神展開的北洋兵變第414章 石原莞爾的中國行(上)第558章 摩杉海峽上空的手術刀(下)第329章 俄國政變第78章 空中攻擊(上)第359章 把尼二那家子撈出來(中)第362章 這些都是我們自古以來的(中)第654章 法國佬要退場第659章 歸化人(2)第324章 先南後北?先北後南?第292章 幾家歡喜幾家愁第159章 金本位,人民幣第342章 爪哇海之戰(四)第683章 次大陸戰爭(2)第306章 神盾製藥公司第418章 遺老遺少第228章 大戰爭,好生意第461章 南美烽火(中)第271章 英德決戰日德蘭(上)第197章 舟山海戰(四)第639章 興滅國,續絕世第686章 印度猶太人問題第343章 爪哇海之戰(二)第634章 當前的世界局面第516章 西班牙內戰爆發第24章 佈局美國第591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371章 商人和大師第18章 人生贏家第477章 個人電腦和遊戲機第326章 葉目夷的泡妞之路第294章 舊船換海灣第364章 帶路黨和維持會第465章 和平爲什麼這麼難?第561章 顛覆進行時(上)第120章 蘇皖魯戰役(中)631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中第304章 沙俄的崩潰第92章 選擇第225章 空中艦隊會戰第103章 紛紛來投第495章 小鬍子上臺了!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660章 歸化人(3)第215章 撈船第532章 “動物園禁運”事件第350章 盼王師的荷蘭人第191章 中日癸丑戰爭(三)第149章 豬隊友計劃第618章 天罰(下)第707章 大鬍子跑了,小鬍子怒了第415章 琉球的秋收(上)第142章 官兵家事第82章 生物芯片第163章 加劇的造艦競賽第555章 美日對峙(中)第717章 根本停不下來(4)632章 納拉伯裝甲大會戰下第608章 最後通牒第485章 中國的應對第390章 攀鋼和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