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5章 南疆沼,憶往昔

“今日齊聚,是爲將眼前爭端平息。”

大瑞國都,興京內城,宣酒閣經過三月整修,已經煥然一新,更是擴大三倍,再次開放之後,幾層加在一起,足以容納幾百人。

這本是京城有名的酒館,如今被用來招待幾方勢力。

被劉石發出請帖,請來的各方人士,都齊聚在一樓大堂,聽着劉石說話。

和五年前相比,現在的劉石更爲威嚴,一舉一動露出頤指氣使的味道,這是久居高位,權柄蘊養而成。

他看着濟濟一堂、來自各方之人,自覺比之當年的邱言,也是不逞多讓的,不光是各方書院,便是道門的幾位高人弟子也都在列,連新近崛起的沙門高僧也端坐堂中,更不要說那立足四邊的天志墨者,同樣來了人。

只是在氣氛上,多少有些尷尬和凝重,蓋因在場的幾方,彼此間多有摩擦,甚至恩怨頗深,之所以聚集一處,是爲了名正言順的從朝廷手中拿到正統之名,正大光明的掠奪氣運!

劉石對這些也很清楚,但崽賣爺田不心疼,對他來說,只要朝廷的幾個承諾、認可,就能將這些人穩住,進而加以利用,挑撥彼此相鬥,進行制衡,正是自己手段高絕的表現。

“諸位的請求,本官已經知曉,這東華升格一事,一直都是本官操辦,能有如今氣相,也是凝聚了……”劉石正要說些功績。讓衆人感念之後,傳揚出去,給自己增加威望。他已從左道術士口中知悉,威望升騰,氣運便聚集,升格後有大好處。

但話到一半,就被一聲嗤笑打斷。

“劉相國,這些話還是都收起來吧,如今的局面。誰不知道是定國侯開闢?就算是將話都說破天去,也是無用。”

聲音有些冷硬。話中之意更是半點也不含糊,直指核心,讓劉石變色,他面色一沉。循聲看去,入目的卻是一張嚴肅、死板的面孔。

“哦?原來是馮先生,不知你有何要教本官的?要不然,你先來說。”五年前邱言歸隱,劉石經過權力鬥爭,大權在握,權傾朝野,說一不二,很少被人頂撞。這樣當衆落面子了,話中自有一股寒意,在權勢的襯托下。生出沉重之感。

但這話本是要震懾對方,未料那馮先生也不客氣,直接道:“區區不才,沒什麼好教相國的,只是希望你長話短說,在座的都不是閒人。此來各有所求,不過。我竹林書社沒有那麼多心思,無欲則剛,是以能秉公直言。”

這番話,將在場的不少人都給得罪了,但這馮先生的名聲衆人素有耳聞,也不覺得奇怪。

你道此人是誰?卻是姓馮名召,當年也曾上京,與邱言見過幾面。

此人被稱迂腐、油鹽不進,言語辛辣,會試後,過了些時日就離開京城,去了江南,幾年前立了書社,聚集鄉黨,以“竹林”爲名,研究的是邱學的知行之道,但有自己見解,在江南頗有名氣,人稱竹林先生,社中多清高之人,秉承不少書生氣運,所以會被邀請——

劉石召開的天下大會,背後實有陰陽道相助,發出的請帖不是漫無目的,是循着名聲、名望而去,爲的就是聚集氣運,這竹林先生馮召背後有氣運,便也在其中。

馮召一發聲,其他人也坐不住了,就鼓譟起來,有心要讓劉石拿出實際好處。

就有一身穿短打、圍獸皮的男子站出,拱手道:“劉相,定國侯他老人家分發種子與我等,又有諸多先生往來,教沼人讀書識字,都是一視同仁,而今新任劍南觀察使,出爾反爾,要讓我等進貢錢財藥材與獸皮血肉,才能交換種子,百般刁難,莫非我南疆沼人,就不是大皇帝的子民?”

劉石眉頭微微皺起:“元首領,你說的話,本官已經知曉,也派人去問責巡查,會還諸位一個公道……”

說話的人名爲元守方,本是九靈山南麓一座中土人寨子的族長,後來南疆歸順,局面大變,沼人漸安,大瑞人的位格上升,那寨子的地位也不斷攀升,寨主元守方更是武功高強,很快就與沼王葛洛蘭齊名,因血脈之故,與中原王朝官府打交道的事,便落在了他的身上。

現在,政策舉措失當,令南疆重新不穩,說起源頭,還和劉石有關,那新任的劍南道觀察使,乃是他這一系的官員,爲黨羽走卒,互爲倚仗,走通了關係,才被劉石看重,送夠了錢財,被派去南疆撈政績,一啄一飲,皆有因果。

只是卻也有反噬之時。

邱言對南疆的佈置,本就一步一個腳印,要慢慢融合,恩威並施,懷德畏威,方可生效,但新任的觀察使則是年輕氣盛的時候,認爲自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願意循規蹈矩,追求立竿見影之效。

另一方面,這觀察使成長之時,正是文網發跡的時候,他資質也有,很早就從網中攝取知識,因而見多識廣,自認爲比前人更有見識,覺得古人之法、前任之法,都是落後而失當,自己一當政,便認爲時機已到,用激進之法,強行將沼人收納,光編戶齊民還不夠,還要讓徹底移風易俗,用行政手段,強變人心。

若是此事能成,那自是一大奇功,能上青史。

那觀察使倒也有些精明,事先派人送書劉石,言及分功,讓劉石很是心動。

那劉石心想,當年邱言爲政,文網不全、機關不限,落後而陳舊,尚且能成,現在世事境遷,再按照邱言之法而行,就不妥當了,而且還顯得邱言運籌帷幄,反爲不美,就同意了此事。

甚至他還打算事成之後,上下運作,將邱言從前功勞都變作自己的,畢竟很多事,世人只看結果,不問過程,更沒心思探根究源,自能瞞天過海。

奈何邱言的佈置穩妥爲主,體現尊重沼人之意,雖有目的,卻不極端,早入人心,這新晉觀察使一番作爲,反激起沼人族羣之心,鬧將起來,尾大不掉,以至沼人氣運再起,雖促進東華之運,但對大瑞來說,不是好事。

“公不公道,都是相國嘴上說的。”

這邊,劉石要安撫元守方,另一邊又有人起,卻是名爲楊池的書生,氣態從容,面上帶笑。

一見這人,劉石眉頭皺的更緊,知道事複雜起來。

這楊池也算劍南人士,但其不在蜀地,因犯案而發配放逐,此人在那劍南站穩了腳,聲勢不小,是最早一批能請竈王爺落神、施展神打之人。

爲此,他頗受當地王公貴胄看重,幾年前又有一場風波,最終被劍南武林、綠林推舉爲先生,影響不小,所以身具一方氣運。

更關鍵的是,這人乃竈公信民!

不僅他是竈公信民,元守方同樣也是,二人對竈公的寄託之念都在虔誠之上,乃南邊有名的竈公眷屬。

要知道,如今的竈公可不是新近興起的小神,而是受先皇祭祀,享廟受福,禱天告地,封爲王爺,本身更是位列天君,位格之高,冠絕星空!

這樣一尊神靈,其信民中的佼佼者,權勢之大,有時還要超出世俗的統轄,就算一般的地祇都不敢違抗。

正是這個關係,元守方與楊池本就有着聯繫,他們二人也具有雙重身份——

表面來看,乃是南疆沼人的代表,以及劍南道各方黑道、綠林等的代表,但深層的身份,實際上是代表着神道前來,也是謀奪氣運的。

只不過,這個身份,在場衆人都不說破。

可也因爲這內部的聯繫,元守方與楊池之間存有默契,守望相助、同進同退,楊池站出來,本就是應有之意。

“劉相國,前任的葉運葉觀察使,提倡蕭規曹隨,對定國侯的一衆政法,都是順勢而行,所以萬民安樂,沼地安康,大好局面,而今毀於一旦,着實讓人痛惜,便是劍南的武林同道們,也是頗爲遺憾的……”

楊池說着話,從座位上走出幾步,衝在場之人拱拱手,侃侃而談:“今天下紛亂,非只劍南一道,如那山南道,本在喬青喬御史治下漸生太平,又有定國侯安排的造物工坊,百姓家中日漸豐裕,但不久前喬御史被相國罷黜,那局面也是一日不日一日,幾日前還有惡官強搶民女,若非當年的探花郎李樂路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怕是又要平添幾分民怨了。”

劉石眼皮子一跳,忍不住道:“楊員外,你若有話,不妨直說。”

聽到這,楊池微微一笑:“朝廷消息靈通,當知不久前,蜀地召開英雄大會,諸豪傑齊聚,說的都是這些年來新法漸沉,貪官污吏橫行,邊關橫徵暴斂,我等身在江湖,也有忠君愛國之心,常思報國之念,但一人爲正,不過救下三兩人,唯獨朝政爲正,方可惠及天下,是以商量來去,便有了一個提議。”

“什麼提議?”劉石話聲低沉,隱隱有所預感,面色漸黑。

ps:感謝“天晴醉”、“150130123”的打賞!

感謝“獨步雲門”、“月下的楓葉”、“有因猜有果”、“紅塵餘笑”、“紅塵餘笑”、“紅塵餘笑”投出的月票!

第1305章 道果不明,星空混沌第106章 罪孽第242章 此火非彼火第1036章 再入遺蛻地,又是三百年第46章 律法人情,陽謀順勢第197章 五沼立神像第50章 成全第644章 腰斬!第881章 與監生機緣第561章 身承神入世,兵捉文離榜第1281章 丹會在即,畫落人出第762章 人文神道成網第937章 星辰之中有玄虛第28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70章 性命兩分,道無常形第336章 聚晶成書感入心第432章 馭虛道主第313章 魑魅魍魎第983章 萬事俱備...第603章 牽因動果有神來第916章 三將攝於欽差,一臣深入沼寨第715章 表面有勝敗之相第976章 衆勢難逆城下盟第1162章 t天上星落,王朝神只!第1325章 意與身何所成謎第270章 駁!第209章 道入官場,大爭之世第643章 山河奇異,吐氣如冬第1409章 陰陽輪迴有雷至第790章 一念懲,顯赫歸於無名山第1456章 劫煞內外第1320章 擒墨人傷重,東海城懸空第667章 邊塞兵起染陰陽第729章 筆執山河壓神通第1405章 鬼門立靈地,冥氣生玄奧第286章 滌濯神魂醒,幽懷舒以暢第418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963章 念動煞至問道心第52章 畫中界,紅袖迷離第480章 天論落靈慧第475章 時光漣漪,林中燈火第662章 供奉皆至,胡奴見風使舵第145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809章 莫說重其人,不過煽其心第1144章 籠中龍第771章 帷幕化光入陣,冥土圓月連身第588章 獨院眠醒如夢崩第310章 莫說,且行第915章 欽差革新,溫水煮蛙第1069章 前路漫漫,不知險居於東華第1498章 心褪雜第171章 法從民心,口吞河山第1495章 聚諸天靈,凝萬界魔第480章 天論落靈慧第515章 一語心忐忑,一拜壓魂魄第210章 竈公心頭坐,佛陀身旁過第1267章 風起風落擒星君第1273章 三老第994章 求學第718章 魂去無聲原本聚身第1291章 化暗爲名去黑手第392章 三業清淨,即身成佛第1095章 人道蓄力,道門暗動第1025章 一念毀前程第296章 一念傳恐,轉心凝氣第1233章 風起雲涌鼓掌間第1051章 血獄血光出血日!第650章 依稀當年賢出關,墨落紙張念抒道第1243章 憶士林,星空香火第1287章 教宗師明理第229章 剎那跳出娑婆外第1163章 傀儡盡時其自現第731章 回溯?第1494章 神沐文運,魔散雜念第226章 今之學者,歧而爲三第755章 欲聞道,世家寒門暗戰第600章 心悖念,氣通鬼第416章 化兩書,神道框架第1405章 鬼門立靈地,冥氣生玄奧第935章 飛虎道賀第181章 負荊請罪?好!成全你!第14章 香火神司第1008章 你可知錯?第653章 兩洲秩序一縫牽千萬民願入神軀第28章 舉家離城第1143章 冥土王朝依民建第300章 降臨!第1160章 廟堂也動殺機,渾儀承載望筒第1499章 星空正道,混沌平衡第1017章 亂未至,捷報先聞第298章 自作孽第593章 縱橫如盤落佛前第274章 東都夢華第563章 聚念引思,雖險亦行第280章 七門震竅第1160章 廟堂也動殺機,渾儀承載望筒第1221章 逆流挫,尋元始第940章 藏玄機恩威並施,轉心念寄託無形第703章 病榻奏對,樞密尋賢第80章 除惡務盡!
第1305章 道果不明,星空混沌第106章 罪孽第242章 此火非彼火第1036章 再入遺蛻地,又是三百年第46章 律法人情,陽謀順勢第197章 五沼立神像第50章 成全第644章 腰斬!第881章 與監生機緣第561章 身承神入世,兵捉文離榜第1281章 丹會在即,畫落人出第762章 人文神道成網第937章 星辰之中有玄虛第28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70章 性命兩分,道無常形第336章 聚晶成書感入心第432章 馭虛道主第313章 魑魅魍魎第983章 萬事俱備...第603章 牽因動果有神來第916章 三將攝於欽差,一臣深入沼寨第715章 表面有勝敗之相第976章 衆勢難逆城下盟第1162章 t天上星落,王朝神只!第1325章 意與身何所成謎第270章 駁!第209章 道入官場,大爭之世第643章 山河奇異,吐氣如冬第1409章 陰陽輪迴有雷至第790章 一念懲,顯赫歸於無名山第1456章 劫煞內外第1320章 擒墨人傷重,東海城懸空第667章 邊塞兵起染陰陽第729章 筆執山河壓神通第1405章 鬼門立靈地,冥氣生玄奧第286章 滌濯神魂醒,幽懷舒以暢第418章 福禍相依,反身格物第963章 念動煞至問道心第52章 畫中界,紅袖迷離第480章 天論落靈慧第475章 時光漣漪,林中燈火第662章 供奉皆至,胡奴見風使舵第145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809章 莫說重其人,不過煽其心第1144章 籠中龍第771章 帷幕化光入陣,冥土圓月連身第588章 獨院眠醒如夢崩第310章 莫說,且行第915章 欽差革新,溫水煮蛙第1069章 前路漫漫,不知險居於東華第1498章 心褪雜第171章 法從民心,口吞河山第1495章 聚諸天靈,凝萬界魔第480章 天論落靈慧第515章 一語心忐忑,一拜壓魂魄第210章 竈公心頭坐,佛陀身旁過第1267章 風起風落擒星君第1273章 三老第994章 求學第718章 魂去無聲原本聚身第1291章 化暗爲名去黑手第392章 三業清淨,即身成佛第1095章 人道蓄力,道門暗動第1025章 一念毀前程第296章 一念傳恐,轉心凝氣第1233章 風起雲涌鼓掌間第1051章 血獄血光出血日!第650章 依稀當年賢出關,墨落紙張念抒道第1243章 憶士林,星空香火第1287章 教宗師明理第229章 剎那跳出娑婆外第1163章 傀儡盡時其自現第731章 回溯?第1494章 神沐文運,魔散雜念第226章 今之學者,歧而爲三第755章 欲聞道,世家寒門暗戰第600章 心悖念,氣通鬼第416章 化兩書,神道框架第1405章 鬼門立靈地,冥氣生玄奧第935章 飛虎道賀第181章 負荊請罪?好!成全你!第14章 香火神司第1008章 你可知錯?第653章 兩洲秩序一縫牽千萬民願入神軀第28章 舉家離城第1143章 冥土王朝依民建第300章 降臨!第1160章 廟堂也動殺機,渾儀承載望筒第1499章 星空正道,混沌平衡第1017章 亂未至,捷報先聞第298章 自作孽第593章 縱橫如盤落佛前第274章 東都夢華第563章 聚念引思,雖險亦行第280章 七門震竅第1160章 廟堂也動殺機,渾儀承載望筒第1221章 逆流挫,尋元始第940章 藏玄機恩威並施,轉心念寄託無形第703章 病榻奏對,樞密尋賢第80章 除惡務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