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

只聽明覺道:“貧僧出家修行的寺廟是白銀山曲空寺,七天前,正是貧僧四十歲的整日子,家師轉託了一份禮物給貧僧,就是這幅字畫。家師知道貧僧最好書法,說這畫上的題字大有可觀。因着之前貧僧曾經去成施主的會所觀摩過柔安郡主辦的山間客書法展,當時也曾認真揣摩過……”

性真補充道:“明覺師弟的傳法師父是曲空寺方丈智誠大師,智誠大師佛法深厚,是位堪破了身識界的菩薩。智誠大師爲人最是謙和,書畫一流,乃吾輩弟子楷模。”

趙然道:“原來那次書展大師也去了,失禮之至,成某因爲他事正巧不在,倒是錯過了與大師的相見。”

明覺道:“……成施主客氣了……我當時認真揣摩過山間客的真跡,故此識得,這些日子便將字畫留在身邊把玩。”

趙然追問:“那智誠大師又是從哪裡得來的這字畫呢?”

明覺一笑道:“說起來也是有趣,師尊前些日子擒住了一位擅闖山門的道門女修,這字畫便是女修隨身儲物法器中所帶。道門也不知怎的,竟是些低階修士過來送死……”

趙然聽得心頭一緊,忙問:“這女修姓甚名誰,何等樣貌?”

明覺道:“這卻不知,師尊也未曾提過。”

趙然很緊張,解釋道:“這幅字畫我曾有耳聞,其中有段山間客的軼事,不知二位可有閒情聽聽?”

文人雅士其實最好八卦,若是一幅書畫、一支曲目、一件古物中藏着什麼故事之類的東西,那真是喜歡得不得了,東西的檔次也立刻提升無數倍。他這麼一賣關子,二僧的興致立馬就上來了,尤其明覺,一個勁催着趙然快講。

趙然道:“明覺大師既然去參觀過山間客的書法展,應當見過其中一幅字,是四句詩……”

剛說到這裡,明覺已經唸誦出來了:“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識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好詩,好字啊!”一邊讚歎着,一邊忍不住取出筆墨紙硯就開始憑空臨摹起來。性真則在一旁笑着替明覺研磨。

寫完後趙然一看,還真有幾分自己的神韻,誇了句:“大師這字已得其中三味。”

明覺道:“差得遠,差得遠。”又道:“詩是好詩,就是似乎沒有寫完,意猶未盡,意猶未盡啊!”

感慨片刻,明覺回過神來又催促趙然:“快講講,什麼故事?”

趙然咬了咬牙,不動神色間施展出九天玄龍大禁術第二層的功法,以加強自己故事的渲染力。

他來到夏國後,已經無數次施展此術法,如高衙內、野利懷德、樑興夏、柔安郡主之輩頻頻中招,因而都對他推崇備至,對他說的話信任有加。等他完全練習熟練,已經可以自動腦補步罡踏斗的環節之後,又試着對天馬臺寺的阿斯蘭和玄譚用了幾次,效果非常不錯。

第二層技能不比第一層,第一層是以功法衝擊對方意識,短時間內造成對方精神上的恍惚,效果很是不俗,但同時也很容易被施法對象發覺。

而第二層則是增強言辭的說服力,讓施法對象不知不覺間信服,因此施展的時候極其隱蔽,再加上步罡踏斗這一環節可以通過腦補方式進行,所以被察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當然,如果性真和明覺的修爲高出趙然太多,那這門法術也沒什麼大用,反而會有被感知到的危險。不過趙然認爲,這兩位撐死了剛入比丘境,最大的可能還在沙彌境後期,差不多相當於道門的黃冠,否則也不會在天龍院做什麼衣鉢和執事了。

在九天玄龍大禁術第二層的悄然配合下,趙然繪聲繪色把曾經講給柔安郡主的故事重新操練起來,細細講述一遍,末了,道:“便是這幅字畫,見證了山間客感情的最初開始。”

其實故事很平常,但貼上了名人、名詩、名作等等標籤,施展了忽悠大.法,聽衆又是容易感情用事的文青愛好者,頓時就變得高大上起來,感染力十足。

性真還好一些,明覺就聽得如癡如醉,手指在字畫上深情摩挲着,完全代入了進去。

故事講述完畢,趙然道:“要是智誠方丈擒獲的女修是這一位的話,還請明覺大師幫幫忙,儘量不要傷了她性命,畢竟是一段佳話……”

明覺嘆道:“果然是段佳話!我現在就問。”說罷,打出一道傳訊符咒,問詢自家師父去了。

過不多時,明覺揚手一抄,將回訊合入掌心,片刻後點頭道:“這女修還在寺中,好生生的無事,師父未曾傷他一絲。”

趙然稍稍鬆了口氣。

性真在旁邊緩言道:“智誠大師佛法精湛,性子溫和,最是寬厚,是有大慈悲心的,那位女修當不會有事。”

這已經是性真第二次談到那位曲空寺住持的人品了,趙然心中一動,暗自思量着,是不是能夠通過這一方面着手,爭取營救呢?

但現在要做的,還是需打聽清楚這女修到底是不是周雨墨,弄明白她爲什麼要擅闖曲空寺山門。趙然一想起這點便感到無語,莫非雨墨也跟憤青端木一樣,是來追求刺激的?總不會她也要在生死之間體悟破境吧?你說這都是什麼事啊!

趙然又問:“那,此事天龍院怎麼說?”

明覺解釋,像這種抓到道門修行者的事情,都是要報知天龍院的,但天龍院也不會都讓各地寺廟把人送過來,基本上若非高階修士或者不涉及重要事件、奇特事件(端木憤青證道事件就屬於奇特事件),都是讓各寺廟自行處理,否則天龍院一天到晚也別幹其他事情了。

明覺又道:“我師父說,這女修悟性通透,很有佛緣,雖然性子跳脫了一些,但點化之後,還是可以皈依我佛的,所以師父要先關她幾年,好好磨一磨她的性子。”

性子跳脫?不應該啊,自己認識的周雨墨不是這種人嘛,難道說幾年不見,修爲長了,脾氣也見長?

“能問一下這位姑娘的姓氏來歷麼?”

感謝吃飽撐着2013、小堅華、歡樂醉、老甲打賞,謝謝道友們的月票和推薦票。

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十六章 沒完沒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五十八章 繼續聽和尚講故事第六十七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一百零三章 賀宴第八章 痕跡第三十一章 山中追殺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三十八章 金記米鋪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十九章 筆架山莊雅集第二十四章 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第四章 修行中的臺階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五十八章 繼續聽和尚講故事第五十三章 偷窺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三十七章 黎州的習俗第五章 黑衣四師兄第三十七章 新的漩渦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第三十九章 可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五十章 東方師兄的八卦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十八章 衙內第七十二章 控訴(爲蛩蛩巨虛—約翰道友加更)第十三章 陣破第三章 要錢要人要地皮第十九章 快要餓死的大師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五十八章 折扣第四十一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四章 忽悠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八十二章 了結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四十二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五十四章 鬆藩的情況第十二章 敲詐第八章 手訣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三十章 託市第四十章 大手筆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二十五章 孔縣尊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條魚第五十六章 白馬院同道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十二章 看上去很老套第三十四章 無時無刻不在的教誨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六十一章 嚴格執法第三章 做客君山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六十一章 趙廟祝的故事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第二十章 告狀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九十四章 文音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二十八章 嘉靖二十四年的信力第五十九章 三個問題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七十五章 治病救人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
第九十章 兩個老夥計第三十九章 永鎮監院第四十六章 人驢之幸第十六章 沒完沒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五十八章 繼續聽和尚講故事第六十七章 爲什麼要說又第四十五章 德吉仁波切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十九章 別在傷口上撒鹽第一百零三章 賀宴第八章 痕跡第三十一章 山中追殺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八章 寶瓶寺中寶瓶僧第三十八章 金記米鋪第四十九章 道門應對第十九章 筆架山莊雅集第二十四章 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第四章 修行中的臺階第三十一章 西真武宮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五十八章 繼續聽和尚講故事第五十三章 偷窺第四十一章 別院第三十七章 黎州的習俗第五章 黑衣四師兄第三十七章 新的漩渦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五十九章 君山會議第四章 新生活 新開始第三十二章 再見張雲兆第三十九章 可第五十九章 故事環中環第五十章 東方師兄的八卦第七十一章 談判第九十一章 門閂第十八章 衙內第七十二章 控訴(爲蛩蛩巨虛—約翰道友加更)第十三章 陣破第三章 要錢要人要地皮第十九章 快要餓死的大師第八十七章 元宵節後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九十八章 成敗第五十八章 折扣第四十一章 關鍵人物第二十五章 樓觀的年輕人第四章 忽悠第七十三章 磨礪第六十八章 爲大師兄背鍋第八十二章 了結第八十五章 茅屋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九十九章 彌補第四十二章 責任重於泰山第五十四章 鬆藩的情況第十二章 敲詐第八章 手訣第四十三章 會面第四十六章 曲鳳山第六十五章 一把手和二把手第六十四章 東方敬的召喚第三十章 託市第四十章 大手筆第七十一章 東方敬的排查法第二十五章 孔縣尊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座次第五十九章 大戰真酣(爲天明道長加更)第九十五章 真真假假第六十八章 好大一條魚第五十六章 白馬院同道第五十五章 臨時條例第十二章 看上去很老套第三十四章 無時無刻不在的教誨第三十八章 窮追猛打第六十一章 嚴格執法第三章 做客君山第七十三章 九月飛雪(爲zzz加更)第二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十四章 再訪金宅第一百八十六章 一人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六十一章 趙廟祝的故事第四十三章 遷居工程第二十章 告狀第六章 刻苦學習的日子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第九章 齋醮潛規則第九十四章 文音第二十五章 阿含悟難經第五十一章 慶雲館(補更)第二十八章 嘉靖二十四年的信力第五十九章 三個問題第四十九章 辦案等於發財(補更)第七十五章 治病救人第三十五章 得失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