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大比前

十二月十五日,一大早,羊草山散人龍卿欵揹着一個巨大的木箱,登上了景星巖。

進了摘星閣洞府,就見景星居士正在收拾物件,鋪在地上的綢布中,分門別類放置了大大小小的包裹,每一個包裹上都貼着一張紙條,有寫着“食具”的,有寫着“調料”的,有寫着“米麪”的,有寫着“文房四寶”的……各式各樣,不一而足,甚至還有一個木匣,卻是景星居士的胭脂盒。

龍卿欵嘆了口氣,道:“昨天不是都歸置好了的麼?怎麼又打開了?”

景星居士一邊將綢布四個角重新合攏,紮上結釦,一邊道:“這一去就是七八天,算了一下,怕不夠吃,今早又去林子裡摘了幾個果子。”

龍卿欵無語,等景星居士收拾妥當,將大包裹繫到肩上,懷中抱着授籙大比的《公告》和《大綱》,這才雙雙出門。

沒辦法,作爲苦癟的散修,哪怕是修爲到了黃冠境,能夠擁有儲物法器的也不多,兩人這一路只能扛着行李去君山了。

從這一點來說,能入館閣修行,的確是趙然的福氣。趙然除了從寶瓶寺順回來的那枚儲物扳指,身上還有兩個儲物法器,一個是入羽士境時,東方禮贈送的,一個是入黃冠境時,老師江騰鶴給的。兩件儲物法器,一個裝了藥材,一個裝了金銀,都被他扔到儲物扳指中去了。

從羊草山到君山,直線距離一百六十多裡地,路上要翻越大大小小數十座山巒,兩口子雖說翻山無礙,但要趕到君山,至少也要一天時間。

更何況小兩口都很宅,平日裡甚少出門,景星居士一路貪看風景,龍卿欵便只得陪着,腳程就更慢了。白天時一路遊山玩水,晚上找個背雨之處升起篝火,打點野味烤了下飯,心情很是不錯。吃完晚飯,背靠背坐在篝火邊,按照《大綱》的例題,各自模仿着出點相類的題目,難爲一下對方,倒也頗得其中樂趣。

臨授籙大比前一天,兩口子終於趕到了君山廟,就見廟門前多了一處竹竿搭起來的簡易牌坊。

丈許高的牌坊竹樑上挑着個橫幅,上面寫着“熱烈歡迎各位道友參加龍安府修士授籙大比”。

牌坊下是張桌子,一位火工居士穿扮的少年坐在桌子後面,桌上擺着筆墨紙硯。他旁邊還立着塊木牌,上書“報名處”三個大字。

龍卿欸一看,這不是當日來狀告那兩個上三閣的賊道時,堂上作記錄的少年麼?叫什麼來着,好像當時趙行走一直叫他“鳳和”,也不知姓什麼。

兩口子上前打了招呼:“這位,呵呵,嗯,鳳和小兄弟,是我們來了,還記得麼?參加授籙大比是在這裡報名?”

曲鳳和一見這二位就笑了,起身抱拳稽首,施了個禮:“見過二位仙師,叫我小曲就好,正是在我這裡登記報名。”

說着坐下來就提筆記錄:“龍卿欸,男修,來自羊草山,黃冠境;景星居士,女修,來自景星巖……”

記完後從桌子上取過一張寫滿字的紙,道:“關於大比的事情,這張注意事項上都有寫明,二位可要仔細一些,莫誤了事。對了,二位到得稍晚了些,來參加授籙大比的仙師太多,如今雲水堂中已經住滿了——敝廟小了些,住不下那麼多仙師,抱歉得緊。二位仙師可以去村裡人家借住,每人每天三百文到五百文不等,看農舍的條件優劣,若有收費高於五百文的,二位仙師可以來我這裡投訴……請二位每人交五兩銀子,是比試資料費和評審閱卷費,多謝。”

龍卿欸暈暈乎乎掏出十兩銀子遞過去,曲鳳和“唰”的撕下張收條交給他,又道:“二位若是不願住在農舍,也可到君山腳下自行露宿,但我家趙行走說了,切切不可亂扔雜物、亂砍樹木,違者重罰。”

辦好了報名手續,兩口子便向一旁的村子走去,在荒野中露宿了兩個晚上,他們現在都想睡在牀上了。

景星居士回頭看了眼牌坊下的曲鳳和,道:“這位曲小哥真是個伶俐人。”

龍卿欸點頭:“強將手下無弱兵,趙行走帶在身邊的人,能差到哪兒去?”

來的修士很不少,一部分去君山腳下露宿了,但還有一大半選擇了借宿村戶。兩口子一連問了好幾家,才遇到有房間的,於是住了進去,卻是一個屋子兩張牀。

兩口子雖然號稱“兩口子”,但實際上並未真正雙修,兩人約好的,須得結丹之後才雙宿雙飛,所以景星居士見是同室而居便有點猶豫,龍卿欵卻忍不住心頭竊喜,也不還價,忙不迭摸出二兩銀子塞過去,說好住兩天,值當是每人每天四白多文。

這個房價可相當高了,但既然身爲修士,一、二兩銀子真不太當回事,何況能與景星同住一屋,再高的價格他龍卿欵也願意接受!

安頓下來後,兩口子出了門,就在村子裡閒逛,聽着雞鳴犬吠,看着裊裊炊煙,給砍柴的老人讓路,扶摔倒的幼童起身,感受着這股子濃濃的生活氣息,不由都是一陣恍惚:這樣的日子,也不知多久沒過了……

修士的穿扮,自是與農戶迥然有異,兩口子閒逛了一圈,便遇到不少修士,相互間點個頭、抱個拳,然後錯身而過,一切就這麼簡簡單單……

行到村口處,就見遠處田埂邊的一塊石板上,坐着個富態的員外,圓圓的臉上眯縫着兩隻小眼睛,正拿着根樹枝在泥土上劃來劃去,口中還唸唸有詞。

兩口子眼前一亮,這不是郭大法師嗎?兩口子屬於散修界中宅修的典型,一年到頭窩在羊草山過自己的小日子,別看修行界那麼小,他二位相熟的卻不多,這位算是少有的熟人。

這位大法師修爲很高,到了金丹生神識的地步,只是對鬥法一道沒什麼興趣,也不肯花工夫鑽研,戰鬥力很渣。

這位郭大法師名植煒,兩口子是在六年前那次授籙大比時和他相識的,那時候他是金丹法師,卻在鬥法時敗在了一名黃冠修士的手上,然後便憤然表示再也不來參比了,三年前那次果然就沒有來。

郭植煒兩年前金丹生了神識,入了大法師境,兩口子還去他洞府上恭賀過,略表過心意,當時他依舊錶示不再參加授籙大比,卻沒想到這次食言而肥,還是來了。

“郭前輩,您也來了!”龍卿欸忙上前打招呼,景星也上前行了個禮:“能見到前輩,真是太好了!”

感謝郭磊道友大額打賞,恭喜道友榮升長老,授予大鍊師籙職。感謝天明道長、阿喵家的貓、書山的男爵、白山路人甲的打賞,拜謝道友們的訂閱和投票。

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易數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第五十八章 折扣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五十二章 某人出關第十七章 大江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三十六章 嶽騰中的高論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四十二章 令人暈眩的募資方式第三十章 託市第十三章 無極圖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十七章 再拜玄元觀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第二十章 離山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一章 幾項治策第五十二章 家廟之主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九十二章 廢話連篇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三十九章 可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六章 不一樣的修煉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九章 使節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十九章 慈善堂風波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四十七章 分割禮單第二十二章 沒那麼簡單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八十一章 逃跑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第六十八章 五情決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九十七章 新的村落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真人(爲bear_0408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一百二十八章 潯陽江頭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十三章 逃奴第三十三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十六章 詔令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七十章 常務(爲saverage加更)第三十三章 關於服飾問題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一百章 老師回山第八章 大興土木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三十八章 順風順水莫囂張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四十七章 三項主張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一章 散骨丹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六十四章 福利問題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四十八章 憤青端木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八章 痕跡第七十七章 想家了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七十八章 同心掌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一章 樓觀舊物
第一百一十一章 梅花易數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二十二章 疑竇叢生第五十八章 折扣第十五章 一路向西第五十二章 某人出關第十七章 大江第十六章 解決方案(爲小鹿銜枝盟主加更)第三十六章 嶽騰中的高論第二十六章 老道、雜工和毛驢第四十二章 令人暈眩的募資方式第三十章 託市第十三章 無極圖第四十三章 廟前鬥法第十七章 再拜玄元觀第一百四十七章 腹痛如絞第七十六章 仲裁第五十七章 聽和尚講故事第三十一章 貧道是那種人嗎第二十章 離山第四章 君山廟祝第一章 幾項治策第五十二章 家廟之主第十四章 佈道新思路第六十三章 週轉房第九十二章 廢話連篇第五十一章 九州閣第三十九章 可第九十七章 君山日落第一百四十四章 賀宴第六章 不一樣的修煉第三十七章 關鍵在於人心第九章 使節第五十五章 無極山下第七章 總觀有高人第三十七章 求教第十九章 慈善堂風波第五章 水合開發第二十一章 立場第一百零九章 方丈履職第四十七章 分割禮單第二十二章 沒那麼簡單第三十六章 中陽山下盧家莊第八十一章 逃跑第四十五章 文字遊戲(爲天明道長盟主加更)第六十八章 五情決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三十二章 理解萬歲第六十章 功德和經書第九十七章 新的村落第九十三章 算計第一百三十六章 周真人(爲bear_0408盟主加更)第一百二十二章 十八洞第十一章 忙碌的又一個正月第一百二十八章 潯陽江頭第八十五章 嘉靖二十三年第十三章 逃奴第三十三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六十三章 說不說?(爲善哉大師蕭山盟主加更)第二十一章 重回無極院第四十五章 感悟第十六章 詔令第一百三十章 兩份公文第七十章 常務(爲saverage加更)第三十三章 關於服飾問題第四十四章 火併第一百章 老師回山第八章 大興土木第六十六章 再做一個大餅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要我的信力第三十八章 順風順水莫囂張第六十五章 鐺鐺鐺鐺第一百一十三章 場邊對論第八十七章 算錯還是算對?第四十七章 三項主張第六十章 提半格第一章 散骨丹第四十一章 離別第十七章 君山氣象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三十二章 烏乘大師第七十章 張公子第十四章 再入興慶第六十四章 福利問題第五十章 鬱悶的宋監院第一百三十一章 議事臨近第四十八章 憤青端木第五十六章 大禁術的新用法第三十九章 作風問題很致命第八章 痕跡第七十七章 想家了第五十四章 戰場新思維第六十八章 框架第七十八章 同心掌第八十四章 錢息和交通第十五章 趙方主的“送溫暖”第五十二章 新成安第一章 夜路和竹籬第一章 樓觀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