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童試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葉昊天在朦朦細雨中回到終南山下的太一鎮。張家也剛剛掃墓回來。看見葉昊天,張成先跑了上來,拉住葉昊天的手說:“大哥,你可回來了,你的名字已經報上去了,明天我們一塊去縣裡考試。”

“好阿。”葉昊天答應着。

當晚吃了點便飯。張員外說:“早點休息,中了秀才回來再大擺宴席!”全家上下都早早休息。整個張府靜悄悄的,生怕有什麼聲音驚擾了兩人。畢竟這樣的小鎮中個秀才也是大喜事了。

夜深人靜,葉昊天端坐用功。跟那黑衣人相比,自己的功力還差得太遠,幸虧是有了陣法的幫助才逃過一劫。再遇上時就不好說了。當務之急是繼續煉神還虛的修煉,只有早日達到飛昇的境界才能進退有據,到那時是飛昇還是留在塵世都可以從容選擇。

他將心神寧靜下來,一點靈光集中在上丹田,設法將天頂打開,將身體跟整個宇宙溶爲一體。

幾個時辰過去了,忽然一聲雞啼傳入耳中,睜眼一看,東方已經泛白。不久張府的人出來了,裡裡外外的忙碌着。天剛矇矇亮,張成就跑了過來“大哥,要走了,你準備好了嗎”

“準備什麼阿?”葉昊天笑道。

“也沒什麼阿,呵呵。”張成也笑了“要用的筆墨爹早就準備好了,張升會給我們揹着,我們三個人走着去。”

說完讓張升頭前領路,三個人出發了。張升大約十五六歲,腿腳麻利,背上背一個小包袱,大概包袱很輕,走的時候還一跳一跳的。

“張升,走穩點,別摔壞了硯臺!”張員外站在大門外呵斥。

“是,老爺!”張升趕緊落下腳來,慢慢走。剛出小鎮,他的腳步立即又快了起來。

不到一個時辰,大約走了十多裡,來到本縣考場。考秀才又叫童試。童試正規講來不算科舉考試,但考中者可以獲得職稱。童試每年一次,在府、州或縣舉行,應試者爲童生,由知縣、知府、學政主考,考中者授與生員或癢生稱號,俗稱秀才。

考場裡大約七八十人,大多二三十歲,也有四五十歲之人。象葉昊天、張成這樣算比較年輕的,不過還有十六七歲就來的。年齡大的一般坐在後面,大概有點不好意思。

今年的童試由知縣李若庵親自主考。李知縣據說是多年以前的進士,爲官比較清廉,不知得罪了什麼人,做了十年知縣仍未得到升遷。今天他暗中禱告,希望這些人中能有個別出類拔萃的青年,本縣已經連着五界沒出過一個進士了。若是自己選中的秀才將來有大成就,自己也有升遷的本錢阿。

考試開始,李知縣首先鄭重宣佈:“盡力而爲,不得抄襲,違者逐出考場,十年內不得應試。”

考卷發了下來,葉昊天看了看,主要是“帖經”和“墨義”。

“帖經”就是將書本上的某行貼上幾字,要求應試者將貼住的字填寫出來,類似填空題。

“墨義”相當於簡答題,是一種簡單的對經義的回答。考生只要熟讀經文和各類註釋文字就能回答。

大概由於是秀才考試,所以考的是基礎知識,沒有策問和賦詩。

葉昊天對這些東西實在是不能再熟了。所以三兩下不到半個時辰就答完了。交上考卷走了出去。

李知縣有點驚訝,十年主考,第一次見到交卷這麼早的人,莫非是老天開眼了?打開試卷看去,從頭到尾竟然沒有一個錯誤!

又過了兩個時辰,考試才結束。所有人員出場等待。李知縣和學政當堂批閱。又兩個時辰以後,考試結果出來了。葉昊天排在第一位,張成在第三位。前五名全部錄入,授生員稱號。

接着李知縣在縣城最著名的灞陵酒家安排宴席,宴請五位秀才。灞陵酒家位於灞河邊,閣樓之上,四面紗窗,擡頭是夕陽無語下終南,低頭是灞水浩浩不復反,景色極美。

李知縣開場致詞“難得諸位今番中了秀才,今年是大比之年,希望多加努力,連中舉人、進士,那本縣也有微功阿。”

然後是衆人一一自我介紹。當聽說葉昊天和張成是表兄弟的時候,李知縣連聲說“好阿!一家出兩個秀才,難得阿!”

然後衆人推杯換盞,酒過三巡,李知縣道:“如此良辰美景怎可無詩?來,諸位請題詩一首,也給此界童試留一佳話。”

衆人你推我託,誰也不肯開口。

過了一會兒,李知縣對葉昊天說“你是今年童試第一,還是你來吧!”衆人跟着隨聲附和。

李知縣想知道這早早交卷的人是不是真的天才,回頭吩咐酒家“筆墨侍候!”。

夥計急忙取來筆墨,在旁邊的桌子上鋪上宣紙。

葉昊天推脫不過,只得起身接過筆來。擡頭看灞水之上幾點遠帆,近處岸邊卻有數葉青荷,一隻仙鶴從空中飛過,提筆在紙上寫道“白鳥朱荷引畫橈”。衆人看了擊節讚歎,“好阿,詩景相合,妙阿!”葉昊天擡頭再看了看,接着一氣和成“垂楊影裡見紅橋,欲尋往事已魂消。遙指終南山外路,斷鴻無數水迢迢,新愁分付灞陵潮。”

李知縣長嘆一聲“兄臺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雖子建屈原復出亦不多讓。此詞寫紅橋流水,抒發懷古之幽思。上片寫美景誘人。白鳥朱荷,碧波盪漾,畫舫悠遊,光豔照人。面對綠柳紅橋,不禁思緒萬千。回顧往事,怎不令人黯然消魂!下片借眼前景物,抒發感懷。放眼遠望,終南山外路漫漫,江潮洶涌水迢迢。無數失羣孤雁,空中徘徊。這淒涼景色,勾起了無數新愁。無法排遣,只好付於灞陵潮水。通篇含蓄又有神韻。千古絕唱阿!”略停一下,他接着說“本縣已有二十年來無一人中進士,今次要破天荒了!”

葉昊天趕緊謙虛地道:“哪裡阿,偶得靈感,不敢當!大人懷才不遇,久困於此,可見才華不是最重要的!”

一番話聽進耳內,李知縣連連嘆息。

回到家中,已是戌時,天色早已黑了。大概是張升回去稟告過,張家大院張燈結綵。兩人一進院門,鞭炮也點了起來,足有千響,好久才靜下來。進入大廳,三張大桌上擺滿了美酒佳餚,就等他們入席了。

此情此景,葉昊天心裡也十分溫暖。憂傷和歡樂就象白晝與黑夜一樣。黑夜襯托了白天的光明,白天也帶來了黑夜的寧靜。憂傷是一種說不出的美,因爲憂傷才更加感到快樂的珍貴。縱然有着無盡的離愁和憂傷,但當看見燦爛晴空,嫩草鮮花,還有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時,也就更加刻骨銘心!

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89章 凰兮凰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197章 善惡第249章 龍師5 日本禪宗的特色第106章 圈套第185章 賞石第10章 終南3 仙家境界16 煉丹之謎第138章 主僕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193章 天道第167章 陽關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57章 被困第276章 思辨第197章 善惡22 仙心至上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50章 監天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296章 作繭第174章 天尊第159章 坤鼎第24章 會試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99章 入彀第147章 金丹7 初論仁學第241章 神農75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2 再遇秦淮84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89章 韶樂13 琴鼓爭鳴第193章 天道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210章 遺蹟第206章 私產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244章 神茶2 幽洞明心18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201章 消魔第110章 仁學第265章 佛難第124章 淨土第11章 北宗第154章 屈平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228章 明魔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198章 魔道第32章 鎖魂第76章 丹心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3 地藏鉢盂別有天地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168章 元帥第261章 弘法9 名琴綠綺第163章 天街22 鳳凰琴第216章 朱胯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250章 春困第127章 內聖15 春風化雨第153章 鳳卵第173章 天心後記4第91章 無助第300章 相諧第239章 魔窟第68章 觀音第61章 貴妃第70章 真神5 日本禪宗的特色5 仙劍初傳第167章 陽關23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166章 瘋子第72章 奸宦第276章 思辨第65章 龍麝第217章 君臣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90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119章 制甲9 茅山靈符8 內聖外王13 佛家爲何叫做空門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
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89章 凰兮凰兮從我棲,無感我思使餘悲第197章 善惡第249章 龍師5 日本禪宗的特色第106章 圈套第185章 賞石第10章 終南3 仙家境界16 煉丹之謎第138章 主僕62 鑄甲高臨善息境乘龍遙拂儒飛第193章 天道第167章 陽關40 求仙有路商爲徑大道無涯貿作舟第57章 被困第276章 思辨第197章 善惡22 仙心至上24 神人騎鹿耳何長妙手拾得昇仙方第50章 監天76 君心已定平倭策上仙出使擁樓船第296章 作繭第174章 天尊第159章 坤鼎第24章 會試83 嫋嫋茶煙隨風去疾疾蒼鷹入簾來第99章 入彀第147章 金丹7 初論仁學第241章 神農75 一朵青雲墜九州風煙域外傲清流2 再遇秦淮84 咄咄書空心幄機茫茫仙路各有緣第89章 韶樂13 琴鼓爭鳴第193章 天道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210章 遺蹟第206章 私產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244章 神茶2 幽洞明心18 妖氣瀰漫上泰山青帝護我下瑤臺第201章 消魔第110章 仁學第265章 佛難第124章 淨土第11章 北宗第154章 屈平29 妖氣欲昏唐社稷夕陽空照漢山川第228章 明魔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198章 魔道第32章 鎖魂第76章 丹心2 長路漫漫始於浩然正氣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20 九嶷仙芝恆靈異夜半忽聞鬼魅啼3 地藏鉢盂別有天地55 信步崑崙九重天仙芝靈草卻堪憐第168章 元帥第261章 弘法9 名琴綠綺第163章 天街22 鳳凰琴第216章 朱胯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78 萬里橫戈探虎穴三杯拔劍飲龍泉第250章 春困第127章 內聖15 春風化雨第153章 鳳卵第173章 天心後記4第91章 無助第300章 相諧第239章 魔窟第68章 觀音第61章 貴妃第70章 真神5 日本禪宗的特色5 仙劍初傳第167章 陽關23 祖州尋仙不辭遠海角天涯逢貴人第166章 瘋子第72章 奸宦第276章 思辨第65章 龍麝第217章 君臣69 人非風月長依舊破鏡塵箏經年瘦第90章 但見無爲爲要妙,豈知有作是根基9 天地氤蘊鍾奇秀人世茫茫有儒仙第119章 制甲9 茅山靈符8 內聖外王13 佛家爲何叫做空門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