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丹心

此時正是十一月初的三更時分,葉昊天擡頭望向窗外,外面黑漆漆沒有月亮,四周萬籟無聲一片安靜。他收拾停當,飛身來到蒼靈宮外,凝集功力發了“風、雨、雷、電”四道法印,片刻之間電閃雷鳴,風雨大作,飛霜殿外的燈燭全都熄滅了,屋外守護的人一時間也睜不開眼睛。

葉昊天腳不沾地飄入飛霜殿,打開暗門進入地宮,伸手將小門上的鐵鎖一個個捏碎,請三位大儒出來。三位老人本來一直在焦急的等待着,看到他果然守信來了,不由得喜出望外,立即從小屋裡走出來,只是不知道他怎麼一次將三人運走。

葉昊天無暇解釋,只是低聲吩咐道:“請諸位前輩委屈一下,我們走!”說話間一抖乾坤錦囊將三人收了進去,轉身飛出地宮,躍入空中,風馳電掣般飛向雁蕩。外面守衛的妖人已經將燈燭重新點上,剛好看到一道人影從面前掠過,知道大事不好,急忙一邊搖鈴一邊隨後追趕。無奈對方去勢極快,等蒼靈宮主和一衆高手飛到空中時,早已不見了葉昊天的影子。

葉昊天不敢大意,一邊疾飛一邊取出龜鏡察看,但見一條極濃的黑影和四五條顏色稍淡的影子齊齊飛向蒼靈宮,不由得心中慶幸自己判斷得很是準確,若有絲毫耽擱,只怕就走不脫了。

九陰教主快如閃電般的趕到蒼靈宮,剛剛落下身形,就有人向他報告關在飛霜殿的三個老人不見了。他聞言之下,氣得一跺腳,急忙掐動靈訣尋找三人的位置,忙了半天卻一無所獲,看來已經走了很遠了。

正在這時,蒼靈真君哆哆嗦嗦的上前叩頭道:“教主,屬下一時不察,竟然給人劫走了三個老傢伙!”

教主惱上心頭,冷冷看他一眼,一腳將其踢翻在地,呵斥道:“我早就告誡你們,讓你們好好看着三個老龜,竟然還給人劫走了!再去給我重新捉來!捉不回來你真君的位置就別坐了!”

蒼靈真君立時打了個冷顫,心內如冰,口中應道:“是!屬下調集兩萬教徒明察暗訪,一定將他們抓回來。”然後怯怯的看了九陰教主一眼,道:“請主人指點如何尋找那三人。”

九陰教主猶自恨恨的道:“那三個老龜很好查,他們只要在某個地方呆足半天以上,那裡就會升起一道紫氣,高達數十丈。只是紫氣非常微弱,不留心根本看不到。讓所有教徒注意,只要看到紫氣升起的地方,立即前來報告。”

蒼靈真君一聽心花怒放,有這麼明顯的標誌再找不到,自己可以一頭撞死了。於是傳令下去,找到三人者升職兩級,賞銀萬兩。

等了好幾天終於有人回報,說見到蘇州一處大宅子上空有淡淡的紫氣升起。蒼靈真君聞言大喜,急忙調集數十人前去,捉來一看是個年約五旬的儒士,根本不是逃走的三人之一。正待將其一刀兩段,九陰教主攔住他道:“押入黑牢,仔細看守,別再讓他跑了!三天以後轉往聚窟州。”

蒼靈真君聽了親自將其押入黑牢,專門派了兩個已經達到真人界十六、七重的人時刻盯着。自己也將住所搬到了關押那人的樓上。

卻說蘭兒在乾坤錦囊中靜坐,忽然看到三個老人從外面飛進來,她趕忙起身上前見禮。三個老朽從黑暗的地宮一下來到珠光寶器的大廳,入目是幾間晶瑩剔透的玉室,然後看到玉室中端坐着一個極其美麗的少女,不由都呆住了。看見少女向自己施禮,連忙手忙腳亂的還禮。

蘭兒對他們微微一笑道:“老人家,我是葉公子的家人,你們請坐下歇息,公子會把你們安置在一個很好的地方。”

孔修文又看了她一眼,用非常擔憂的口氣道:“姑娘有所不知,天下雖大,只怕難有我們的藏身之地了。”

朱璨聽了附和道:“是啊,我已脫離官場三十年,隱居在人煙稀少的小山村裡,竟然也被妖人找到,看來我們身上的‘紫儒’之氣很難掩飾了。”

程守禮也搖頭嘆息道:“我卻是隱居在鬧市之中,古語云‘中隱隱於市’,竟然也不管用,只怕是躲到天邊他們也能找到。”

蘭兒本來還有一絲埋怨,以爲公子過慮了,竟然決定將雁湖仙境讓給他們居住,聽了此言才明白是自己錯了,於是一面自責,一面寬慰他們道:“老人家,你們不用擔心,公子會找個仙境讓你們住下來,那裡除了天神沒有人能進去打擾。”

三人半信半疑的看着她,不知道她說的仙境是什麼樣的。

朱璨忽然問道:“請問姑娘,葉公子是何來歷?爲何會身懷儒家的浩然正氣?”

蘭兒聞言雙目放出異彩,自豪的道:“我家公子熟讀百萬經書,博聞強記,過目不忘,是正宗儒學的傳人。他的浩然正氣是在觀看長安碑林的時候自己領悟的。他還是前科殿試探花,目前仍有功名在身。”

三人都驚奇的看着她,沒想到救命的仙人還是進士出身、身兼儒道兩家之長,世間很是罕見。

孔修文卻很感興趣的看着她道:“我看姑娘也非尋常人物,舉止端莊,溫文有禮,而且胸懷袒蕩,大大方方,定然出身於名門望族、王侯世家。”

蘭兒嫣然一笑道:“老人家以後定然知曉,到時或許還要請您老幫忙呢。”

三人看着她花兒一樣的嬌靨都有賞心悅目的感覺,彷彿自己又回到了少年時光,不由得各自追憶自己年輕的時候在作什麼。然而想來想去就剩下刻苦攻讀的慘淡身影,連點風花雪月、兒女情長都沒有,不覺心中暗自嘆息。

嘆息未止,忽然聽見外面葉昊天說話的聲音:“到了,大家請出來吧!”

蘭兒將錦囊打開率先走了出去。三位老先生也慢慢出來。這時夜幕依然籠罩着大地,只是東方的天空已經有些泛白,看來不用一個時辰天就快亮了。

葉昊天將錦囊中的綠玉房子取出三個,跟原來的小屋擺成一排,每個房子相距兩丈。然後將衆人讓進自己的木屋裡。蘭兒點了三根粗如兒臂的蠟燭,將小屋照得如白晝一般,然後去竈房燒水沏茶。

三位老人看着歡跳不住的燭光,心頭一陣輕鬆,都有再世爲人的感覺。

葉昊天重新施了一禮,自我介紹道:“晚輩是‘一門七進士’蘇家的後人,蘇洵安是我的外祖父。幾年前蘇家不幸、滿門慘死,本人不得不由儒入道,修習神功,但骨子裡還一直是個儒生。所以見到三位大家禁不住由衷歡喜,真的是三生有幸。”

程守禮急忙還禮道:“原來竟是蘇洵安的後人,怪不得你的儒家浩然正氣已經登堂入室了。我們三人跟蘇洵安都是幾十年的至交好友。謝謝你救我們出來,不然我怕幾天之內就要受到折磨了。聞道不分先後,達者爲尊,我們說不定還要向你學習呢!。”

孔修文也激動的道:“蘇洵安有外孫如此,身在九泉之下也可以暝目了。我被九陰教關了八個月,本以爲再也沒有逃出生天的希望,這次能夠出來,真的是非常感謝公子。”

葉昊天聽了有點奇怪的問道:“九陰教殺人從不留情,不知爲何對您如此客氣。三位都是國之棟樑、儒之根基,每個人都宛如一道長城,按說九陰教應該是殺之而後快,不知道爲何只是將你們關起來,而且關了那麼久。”

朱璨對他解釋道:“原因很多。你是儒家高弟,我們也不用瞞你,主要原因是,他們除了希望我們改弦易幟爲其效力外,還想得到我們的丹心鐵!”

“丹心鐵!還真有丹心鐵?”葉昊天十分震驚的問道。

孔修文擡頭望天,鄭重的點點頭道:“儒家入世修行,達則兼及天下,一顆丹心獻給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如果嘔心瀝血潛心修養三十年,而且沒有一絲罪惡,就會不知不覺的將大半先天真氣轉移到身邊經常所用的鐵器上,或者是鐵尺,或者是鐵筆,或者是鐵杖,或者是別的東西。那鐵器流傳下來受萬民景仰,被稱作丹心鐵,上面不但凝結了大量的先天真氣,更有黎民百姓轉寄的佛心。九陰教想讓我們交出丹心鐵,所以才留着不殺、百般逼問。”

程守禮沉默半天忽然開口糾正他道:“先生勿需隱瞞。我們自己的丹心鐵並不重要,最多隻有八十年的功力和十幾萬佛心而已。他們真正要追問的是凝注數代大儒心血的‘汗青丹心鐵’。”

說出這幾個字,三個人都沉默了,相互對望之後,良久不發一言。停了半天朱璨道:“葉公子非是外人,儒家的希望可能就寄託在他的身上。我看此事也到了應該說出的時候,浩劫已成,此時不說,只怕以後沒有機會。”

孔修文看着房頂沉思了很久,然後收回目光對葉昊天道:“此事說來話長,待我從頭說起。南宋初期,金兀朮率五十萬兵馬殺過黃河,直逼長江,康王趙構急切之間降下聖旨,令各州各府興師勤王。天下百姓得了消息後皆羣情激昂、奮不顧身,爭着投奔岳飛元帥而去。當時有六位大儒不甘落後,商定成立大儒會,動用所有的能力幫助岳飛,其中一個重要的舉措就是每人輸出一半的功力凝結在一把鐵尺上,然後將鐵尺交給岳飛。岳飛本身修爲已是極高,得到鐵尺之助更是功力大進,纔有了後來的兵發牛頭山,大破金兀朮,建立一代不朽功勳。可惜岳飛後來爲奸臣所忌,康王降旨將其殺害於風波亭。當時以其功力若是肯走,誰能將他攔住?可是他爲了全忠盡義,選擇了慷慨就死。風波亭前,他將全身功力輸回原來的鐵尺中,交給當時前去見他最後一面的禮部尚書黃天賜。

黃天賜本是大儒會的成員之一,那把鐵尺後來被貢在大儒會的總堂。大儒會商定:六位成員各掌一門,除了孔家一門世代相傳以外,其餘諸門各自尋找自己的傳人,要求必須一脈單傳,每代各門有一人入會。入會者首先宣誓爲天下百姓鞠躬盡萃,並且將自己功力的五分之一貢獻出來,統一注入到鐵尺之中,一旦天下危急、生靈塗炭,就將鐵尺交於一位高人,令他統領百姓,力挽狂瀾,救我中華於危難之間。

後來那把鐵尺交到了文天祥的手中。文天祥從一個文弱書生搖身一變成爲天下景仰的抗元英雄,一生十六次危難得以逃脫,全賴鐵尺所賜。他有詩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將鐵尺取名爲‘汗青丹心尺’。後來元庭出動三十六名修爲數百年的大魔頭,佈下九宮八卦陣,圍攻了七天七夜纔將其擊傷,又追了一十八天才將陷入昏迷的文天祥捉住。只是‘汗青丹心尺’已經被他轉回到大儒會中。加入岳飛和文大人的一番心血後,‘汗青丹心尺’更是凝聚了不下千年的功力和數以千萬的佛心。

當時元庭大勢已成,大儒會只好暫時隱匿慢慢尋找機會。直到幾十年後羣雄奮起逐鹿中原的時候,大儒會才遍查天下英雄選中了朱元璋。將‘汗青丹心尺’交了給他,當時他覺得自己年齡已大,不適合修煉其中的神功,就將神尺交給了太子朱英,改名爲‘監天尺’。”

“監天尺!”葉昊天聽到這熟悉的名字忽然驚叫出來,自己的乾坤錦囊中躺着睡覺的不就是監天尺嗎!爲何面對這天下至寶自己從未有一絲異樣的感覺?連通靈寶玉都沒有發現呢?他心中激動,探手將監天尺取了出來。

程守禮一把將監天尺搶在手中,一邊上下摩挲,一邊眼淚嘩嘩的流着。

另外兩人也都每人伸出一隻手去緊緊的握住監天尺的一段,就象忽然看見了數十年未見的兒子,生怕它再跑掉。

第68章 觀音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235章 魔霧14 儒家的天人關係第245章 真武第79章 救死第187章 鼎尊第28章 竹心第97章 大同16 煉丹之謎第50章 監天第139章 益壽第40章 法印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190章 盜鼎第151章 溝通22 鐵血丹心第133章 豔舞第92章 運籌第60章 仙界第74章 四珍第234章 生規18 符法高手第87章 玉璽後記5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100章 恰是百花齊放日,青春做伴好還鄉第65章 龍麝14 九陰鎖魂第31章 築城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239章 魔窟19 涅磐和大般涅磐第153章 鳳卵第100章 鉅奸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9 茅山靈符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61章 貴妃16 儒家的音樂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第140章 宇宙第153章 鳳卵18 平沙落雁第252章 土德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10 四方鹹海般若舟第218章 專使12 儒商的自我約束2 再遇秦淮第122章 地藏第127章 內聖第77章 六藝10 儒道法治世之策第284章 魔谷後記5第254章 佛山13 琴鼓爭鳴第64章 九寶第16章 御風第11章 北宗81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206章 私產第38章 修羅35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105章 拍賣第275章 退讓第185章 賞石第99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3 九幽仙曲第292章 造人第91章 無助第103章 仙墟32 妙手回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293章 禮法21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82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135章 神嘯第103章 仙墟第90章 神材79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78章 尋覓2 佛國聖境肉身菩薩21 佛國之音第293章 禮法第25章 殿試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225章 臥底16 煉丹之謎20 中庸的實質第295章 出鼎第30章 赴任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第289章 困境
第68章 觀音24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第85章 須彌山中執錫杖,水晶階前拜世尊第235章 魔霧14 儒家的天人關係第245章 真武第79章 救死第187章 鼎尊第28章 竹心第97章 大同16 煉丹之謎第50章 監天第139章 益壽第40章 法印68 壺中日月華胥夢小亦蒼天大亦天第190章 盜鼎第151章 溝通22 鐵血丹心第133章 豔舞第92章 運籌第60章 仙界第74章 四珍第234章 生規18 符法高手第87章 玉璽後記52 嶽麓攻書解迷津華山求寶攀絕壁第100章 恰是百花齊放日,青春做伴好還鄉第65章 龍麝14 九陰鎖魂第31章 築城19 牛郎織女與儒家的愛情觀第239章 魔窟19 涅磐和大般涅磐第153章 鳳卵第100章 鉅奸41 爲有儒心能作蛹何愁商海不游魚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9 茅山靈符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23 佛宗超度亡靈的實質6 神龜一去不復返王屋空餘鏡觀天第61章 貴妃16 儒家的音樂21 唯我獨尊六道輪迴的個人修持第140章 宇宙第153章 鳳卵18 平沙落雁第252章 土德50 櫛風沐雨久不歸候人兮猗空對月10 四方鹹海般若舟第218章 專使12 儒商的自我約束2 再遇秦淮第122章 地藏第127章 內聖第77章 六藝10 儒道法治世之策第284章 魔谷後記5第254章 佛山13 琴鼓爭鳴第64章 九寶第16章 御風第11章 北宗81 講經勝似談詩好奚論持戒真佛境第206章 私產第38章 修羅35 斑竹無語含清淚韶樂有心待知音第105章 拍賣第275章 退讓第185章 賞石第99章 學書有相至無相,習儒無我終有我3 九幽仙曲第292章 造人第91章 無助第103章 仙墟32 妙手回春挽兩命口若懸河天下驚第293章 禮法21 立馬橫刀徒被困化龍池內月華新第82章 從此道山春困少,寰中遍響爆竹聲第135章 神嘯第103章 仙墟第90章 神材79 鬥棋鬥武非爲癖殺人殺己盡入魔第78章 尋覓2 佛國聖境肉身菩薩21 佛國之音第293章 禮法第25章 殿試51 閒來賞雪春窗外早爲梅香醉若泥第225章 臥底16 煉丹之謎20 中庸的實質第295章 出鼎第30章 赴任47 九華淨土知何處道成肉身始見真63 天尊已乘黃鶴去水底空餘大羅天21 再論儒家的仁愛平等與自由第289章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