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十六鋪的誕生

葉榮柏是寧波葉家的老大,寧波商會元老葉國基的長子。

寧波葉家在寧波商家中赫赫有名,葉國基更是寧波商人中的楚翹,深受寧波商界尊重。

這些年,寧波葉家雖然藉着寧波海貿大開的機會發展迅猛,可相比王樊的王家而言卻差了許多。要知道當年王家雖也算是寧波商界的頭面人物,同葉家合稱六大家,可實際上王家無論是出身還是家族經商的時間、規模都遠不如葉家,同流傳數百年的寧波葉家相比,王家只不過是後起之秀罷了。

可是,王家在朱怡成拉攏寧波商界的時候第一個投靠了朱怡成,並且王樊直接出任四海商行的大掌櫃,從此以後這王家就開始一飛沖天。四海商行在爲朱怡成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讓王家獲得了可觀的財富,而且之後朱怡成表明身份,以監國之位攝朝政後,王樊更被任命爲戶部副使,一躍成了寧波商界的領軍人物。

之後,朱怡成先是拿下杭州,緊接着佔據了南京和蘇鬆之地,一舉同清廷形成劃江而治的姿態,隨後朱怡成在寧波登大位,大明就此復國成功,王家更是水漲船高,由戶部副使直接成了戶部尚書,不僅替朱怡成打理四海商行的買賣,而且還是新朝的重臣。

一步錯,步步錯。葉國基當年老謀深算,卻沒想到因爲顧慮太多卻失了葉家一飛沖天的機會,反而讓王家撿了這個便宜。如果當初葉國基第一個表態支持朱怡成的話,那麼以葉家在寧波商界的地位,朱怡成絕對不會虧待對方。

一想到這件事,葉榮柏就心中唏噓不已,但誰又能料到當時的事呢?從當時的情況來講,葉國基的應對並不算錯,相反還是極力保證了葉家老小,避免招來無端禍事。可惜,許多情況下有些決策並非只看眼光和經驗,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以當年的情景,誰能想得到朱怡成的真實身份,又誰能料到朱怡成會以區區寧波孤城爲基,一步步走到如今地步?錯過了就是錯過了,這也沒什麼,只可惜葉家因爲錯失良機,失去了那麼好的機會。

可就算這樣,如今的葉家在寧波商界,或者說大明的商界中依舊算得上頭面人物,朱怡成也未因爲葉家之前的舉動而刻意打壓或者爲難,所以說,這兩年來,葉家的發展雖比不上王家,可同樣迅猛異常,再加上葉家本就是商賈大家,商界中的人脈、底蘊深厚,如今以葉家的規模來講,可以說是自葉家發家後最爲興旺的時期。

原本,葉老爺子以爲葉家在自己手中也就是如此了,因爲失去了當時主動投靠朱怡成的機會,葉家再興旺發達也是比不上王家的,畢竟如今王家的當家人已是朝中重臣,雖說朱怡成在寧波時就在推行四民平等之策,而在南京登位後更是不斷提高農工商三民的地位。

可是人的習慣思維或者說根深蒂固的觀念所至,在葉國基這樣的商人眼裡,商人和官員地位有着天壤之別是顯而易見,更不用講如今貴爲尚書的王樊了。如果可以的話,葉國基甚至願意拿大半的家產去換一個等同王樊的官身,以徹底脫離商賈之家的身份,而成爲一個官宦之家。

別看葉老爺子這些年不說什麼,但私下裡那種後悔莫及的心情依舊會顯露一二,作爲葉國基的長子,已經接替家族成爲當家人的葉榮柏心裡是一清二楚。

誰想到,正當葉家上下已經認命,只想安穩渡日,繼續做一介商賈之家的時候,朱怡成卻主動給了葉家一個機會,而這個機會就是上海。

打下蘇鬆,朱怡成就開始謀劃在上海建新城,上海的規劃對於朱怡成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在未來上海的地位遠遠要超過寧波,甚至取代南京。後世的事實證明了一切,上海的發展潛力是異常巨大,它一定會成爲遠東乃至世界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商業城市。至於南京,如今雖然是大明首都,可當有能力解決清廷的時候,朱怡成必然會發動北伐,一舉收復北京,到那時候北京纔是真正的首都,作爲兩京之一的南京雖說會依舊保持原來的地位。

要開建上海,這是一個巨大而長期的投入,而且在目前情況下,朱怡成能直接給予上海的撥款並不多。海貿的發展雖然迅猛,四海商行給大明帶來的利益同樣巨大,再加上新政的陸續推行和地方穩固,大明的財政收入從整體來講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朱怡成在鑄造新幣,建立銀行以控制金融等各項手段實施下,大明經濟可以說是繁榮異常。

不過,如今並不是太平年代,大明也未真正收復神州。無論南北,依舊有清廷的力量在,再加上祝建才、王致清、高進等勢力錯綜複雜,大明還有許多仗要打。

打仗就要養兵,養兵就要花錢,更不用說朱怡成每年還在不斷向成立的科研部門投入巨量的資金,這些投入幾如無底洞似的,吞噬了大量金錢。其實對於朱怡成的這種投入,朝中有人也提出反對意見,但都被朱怡成強力駁回了。

歷史告訴他,科技力量纔是真正的決定因素,而現在正處於科學大爆發的時代前夕,如今的投入必然會帶來巨大的回報,這點朱怡成有着必然信心。可這些巨量的投入同樣導致財政的吃緊,所以對於上海開建的資金來源是一個問題,在朱怡成勉強從財政預算中撥出一筆啓動款後,只能以各項政策來吸引上海的開發,與此同時,他也要找尋新的資金來源和合作者以支持這項長遠計劃的推行。

爲此,朱怡成就把目光投向了寧波商界,而寧波商界中葉家恰好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葉家家財豐厚,在商界地位高,底蘊深厚,而且葉家出面還能帶動其他商家一起投資。除此之外,朱怡成選擇葉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把葉家擡出來和王家打擂臺,用葉家來平衡王家,一家獨大不是什麼好事,倒不是朱怡成不信任王樊,但這樣防範未然的手段還是必須的。

朱怡成讓人找到葉國基,私下和他談了談。如果葉國基能夠出力支持上海新城的開建,並且在上海完善商業構思和航運結構的話,那麼朱怡成會給予葉家極大的支持。

其他的不說,僅是葉國基老爺子,朱怡成會以從龍之功給予他一個伯爵之位,另外再會給葉家當家人一個三品官的正式官銜,同時給予葉家在上海的一定優厚。這樣的條件可以說是非常優厚的,葉國基聽到這消息後先是愣了半天,緊接着心中激動萬分,因爲他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一個皇帝給他的千載難逢的機會。

當然了,要拿到這些賞賜,葉家所要付出的也是極多的。葉家不僅要替朱怡成在上海進行不斷的持續投入,而且還要幫助朝廷把上海發展起來。這些可不是容易的事,一旦投入而無產出,就以葉家如今的身家也支持不了幾年。可就算這樣,葉國基也決定接受朱怡成的要求,他看得很清楚,因爲這個機會是徹底改變葉家的最後機會,哪怕葉家最終爲此傾家蕩產,只要聖恩還在,憑朱怡成賜於的爵位和官位,那麼葉家依舊可以傳世,甚至幾代後成爲真正的貴勳之家。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葉榮柏作爲葉家如今的當家人就從一個商人轉身直接成了大明上海市舶提舉司提舉兼戶部右侍郎授嘉議大夫。原本提舉司的本官位並不高,一般僅僅只是正五品,但上海市舶提舉司不同其他,朝廷直授爲四品本官,以示朱怡成對上海開發的重視,至於戶部右侍郎授嘉議大夫這些都是三品加銜,以確定葉榮柏在上海建城中的地位和之前的承諾。

從寧波到上海並不遠,坐船也是最方便的。葉家如今海貿生意做的可不小,當然有自己的船隊,葉榮柏坐海船直接由寧波出行,過杭州灣後再北上,過金山,至崇明後轉入長江口,由吳淞口進黃浦江就直接抵達上海縣附近。

葉榮柏下船的地方是一個建成不久的碼頭,這個碼頭之前並沒有什麼名字,但因爲上海建城開始後,這個碼頭附近也隨之熱鬧了起來,在碼頭四周當地人發現商機,集結就建了些大小規模不一的商鋪,這些商鋪的存在自然而然也就使得碼頭周邊形成了一個自發性的集市。

因爲這個集市的形成,後來當地人們就把這個碼頭喊做集市碼頭,不過不久前朱怡成得知此事後特意又給這碼頭起了個名字叫“十六鋪碼頭”,爲此原本只有十二個商鋪的集市在上海縣的“特意關懷”下又連忙增添了四個新鋪,並以大字在各鋪前做了標記,正對應碼頭的鋪位正好是“十六鋪”以全聖意。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棄遼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八百六十六章 兩虎初會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國事如天(求月票!)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五百四十五章 誤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禮物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七百三十四章 捐棄前嫌第五百一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新的改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決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斥問第四百九十三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七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九百五十七章 夕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難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吃肉喝湯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六百九十二章 爲何問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武毅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功成屍枯第八百三十一章 聯合法庭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二十章 走風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九百零四章 當年之仇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西方和東方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兩虎相爭還是驅虎吞狼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興高采烈的詹姆斯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擾人清夢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江水滔滔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死志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打不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歡而散(求票!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
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棄遼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方大族第八百六十六章 兩虎初會第七百四十三章 意外的戰爭第五百二十七章 面子多少錢一斤?第二百九十九章 君臣(求票!)第五百六十四章 功臣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一千七十三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祥瑞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小武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國事如天(求月票!)第七百零一章 問詢第六百七十三章 名冊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血濺朝堂第五百四十五章 誤國第二百四十六章 禮物第一百零四章 出事了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七百六十六章 北美格局第二百六十六章 慘勝第一百六十四章 左右爲難(求票!)第七百三十四章 捐棄前嫌第五百一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新的改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進香第五百七十六章 危危可及第五百零三章 蒸汽機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第一百八十七章 挑撥第五百二十八章 心思第二百六十三章 碰撞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決意第二百五十六章 斥問第四百九十三章 奪路而逃第九百七十八章 物是人非第九百五十七章 夕陽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太難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八百五十八章 如此類似第九百九十一章 特殊的莊子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吃肉喝湯第六百四十八章 兩合則利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六百九十二章 爲何問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秋官第四百八十四章 割肉習慣的來源第五百零四章 恩典第五百二十一章 遷民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挑起戰爭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武毅第五百四十章 軍團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暴怒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功成屍枯第八百三十一章 聯合法庭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父之名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衝鋒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第二十章 走風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三百零二章 代價第五百四十九章 未來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九百零四章 當年之仇第一百七十章 破城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七百五十七章 西班牙步兵團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西方和東方第七百六十五章 嚴懲不怠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兩虎相爭還是驅虎吞狼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爆破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興高采烈的詹姆斯第九百七十章 上表和免職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擾人清夢第一千六十七章 朕喜歡第三百八十九章 封官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江水滔滔第八百一十三章 胡言亂語第四百零八章 緊鑼密鼓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死志第五百五十二章 江北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打不打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野女真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帝國的黃昏第二百九十三章 胡人無百年之運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潰敗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李衛述職5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歡而散(求票!求訂閱!)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高原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七百三十五章 認購第六十一章 千鈞一髮第五百六十章 湯莊第一百七十八章 康熙的算盤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幕府的算盤第一百一十六章 台州之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