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廟

“這就是上海?”

船行經至上海,緩緩在十六鋪碼頭靠岸,望着黃浦江邊拔地而起的高樓,黃履莊有些不可思議。

僅一年不到的時間,上海就大變模樣,葉榮柏在上海乾的非常不錯,眼下的上海是三日一小變,十日一大變,雖着設施的不斷完善和商戶的陸續進入,上海已越來越繁華。更重要的是,上海港口的建成,使得上海成爲南北彙集,更連通四海的都市。

黃履莊是揚州人,揚州同樣屬於港口城市,在之前揚州的地位更在寧波之上。古就有言: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可想而知揚州的繁華。

但自南下後,南京城的宏大和生機已讓黃履莊感慨不已了,而如今他來到上海,見到這一座才新建不久的城市,更是令他驚愕異常。

“這就是上海,黃大人您看,這裡就是十六鋪碼頭,我們從這下船,沿道向北就是外灘,據說這碼頭和外灘的名字還是皇爺給起的。”陪同黃履莊南下的郭孝霖手指着前方爲他講解道,郭孝霖是工部文思院的副使,從九品官職。

這次能隨同黃履莊南下寧波,對於郭孝霖來講是一個難得的機會。雖然黃履莊的官職並不高,僅僅只是六品主事,可是作爲明算的狀元,黃履莊在工部大小也是個名人。

但這並不算什麼,更重要的是黃履莊雖然任職工部,實際上卻自不受工部管轄,無論是上面的員外郎或者郎中,甚至連侍郎都管不到黃履莊,因爲黃履莊所負責籌建的大明皇家研究所是由皇帝朱怡成直接任命,並交由工部尚書蔣瑾協助。這種安排,足以證明黃履莊這個主事不簡單。

除此之外,還聽說黃履莊深得朱怡成信任,三番五次召他入宮覲見。所以當工部內部傳出黃履莊要南下寧波,巡查設立在寧波的各工房時,陪黃履莊同行的差事就成了衆人爭奪的目標。要知道這在之前工部可是有先例的,當年鄔思道就曾在工部任職,任職之間衆人都對鄔思道這個殘廢主筆不以爲然,但僅有羅主事對他多有照顧,誰想到鄔思道在工部呆了不久就被朱怡成一眼看中,隨後扶搖直上,直接成了軍機大臣。

如今,鄔思道雖不像廖煥之那樣位於文臣之首,但在所有人看來鄔思道受朱怡成看重不在廖煥之之下。至於那位曾經關照過鄔思道的羅主事,也因之前的關係步步高昇,而今已被外放至寧波,升爲寧波知府了。

可想而知,假如跟隨黃履莊同行南下,這可是一個大好機會。以朱怡成對黃履莊的重視,未來此人定會飛黃騰達,到那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是自然的。郭孝霖好不容易得到了這麼一個機會,這是他的造化,更是無比的幸運。

自南京登船出發以來,郭孝霖鞍前馬後主動討好黃履莊,他雖是文思院的副使,但對於明算這些並不陌生,再加上還有一副巧手,精於工巧之物,倒是和黃履莊頗有共同語言,相處下來很是融洽。

從南京至寧波,走陸路路遠不便,時間也長。由長江至上海再走杭州灣南下寧波是最爲方便的。所以黃履莊等人先坐船到上海,在上海歇息兩日後再換海船下寧波,這樣一來既能節省時間,又能免除旅途勞累。

下了船後,叫了轎子,一行人朝着外灘而去。此次到上海僅是路過,何況黃履莊另有任務,所以並未有拜訪上海各官員的安排。爲登船方便,他們所住的地方是靠近外灘的鴻賓樓,這是一座新建不久的酒樓,主要供來往上海的豪商大賈,還有一些西洋的商人過境居住,開業不久就賓客如雲,如今更是被稱爲上海第一樓。

上海是新建城市,相比內地的其餘城市,其建築結構稍有差異,許多建築都吸取了一些西方建築的特色,再加上大塊磚石的運用,顯得別有風格。

來到鴻賓樓,下了轎,擡頭看着這佔地頗廣,氣派雄偉的三層酒樓,黃履莊微微一愣,他沒想到鴻賓樓居然如此氣派,像這種地方,要是在以前別說入住了,恐怕進都不敢進去。

入住鴻賓樓,當然不需要黃履莊自己掏銀子,這次南下工部早就有安排。走進樓中,郭孝霖很快就辦完了入住手續,黃履莊住的是上房,房間雖然不大,卻清潔整齊,裡面的設施和裝飾也都是用了心的,顯得非常精緻。

南下寧波的大船是後日凌晨,所以黃履莊將再此住上兩晚。在房間內稍稍休息了會兒,無所事事的黃履莊出了房,找到郭孝霖詢問附近有無本可去之處,一開始郭孝霖誤會了黃履莊的想法,隨後才知道黃履莊是想找書鋪轉轉,詢問人後得知出了鴻賓樓向西南方向就是上海縣,那邊有文廟,文廟附近書鋪較多。

拒絕了郭孝霖陪同的好意,黃履莊打算自己獨去看看。反正天色還早,路也離不遠,身着便裝的黃履莊順着路一路走一路看,倒也悠然自得。

相比於南京,上海的商業氣氛更爲濃厚,而且一路上還能常見到一些西方人。這些西方人基本都是商人,但也有一些傳教士之類的人,高鼻碧眼,無論是樣貌還是穿着都於明人不同,一路看來,黃履莊這輩子所見的西方人加起來都未有今天一日所見的多。

文廟離着外灘的確不遠,走了不久就能看見上海縣的城牆,進了縣城後,小小的上海縣人來人往極是熱鬧,而且相比在外灘,這裡更多的是普通百姓,讓黃履莊更感親近。

不得不說,上海給了黃履莊極好的印象,繁華和生氣勃勃之外,上海的一切還有着一種井然有序,雖然上海的來往人流不少,更是東西方混雜的城市,但一路過來,無論是西方人還是普通明人,都井井有條,絲毫沒有那種彆扭的感覺。

介紹他前來的人說的不錯,文廟附近的確書鋪不少。到了地方,黃履莊先進了文廟上了柱香,拜了拜至聖先師,隨後再去了書鋪。

這一逛就是大半天的時間,黃履莊在這倒是遇到了些驚喜,在文廟的一家書鋪中居然找到了本前明時期徐光啓勘印的《幾何原本》,這本書對於研究數學的人來講可是一本必讀之物,黃履莊之前所藏的只是後來的手抄本,而他今天所見到的卻是天啓年間由徐光啓親自勘印的一冊,近百年過去,此書依舊保存完好,實是精品。

僅這本書,就花了黃履莊三十五銀元,這筆錢對於之前的他來講是一筆不折不扣的鉅款,就算現在也是將近他大半個月的俸祿了。但是掏錢的時候,黃履莊連眼睛都沒眨一下,直接就買下了,當手中拿着裝着此書的木匣時,黃履莊就如一個得到心愛玩物的孩子一般興奮不已。

“先生真是好眼光,這本書也就是在我們上海纔有,如是在其他地方根本就見不着,要知道徐大人就是我們上海人啊!”書鋪老闆很是自豪地說道,的確如此,徐光啓是上海人,徐家老宅離着縣城也不遠,大約也就二十里地的樣子,而且他的墓也在那邊。

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纔有保存如此完好的這本《幾何原本》留存下來吧。黃履莊忍不住詢問老闆,是否還有類似這樣的書籍,如果有的話能否找些過來,只要合適他一定高價購入。

“這個嘛……。”老闆面露難色,搖頭道:“不瞞先生,其實這種書極少有人喜歡,所以……。”

聽到此話,黃履莊眼中的期盼漸漸淡去,是啊!在讀聖賢書的大氣候下,喜歡這種專業書籍的人是少之又少,一百個讀書人中都不一定有一個讀書人願意研究這些的,就像黃履莊當年一樣,就因爲醉於此道,反而被常人所不理解。

“其實這本書裡面的內容實在太古老了,現在的數學已經進步了許多,如果先生您想了解更加先進的數學和其他科學的話,應該去讀一下牛頓爵士的著作。”

突然間,耳邊傳來一人的說話聲,頓時引起了黃履莊的注意,不僅因爲這話中的內容吸引到了黃履莊,更因爲這人說話的口音比較特殊。

定睛一看,才發現說話的人居然是一個年輕的西方人,他穿着一身和明人同樣的衣袍,黑栗色的長髮紮成了髮髻,初一看上去似乎並不起眼,但他的高鼻深目和發白的皮膚依舊能分辨出他的來歷。

這人一口官話說的比較利索,但依舊帶着不同普通人的特殊口音。曾經和西方人打過交道的黃履莊對於這種口音不陌生,因爲西方人的講話和中國人不同,其實有些蒙古人也是如此,說起話來顯得有些生硬。

見到黃履莊向他望來,這位年輕人略有尷尬地笑了笑,剛纔那句話他說出口的時候並沒細想,但話說出去後卻有些後悔了,因爲他知道中國人比較含蓄,像這樣交流是非常不禮貌的。

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升帳第四章 交接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五百四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登大位(九月第一日求票!)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功成屍枯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六十九章 桐廬丟失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自量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東西聯手第七百五十三章 攪屎棍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一百六十二章 希望越大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明新政4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妥協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八十四章 問話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更替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七百零七章 父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四百章 指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激動的女王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百七十五章 折翼(求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實驗第四十五章 走風?第八百六十七章 三光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雪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難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轉移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一變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對立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百四十三章 逼宮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二百零三章 釣魚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半島海戰1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
第一百八十四章 耽擱第二百五十一章 坐守孤城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升帳第四章 交接第九百五十一章 西行漫道第五百四十七章 變化第一百五十五章 重登大位(九月第一日求票!)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磨一磨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另類第一千三十章 幸運的人們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變質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墜落的勇士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踏步後退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功成屍枯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一百零五章 仁君第六十九章 桐廬丟失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半島海戰3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不自量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東西聯手第七百五十三章 攪屎棍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格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更第八百一十六章 第六感第四百四十三章 封爵第一百六十二章 希望越大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新明新政4第三百四十五章 儲君之位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四十一章 整頓順天第七十一章 入寧波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妥協第三百三十一章 千無古人第八十四章 問話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更替第四百三十五章 城門大戰第二百一十二章 以二合一第一千五十五章 稀裡糊塗的會晤第七百零七章 父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太難了第八百二十八章 奉天第四百章 指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激動的女王第五百零七章 猛攻銅仁第一百七十五章 折翼(求票)第六百九十七章 實驗第四十五章 走風?第八百六十七章 三光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雪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難戰第五百一十二章 心累第八百八十七章 失魂落魄第五百八十五章 候選人第八百四十七章 朝鮮有事第七十二章 加派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轉移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嗚嗚第八百一十二章 無法辯駁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東行震撼第四百五十四章 轉進千里第八百七十章 往事如煙第一千一十七章 變一變第一千五十一章 狠辣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合流第四百三十章 血流成河第一百七十四章 求仁第六百三十章 戰端已開第九百七十三章 策略的調整第八十五章 四海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對立第三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一百二十八章 兩路出兵第五百四十七章 變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火花第二百三十二章 鴨鋪第四百九十六章 勒馬第四百九十四章 一戰定音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六百四十章 歸鄉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告別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南戰第五百五十一章 趕鴨子上架第七百七十四章 計劃之中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動不如一靜第三百四十三章 逼宮第三百二十一章 將相不合第六百五十六章 奇女子第二百零三章 釣魚第四百一十八章 好快的刀第九百七十七章 國王的重臣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蒙古之戰(完)第二十五章 李娟兒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提攜提攜第一百一十八章 台州之戰3第八百九十一章 再勸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欲蓋而彰第一百八十一章 下馬威(求票!)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半島海戰1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老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