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慎行恰到好處顯出一絲疲態,陳餘這纔在日落之前叫停宴席,與左車一道,把砸場子的客人們歡送出門。

雙方互揖拜別,口稱珍重,在席上不怎麼說話的左車不知爲何變得格外熱情,拖着李恪的手,口口聲聲相見恨晚。

李恪帶着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應付着他,雙方來來回回二三十次,直到把所有餞別的詞都用盡了,乘府才終於關上大門。

怪不得墨子當年會棄儒自立,這儒生的禮數……

李恪長舒了一口氣,小心把慎行扶上背榻,又囑咐蛤蜊把喝多了的滄海扶好,可別不小心摔一跤,把背上的慎行摔出好歹來……

慎行坐正身子,輕聲問李恪:“感想如何?”

李恪撇了撇嘴:“此爲名士?”

“儒家名士。”

“欲揚而不敢揚,欲抑而不知抑,藏頭露尾,虛情假意,此等名士,只能說,見面不如聞名。”

慎行笑着搖了搖頭:“你若如此看他,便是談辯之道不曾學精。”

李恪奇道:“莫非此人還有殊異?”

慎行撫須,拍了拍扶手示意滄海起行。

他輕聲說:“張耳者,張儀後嗣,初爲孟嘗門客,後爲外黃縣令,世人皆知其賢。陳餘之名本不顯,與耳爲友,以父侍之,這纔在世上略有了此許虛名。”

“陳餘……無名?”

“伯牙,子期,伯牙擅琴,子期知音,世人又何曾想過子期琴藝如何?”

李恪恍然大悟:“世人眼中,陳餘乃張耳附庸!”

“是極,附庸!就連始皇帝張榜求賢,也言獲張耳者千金,獲陳餘者五百金。”

慎行朗笑一聲,全無疲憊之態。

“此二人若一同事秦,張耳或可爲縣令,陳餘……是爲縣丞,還是佐吏呢?”

“所以他才拒了徵辟?”

“他可不止是拒了徵辟,他說動張耳一同隱逃,讓通緝長久張懸於榜上,卻又如你所說,隱而不匿,欲蓋彌彰。”

李恪一時失聲:“這是在自擡身價!”

慎行終於覺得滿意,他點頭說道:“你不屑其浮誇爲人,卻不知如今世上將張耳陳餘並而稱之,全是賴其浮誇之道。此等揚名之術,可爲師否?”

李恪苦笑:“三人行,必有吾師,我還真是看走眼了。”

慎行正色道:“恪,世上名望之輩皆有其處事之妙。爲師帶着你拜訪諸人,便是要你多看,多學,雖不見得用其法,卻不可不知其法。如陳餘者,你若不知其實,今後或要爲其所趁。”

李恪誠心拜服道:“學生記下了!”

四人與監門打了招呼,步出閭門,踩上大道,李恪突然叫住衆人,從袖口中摸出一團白絹。

慎行笑了笑:“這是左車方纔予你的?”

李恪打開白絹,細細看字:“老師知道?”

“爲師不知左車予了你何物,卻猜到他會約你一敘。”

李恪更好奇了:“西市酒肆,老師連這也猜到了?”

“左車……他若不約你纔是奇怪。”慎行了然搖頭,“你留在此處赴約,爲師先回霸下。晚些時候,我令由養騎木牛來城外接你。”

“唯!”

……

一個時辰之後,西市魏宮酒肆,李恪在一處靠窗等來了姍姍來遲的左車。

他換了一身深衣,衣色雪白,卓爾不羣。

李恪爲他斟了一碗濁酒:“且不知大兄約我所爲何事?”

左車深吸一口氣,正襟而坐:“敢問恪君,可是弘叔父之子?”

“弘……叔父?”

李恪解開腰上玉牒,輕輕擺到案上,正色說道:“家翁名弘,大父次子。”

“世間之事何其妙也!”左車開心地笑了起來,從懷中取出一個錦囊,打開,從中取出枚與李恪一模一樣的玉牒,並排放置在案上,“恪弟,我翁名泊,大父長子!”

突如其來的認親,李恪被驚得瞠目結舌:“你……你是我……”

“堂兄!”

“你的翁是我伯父?那遊學失蹤,不知所蹤的伯父李泊?”

“正是!”

“伯父尚在?”

“翁就隱在槐裡李氏,如今爲官事秦,拜中大夫詹事。”

“中大夫詹事……”

中大夫詹事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官位,秩六百石,和縣令等同,而且其身爲中大夫的首席佐官,時常被當做中大夫一職的備選和繼任者,一般不是勳貴出身,少有安置。

李恪突然反應過來,隱在槐裡李氏!

也就是說,李泊一脈如今的身份是槐裡李氏的後人?

李氏一族皆出自秦司馬血統,在曾祖李曇之前都是秦官。

李曇先爲秦御史大夫,後歸趙,受封柏人侯,他一生育有四子,崇、辨、昭、璣,前三子留於秦,以崇爲長,是爲隴西李氏,又因爲居於槐裡,常稱爲槐裡李氏。

幼子李璣生於趙,留於趙,後繁衍出趙郡李氏,也就是李牧這一脈的淵源。

趙李氏與秦李氏雖說同根同源,但雙方各爲其主,又多出武將,戰場上拼殺搏命,從未留手,兩脈之間爲此少有來往,這都是嚴氏和李恪說的。

那李泊究竟是怎麼藏進槐裡族系的?而且嚴氏明明說過,李泊是李牧聲威最隆的時候遊學失蹤,從動機上來說,好像也完全沒必要啊……

李左車就像看透了李恪的疑惑,收起玉牒,輕聲解釋:“聽翁言,大父當年領重兵屯於句注,守而不出,趙王以爲大父有反叛之心,曾欲令宗室之將奪軍代之。幸虧那時朝有賢臣,趙王這纔將心意按奈下來。”

“消息傳至大父耳中,大父曾言,趙氏多疑,忠而無用,他領重兵,早晚不得善終。然其死可也,李氏血脈卻不可就此斷絕。所以他才令翁以遊學之名,偷偷藏入槐裡,做了槐裡李氏子虛烏有的遠房一脈。”

他嘆了口氣,飲盡酒水:“後來事態果如大父所料。他先被閒置,後又復起,於抗秦之時爲人所趁,身死族滅。翁聽聞此事之後吐血三升,長哭不起,險些就一病故去……如今能知曉叔父尚有後人在世,翁必然欣喜!”

“不想家中還有這般淵源……”李恪也嘆了口氣,“大父瞞過了所有人,媼亦不知伯父尚在人世,只以爲他卒沒在遊學途中了。”

李左車感慨地攥住李恪的手:“恪弟,隨我去咸陽,翁肯定想要見你,便是一刻也不願多等!”

“我會去咸陽的,卻不是現在。”李恪輕輕抽出手,看着李左車,“堂兄,你如今隱姓遊學,若去到雁門,記得走一趟苦酒裡中,媼在家中設了家祠,可以祭拜大父。”

李左車皺了皺眉:“恪弟,李家之子生當立世揚名。你雖拜鉅子爲師,但墨家卻不是出仕之地,何不隨我研習兵書家學,兄弟合力,讓李氏重歸顯耀?”

李恪輕輕搖了搖頭:“堂兄偏頗了,墨家與秦庭……算了,一脈之親,總會有聚首之日,堂兄,保重!”

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
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四九七章 將仲子兮第四六零章 鉅子歸秦……爲戍卒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二章 改良桔槔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一九五章 吊裝階段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六五七章 朽木之君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第一三二章 官肆健奴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五六零章 母老虎第五二六章 李恪爵晉左庶長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三一七章 墨家當興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三五五章 楚墨來客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一七四章 意外之外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七零七章 雖死無怨第七章 烈山神鐮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八四章 五行靈動術之五,活牲嘗藥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一二六章 司馬軍侯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五八一章 五行靈動術之二,入水不濡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六五四章 人之將死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一一七章 大宴賓客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六五六章 三個皇子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始皇帝三十五年第一二零章 貴賤之別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二一零章 臨街旺鋪第五七一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四,火起第一一六章 舊事過往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一九二章 翠竹仙釀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三六八章 鬼斧神工第三二九章 日有所思第七零五章 時代……不同了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六八零章 僭越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四八零章 機關盛,六蝨生第五七八章 奇謀百變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六一零章 鬥祖龍,二伐匈奴第三九四章 沛縣無賴子第六七零章 師出有名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五五五章 焚書制的真面目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四九三章 三通鼓第六八九章 紮營大澤鄉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一二一章 務實媚上第四八三章 陽周規劃,三農一賈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一九四章 鉅子慎行第五四八章 虎軀一震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第一四八章 飲茗雅事第四三六章 李恪,請諸同門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