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

祭禮爲宰,就是指在祭祀之後的飲宴上,負責爲賓主切肉分食的人。

這活計聽起來像後世的服務員,做起來也像後世的服務員,可在秦時,卻是一種難得的認可和提攜。

蓋其根本,只因爲上古之時物產不沛,部落之處猛獸橫行,先人們想食塊肉,極之不易。

動員整個部落的男丁狩獵,僥倖從猛獸口中奪下一星半點,他們拖着傷疲的身軀回到部落,首先要面對的,便是分配的問題。

誰家多,誰家少,誰家傷重,誰家力強,集體資產的分配紛繁複雜,因爲分配不公,交鬥、結仇之事,不一而足。

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古來皆同,所以先人們很快便萌生起權威的概念。

分配肉食的權力被交予各部族長,而因爲分肉稱宰,主導分肉之人便被先民尊稱爲主宰。

再後來,生產力發展了,人民手中物產漸豐,各部族長更有了私產和奴隸,衣食無虞,再不和領民們分食獵肉。但爲了權利的穩固考慮,他們依舊把持着分肉的資格,只是不再親自操刀,而是以委派親信的方式行使主宰之權。

宰爲屠肉,相爲佐使,宰相一詞,由此而生。

如此直到了大秦之世,便是黔首再不會爲一口肉食殺人搏命,但這種樸素的權威意識卻通過禮、法、約定俗成,完完整整地流傳了下來。

每逢祭儀,慣例皆年老德召者主宰,但若是鄉鄰中確有交口而贊,家家稱頌的年輕俊傑,他們也會如古之族長般,令其相宰。

所以才說,非長者宰,既是認可,又是提攜。

李恪不知道這小小的戶墉鄉有什麼好提攜他的,也不知道慎行如何作想,不過慎行讓他宰,他也無所謂願或不願。

相宰小事爾,做便做了,難道還專門跑去跟慎行說什麼君子遠庖廚麼?

他又不是活膩味了。

李恪聳了聳肩,站起身,向着四周告罪一圈,便隨着通傳的鄉里去往臺後,先做綢繆。

豈料那個鄉中俊傑居然比他到得更早。

李恪至時,此人正端坐在一隻空盤前揮動利刃,苦思冥想,顯然對宰肉一事特別鄭重。

這讓李恪心生自慚,趕步上前,誠意一揖。

“恪不知大兄在此,姍姍來遲,愧甚,愧甚。”

那青年擡起頭,露出一張分外精緻的五官,濃眉大眼,鼻樑挺翹,他的臉上帶着笑意,聲音聽來溫藹和順。

“我不必臨臺禮祭,是故平旦便在此處籌備,墨家高士不曾晚至,平亦當不得高士大禮。”

“平旦便在?”李恪微微一驚,“那大兄豈不是已在此處近兩個時辰?”

“是啊,所以腰痠腿麻,一時難起,失禮之處,高士切莫介懷。”

李恪突然想起自己初到秦朝時也好些次坐到腿麻,不由和青年相視同笑。

“雁門學子恪,見過大兄!”

“碭郡後學平,見過恪君!”

一番禮畢,二人隔着空盤對坐。

李恪笑言道:“禮成之前,肉食不至,平君何以如此早便候在此處?”

“恪君何以明知故問?”平輕笑一聲,“相宰何其鄭重之事,平區區無爲士伍,驟得鄉老與嗇夫照拂,又豈有晚來之理?”

“那也太早了,肉食方從祭臺撤下,你我還要好一會兒才能知肉食模樣呢。”

平哈哈一笑,左右旁觀,附耳來言:“恪君有所不知。三日前我便打探出今日解肉之人,如今上下交道皆已妥當,肉雖未至,但肉食模樣,我卻早已盡知!”

李恪只感到哭笑不得:“分肉而已,平兄何至於此?”

平正色搖頭:“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李恪眉頭一皺:“平兄尚黃老?”

平洋洋得意道:“偶得之,莫能忘。老子言治大國者猶如烹煮小鮮,需戰戰兢兢,如履薄冰,蓋因生民之託也。你我如今皆受鄉里重託,與治國者何異?是故分肉相宰,平不敢不克盡竭力,使無錯端!”

這天很難聊啊……

李恪無奈地撓了撓頭,輕聲應對:“誰能亨魚?溉之釜鬵(xín)。我倒覺得,老子之意本在道法自然,凡事以道,則神鬼、聖人束手,民得其利,此治國也。”

平端着架子擺起袖子:“恪君謬矣!韓非子解老,言事大衆而數搖之,則少成功;藏大器而數徙之,則多敗傷;烹小鮮而數撓之,則賊其澤;治大國而數變法,則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貴靜,不重變法。”

李恪的臉色越發古怪,好像,似乎,大概,這應該是他來大秦以後第一次在探討學問時被人教訓……

“不想平君連韓非子也讀。”李恪喃喃感慨一聲。

“學問二字,在精,也在廣,我雖仰黃老之學,然博採衆長,觸類旁通,此學理也。”

“那平君是否想過,韓非子師從荀子,兼容法、術、勢三脈,終成其新法顯學,此人最善便是解讀,解墨則墨子言法,解老則老子言法,平君既尚黃老之言,韓非子之言,且看便好,旁通更好,唯論證不行。”

“爲何?”

“因爲韓非解老乃爲證法,可不是證老啊。”

平的臉色登時一僵。

正在此時,解肉屠夫捧着剔過骨的肉食走了上來,說:“二位相宰,肉食備矣,你等閒談可止,當速去臺前宰之,切莫讓貴客久候哇!”

平如蒙大赦,一竄起身:“屠人救我……不,屠人言之有理!恪君,貴客久候乃是不敬,我等先將正事辦了!”

他把方正的肉食置於盤上,雙手一託,起步要走,忽又像想起什麼似的,回過頭說道:“恪君,年歲相仿者,少有如你我這般投契,相宰之後當來我家,我必掃榻以待!”

說完,他捧着肉,一溜煙跑到臺前,李恪愣愣看着,許久纔回過味來,自己居然生生把搭檔給嗆跑了……

李恪啞然失笑,站起身,揹着手,緩緩踱出祭臺,行向宴席。

席上,平於正中,肅穆端坐,慎行眼見李恪走來,詫異問道:“恪,你的尖刀何在?”

李恪愣了一愣,伸出手左右看看,這才發現解肉的尖刀不知何時被他落在了臺後,他微微一笑,對着席上衆老長揖一禮:“稟老師,正告諸位長者,方纔我與平君一番長談,深知平君學問之深,我不及也。小子無顏與平君共享尊榮,求爲側輔,請平君獨宰!”

他的態度真誠,言辭懇切,席上鄉老、吏員皆欣喜。領頭的老者撫須長笑:“戶墉鄉以三百年水土育得陳平,本以爲天下俊才衆也,平不及也,不成想竟連鉅子高徒尚且自愧不如,陳平幸甚,戶墉幸甚!”

李恪聞言一怔,陳平不是那個與張良其名的漢初三傑麼,居然是這麼個半桶水晃盪的小子?

他有心問個清楚,奈何戶墉衆人正激情澎湃,鄉嗇夫代表衆人起身問話:“平!獨宰重任,你可能承?”

陳平感激地看了李恪一眼,振奮回答:“必不令長者失望!”

“既如此,鉅子,本吏斗膽請貴高徒入席,飲祭酒,食美肉!”

慎行微微一笑,對着李恪招了招手,李恪又是一圈告罪,老老實實乖坐到慎行身後。

邊上的辛凌輕聲問道:“何因?”

李恪小聲回答:“君子有成人之美,君子不奪人所好。”

衆墨當即瞭然。

陳平爲這場相宰準備了整整三日,分肉之時自然完美,經他切過的肉,方方正正,四平八穩,而且每人大小几乎相同,看不出一絲差別。

鄉老讚歎曰:“善,陳孺子之爲宰!”

只見陳平在衆人中心一臉傲然,高聲迴應:“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李恪在人羣背後笑了一下,背過身,輕輕捅了捅忙着食肉的滄海君。滄海君滿嘴羊肉,福至心靈,擡起頭爆發出雷霆般的大喝:“彩!”

第五九五章 肇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六四五章 殺!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
第五九五章 肇第五四二章 到嘴的肥肉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七九九章 李信告老第一四二章 坎井之蛙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六二二章 投鞭斷流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六十一章 神神叨叨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七七五章 庶人恩怨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六一一章 率敖十七令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一四九章 測量之法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二四八章 北地狼嚎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一一五章 喬遷之喜第五一四章 非韓非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二九四章 天生爐工第五八三章 五行靈動術之四,烈火銷金第一四七章 迎來送往第四十六章 虎皮裲襠第四九四章 王離走得很安祥第二八四章 霸下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五三二章 朔方部建制初成第四三三章 討人嫌的別人家的孩子第七六二章 武關之四,老羞成怒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二九六章 皇帝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六七五章 西軍股份有限公司第二九二章 大戲開鑼第二二三章 三墨之爭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一二九章 雹災真容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五四六章 始皇帝怕得要死第一二三章 治水之畔第五零七章 罪加一等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五一零章 小人長慼慼第四五三章 暗箭難防第三六九章 洗耳恭聽第二八八章 將行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四九章 棄暗投明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十二章 心腹之人第七三八章 死戰之七,可敢與我一戰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七零一章 傻子笑憨子第六四五章 殺!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第三三零章 信義季布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七二三章 太學之本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四十七章 其名爲犼第七六三章 武關之五,勝與敗的分水嶺第六二六章 頭曼抵冰塞第五七四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七,長書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三八零章 工坊探疑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一一二章 其名獏行第四五四章 大集終,人心聚第七五三章 馬耶?鹿耶?第九十章 臨治市亭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六八四章 內外第三一九章 敘離愁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四六七章 墨家歸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