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

看過沙盤,李恪自度對嶺南的險惡地勢有了一定的瞭解,至於更細緻一些的指導意見,眼前這座光禿禿只插了幾枚標記的土疙瘩也不可能給出來,便和屠睢一起來到最空敞的三樓,飲者茶湯,靜待任囂取物回來。

任囂並沒有讓他們等待太久,不過盞茶時間,他已經從滄海手上取了包裹,當着李恪二人的面取出其中的五六幅圖板。

圖板之中是各種奇形怪狀的機關,而且是真真正正的草圖,畫面凌亂,線條潦草。

這是沒辦法的事。

昨夜飲酒誤事,李恪就算真有想法也沒時間細緻地畫下來,更何況他對嶺南根本來不及有太過全面的瞭解,眼前這些大多還是一路上和泰聊天時開出的腦洞,若是讓他自己來評價,大概就是聊勝於無。

屠睢是深知李恪的機關本事的,而且因爲和史祿親近,不止一次看過李恪系的設計圖板,一看到這些草稿,當即臉色就是一黑,險些徹底失去希望。

“恪君,這便是你口中的設計圖?”

“不是設計圖,是草圖。”李恪認真地更正,“草圖只負責機關的基礎構想和特徵,具體形制並未確定,故而體現在畫面之上會凌亂一些,我會爲將軍具體詳解。”

屠睢這才舒了一口長氣。他挺着腰板正襟跽坐,語態恭敬道:“煩恪君詳解。”

李恪聳了聳肩,將圖板一一鋪開,再要來一些新圖板,以及刀筆硯臺,一一置放在面前矮几。

“敢問將軍,如今大軍最大的困難有哪些?”

“山路難行,水土不服,物資不備。”

屠睢進一步解釋了這三大困難。

山路難行是指嶺南地勢險峻,缺乏大軍展開的空間,秦軍難以發揮人數和裝備的優勢,被迫和蠻人山民近身搏戰,且大多都是後發制於人的狀態。

水土不服是指嶺南瘴氣叢生,軍士多有病損,瘟疫頻發,就算是屠睢請來了夏無且,也沒能讓情況有片刻好轉。

物資不備的情況李恪之前已經知道了,因爲缺乏穩定的運輸渠道,秦軍建不起足夠規模的前進基地來囤積軍資,大軍深入沒有糧草,缺乏耗材,刀劍甲冑損而難補,最終進一步削弱了秦軍的戰力。

李恪把這些問題一一記錄在牘板上,同時斟酌起破解之法。

片刻以後,他站起身,在圖板中左挑右選,選出其中一幅,遞送到屠睢面前。

“將軍,這幅圖名爲履帶式結構,此結構長於翻山越嶺,製作雖然費些工時,但工藝並不困難,將作可以大量製作。”

屠睢看着面前這一團絞在一起的麻線,努力想象着履帶的樣子:“恪君,此物能克敵制勝?”

李恪把頭搖得乾脆:“履帶式結構是組件,本身沒有任何價值,用於配屬車輛,是之後一切設計的前提。”

他想了想,又繼續補充道:“在大渠通渠之前,某些特別險峻的地勢也可以在軍資車輛上加裝,只需稍作改動便可。”

屠睢一臉恍然大悟,振奮說道:“不想履帶竟是如此奇物!恪君,可否將祿君暫時喚來,此次商談事關重大,若他不參與,老夫寢食難安。”

李恪的眉角跳了跳:“將軍,其實您根本沒聽懂吧?”

“我如何能沒聽懂!履帶是組件嘛,組件……能否讓祿君一同旁聽?”

“您果然沒聽懂啊……”

……

由於屠睢的無知,好好的會商被迫又向後延了一個時辰,因爲李恪堅持讓泰也一道旁聽,而且理由很充分,史祿眼下急需靜養,而且他的專長不在機關,往後主持建造的必然是泰,與其讓一羣門外漢代爲轉達,不如直接讓泰參與到設計當中,李恪也能省了構畫詳圖的勞苦。

三人會商自此變作五人會商。

有了專業人士的參與,對機關的解釋陡然加快,李恪三言兩語說明履帶,很快便轉入正題。

“第一策,化整爲零之法。”李恪斬釘截鐵說道,“眼下除卻東路,中西二路皆困於地勢。十萬大山地勢崎嶇南行,少有大軍佈陣之所,而蠻人熟悉地勢,善於阻擊,故欲要破局,首要之事便在於提高小股步軍的戰力。”

李恪終於說到了軍事,已經有些昏昏欲睡的史祿和任囂一下便精神起來:“如何提高步軍戰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提高步軍戰力之根本自然在器。”李恪讓泰在旁記錄,自己則走到衆人中間,慷慨陳詞,“以一屯五十甲士爲例,有步卒四十,伍長十,什長五,屯長一,計五十六人。若將此視作戰力基礎,我等需要考慮的便是如何提升這五十六人的作戰能力,使其進退有度,續戰無礙。”

“老夫洗耳恭聽!”

“第一點,單兵配置。”李恪從地上撿起一幅圖,甩手丟到史祿手上,“圖上是兩件單兵器具,其一名爲工兵鏟,其二名爲標槍。”

任囂皺眉問道:“敢問恪君,那標槍可是你在匈奴之戰中所用之物?”

“正是此物。”李恪點了點頭,“嶺南叢林遍地,弓弩之物難以及遠,故標槍作爲中程兵器,實用價值遠大於弓弩。且其枝幹粗大,不易變形,配上金屬標頭便可反覆利用,正合續戰之道。”

屠睢這次纔是真正的恍然大悟:“軍中先前便配置了一些標槍,正如恪君所說,軍卒用標可近可遠,較弓弩遠勝。”

李恪並沒有糾纏在標槍的問題上,轉而介紹起下一件單兵器具:“工兵鏟,長如小臂,配以平鏟,鏟刃鋒銳,可削、可砍、可劈、可擋、亦可用於開路、挖掘,簡單易制,功用繁多且不易損毀,與標槍相配,可替換刀劍,幫補近戰。”

秦時鏟類工具尚未誕生,衆人看着圖板上寥寥幾筆勾勒出來的工兵鏟一臉不信:“此物有如此神奇?”

“並非神奇,而是耐用。”李恪輕聲一笑,“此物不是甚精貴物件,熔鑄之後以銼刀開刃便可,將軍爲何不試製一些,以觀後效?”

“誠哉斯言!”

緊接着,李恪又取消了盾牌,理由是山林當中四面皆敵,盾牌厚重卻少有實用,徒費體力,這樣一來,關於單兵的安置就算說完了。

“第二點,初戰優勢。”李恪的思路越說越開闊,對於自己提出的第一策基本已經成竹在胸,說話之時再無思索,“林中交戰,往往是小股對敵,左近並無友軍配合,故接戰之初,建立優勢至關重要。”

“可令標槍攢射!”

“標槍攢射雖然可行,但從發令、取標、瞄準到射擊,反應卻不夠快,我心中有一物,曰蜂巢弩。”

蜂巢弩算不得正經的弩,應該算是車弩的某種奇怪變形,大致結構是一架簡陋板車,前置一塊打滿孔的木板,再以絞索拉開後面等大的木板。行軍之時,絞索固死,上了弦的蜂巢弩置於隊列最前,一旦遇敵,切斷固鎖,上了弦的弩箭就會像潑水一樣潑出去,大幅度剿滅當面之敵。

此物的優勢在於反應快速,殺傷力大,劣勢則在於只有一發之力,而且爲了保證弩箭飛行的力度,不能設置尾羽,所以無論是準度還是距離都會大幅度削弱,所以李恪才稱其爲初戰優勢。

李恪的異想天開讓屠睢和任囂目瞪口呆,一時間竟有些無言以對。消化了好久,屠睢才喃喃發問:“此物……便是墨家機關獸?”

“稱其爲機關也無不可吧……”李恪撇了撇嘴,用極不負責任的態度做了命名,“機關獸,刺蝟如何?要不然,豪豬也可以啊……”

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
第五七六章 中場第六四二章 援兵漸近第四零四章 身不由己第三五八章 作得一手好畫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八零六章 天下抵定第五四九章 秩!兩千石!第四九六章 孛星出於西第二六六章 殷紅秦魂第二三零章 勳貴之尊第一四一章 正廳之爭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七一八章 同門相殺第六八八章 獨裁之辯第七二一章 修羅第六二四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三七四章 榮焉?恥焉?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三二一章 朝堂之辯第五零一章 大講,成聖之始!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五七五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終,玄虛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三零三章 陳平分肉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三十章 故弄玄虛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四一六章 齊地的禍害第六一八章 養婿如兒第八十九章 陋室不陋第四七六章 撿到寶了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三五三章 蛤蜊拜師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二二四章 長平之戰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四五二章 改革的聲音第四八七章 斥儒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五一九章 誰比誰蠢呢第四三四章 大荒之中,有山不鹹第一七一章 收攏人心第四八五章 歸咸陽第四四三章 所謂邂逅其實少有浪漫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三八二章 宴無好宴,客無佳客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一九九章 有美南來第七四八章 龜兔賽跑第四零零章 蒼居人人會仙法第六零七章 山雨欲來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七八四章 澠池會之七,相王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一七九章 劍名遂願第一一三章 止於合作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三三一章 俠之大者第三四一章 恪與熊掌不可兼得第二二八章 安陽君柏第五三一章 朔方之富,非夏之富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五十八章 公審大會第三八六章 百人敵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二六七章 戰局抵勝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二七一章 合軍共謀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五六四章 事出反常,即爲妖第四二九章 與我死來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一五零章 暴民之蹤第三二零章 累世分歧第一二五章 句注軍市第五八五章 五行靈動術之終,朕意坑儒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三三二章 天生聖者,雁門恪君第四三五章 瑤池祥瑞第七四三章 死戰之終,漁翁得利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二四二章 成家立業第七五八章 秦關百二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九六章 秦本紀,二世四年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二一一章 夜市故人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二五九章 樓煩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