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壽春尾聲

李恪沒精打采地走出慎行的房間,去看了一眼辛凌,又去守了一會兒風舞,待回到自己的屋子,卻發現扶蘇和黃衝都在屋子外等他。

這熱鬧的……

李恪沒好氣地看着渾身纏滿麻布的黃衝,沒好氣說道:“前頭才與老師說你重患,不想這會兒就能串門了,人說禍害遺千年,誠不我欺。”

黃衝傲然一笑:“尚有罪人在囚,我又豈能安躺於榻上?”

“果然,只要是法吏,不管是忠於法家,還是忠於秦法,都叫人厭惡得很。”李恪推開門,沒好氣說道,“去我榻上躺着!雖不知你站了多久,可麻布都滲出血了,究竟是何等要事,你就不能讓旁人通傳?”

黃衝毫不客氣地拄着拐走進屋裡,把拐一丟,艱難上榻,在木條上留下好幾條醒目的暗褐色血跡:“我來向你通報案審結果。”

“就這?”

“墨家身負冤屈,由能助壽春破獲要案,於情於理,我都該親自向當初奮戰之同袍說明結果。”

李恪聽他的口氣很不好,不由撓了撓頭:“不會是又有人要你們爲難我吧?”

黃衝搖了搖頭:“我師從中陵君,乃是正統商君法學,與咸陽那些新法家扯不上關係。”

“不還是法家。”李恪撇了撇嘴,招呼扶蘇一道坐下,忙忙碌碌開始架爐燒水,“此案又出甚妖了?說來聽聽?”

“此案……英布賊殺九人,反殺一人,拒捕,殺吏三人,應罪,當闢。朱家知其行事而匿,從罪,拒捕,殺吏三人,亦闢。襲殺官吏者捕六人,羣鬥,賊殺,皆斬。另,祖道寨上下共臣妾四十二人,不知因由,充公,發賣;將陽一十七人,未助謀逆,貲甲;還有一人驗傳俱全,年未傅籍,不罪,發還鄉里。”

李恪皺着眉聽了半晌,問:“這判罰不是正當麼?”

黃衝搖了搖頭:“判罰雖正,然陛下年前諭令,天下投建,勞力不敷,除罪大惡極,謀逆叛國者,餘皆輕罪,發配驪山……故郡守思慮良久,判英布、朱家黥,發驪山,襲殺六人發驪山。這便是最終了。”

李恪瞠目結舌:“先後殺了十三人,重傷四人,這還算不得罪大惡極?黥?發驪山?”

黃衝無奈地嘆了口氣。

“公子,蒙衝還不曾脫離危險呢,你就這麼任着他們徇私枉法?”

扶蘇舀着茶勺苦笑道:“這真是父皇的意思,壽春不曾曲解半分……”

李恪氣急反笑:“皇帝擅改,地方濫刑。我看法家長久不了了。”

於是乎,不歡而散。

屋裡很快便只剩下李恪和扶蘇兩個人。

李恪心虛地揉了揉眉心:“您不會也像那跟榆木疙瘩似,覺得蒙衝死得不冤吧?”

扶蘇黑着一張臉:“衝未死!”

“胸腹插着幾根桔梗排血,若是夏師再晚來幾日,也差不多死了。”

扶蘇臉上顯出一絲哀色:“是我叫他去護你們的,他恪盡職守,便是卒了,也是英雄。”

“算了,險些忘了,你也有學室出身,和那塊疙瘩一樣,都是公而忘私之人。”

水開了,李恪給扶蘇澆一碗茶,又給自己澆上一碗,端起盞,慢悠悠飲。

“你之事,原先定了風舞去助你,不過他現在仍未清醒,真要起身,也得將養好了再說。”

“此事我理解,我會與父皇分說。”

“還有,老師覺得皇陵機關不行,派了墨家機關師何仲道,帶着親傳弟子協助修陵,此事你不會拒絕吧?”

扶蘇愣了愣:“你們打算以德報怨?”

李恪瞥了扶蘇一眼,輕輕說道:“你想哪兒去了。墨家不會入仕……至少在齊墨合流之前,不會安排人入仕,去咸陽的人皆是爲還你在危難中幫扶墨家的情誼,他們會脫去學子籍,踐正,從徭,隨你們怎麼安置。”

扶蘇一下就明白了李恪的想法,正色保證道:“放心,不會叫他們做不合身份之事。”

李恪懶懶散散拱了拱手:“謝過。”

扶蘇苦笑搖頭:“且莫忙謝,其實父皇叫我來此,還有一事……”

他話未說完,李恪的房門突然被人推開了。

辛凌捂着胸口,喘息着站在門口,搶聲說:“師弟,老師思慮風舞傷重,短時間裡難以起行,已令我先去,爲他置備工事,不使拖延。”

李恪怔怔地看着辛凌,突然什麼都明白了。

……

又十餘日。

前些天夏無且和蛤蜊日夜兼程,及時趕來,在他的妙手之下,風舞已經醒了,能吃些細緻的流食,蒙衝也度過了危險期,不再有性命之憂。

辛凌的傷本就不重,調養了幾日便已經不礙行止,至少坐車遠行肯定不會留下什麼暗疾。

於是乎,最後一次複診之後,離別的日子也來了。

壽春城外,車馬喧囂,辛凌穿着一身素白深衣,淡抹脂粉,眉宇之間早已看不出墨者的半點痕跡。

何仲道和他的七個弟子也在離行的隊伍當中,墨褐草履,赤足擯冠。李恪聽說他本想將自己的爵位襲給何玦,扶蘇也答應了,可是卻被何玦拒絕了。他的爵位最後爲十餘個何府蓄養的臣妾贖了籍,用最粗暴的方式剝成平民。

不知爲何,李恪覺得這是何玦對他的懲罰。

離愁總是淒涼,更何況今日還有綿綿細雨,不絕不斷,天上地下感受不到半點夏日的炎酷,便是暖風,也讓人覺得遍體生寒。

沒有儀式,沒有水酒,李恪不過和扶蘇敘了兩句閒話,爲辛凌趕車的兵卒便來催促,衆人只能匆匆作別。

車行漸遠,李恪看到辛凌似乎掀開了車窗,可看得卻不是李恪他們的方向,而是何仲道身上的墨褐。

一眼過後,清淚化雨。

大概是看錯了吧……

李恪這麼告訴自己。

他搖着頭走到一起送行的何玦身邊:“玦君,那日之後,我們許久沒見了。”

何玦恭敬地做了個揖:“假鉅子,往後稱玦便可,莫再稱君。”

李恪聳了聳肩:“玦,你翁之事……別想得太多。”

何玦面無表情地搖了搖頭:“翁自小便教導我,墨者從墨,乃是犧牲。墨義苛刻,墨法酷烈,墨者若不能將慾念置後,必成叛逆。”

“他這般跟你說的?”

“是。”何玦靜靜點頭,“何家數代所求者,墨藝之極也。身爲人子,我當從祖之願,身爲墨者,我當從法之嚴。假鉅子可知,翁欲讓我承襲爵位時,我是如何與他說的?”

李恪搖頭。

“爵位享樂,安逸,消磨人心。否則歷代鉅子高爵在身,爲何從未兌現過秦庭恩榮?從今往後,我只願做一個純粹的墨者,諸般俗世,與我再無干系。”

果然是懲罰啊……

李恪暗暗嘆了口氣,剛想勸慰,何玦又再次張口:“翁笑了。”

“噫?”

“翁笑了,他說要在皇陵建起萬世不破的機關迷陣,有生之年,終會不負機關師之雄名!”何玦面容肅穆,慷慨激昂,“假鉅子,何玦欲探求機關之極,請假鉅子教我!”

陣風拂過,夏日的風,依舊是暖風。

李恪展顏一笑:“假鉅子之稱怪繁瑣的,從今往後,叫我先生。”

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五九五章 肇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
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五九五章 肇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六一四章 勒石燕然第三零七章 知北遊第二五三章 四散衝殺第五五一章 滄海君死裡逃生第六十六章 破門入戶第五零六章 我要庫不齊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六三九章 秦軍嬌貴了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五六二章 咸陽亂局第四五八章 蒙恬成名作,高闕之戰第三十九章 明火執鐮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二四四章 人盡皆知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五章 天下苦秦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二十九章 有寶天論第二七二章 堂堂之兵第四零三章 白日飛昇之道第二五五章 酣暢反擊第四十一章 酬金到手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一三八章 山高路遠第三二六章 儒與墨的進食之辨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四一五章 仙山在扶桑第一一四章 戒嚴解除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一五二章 慎子之劍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九十九章 被歧視者第五二七章 因材作書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四九九章 兄弟第三五二章 咸陽!咸陽!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七二八章 親征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六十九章 山有扶蘇第二一七章 無法有天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三七一章 五德始終,毋常勝第五八六章 離咸陽第六七一章 內憂生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一八二章 解帶爲城第一二二章 蓋均無貧第二一九章 墨者登場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五四零章 都是靠雙手養活自己第三八九章 劍癡試劍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八零五章 公子,請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一三三章 以法論法第二一六章 師出同門第四零九章 項籍說話就是有道理第六六二章 三令二請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一六九章 官奴瑣事第七七九章 澠池會之二,請君第六八七章 咸陽腥風第六六零章 穀道聽宣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七十九章 又見舊識第二二一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二章 誰聽誰的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五八零章 五行靈動術之一,斷仙崖壁第四七二章 李恪外任第五十章 地龍翻身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七十一章 儀仗雄風第五九四章 李恪有後第八十四章 水車之益第十四章 飛龍騎臉第七三一章 兵禍第七零八章 大秦最後的戰神第二四三章 劍指同袍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五十五章 折變增額第一九零章 視財如命第五五九章 張良住在李斯家第一五三章 羣情激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