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九九章 小……人物

秦二世元年,八月初九,仲秋,這是沛縣亭長劉季落草芒、碭山澤之間的第二百九十四日,也是後悔的第二百九十三日。

沒錯,落草的第二天他就後悔了。

想當時,始皇帝還是個活蹦亂跳的好皇帝,驪山工程也正在收尾,沛縣輪到一次外徭,主要任務也就是在驪山外圍種種樹,運運土。

劉季心慕內史繁華,向縣尉自告奮勇,請押運鄉里去往驪山赴徭,可不知誰人傳謠,說去驪山的徭役皆不得回,得陪葬在陵裡。

鄉里們嚇壞了,押運途中紛紛逃亡,待行到豐西澤一帶,一百多人的隊伍只剩下不足三十人。

秦律是很講道理的。

徭役將陽,對徭役而言就是將陽,可對押運的主官而言,卻是無能,不任,對他這種介於循吏和官吏之間的小蝦米,這兩個詞就意味着他得留下來修陵,而且還是以刑徒的身份。

劉季鬱悶地不想走了,停在豐西澤,叫隨行的盧綰去附近鄉亭買頓酒水。

盧綰帶着周勃同去,半路上揪回來將陽的鄉里十餘人,哭哭啼啼跪在劉季面前反省。

那時劉季恨不得烹了這些畜產下酒喝……

然而,他終歸是要臉的人,大家都是鄉里鄉親,平日裡沒少孝敬他這位亭長,真叫他殺,他倒反而下不去手。

作孽呦!

佐着啼哭,劉季猛喝了一頓大酒,第二天大早,他趁着酒勁未醒,一劍劈開了綁人的繩索。

“走吧!都走吧!此去驪山,十死無生!季雖知鄉親有將陽之意,然……季豈能攔阻,使鄉親赴死耶?去也!去也!”

腦筋夠溜的盧綰當時跪倒,哭聲告曰:“我等若走,亭長何往?”

“我?劉季有青鋒三尺在手,天下何處不能安家!大不了,我落草去!”

然後他就真落草了。

芒、碭山澤位於泗水與碭兩縣之交,山澤交錯,地勢複雜。其間有馳道過境,附近碭縣、芒縣、相縣又皆繁華之地,怎麼看都是個落草謀生的好去處。

可是……

墨家大興,天下商貿逐漸向着墨家的幾處開發重心偏移,連帶着原本繁華的處所卻有了不同程度的敗落。碭、芒、相三縣離胡陵頗近,又完美迴避了胡陵西去、南下、北上的全部通道,所以敗落得格外明顯。

又所以,劉季落草,居然吃不飽!

他很快就後悔了,而且隨着時間的推移,生意的冷清,他越來越後悔。

從小到大好勇鬥狠,無賴遊蕩,劉季打過人,也被人打過,受過尊敬,也被人鄙夷,可從沒過過沒油沒鹽,沒肉沒酒的悽苦日子。

他想到了自出……

身爲在芒碭山澤打家劫舍,左近兩郡都略有惡名的白蛇嶺大當家,他估摸着自出以後,官府應當會管飽纔是,至於自己要爲這頓飽飯付出多大代價,他很有些顧不上。

懷着如此樸素的願景,他拋下越做越大的山賊生意,獨自一人偷偷下山,還順手撈了最後一筆,劫住了往碭縣送信的夏侯嬰。

老鄉見老鄉,兩人沒有抱頭痛哭,因爲夏侯嬰告訴他,始皇帝崩,以四萬陵徒殉葬!

好傢伙……劉季一想到自己險些要去驪山爲刑徒,登時便被嚇回了山裡。

老實了,老實了。

劉季呆在芒碭山澤,不幾日,沐休的蕭何與曹參就聯袂來拜。

蕭何告訴劉季,始皇帝死後,二世爲胡亥,但扶蘇卻依然在世。二人之間必定會有龍爭虎鬥,屆時天下大亂,正是大丈夫揚名立萬的最好機會。而劉季要做的,就是養精蓄銳,等待時機。

這股雞血鼓舞了劉季整整三天,每日操練山匪,鼓舞士氣。

第四天,斷糧……

民以食爲天,糧是將的膽,劉季又悔了,覺得不該頭腦發熱,聽信蕭何的妖言。

說什麼養精蓄銳,連糧都斷了,用什麼養精?

他遣散了山寨裡大部分賊匪,只留下健壯勇毅十七八人,打算挑個荒裡,劫些飲食。

誰知目標尚未挑定,寡婦王姬居然在樊噲的護送下爲他們送來了吃食。雖說只是兩車乾巴巴的粟米餅子,可對於餓了兩天粒米未進的人來說,那就是無上的珍饈!

這是第幾個轉折來着?

從此以後,劉季就過上了沒羞沒臊,頓頓米餅的幸福生活。爲了維持這來之不易的幸福,他甚至不惜出賣色相,迎娶了從來看不上眼,只看得上身子的王姬。

然而每每夜深人靜,劉季還是會想念當年浪蕩在沛縣的光鮮。

那時候,他的生活裡有酒,有肉,有王姬的身子,還有武姬,趙姬、韓姬和許許多多的寡婦……

想到這些,他就會黯然神傷,後悔自己心慕咸陽繁華,接了這狗屁不如的差事。

今天也是如此。

王姬已經有十餘日不曾送過餅了,劉季啃掉最後一塊發了黴的米餅,飲了整整三大壇溪水,突然間悲從中來!

他醉了。

飲水而醉的劉季晃晃悠悠起身小解,對着月光捫心自問。

“大風起兮雲飛揚,丈夫揚名兮飽肚腸,白草銀蛇兮笑我狂……白草……銀蛇兮……天爺!有蛇!”

就着月光,劉季在撒尿至酣的當口,忽然在草叢當中看到了一條碗口粗的純白大蟒。

他魂飛魄散,驚駭莫名,連尿都未來得及止住,下意識便抽出銅劍,手起劍落!

這一劍揮得如此渾然天成,白蟒尚在昂首,預備恐嚇獵物,那利劍的鋒銳卻已經自它的七寸劃過,呼吸之間,一劍兩斷!

碩大的蛇頭轟隆墜地,劉季一屁股坐倒在溫熱的尿上,手腳並用,連滾帶爬。

飆濺的蛇血濺了他滿頭滿身,無頭的蛇身依舊在驟自扭動。

樊噲的大嗓門突然在身後響起:“大哥,嫂子與蕭先生給您送糧……咦?今日莫非準備食蛇?”

……

蕭何來了,帶來兩個重大的消息。

其一,無兵無將的公子將閭在內史郡作反稱王,被少府章邯帶兵平滅;

其二,有個自稱是項燕幼子的陳郡人陳勝在泗水郡作反,起兵九百,一個月攻伐至陳縣城下,擁兵五萬,秦莫能敵。

蕭何由此得出一個結論。

時機至矣,眼下正是揚名立萬之時!

劉季啃着焦香的蛇段,皺着眉問:“如何作反,就憑這山中十八員好漢?”

蕭何撫着須沉思片刻。

“公在沛縣,本就有龍子之名,今又斬白蛇,正可一用。”

“食都食了,當如何用?”劉季好奇道。

“如此,我回去炮製一則流言,就說公乃赤帝之子降世,今斬白帝,乃是大秦之國運所化。公將大秦國運食於腹中,此乃代秦之天命讖言!”

劉季瞪着眼,噎着肉:“如此亦可?”

“且叫流言傳上十幾二十日,待到無人不知,公只需領列位壯士叩城,我自會安排參君洞開城門,將沛縣……拱手獻公!”

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
第六零九章 玄鳥代龍庭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六十三章 田嗇夫囿第一零六章 力能扛釜第三九九章 公子要我暖牀麼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一五一章 姑果之劍第三零六章 學有成,世揚名第七零四章 李恪的商貿戰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三六五章 墨家的價值第二零八章 呂雉之心第七零三章 亂燉第四九二章 羣英匯聚第三四七章 論山地裝甲車的誕生第六八一章 穩守,待攻第三一四章 三子的明悟第三五九章 文化侵攻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二零四章 獏行出水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七四一章 死戰之十,王令進兵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二三五章 獏行之戰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六十二章 納租開始第二六零章 災禍臨門第六七七章 撿來的武安君第七九二章 澠池會十五,法度第六十章 夜論動力第六四九章 事無不可對人言第七四六章 烏騅與霸王第六八六章 爲朕分憂第七八二章 澠池會之五,次日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二四九章 第一滴血第二六一章 空城困敵第九十五章 產品營銷第四五一章 去墨子化第三六一章 行刺第五三三章 霸下奪志第三零九章 趙墨三子第三十一章 墨者來訪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六四四章 雞鳴,戰前第七八九章 澠池會十二,砥柱第七三九章 死戰之八,王旗當空第七三五章 死戰之四,趙過楚受第一零九章 悉聽尊便第六八三章 背刺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七二二章 做生意嘛……第六七二章 權臣論第四九八章 大秦第一個狼人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四九零章 朕允了第五十六章 失因得果第二五七章 句注裡外第一七二章 沛縣之謀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八十七章 農學大師第一五四章 九退位八第五十四章 另闢蹊徑第四九一章 商山有四皓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二零一章 漢之廣兮第一八五章 軍弩乍現第二五二章 一觸即發第二九零章 南向,漫行第四六八章 士爲通錢者死第二二九章 雁門天府第五零四章 墨夏子第四八四章 機關之道,可改天第三零四章 陳平家的日常第一八一章 作業平臺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六零三章 墨家要擴張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第二七七章 饋贈四寶第六十四章 精米曝光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一零一章 傢俱工坊第七二五章 內情不濟第四一三章 雜法當道第四七五章 小人物的哀愁第一六六章 久遠回憶第五零八章 始皇帝服仙丹第六十七章 穗兒禁足第五七零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三,鶴光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七十章 天使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