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

二世十三年,二月二十五,參謀院啓動府會,四比零通過決議,召集閣會。

雍州的新政機器由此全面開動……

閣會由軍事府主閣陳旦主持。

第一個議題,備戰否?

二十二比零,決定在平城關備戰;十四比八,決定授權州牧發佈總動員令;二十比二,決定允許州牧自行決定發佈總動員令的時間。

第二個議題,如何戰?

參謀院提出第一個方案,出關,戰於趙地。

十一比十一,州牧啓動尚同權,否決。

第二個方案,層層設防,戰於雁門。

二十一比一,否決,韓信很遺憾。

第三個方案,謹守關隘,戰於平城。

十八比四,方案通過。

閣會由此進入第三階段,即備戰方案,多方各抒己見。

司賈奔議,動員雁門、上郡、河間三地,會使動員令內雍州減產七成;

州戍邯議,除雁門、上郡、河間外,依轄地之大小,六郡可在一個半月內集結四十七萬更卒;

司空風舞議,州倉庫存足可依常規配置全面裝備更卒;

司農泰議,官牧戰馬齊備,隨時可交州戍;

司通儒議,盤龍與跨河大橋相合,可以保證更卒向平城集結的時間,最慢八日;

將作玦議,連山有一個廢棄方案可加固平城關,設計無密等,依關規矩,製作共需十五至二十日,加固十至十五日。

二十二比零,通過將作院加固方案;二十二比零,通過動員令緩徵三郡案;二十二比零,通過司通運輸案。

會議半日以決,州牧信宣佈州尉旦爲雍州將軍,參謀信輔之,集雍州全境兵馬,車運平城關。

兩日後,句注雍軍車抵平城。

第三日,旦與韓信至平城。

第六日,史領基建院所屬白於將作三支施工隊攜帶足量兕蛛、蠍等機關車至平城,開始依照何玦的設計圖,在關牆內外開掘基礎。

第八日,喬巴山守軍抵。

第十二日,河西守軍抵。司徒陸衍出使月氏,司賈呂奔出使東胡,締結商貿協定,讓利一成三。

三月十五,第一車鐵城甲部件抵城,卸貨,分類,基建院三支施工隊進入細節研討。

三月二十,基底板開始吊裝,內外各沿出城五丈,深六尺,東西對等,海拔五丈,受力壓迫點均勻分散在城關兩側連接山體,不與土城構連。

三月二十三,第一層榫卯嵌架固定入基底板,位置離城五尺,深一丈。

三月二十四,首層城甲吊裝,嵌入榫卯框體,高丈五,封邊,吊二層甲,高五尺,類推。

三月二十七,中層大格柵與內城作戰延伸平臺開始吊裝,固定。

三月二十九,總海拔五丈高的東西主城甲組裝完成,封邊,外立面刷避火漆;

四月初二,頂部橋式支撐吊裝結束,中縫固鎖三層牛皮,最上層固鎖兩層火浣布,城甲施工結束。

四月初三,拆除作業機關,士卒進出內城進行適應訓練。

四月初五,六郡總動員令下達。

四月初七,四國聯軍兵臨城下……

……

手摸着眼前大大的,間逢在三尺,略有些百葉式傾斜的橫向格柵,李恪看着城外密密麻麻,而且裝備無比精良的四國聯軍,忍不住搖頭失笑。

“這就是你們經閣會議出來的應敵方略,像只烏龜似只守不攻?”

旦沒好氣地撇嘴:“我與邯主張擊敵於外,戰於代郡,信主張誘敵於內,決於獏川。我三人論不出個對錯,且雍州八萬兵不敷於用,這才招了閣會……”

“結果閣會裡全是不知兵的文臣,把你們的兩大妙策全否了,選了最穩妥,也最無趣的死守鐵牢?”

“還不是你想出甚閣會!相臣豈能決軍事!”

李恪哈哈大笑,整個內城回聲隆隆。

他笑得吵,就拽了拽旦,指着頭上腳下連片的支撐杆問:“你在哪根杆將軍?”

旦瞪大眼睛:“本將軍又不是猴!將臺在上!”

二人順着外牆邊梯一直向上,在關甲頂部找到了那個防禦完備,不懼流矢的廣闊將臺,韓信正在那指揮測距、望哨、幾級傳訊演練場所。

李恪支着護欄舒坦地吸了一口長氣,舉目眺遠:“住慣了山野,當真有些受不了鐵甲內的逼仄味道。”

“這世上最智謀者夏子,最會享樂的也定是夏子。”韓信笑眯眯卷着令旗走近,“不成想,在陛下服軟前竟能看到夏子出山,韓某何幸也。”

李恪笑看他一眼:“聽旦說,閣會結束時罵得最難聽的便是你,如今雄關落成,感想如何?”

韓信感慨一嘆:“本以爲政務、法務不知兵,誰成想,他們竟真能在四十幾日爲城束甲,信愧甚。”

“你也不必愧,他們選鐵城並非知兵,而是考量。兵者視殺敵立功爲天職,政者以保境安民爲己任。他們站在自己的立場,自然不願誘敵而入,自損根本,也不願兵出於外,徒添死傷。”

韓信覺得有理,又覺得沒理:“照夏子說,閣會豈不令國忘戰?”

“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司馬法》此論定是不錯的。可軍務府又不是每戰皆要經閣會首肯,舉國之戰,才需要慎之又慎。”

韓信登時恍然:“謹受教!”

李恪笑着擺了擺手:“山野村夫,此番我就是來看個熱鬧,待戰幾日我便回去了。這種小事,還礙不着我給小傢伙們授課……”

二世十三年,四月初八,四國合攻雍,秦不救。

雍以鐵甲鎖平城,駐防八萬,又發二十萬。四國以兵六十萬,銳器俱全,戮力而攻。

然雍據鐵城,其甲厚,大弩不可破,內器銳,梯衝不能近。

戰三十日,四國損兵三萬七,雍軍五千九百,戰死不足千,軍心大定。遂停發更役,以護民力。

又一日鳴金收兵,鐵甲城下硝煙瀰漫,殘器、橫屍密佈視野。

曹參拖着疲憊的身體領兵回營,正遇見劉邦拄着拐,與營中另一位老太公范增一道,就着斜陽溜彎散心。

“王上……”

劉邦眯着眼:“又不成?”

“雍軍往外射共工矢,三百步便壞了樓車雲梯,未將亦用共工矢,卻壞不得鐵甲,也毀不去吊門……”

“不是說,以弩直擊,可與牆中雍軍互射,威脅頗大麼?”

“止照理說威力大罷了。”曹參苦笑一聲,“雍軍有格柵擋着,鐵城又是黑色,不見血,不落屍,連聲都不輕傳。士卒與之對射,只見袍澤撲倒,不見敵陣有傷,士氣難爲繼,不久也。”

“李恪,怪才啊!”劉邦長嘆了一聲,顫巍巍問范增,“範公,可有策?”

“火焚之,金融之,依理說鐵甲再厚亦不耐烈焰銷金,火攻或可。”

“烈焰銷金?”劉邦細想了好長一個片刻,“善!”

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始皇帝三十五年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
第二零九章 伏日澆灌第六一三章 白狼營第七六五章 武關之七,請賜教第六零六章 始皇不是龍第二三二章 開門見山第三五一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一七八章 撲朔迷梨第四三一章 齊墨歸心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六四三章 平旦決戰第一三零章 奴隸之思第二六二章 烈焰焚城第一六四章 不似英雄等七九零章 澠池會十三,木鳶第六二九章 東塬夜襲第六六七章 始皇帝出靈第四三七章 鉅子之試第七八一章 澠池會之四,首日第七四二章 死戰十一,奪魄之陣第六九二章 輿論導向戰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四零二章 三家志合第二七四章 天火流星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一三四章 不戰屈人第二七六章 瀕臨收官第三九六章 商之大道第十九章 禽獸不如第二五一章 涼夜驚雷第四二三章 一怒滅國的安陽君第四三九章 不由己第七七零章 武關十二,烈士暮年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七二七章 兩難第四七四章 做一隻有用的刺蝟第六十五章 上卿蒙毅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三四六章 小組作戰纔是山地戰的精髓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七九三章 澠池會十六,會戰第三二二章 嬴姓,李恪第七十八章 長夜正酣第三二四章 目標,楚墨!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七六四章 武關之六,死戰如約第六五八章 天崩第九十六章 弧形支撐第五零二章 天上天下第三六四章 湘離大渠第六三一章 被驅逐的人第七一四章 項梁之死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五六七章 以身犯險,血餌捕牢第四一一章 跨下之辱第六六四章 人心惶惶第三六零章 零陵偶遇第三五六章 墨家的假鉅子之爭第二一三章 死地脫生第五九零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二零三章 心如鐵石第六六五章 約法三章第七九一章 澠池會十四,墨戰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一八三章 任重道遠第四六六章 君擇臣,臣擇君第七五一章 窮奇毀城第四二八章 鍾離說彭越第十七章 老而不死第四二四章 消了朕一口惡氣第八零四章 文臣不會打仗第六一九章 你的女人,你喜歡就好第七零二章 相王第五二一章 志在改秦第一零四章 解圖備事第六三二章 虛設旗幟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三四章 你可知罪第八零一章 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時候第三十五章 轉守爲攻第七三零章 天府第一八六章 其名飛蝗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一一九章 利弊各半第六三三章 頭曼的決心第七三四章 死戰之三,王不孤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四四八章 春宵苦短第五二五章 庫不齊的義渠王第二三三章 墨帖再現始皇帝三十五年第四七三章 大秦的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錢第五十二章 九月開初第三七六章 執法需公正第二九五章 祖龍第七六零章 武關之二,平平無奇第一八八章 嫉惡如仇第五一八章 擎雷仙人第三二七章 一脈之親第八十八章 新房之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