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誰動了我的奶酪

“老臣王綰有奏。”

眼看自己的這羣豬隊友被別人帶節奏,鬚髮雪白的王綰不再坐視挺身站了出來。這班博士不着邊際不諳事理,若是任由他們胡鬧下去,只怕新朝治式這個重大決策便要被這些空虛宏論付之流水。王綰決計親自闡發自己的理念,於是離座出班,直接面對着王座之上的嬴政,蒼老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起來,無一言不是實實在在。

“陛下明察:如今諸侯初破,天下初定,各種復辟暗流依舊就暗中涌動。以大勢論之,趙魏韓之地比鄰咸陽,一旦有事我大秦軍隊尚可就近靖亂。但是燕齊楚三地卻地處偏遠很難治理,若有不測之亂,咸陽鞭長莫及。此際之險,與周滅商之初何其相類也。大秦若欲安天下,當效法分封舊制,分封諸位皇子爲封國諸侯,爲大秦鎮守偏遠邊陲,以安定天下。此,久遠之計也,非一時之謀。”

分封與郡縣的較量,是朝中諸位臣子間利益的較量。支持分封制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像王綰這樣爲嬴政謀國之人,另一種則是如頓弱所說的那種爲一己之私想謀求一個前途之人。而支持郡縣制的無一不是在秦滅六國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立下赫赫功勳之人,若行郡縣,他們身上的爵位不會貶值。但若行分封,他們到手的爵位在分封諸侯的沖淡下將會變的“一文不值”。

“老丞相差矣!”

王綰之言儘管是爲了大秦着想,但是他的主張觸動了那些外臣的利益。繼頓弱之後,曾經的間諜頭子姚賈站了出來。

“上卿何見之有?”王綰淡淡地回了一句。

“皇帝陛下,諸位大臣,”姚賈在空闊處時而面對帝座,時而面對羣臣,雄辯之風不下頓弱:“歷經戰國,天下大勢已成兩種治式:分封諸侯爲一道,郡縣統治爲一道。今丞相既論治道,卻是天下兩分:趙魏韓之地一道,燕齊楚之地一道。持論根基,又唯在地理之遠近,平亂之難易。如此姚賈敢問丞相:天下統一而一朝兩治,政出多門而紛紜不定,圖亂乎?圖治乎?再則,天下治道若以地理遠近、平亂難易而決斷,易治者嚴,難治者寬,豈非縱容遠政不法生亂?如此治道,公平何在!正道何在!”姚賈氣勢凌厲,所攻之處也確實皆在要害。

“上卿少安毋躁。”

王綰淡淡一笑,突然振作精神侃侃而談:“老夫所言,因時因地而施治也,天下正道也,非自老夫始也。在秦,自我惠文王之世取巴蜀,便以王族大臣直領巴蜀近百年,與封建諸侯何其相類也!昭王之世,有穰侯治陶地。治道之論,文信侯之《呂氏春秋》中有切實之論,非但主張衆封建,更主張以地理遠近定封國大小:王者封建,地愈近而封國愈大,地愈遠而封國愈小,故海上之地有十里諸侯。凡此等等,皆因遠近不同而施治也,何由生亂乎!眼下之情勢,皇帝陛下領趙魏韓三地,可爲郡縣地區;燕齊楚三地,則封建諸侯,如此勢同三代天子一治,何由天下兩治也!”王綰有理有據有史有論,殿中形勢又是一變,大臣們都流露出敬佩的神色,博士們更是奮然快慰。

“丞相論史,不足爲證!”

年青的蒙毅第一次挺身站立在殿堂論政了:“蒙毅職任長史,多聞國史典籍。丞相所言之史實,不能將其歸論爲分封諸侯。自孝公以來的歷代秦王,雖時有王族子弟或重臣領於一方,然皆以國府郡縣官吏施治,王族子弟與重臣之效用俱在鎮撫,以利推行法治。此等領治,賦稅皆上繳國府,領治之地更無私兵私官,實乃郡縣一治之特例,與分封諸侯大相逕庭也!”

“呂氏之學,不合大道也!”

繼蒙毅之後,李斯站了起來。思忖情勢,李斯覺得自己該說話了。李斯沒有面對帝座,反而選擇了面對面地與王綰對立着說道:“文信侯衆封建之論,不合大道者二。其一,不合五百年來天下潮流。自春秋以至戰國,禮崩樂壞,瓦釜雷鳴,高岸爲谷,深谷爲陵;國變,君變,官變,民變,法變,最終釀得潮流大變。期間諸子百家風起雲涌,競相探索治國之道,而終歸釀成變法大潮。

變法者何?變國家也,變治道也,變生計也,變民衆也。一言以蔽之,變天下文明之蘊涵也!千變萬變,其軸心在於治式之變。分封諸侯裂土分治,導致天下大戰連綿動盪不休。人心思治,人心思一,思的便是天下一統,思的便是一法施治,思的便是拋卻周王朝行了八百年的分封。

文信侯之時,天下歸一之心尚在端倪,還未聚成大潮,故文信侯未能洞察天下大勢也!今日之天下,若果真行封建諸侯,無異於拋離天下民心,無異於再植裂土分治之根,棄亂世五百餘年之探索而重歸老路焉!老丞相厚學明察,拘泥於一家之學而不審時度勢,何異於刻舟求劍哉!”

“老夫願聞其二。”王綰絲毫不爲所動,只冷冷一笑。

“其二,丞相所言,今日新朝情勢幾同於周之滅商,在下不以爲然。”

“丞相所言大是!”博士坐席中的七十餘博士此刻只能做那搖旗吶喊之徒。

“是與不是,且看史實。”李斯從容言道:“其一,三代之時,天下未曾生髮激盪,不知郡縣制也,唯知分封制也。其時行封建,與其說遵奉王道,毋寧說別無選擇也!是故,不足爲亙古不變之依據。其二,周行諸侯制,前後所封王族與功臣千八百餘國,可謂衆封建矣!然則,周武王屍骨未寒,周室便禍亂大生,發難者恰是王族諸侯!如此封建,談何拱衛天子?談何拱衛王室?

至於周幽王鎬京之亂,王族中幾大諸侯國晉國魯國齊國皆不敢救,若非我老秦人棄置恩怨而千里勤王浴血奮戰,何有洛陽周王室之延續哉!更不消說諸侯相互如仇,相互攻伐而不能禁止,以鄰爲壑而踐踏民生。凡此等等,分封諸侯豈非天下禍根哉!”李斯一番話痛切肅殺,所言又無不是分封制要害,支持分封制的羣臣一時間神色大變。

“人非聖賢,事無萬全。廷尉如此苛責聖王大道,夫復何言!”

王綰不屑地冷漠一笑,坐回了文臣首座,板着臉一句話不說了。

第二百零九章 敗事有餘第一百九十六章 儒家不反秦第十二章 論道大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攤牌的東皇太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四百七十六章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第四百二十二章 始皇東巡第十六章 故人第六十三章 秦子戈的好意第九十四章 假公濟私?不,我這隻能算假公濟公第三百八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四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七十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一十章 拼命這種事情,一次不成功,那就拼兩次第三百一十八章 同一個招數使用兩次能功成的只有一種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心辦壞事第二百四十章 永遠不要和女人犟嘴第一百六十八章 背叛大秦的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四十八章 人前顯聖第一百章 送魚入海,放虎歸山第二十七章 隔閡第四百零五章 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第一百三十三章 叛徒纔有價值第五百零五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四十一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三百八十八章 姜太公釣魚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獨是成功的引導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榜題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別過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一百六十三章 逐出山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放長線第二百三十八章 和女人講道理,天真!第四百一十六章 恩怨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管窺天,一葉知秋第六十三章 秦子戈的好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論補刀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二百三十三章 伯牙子期第三十三章 葬身北邙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情劍第二百三十三章 伯牙子期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箭雙鵰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零四章 勝者纔有說話的權利第四十二章 閉門造車第二百零三章 窮途末路的趙王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第一百零二章 相較起僞君子,我更樂意和真小人打交道!第一百零六章 得賜趙姓的趙高第九十三章 錢只有花出去才能創造價值第三百五十四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四百九十四章 寶寶你個頭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千年的的“仙人跳”第三百九十九章 此戰,木劍足矣第六十章 稷下學宮第二百四十章 永遠不要和女人犟嘴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二百一十二章 謀一世還是謀萬世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宗曉夢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吃醋是女人的天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他蛋第六章 而後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是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搶第四百三十五章 水淺王八多第一百三十章 開掛一時爽,一直開掛一直爽第一百六十八章 背叛大秦的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喜歡簡單的?那我就給你簡單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一十一章 本事不大,口氣不小第三百八十章 小孔成像第三百零八章 實力不夠,用命來湊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五百零二章 剛出虎穴,又進狼窩第四百零一章 一劍曾當百萬師第二百零六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六十三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一百六十五章 青龍掠世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二百七十章 機關無雙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六章 而後生第四百一十六章 恩怨第四百二十一章 盜跖的第六感第三百六十五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十五章 下山
第二百零九章 敗事有餘第一百九十六章 儒家不反秦第十二章 論道大會第三百三十五章 攤牌的東皇太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四百七十六章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第四百二十二章 始皇東巡第十六章 故人第六十三章 秦子戈的好意第九十四章 假公濟私?不,我這隻能算假公濟公第三百八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四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四百八十六章 是禍非福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一百七十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一十章 拼命這種事情,一次不成功,那就拼兩次第三百一十八章 同一個招數使用兩次能功成的只有一種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好心辦壞事第二百四十章 永遠不要和女人犟嘴第一百六十八章 背叛大秦的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四十八章 人前顯聖第一百章 送魚入海,放虎歸山第二十七章 隔閡第四百零五章 越怕什麼就越來什麼第一百三十三章 叛徒纔有價值第五百零五章 漁翁得利第三百四十一章 劣幣驅逐良幣第三百八十八章 姜太公釣魚第四百九十六章 孤獨是成功的引導者第三百五十六章 金榜題名第二百八十五章 你別過來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一百六十三章 逐出山門第四百三十七章 放長線第二百三十八章 和女人講道理,天真!第四百一十六章 恩怨第三百二十二章 以管窺天,一葉知秋第六十三章 秦子戈的好意第二百八十九章 論補刀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二百三十三章 伯牙子期第三十三章 葬身北邙第二百九十五章 有情劍第二百三十三章 伯牙子期第四百九十五章 一箭雙鵰第七十四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零四章 勝者纔有說話的權利第四十二章 閉門造車第二百零三章 窮途末路的趙王嘉第三百七十七章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第一百零二章 相較起僞君子,我更樂意和真小人打交道!第一百零六章 得賜趙姓的趙高第九十三章 錢只有花出去才能創造價值第三百五十四章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四百九十四章 寶寶你個頭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千年的的“仙人跳”第三百九十九章 此戰,木劍足矣第六十章 稷下學宮第二百四十章 永遠不要和女人犟嘴第二百四十六章 以力取人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二百一十二章 謀一世還是謀萬世第三百四十二章 天宗曉夢第二百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吃醋是女人的天性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一百七十五章 打他蛋第六章 而後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兔子急了還咬人呢,更何況是人第一百五十一章 我可以給,你不能搶第四百三十五章 水淺王八多第一百三十章 開掛一時爽,一直開掛一直爽第一百六十八章 背叛大秦的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二百五十三章 你喜歡簡單的?那我就給你簡單的!第一百八十四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三百一十一章 本事不大,口氣不小第三百八十章 小孔成像第三百零八章 實力不夠,用命來湊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五百零二章 剛出虎穴,又進狼窩第四百零一章 一劍曾當百萬師第二百零六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六十三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一百六十五章 青龍掠世第三百四十九章 此處不留爺第二百七十章 機關無雙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六章 而後生第四百一十六章 恩怨第四百二十一章 盜跖的第六感第三百六十五章 自亂陣腳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十五章 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