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秦國路政(上)

離開咸陽殿後,秦子戈來到陰陽家說了自己的要求。

雖然秦子戈說的很委婉,但是其中的威脅之意東皇太一聽的很明白。不過在尋道求仙面前,這些都不是事兒。東皇太一欣然答應下來。當初秦子戈讓衛莊背了黑鍋隱藏他從韓國王室密庫中拿到的那個銅盒,事後陰陽家也反應過來。此刻聽到事成之後秦子戈願意把那個銅盒拿出來,東皇太一自然知道是什麼意思。當場讓月神傳下命令讓陰陽家衆人全力幫助秦子戈對付諸子百家。

俗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想要對付諸子百家,自然需要先找到他們的藏身之所。這個重任原本秦子戈還十分頭疼,雖然現在紫女招收了一批手下,但是想要形成消息網還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好在月神聽了之後,主動向秦子戈認領了這個任務。

將探察消息的重任交給陰陽家後,秦子戈回到了青龍會的第一個據點--墨家機關城。

就在秦子戈這邊準備對諸子百家下手的時候,之前被嬴政派出去的鄭國帶着自己勘查的結果回來了。

得知鄭國回來後,嬴政順道去叫了李斯一同前來商議。

鄭國迎到廊下,嬴政李斯正迎面踏上石階。君臣三人談笑風生地進了正廳,圍着燎爐飲得一大碗熱騰騰黃米酒,不待嬴政詢問,鄭國就拱手開門見山說了一句:“陛下,老臣已經勘察完畢,請開春之後大開道路工程。”

“好!”嬴政拍案笑道,“老令說能開工,定然是水到渠成也。”

“盤整華夏,萬馬奔騰,老臣何能不感奮哉!老臣已經勘定了天下路渠之構架大網,只待陛下定奪之後,便可立即大舉籌劃。”嬴政道:“朕拉丞相來,便料到老令所爲定是這件大事。老令便說,你我君臣三人先斟酌一番。”

鄭國已然有備,一拍掌,三名書吏從大屏後隆隆推出了一幅兩丈餘高的大板圖,往中央一矗,當真威勢赫赫。嬴政李斯大爲振奮,不約而同地霍然起身走到了圖前。

“《四海大道圖》!不錯,這名字很和朕的胃口!”

“啊呀!這番氣象可比當年鄭國渠大多了也!”

在皇帝與丞相的驚訝讚歎中,鄭國走了過來,探水鐵尺啪地彈開打上板圖道:“陛下、丞相且看,老臣將天下官道盤整,分作四種情形:其一日郡縣官道,其二日內史郡通外官道,其三日天下馳道,其四日天下直道。四種道路之交叉接合,老臣與百餘名屬下已經反覆查勘無誤。其中直道最難,老臣曾特意趕赴九原與蒙恬上將軍會商旬日,方纔確定。凡此四種情形,容老臣一一申明……”

鄭國勘定的天下大道有四百餘條,由低至高,分作四大層級分別整合。

第一大層級:郡縣官道三百九十餘條。

此時所謂的郡縣官道,便是山東六國的既定官道。就實際而言,這些官道目前大體上尚能通行。但由於道路沒有定製,車軌沒有定製,六國滅亡前的十餘年裡,幾乎沒有哪一國整修過道路。所以,到秦統一後的頭幾年內,山東郡縣的道路狀況已經很是混亂了。

若非有更大的改制事端一個接着一個,天下早已經怨聲載道了。唯其如此,鄭國給郡縣官道確定的盤整方略是十六個字:路政統合,路通車通,斷路連接,車路合一。路政統合,以達路通車通,是以車同軌爲軸心,在改車的同時也改路,拆毀種種戰時路障,取締種種戰時關卡,務求車行天下而無人爲路障。斷路連接,是修補各國戰時阻敵而毀卻的路面。此等情形在戰國末世極爲嚴重,諸多道路事實上在戰事過後已經成爲壕溝壁壘,一路不通者十之八九。

凡此等等改制建制,一律由國府統一督導,由各郡縣自行修復疏通,並依法建立路政法度。以如此方略整合之後,郡縣官道方能納入天下大道之網。僅是開始這一大坨,皇帝便聽得皺起了眉頭:“瑣細繁難,朕看只有丞相府攬得了這攤子也!”“好!臣交馮去疾領事。”李斯欣然領命了。

第二大層級:內史郡通外官道十二條。

所謂內史郡,是老秦國故土的軸心部分,大致以關中爲根本。從郡縣劃分而言,秦果故土從北到南劃作了九原郡、上郡、北地郡、隴西郡、內史郡、漢中郡、巴郡、蜀郡,共計八郡。然從道路修築而言,因內史郡是帝都京畿之所在,所以也是所有大道的出發點與歸宿點。因此內史郡官道不光是要打通關中與老秦本土各郡,同時也要兼通天下的主要大道,但不包括馳道、直道兩大最高等級。內史郡通外官道共計十二條:

其一,涇水道:以咸陽爲起點,北越涇水,經義渠,抵達北地郡全境。

其二,淠水道:以咸陽爲起點,西過陳倉,進入隴西郡南部。

其三,渭水道:從咸陽出發,沿渭水峽谷之北岸西進,直抵隴西臨洮。

其四,子午道:從咸陽正南入子午谷,沿南山(秦嶺)峽谷南進,抵達漢中郡,全程千餘里。

其五,讜水道:從關中中部的駱峪山口起,沿南山穿行,抵達漢中郡西部的潛水。

其六,褒斜道:從關中西部郿縣的斜水河谷口起,南下接續褒水河谷,以河谷故道爲根基拓寬,抵達漢中郡治所,全長五百餘里。褒斜道爲周人開拓的古道,歷經秦惠王伐巴蜀拓寬,仍不能適應帝國圖治之需求,故再度拓寬,其中一大半由棧道構成。

其七,陳倉道:以關中西部陳倉關爲起點,南下大散嶺,沿故道水(嘉陵江上游)河谷越南山(秦嶺),再入褒水河谷,抵達漢中。陳倉道也是關中通蜀道路的北段,其路途有迂迴,稍遠,但坡道稍緩,易於車馬行走。

其八,金牛蜀道:咸陽進入蜀郡之官道。此道北段乃陳倉道、褒斜道,自漢中郡開始入蜀段,稱金牛道,其名稱源於秦惠王時張儀的金牛賺蜀五丁開路的傳說。蜀道也是故道,鄭國則一體納入整合拓寬。

其九,巴山道:關中入巴郡山道。因此道南經大巴山與米倉山,故後世稱爲米倉道。此道原本已經商旅踩踏成行人山道,此次也要整修爲棧路結合的山道。

其十,白水道:隴西入蜀之道。因隴西之牛馬獸皮與蜀中之米鹽多有交換,商旅之路日見迫切,故鄭國勘定此道:從隴西郡上邦(天水)南下,沿白水河谷越南山(秦嶺),直入蜀中。

十一,蒲津道:關中北部通往河東地區的大道。以秦國舊都櫟陽爲起點,經下邦,過洛水,越過少梁山地,再過大河之蒲津橋,抵達河東蒲阪。這是一條戰火連綿的古道,是老秦國與老魏國長期拉鋸的戰場。如今一統,成爲除函谷關大道外,關中通向山東的又一條大道。

十二,武關道:關中經武關通向東南的主道。春秋戰國時期,武關是秦國的東南門戶,是與楚國抗爭的要塞。如今一統圖治,武關古道的起點是老秦國大軍後援根基所在的藍田塬,經關中任何道路入藍田塬,大道經藍田穀,經武關出東南山地,抵達南陽郡與故楚荊襄地區,成爲關中通東南的最大出口。

凡此十二條大道,均爲關中通聯天下的出口大道。這十二條大道沒有一條是新拓道路,全部是在舊道根基上拓寬加固整修,並建立嚴格的路政法度。此間拓寬、整修、建制之難,雖較整合山東舊道容易,然就其山川艱險而言,卻另有一番艱難。因這十二條大道都在老秦本土之內,嬴政皇帝與李斯丞相沒覺得如何吃力。

嬴政只問了鄭國一句:“十二大道有無改道?”

鄭國說:“有小改,無大改。”

皇帝篤定笑道:“那便不怕,統交李信攬了。”

李斯聞言贊同道:“隴西侯正欲整合臨洮長城,左右一肩挑了,正當其人!”

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四百一十三章 在說做不到之前,我沒有放棄第一百二十六章 託孤重任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回長樂侍君王第五章 置之死地第四百零九章 軟硬皆施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姓什麼?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十三章 比武論劍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四十五章 萬全之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最討厭別人威脅我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四百五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伯牙子期第四十一章 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四百一十章 尚同墨方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死無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殺身滅族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一百三十一章 急流勇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吃醋是女人的天性第二十一章 劍神蓋聶第三百三十一章 絕地天通第三百零五章 女人的戰鬥永遠離不開脣槍舌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後的瘋狂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九十三章 理智能當飯吃第一百七十七章 楚雖三戶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子,請來殿內一敘第一百六十五章 青龍掠世第四百七十六章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十一章 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第一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二百零七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零二章 設局第四百三十五章 水淺王八多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漠孤煙直第八十二章 先秦儒家弟子的風骨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情劍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路和新路第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五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七章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在屋檐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馬非馬第五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四百八十九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三百八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零八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五十八章 想知道?打贏我再說!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十一章 劍神蓋聶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明的小九九第一百五十八章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三百零三章 燕國若要求和,拿燕丹的人頭來換!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二百六十四章 信任,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第四十七章 番吾之戰(下)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第六十八章 守株待莊第二百八十章 百分百閃避技能:驢打滾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第七章 拜師第二百八十二章 舔狗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一百七十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六十章 稷下學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百零二章 趙嘉的最後一絲生機第五百零二章 剛出虎穴,又進狼窩第三百六十五章 自亂陣腳第四百五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子,請來殿內一敘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顏歡笑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四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零六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第三十八章 銳士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蓋聶的育兒經第一百九十八章 權利是這世上最浸蝕人心的毒藥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六十六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香餑餑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
第三百九十二章 馬術是顛出來的第四百一十三章 在說做不到之前,我沒有放棄第一百二十六章 託孤重任第三百三十四章 取回長樂侍君王第五章 置之死地第四百零九章 軟硬皆施第二百四十四章 你姓什麼?第四百四十六章 愚公移山、史祿移水第十三章 比武論劍第三百四十五章 強撐只能撐一時,撐不了一世第四十五章 萬全之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最討厭別人威脅我第四百三十一章 天明牌內力充電寶第四百五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二百三十三章 伯牙子期第四十一章 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四百一十章 尚同墨方第一百二十四章 十死無生第三百七十二章 欲拒還迎第四百七十七章 若有事端殺身滅族第四百零七章 善、惡和對、錯從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第一百三十一章 急流勇退第一百二十三章 吃醋是女人的天性第二十一章 劍神蓋聶第三百三十一章 絕地天通第三百零五章 女人的戰鬥永遠離不開脣槍舌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後的瘋狂第四百二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四百九十三章 理智能當飯吃第一百七十七章 楚雖三戶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子,請來殿內一敘第一百六十五章 青龍掠世第四百七十六章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溼鞋第三百八十五章 一分價錢一分貨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十一章 只要練不死就往死裡練第一百六十六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二百零七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零二章 設局第四百三十五章 水淺王八多第一百八十章 求仁得仁第三百九十一章 天羅地網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漠孤煙直第八十二章 先秦儒家弟子的風骨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二百六十三章 日當正,屠盡城第二百九十四章 無情劍客第二百一十八章 老路和新路第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五十五章 奪權第一百一十七章 山中無老虎猴子稱霸王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在屋檐下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馬非馬第五十四章 暗流第二百六十六章 夏姬八砍第四百八十九章 夏蟲不可語冰第三百八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四百零八章 靠人不如靠己第五十八章 想知道?打贏我再說!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十一章 劍神蓋聶第四百一十四章 天明的小九九第一百五十八章 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第五十章 鳥擇良木而棲,賢臣擇明主而仕第三百零三章 燕國若要求和,拿燕丹的人頭來換!第五百零一章 背後傷人,最爲致命第三百三十六章 民生之氣口,邦國之血脈!第二百六十四章 信任,是這世上最美好的東西第四十七章 番吾之戰(下)第九十章 只因在暗中多看了你一眼第六十八章 守株待莊第二百八十章 百分百閃避技能:驢打滾第三百三十二章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第七章 拜師第二百八十二章 舔狗舔狗,舔到最後應有盡有第二百四十八章 鸚鵡學舌,現學現賣第一百七十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四十二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六十章 稷下學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二百零二章 趙嘉的最後一絲生機第五百零二章 剛出虎穴,又進狼窩第三百六十五章 自亂陣腳第四百五十五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九十五章 公子,請來殿內一敘第一百六十一章 強顏歡笑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三百二十七章 君喜我喜,君憂我憂第四百四十章 破釜沉舟第二百零六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第三十八章 銳士營第二百六十五章 蓋聶的育兒經第一百九十八章 權利是這世上最浸蝕人心的毒藥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於戰亂,死於一統第六十六章 永遠不要得罪女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香餑餑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有張良計,我又過牆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