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縱火焚宮

遠處淡淡的雲彩掛在高遠的天空,幾行大雁向南飛去。

登高望遠,西北的山川,讓人心胸開闊。

西風吹過,遍地草木傾斜,山下的興州城內,炊煙裊裊。

大江從此分流而過,就像是兩條白練,掛在地上。

在山崖邊,宋江揹着手,聲調有些高昂:

“懷古登高向斯昏,一步高是一步雲。銜來秋色別秋雁,重遊故地念故人。”

在山巔的涼亭內,楊霖大聲笑道:“公明交遊何其廣耶,西北也有你的故人麼?我看你,不過是爲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宋江轉過身來,慢慢往亭中走,嘆了口氣道:“少宰這可就冤枉宋江了,當初奉命鎮守西北,結交了好多弟兄,如今都在白嶼河征戰,據聽聞還有幾個已經戰死沙場了。”

楊霖沉默不語,這就是這個時代,精彩絕倫,卻又分外殘酷。

江山美人,英雄豪傑,生死對頭,異族梟雄...

如今到了這一步,殊爲不易,更要打贏最後一戰。

楊霖拿出一副畫卷,在亭中展開,上面是草原的勢力分佈圖。

其中許多的紅色標記,打了個叉號,楊霖指着說道:“我們的人,已經把草原翻了一遍,仍有許多逃到了漠北。那地方天寒地凍,狂風一起,沒日沒夜見不着太陽,人在帳外一刻鐘,就能凍成冰棍,所以回鶻人沒有繼續追擊,而是向漠東壓進。”

“我有意在青冢山,殲滅合不勒!”

宋江看了半天,眼珠子來回轉,不一會擡頭道:“這要看吳玠的人,能不能咬住這些蒙古騎兵,畢竟在草原上騎兵來去如風,易州兵雖然配的也是蒙古馬,畢竟不如他們熟悉地形。”

楊霖也有些無奈,大軍烏泱泱殺入草原,說是聖戰,其實就是掛了個聖字牌子,宣揚人人成聖。

這幾十萬能不能成聖楊霖不知道,但是他們所造的殺戮着實不輕,雖然和蒙古人以後的行爲比起來,算是小巫見大巫。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越是殘忍血腥,沒有人性的事,越得往“神聖”二字上扯。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打出一個傲立世界之巔的強國,才能將公平正義,施捨下去。

不然的話,邊關的自己的子民,都保護不了。

他收起畫卷,道:“攤子鋪得太大,我也控制不了了,不過整個草原全是我們的戰士,量他區區合不勒,如何能敵。再說了,咱們的人殺完就跑,打不過也可以跑,都是騎兵誰怕誰。反正草原是他們的家,是他們的老巢,破壞的永遠是他們的根基。”

宋江沉吟片刻,還是沉聲說道:“最好能畢其功於一役,然後快些集中大軍,進攻金國纔是正道。要是讓這些蠻子拖住了,到了冬天又是一場惡戰。”

楊霖站起身來,說道:“打到這個時候,你說他們內地是不是有些空虛了,我有意再開闢一個東方戰場,徹底讓他們四面楚歌。”

“什麼戰場?”

宋江一頭霧水,這時候接壤的地區,都在惡戰,還有什麼戰場可以開闢?

要是說水師襲擾,那是杯水車薪,水師的能力,又能運多少兵馬去人家的海邊?幾萬步卒的話,人生地不熟,沒有一點百姓基礎,遍地都是仇寇,不夠那裡生猛的女真謀克打的,更有渤海水師實力不差,若是開闢這個戰場,相當於把自己的水師,運到別人地盤任人宰割。

楊霖看着東邊,說道:“高麗的楊資謙,受我大恩,是時候出兵鴨綠江,重新攻佔女真九城了。”

先前遼金大戰的時候,高麗人趁火打劫,出兵攻佔了女真九城,大大開疆擴土。

等到女真擊敗了大遼,高麗人也夠識時務的,着急忙慌地派人去歸還了。

當時女真急着南下個大宋爭鋒,沒有顧得上收拾這個小鄰居,派人收回土地,算是完事了。

阿骨打還很大方地賞賜了高麗國王一個詔令,重新冊封他們的國王爲高麗郡王。

高麗,開城,楊資謙的女兒,如今的順德太后楊氏跪在自己兒子殿前。

高麗是崇尚儒學的,母跪兒子,饒是國主,也嚇得六神無主,跪在母親面前,互相不起。

楊氏拍着地面,臉上淚珠滾滾,痛哭說:“自入宮來,願生太子,及聖人誕生,祈天永命,無所不至,天地鬼神,鑑吾至誠,不圖今日反信賊臣,欲害骨肉!當初尹瓘作亂,若非朝鮮國公,咱們母子早就死於宮內了。國主就是不念骨肉之情,也不該忘記這個恩德啊。”

國主王楷冠下戴着幘巾,脣角留的鬍鬚漆黑如墨,身上穿着一身黑色的玄衣,寬大的衣袖垂到腳邊,裡面卻是緊身的箭袖。

高麗曾經當過很久大遼的藩屬國,國中君王貴族,穿衣都是胡漢夾雜的風格。

王楷袖子裡的雙手掐的快出血了,心中更是大恨,這很明顯,都是他的外祖父,那個權臣楊資謙的主意。

但是看着自己母親,跪在地上朝自己哭訴,這讓王楷臉色難看,羞赧無言。不論如何,這要是被起居官記載下來,自己不孝的名聲,肯定會遺臭萬年。

他帶着哭腔,道:“母后,還請快快起身,不然兒子只好撞死在這地上了。”

說完砰砰地以額觸地,順德太后這才起身,將他抱在懷裡,母子兩個痛哭流涕。

順德太后只當是兒子心疼她,卻不知道現在王楷的心裡,恨不得把她和她的爹都殺了。

這一對父女,不但害死了自己的父王,還將自己逼到這般窘迫的境地。

他在母后的懷裡,心中惡毒地咒罵:這個歹毒的婦人,早晚有一天,朕要爲父王報仇。

如今的高麗,大權被楊資謙獨攬,受封協謀安社功臣守太師中書令不說,爵位更是被封爲朝鮮國公。

可以說不管是實權,還是爵位,都已經封無可封。

今年夏末,楊資謙又藉口韓安仁、文公美等圖謀擁戴帶方公王俌,整肅了一批反對派,在高麗大開殺戒。

小小的開城,幾百顆人頭懸掛在鬧市,高麗上層的十三家門閥,有三個被他連根拔起。

觸碰到門閥,依舊活蹦亂跳的,楊資謙可以說是高麗立國以來的第一人。

他所依靠的,卻不是自己在高麗的勢力,而是其背後的大宋。

雖然高麗全國,上到他的外孫高麗國主王楷,下到羣臣,都想把他碎屍萬段,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敢動手。

大宋水師動輒送幾萬人到開城周圍的場景,給了他們太多的震撼,一旦和楊資謙裡應外合,小小高麗沒有人可以阻當他們。

楊資謙“專制國命”,在高麗權傾朝野,連帶着他的家族也雞犬升天。

前段時間高麗的老臣金仁存,跪地向國主哭訴,說他是“諸子爭起第宅,連亙街陌,勢焰益熾,賄賂公行,四方饋遺輻湊,腐肉常數萬斤,強奪人土田,縱其僕隸掠車馬輸己物,小民皆毀車賣牛馬,道路騷然。”

王楷趁機要收回權力,被楊資謙來了這麼一手,讓自己的女兒順德太后,來給她兒子下跪,簡直是損到了極點。

楊資謙的府上,一間佈置典雅的書房內,這老賊洋洋得意,絲毫沒有一點擔憂。

開城內外都是他的人,就是國主不聽話,也奈何不了他。

周圍俏立着幾個小丫鬟,全都是乖巧溫馴的少女,在門閥管制天下的高麗,普通人家的女兒若是姿色出衆,肯定逃不出爲奴作婢的下場。

這些寒門的高麗女,往往性格溫順,不用調教,就能完全順着主人的心意,所以在唐時貴人就多喜歡帶着高麗婢。

楊資謙坐在一個蒲團上,下面坐着他的兩個兒子,父子三人都笑的十分囂張。

楊資謙擺了擺手,房內的侍女紛紛彎腰後退出去,只剩下父子三人。

站起身來,楊資謙笑眯眯地說道:“在我們高麗一直流傳着‘龍孫十二盡,更有十八子”的讖語,你們可知道是什麼意思?”

兩個兒子一起搖頭,楊資謙心裡有些不快,自己自小聰穎,文武雙全,所生的兒女卻個個愚笨。

他眼光一凝,道:“十二合起來,是個王字,說明王氏王朝早晚易主,而十八子合起來,是個李字!這說明,這高麗江山,早晚落入我們手中。”

大兒子楊知常,一臉懵,問道:“父親,我們不是姓楊麼?”

楊資謙老臉一紅,羞惱交加,罵道:“蠢貨,給我滾,都給我滾出去!”

兩個兒子灰溜溜地出來,都一頭霧水,不知道父親爲什麼喜怒無常。

楊資謙揹着手,眼中精光閃動,呢喃道:“金氏屢次想要害我,豈能容你久存!”

“來人吶,去拓府,將衛尉卿請來。”

衛尉卿是高麗武官職位,由谷山拓氏的拓俊京擔任,此人本是尹瓘的部將,卻被楊資謙收買。

拓俊京是個愣頭青,年輕時候和無賴交遊,結交了一羣潑皮。但是他作戰勇猛,十分悍勇,曾經騎馬殺入女真陣中,在不似人類的女真謀克里,斬殺三人,所以被尹瓘重用。

似這等武將,在高麗十分罕見,這麼多年也就這一個,好似演義裡的呂布一般。

誰知道後來被楊資謙收買,給了尹瓘最後一擊,從此平步青雲。

楊資謙還讓二兒子娶了他的女兒,兩家結爲親家,是楊資謙的一大幫手。

在後世的歷史上,李資謙叛亂之後,大權更甚。國主王楷就是收買了他,讓這廝再次反水把李資謙搞下臺。不過拓俊京自己,也被深恨他的王楷給流放到巖墮島去釣魚了。

不一會,拓俊京帶着人,趕到楊府。

楊資謙迎了出去,在府上設宴款待,並讓府上最俊俏的侍女陪酒。

以色佐酒,更易醉人,酒過三巡,楊資謙低聲道:“衛尉卿,知道我把你請來,是緣何因由否?”

“誠不知。”拓俊京笑着說道。

“特爲最後一次相聚飲酒耳。”楊資謙一臉憂傷,道:“我等,將死無葬身之地了。”

拓俊京大驚失色,放下懷裡的姑娘,道:“國公,何出此言?”

楊資謙喟然長嘆,道:“此前,我那女兒告訴我,,內侍祗候金粲、內侍錄事安甫鱗、同知樞密院事智祿延、上將軍崔卓、吳卓、大將軍權秀、將軍高碩等人,已經成功蠱惑陛下,欲對你我動手...”

“我們身首分離,只在須臾之間了,何不及時行樂?”

說完使勁在懷裡女人身上捏了一把,這少女痛極強忍着,不敢叫出聲來。

拓俊京將酒杯一摔,罵道:“國公何必垂頭喪氣,我視此輩,如同雞犬。”

“若是你能殺了他們,我等高枕無憂,我當向陛下保舉,讓你做吏部尚書同知樞密院事。”

“一言爲定!”

---

高麗王宮前,遍地死屍。

拓俊京騎馬在王宮下,持槍高聲道:“讓逆賊智祿延、權秀出來受死!”

城牆上沒有一個敢說話的,不一會,衆人簇擁着剛剛哭完的國主王楷上來。

王楷站在高處,揮退了身邊的侍衛,高聲道:“拓卿家,你想謀反弒君,殺死朕麼?”

拓俊京趕緊下馬,單膝跪地,道:“陛下勿慌,臣特來清剿逆臣,保陛下安全。”

王楷緊張到渾身大汗,被風一吹,精神百倍。

他長舒一口氣,大聲道:“既然你不是謀反,還認朕爲君王,那麼朕現在下令,你速速解散軍隊,離開王城,朕保證既往不咎。”

拓俊京站起身來,道:“陛下被奸賊挾持,此乃奸賊逼着陛下說的,大家跟我殺進去,救出陛下!”

說完,手裡長槍一揮,衆人再次進攻王城。王楷被氣得渾身發抖,被人扶着離開這危險之地。

大將軍權秀跪地哭訴道:“陛下放心,臣一定守住王城,不讓此獠攻進來。”

高麗的王城,因爲時刻面對女真的威脅,一直有在加固修葺。

這些人久攻不下,惱羞成怒的拓俊京,下令放火焚燒王城。

一時間,開城濃煙滾滾,王楷在十多名侍從的護衛下逃到山呼亭。

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劉貴妃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致書友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二十五章 蠢貨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轉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十六章 樂趣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十七章 捷徑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
第一百八十五章 王國覆滅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七十三章 爹,快給我娶個媳婦第七十三章 嘴甜膽大臉皮厚第六百六十七章 耶律大石重開頭魚宴第六百二十八章 高麗第一忠臣第二百四十七章 可憐無定河邊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天打雷劈要學醫第七十章 是真小人自風流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四百九十三章 小劉貴妃第二百一十四章 漢風西漸第七百章 碾爲齏粉第六百零六章 喜訊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二百六十四章 引楊入室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七百一十四章 利器第六十章 代天巡狩楊欽差致書友第六十四章 天高帝遠多豺犬第二十一章 二十四橋明月夜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六百一十章 立地成聖第六十三章 常在窮鄉養鉅貪第二百四十二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五百一十八章 增兵交趾,王后北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歲歲太平年,處處征塵起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五百零六章 各不相同的鄰居們第一百零四章 又是三天第五百七十七章 清剿魑魅魍魎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五百二十五章 蠢貨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不干涉他國內政的楊少宰第三百六十三章 嘆末代帝王,尤醉生夢死第六百七十一章 濃煙滾滾第五百五十二章 授勳和軍心第六百零一章 立足第二百六十五章 少宰,身體爲重啊第六百五十一章 生死相搏第三百八十章 不拘一格用人才第三百七十八章 四面邊聲連角起第三百零二章 千騎破曉別汴梁第六百五十章 千鈞一髮第三百六十章 將門奮銀槍,迎使出帝皇第四百零九章 各施手段鬥正酣第二百二十九章 讓利於民賣田產第五百四十四章 一戰大名天下知第三百九十五章 羯鼓聲聲伐女真第二百二十三章 蔡出新政楊變法第一百七十章 蔡京的轉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七百三十二章 根除第二百六十一章 赤陽子吃羊總共分三步第五百二十三章 隱患第四百三十六章 悍將提點夢中人第四百六十三章 真狗大戶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河之策第二百零七章 再下江南第三百五十六章 你不敢承擔,就退後讓我來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二百九十七章 將軍夜戰挽時危第四百七十章 革除官職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五百八十二章 破城滅國第六百五十八章 立個字據第三百七十章 文人心機深,九曲十八繞第十六章 樂趣第四百四十六章 血色煙塵籠靈河第一百三十八章 血戰太湖第五百章 夜戰野戰第一百九十章 奸佞當道第三百一十章 自古道勝者爲王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羣魔亂舞禍上京第六百二十五章 奸臣第七百三十一章 親戚第十九章 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老第一百三十章 不幸言中第四百一十五章 機緣巧合恰如是第二百零三章 獻捷太廟第二百九十三章 赤陽星象墮北城第七百零八章 勝券在握少宰仍留後路,豪氣干雲小將互不欽服第二百五十四章 這有何難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幕開啓第五百三十五章 戰前第四百五十三章 刀刀見血第八十五章 蔡氏兄弟第十七章 捷徑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簡單的鄭太后第六百二十二章 立威立恩第七百二十七章 燃燒第六百七十章 追亡逐北第六百四十三章 偷襲龍山第四百五十九章 活捉希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