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

河間重鎮,厲兵秣馬。

便是新年剛過,也沒有半絲懈怠,誰都知道大戰在即。

北邊吹來的風中,彷彿就有硝煙和血腥氣,遼宋金三個國家,加上幽燕之主耶律淳總共是四方勢力。

幽燕之地,就像是一個千嬌百媚的女人,本來是屬於耶律延禧的,後來被自家的家丁耶律淳偷了去,現在又引來宋、金,像是兩個覬覦她的惡漢。

耶律延禧一看這美人收不回來了,再加上自己老婆多,少這一個不少,便大大方方送給宋了。

但是他就像是帶了綠帽子的軟蛋,說話沒啥鳥用,還是得自己來搶。

在童貫的大營中,迎來了又一位傳令兵,兵馬副元帥楊霖調童貫和他的勝捷軍到白溝驛。

白溝驛乃是白溝河畔的一個小鎮,是宋遼交接地,歷來是兵禍連接的地方。

童貫不怒反喜,自己頂到前面,在他看來沒什麼不好。

只要自己能率先拿下燕京城,有樑隱相和高俅幫忙,這功勞就不至於落到楊霖頭上。

勝捷軍當即開拔,前往白溝河。

白溝河作爲宋遼邊境,當初議定的時候,還出現了一些問題。

遼國派了外交官員蕭禧來到大宋,要求重新劃定邊界。他提出的邊界是山西北部的黃嵬山,按他的想法,黃嵬山以北爲遼國所有,以南爲大宋朝所有。有地圖爲證,北宋一旦同意契丹人的這個要求,就等於將遼國的邊境線向南推進了三十多裡。

宋神宗趕緊和大臣們商議,滿朝文臣一個個都不知道黃嵬山在哪,反而把王安石拿出來鞭屍。

勸誡神宗皇帝要親賢臣,遠小人,不要和王安石搞在一起,得最了契丹人,輕啓戰端,於國於民沒有好處。

神宗就是要他們出來,問一問黃嵬山在哪,誰想到還被他們趁機罵了一頓,差點氣得吐血。

最後還是沈括出面,拿出了自己手繪的地圖,最終議定了白溝河纔是邊境。

在原本的時空中,童貫就是在這裡,親率十萬西軍被耶律大石打掉了大宋最後一塊遮羞布。

童貫離開了他駐紮的莫州,當地的百姓燃放鞭炮慶賀,對他們來說這個年就是雙喜臨門。

童貫這廝,在原本的時空和現在都是一個鳥樣,他的兵從來是吃兩份餉的。

朝中有樑師成給他撐腰,軍餉自然不會短缺,朝廷每年撥下的銀錢糧草都被他自己中飽私囊。

但是手下的兵馬,又是他的立身之本,肯定不能餓着他們,童貫便會威逼當地的地方官,收取苛捐雜稅,湊足了軍餉才肯罷休。

趙佶這個人,向來不看是非對錯,只看親疏遠近。對於這等事,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久而久之便助長了他的氣焰。

童貫在哪駐軍,那裡的百姓就倒了血黴,需要交兩份的稅。更慘的是,有大軍駐紮的,多半是兵禍連接的地方,本來收成就少。

秦隴餓死、累死幾萬民夫的事就在眼前,現在他又把和河北東路禍害的夠嗆。

大軍逶迤而出,童貫遠遠地望了一眼,北邊的雲層似乎有黑了不少。

---

河間府中,楊霖正靠在一個暖爐旁,細細看着眼前的沙盤。

他把童貫調到白溝河,當然不是給他送功勞去了,陸謙站在一旁,心裡有些惴惴不安。

陸謙心裡清楚,在殺人這件事上,少宰還是很守信的。說了要殺他,就一定會殺。

但是殺童貫,不同於以往,冒的風險和成功的概率都不大,必須要精心謀劃。

如今少宰把童貫調到白溝河,明顯是已經開始了,自己還不知道少宰的全盤計劃,只能在心裡暗暗算計。

楊霖揉了揉眼睛,伸了個懶腰道:“這破天真他孃的冷,在汴梁的話,這時候應該在暖室享福,就是爲了不挨凍,也得早點收復幽燕。”

陸謙笑道:“少宰,收復幽燕,可是百年大計。就是凍上幾年,也是值得的。”

在東京汴梁,這個時候雖然也很寒冷,但是卻是最熱鬧的時候。

新年這幾天汴梁四門大開,金吾不禁,滿城重新裝點,到處張燈結綵。街市當中,人頭攢動。爆竹煙花,將黑夜都映成了白天。男男女女,簪花穿行。酒肆瓦舍,絲竹絃樂之聲直到天明。

往年這個時候,必是楊霖攜帶家眷,在樓上賞玩燈火,飲酒達旦的歡暢時刻。

“以往這個時候,宋遼之間都要互通使節,嘿嘿,既然耶律淳沒有這個覺悟,我就派人去看他好了。”楊霖站起身來,笑着說道。

陸謙楞了一下,現在彼此劍拔弩張,派人去做什麼?

“我要殺童貫,易如反掌,但是如何保住勝捷軍,纔是困難的地方。想要除掉童貫的時候,不搭上一個勝捷軍,只能是和耶律淳聯手了。”楊霖笑着說道。

“耶律淳佔據幽燕,不遵遼帝,不是我們的敵人麼?”

“敵人,也可以爲我所用。”

...

---

涿州城關,一員武將正站在營地正中的望樓高處,出神地望着遠處的黑雲。

此人不過三十左右年紀,筋骨強健,面容粗礪,正是契丹宗室難得的虎將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以翰林入宦,開得硬弓,跑得野馬,胸襟闊大,氣度不凡,遼道宗當初就稱之爲契丹千里駒。

如此文武雙全的大將,被耶律延禧貶出上京,派到燕京來,反倒成了燕王耶律淳的左膀右臂。

耶律延禧此人,在自斷臂膀這項技能上的造詣,絲毫不亞於趙佶。

在析津府絕大多數遼人兵將的心目中,這位大石林牙,纔是風雨飄搖的契丹最後擎天一柱。

眼下幽燕的這脈契丹小朝廷,剛成立不久已經被逼到了絕境,各方勢力比較之下,他們是最弱的,偏偏佔據着幽燕所有城池。

耶律大石縱使是天縱奇才,也不禁生出一絲絕望來,他平生最恨的就是奸相蕭奉先,其次便是那個壞的出奇的宋使。

想到楊霖,耶律大石不禁在心底嘆了口氣,同樣是奸官,爲什麼蕭奉先和楊霖換一換。

一個把堂堂契丹禍害成這步田地,一個卻慢慢讓羸弱的大宋中興。

一個小兵打斷了耶律大石的思路,上前抱拳道:“大石林牙,南邊的漢人蠻子派來了使者,說是要過去見燕王。”

耶律大石神色一動,問道:“是誰派來的?”

“說是蠻子的兵馬副元帥,叫什麼楊霖的。”

耶律大石心中升起一股不安,幾次和這廝接觸,他一出手就是陰毒計策,不由得叫人新生防範。

“先不許這夥人過去,帶到我的大營來,我盤問過之後,再讓他們去見燕王。”

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六百四十四章 佈防景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致書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
第一百一十六章 遇事不決問蔡京第一百五十八章 正義或許會遲到,但絕不缺席第六百二十四章 楊資謙的機會來了第三百二十四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一百二十八章 布耕播種種何處第三十五章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第二百一十七章 守法少宰第三百五十八章 昔年雁門路,霜氣逼徵鞍第三百六十八章 五百年將門,一千里遷徙第五百一十章 忠心不二的楊少宰和二臣賊子耶律大石不共戴天第四百一十八章 煞星魔王禍西域第七百零九章 宋押司爲宋剃遼發,遼皇帝興遼說宋話第三百四十七章 世間本無桃花源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六百六十八章 百國聯軍第三百四十一章 抽絲剝繭層層落第五百二十章 我不想贏第二百四十八章 東行路上公子多第六十九章 襲擊欽差是謀反第七百三十四章 復仇第五十九章 我要這虛名有何用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三百六十八章 翻雲覆雨時,敵友莫可辨第三百二十九章 仙果仙草是正道第一百二十章 奸臣們的全盛時代第六百四十四章 佈防景州第六百八十八章 名皇帝和實皇帝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四百零二章 春風送我回汴梁第三百八十九章 天地之間一棄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浴火第五百六十八章 人心在楊,文武待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安坐河間地,且看兩虎爭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雄恨滿盈西北第五百三十八章 開戰致書友第一百一十二章 澄海水師總指揮第一百八十三章 西夏王宮第一百五十章 坑我你還嫩點第四百九十一章 以逸待勞第六百二十章 能容天下,豈會容不下一個蔡京第三百四十章 聯金滅遼今又提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四百五十六章 背鍋天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恨意滔天第七百一十一章 宋少宰求穩清掃北安州,遼皇帝示威屠戮巴格達第二百一十三章 最是難得天倫樂第一百四十三章 把高衙內感動哭了第六百三十二章 迫不及待第四百零六章 策勳國公當爲王第三百四十九章 手到擒來楊解饞第六百九十七章 隱患爆發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有陰毒計,嘴上甜如蜜第二百三十九章 收伏橫山諸羌第二十七章 破廟野哭一尊佛第六百九十四章 生聚人口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南方臘第二百章 征服一國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七百五十七章 解救外民於水火之中第六百三十九章 龍騰南海第四百九十二章 邊民之痛第五百六十二章 鋒芒初試,摧枯拉朽第四百六十八章 人情冷暖第二百七十一章 順逆天下幾人清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六百九十二章 元旦大捷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六百六十五章 少宰高明第五百四十三章 死戰第五十三章 十年藏拙楊鹽王第九十七章 暗無天日第二百一十九章 驚聞國都落敵手第六百四十五章 陛下,咱們實力不允許啊第四百六十章 歡樂死刑第五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七百一十五章 夜襲第四百八十五章 黑手撥亂升龍城第七百一十六章 火炮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非昏到此,何以喪三京第二十八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四百六十七章 中秋月圓第四十三章 楊家雖然沒錢,但是品德好(第一更)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豈有人心似獸心第四十六章 疊石爲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秦隴之殤第三十一章 清水兄教訓的對第六百四十七章 誰是獵物第三章 父子齊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偃旗邊關幾時好(第五更,鳳棲梧桐加)第一百九十六章 欺人太甚第六十五章 鋌而走險惡膽生第五百八十六章 賣國之賊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五百三十四章 高高秋月照長城第二百一十三章 沾血木馬第二百五十七章 這事成了第七百五十八章 天子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