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一畝三分地太少

“嗚。。。嗚。。。”

號角已起,無數的斥候在十幾裡的距離內來來往往,達旦幾個真正有實力的大部落,真的就這麼聯合起來了。效率高到出乎了鄭智的預料,幾個互不統屬的部落,竟然簡簡單單就能把部落的戰士都聚在一起作戰。

鄭智本以爲這如散沙一般鬆散的草原,本不應該出現這樣的事情,怎麼也該互相磋商說服才能成功達成聚兵協議。未想李幺狗六七日就帶回來了消息,說達旦人已經開始聚集了。

此時離特古斯出逃也不過半月時間,鄭智大軍對面,已然就是達旦聯軍,相距已不過十幾裡。

大戰一觸即發!

這一戰,鄭智也期待了許久,便是這一戰鄭智便能徹底把草原南方之事處理乾淨。

一方勢力處於險地,要麼趁勢崛起,要麼被人吃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鄭智如今就是這般險地,北有女真,南有大宋,南北皆是敵人。就如戰國之末,六國攻秦,秦國幾線作戰,岌岌可危。秦敗,六國分之。秦勝,從此這天下再也算不得什麼,只待老秦一個一個來吞併。

秦能勝六國,在於制度之勝。整個國家被嚴苛的法律與強力的統治整合在一起,整個國家就猶豫一部效率極高的戰爭機器。其他六國在制度之上效率便差了太多。這纔是秦國勝利的核心原因。

嚴苛的法律與強力的統治,也間接造成秦國不過二世而亡的後果。福禍相依。

同等條件下,制度上的差別,就是國家實力的差別,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大軍止步,兩方相距七八百步。

一萬五千漢人鐵甲騎兵。

四萬多達旦騎兵。

鄭智在陣前看了片刻,慢慢打馬回頭,到得後陣。後陣之中一座簡易的高臺,高臺之上幾個座椅,座椅背後便是兩杆高聳的旗幟。

一杆上書“燕”,一杆上書“鄭”!

高臺之後,十幾面牛皮大鼓,還有十來面巨大的銅鑼。再往兩側,便是號角。

高臺之下,兩百多個親兵,大多要做的事情便是傳令。鄭智的令兵,興許是這個世界將帥之中最多的,鄭智越來越習慣於細節上指揮戰鬥。戰爭打得越細緻,勝算便也越高。

再往後,便是輜重,還有一些謨葛失人與禿別幹人。周度文與吳用這類文官也在最後。

鄭智從陣前回來,下馬走上將臺,示意幾番落座而下,身邊之人便是种師中。

一道一道的命令傳下,大軍不斷變換着陣型,左右又有兩隊騎士出陣。兩翼展開,中軍緊密。

蒙古人西征之時,便也是如此戰法,兩翼的猛烈進攻,中軍再出重拳,還有遊騎伺機而動,也暗合《孫子兵法》中正奇之道。

戰術之法,便是戰爭的具體打法。戰略之法,便是在作戰之外的謀劃。中國人自古就擅長此道,浸淫幾千年。不論是外交,還是戰略,亦或者是戰術,都有自己的一套極爲務實的理論。

從大歷史長河來看,在華夏擴張的階段,最爲有名的理論便是遠交近攻,也是這一個理論,讓在黃河與長江流域開始發跡的華夏子孫,擁有了如今碩大的地盤。這一點是極爲成功的,也是在大歷史之中整個人類唯一一個如此連續而又成功的民族傳承。

這也是爲何中國不論經歷的什麼樣的低估,永遠都會成爲世界強國的原因。儘管世界變得越來越大,不論如何沉沉浮浮,華夏子孫永遠都會站在世界的高點。

“天氣倒是越來越暖和了。。。”鄭智做好的一切的安排,只等麾下兵將們做好準備,也有心情閒聊兩句。

陣前的準備效率,也是戰爭勝負的重要因素。誰先準備好,誰便會先發動戰鬥,也會獲得更多的優勢。春秋之時打仗的方法便非如此,而是雙方要都準備好才能開戰,對於戰爭的本質而言,這種禮節顯然是落後的。

“是啊,王爺是從春天打到冬天,又從冬天打到春天,幾年下來一直都在戰陣上馳騁,也不知這仗哪一年打得完。”种師中開口說道,中國人永遠都是期盼太平盛世的,其中太平是主要的,有了太平纔有盛世。

种師中一語,聽得鄭智連連搖頭,臉上卻是有了笑意,說道:“種相公,戰爭不一定就是壞事,若是某建立了一個國家,最好要打一百年的戰爭。一百年後,我華夏便也不用戰爭,讓別人接着打。”

鄭智的話語,說得極爲殘忍,卻是又極爲現實。因爲世界實在太大,真要成爲天朝上國,一百年戰爭,興許夠了。

种師中聞言一愣,開口問道:“若是這天下一統了,便也不需兒郎們再去用命廝殺了,回家一畝三分地,娶妻生子,子孫萬代,便是功成。”

鄭智一邊笑着站起身往側面的大炮看了看,一邊開口說道:“種相公所言甚是,只是這一畝三分地說得太少,哈哈。。。”

种師中說的一畝三分地本也是指代而已,鄭智的話語自然也有其他含義,卻是鄭智也不多解釋,事情總是一步一步的。

种師中聞言也笑道:“哈哈。。。一畝三分地自是太少。”

兩人都說一畝三分地太少,卻是話語意義區別甚大。

便聽鄭智開口大喊:“開炮,先開炮。”

鄭智下令開炮,已然是看到火炮已經都準備完畢,便也不再多等,敵人都在射程之內,開炮必然能對敵人的部署造成混亂,便也是優勢。

一個令兵打馬往左側飛奔而去,口中已然大呼:“燕王有令,開炮!”

“轟!轟!轟!。。。”

青煙大作,響聲震天。

遠方達旦人剛剛排列了一番的大陣,已然又亂作一團。死傷的人數相比大軍的數量,算不得什麼。卻是混亂大作,騎士們不斷勒着繮繩控制着自己的馬匹,避免造成更大的混亂。

若是女真人,此時已然衝鋒而起,不會讓鄭智再一次仗着大炮的射程再討多少便宜。

卻是這達旦聯軍,似乎命令都不是來自一個人,戰前準備的效率差了許多。卻是又迎來了第二輪炮擊。

鄭智看得遠方達旦人的動作,笑意更甚。此時一萬五千號鐵騎已經備戰妥當,本該擊鼓下令衝鋒,卻是鄭智也並不急着下令擊鼓,而是看着火炮一輪一輪去射,遠方達旦大陣也越來越混亂。

种師中也站起身來,開口說道:“看這達旦人比党項人都不如。”

鄭智也點了點頭道:“党項人大戰不停,達旦人在遼國治下,最多也不過是爭奪一些草場的衝突,不可同日而語。不過這些達旦人若是稍經訓練,經得一兩大戰,必然也是強軍。”

鄭智心中對於草原漢子從來沒有輕視,畢竟成吉思汗鐵木真麾下,便是這些草原漢子。這些人只是沒有真正的經驗與精良的軍備,待得滿足了這兩個條件,這些草原漢子必然也是所向披靡的。

連續捱得四輪炮擊,達旦人終於按耐不住了,也管不得那麼多準備,中軍已然開始衝鋒。

隨即左右兩翼也奔馳起來。卻是這配合之間,也有不小的時間差,這段時間差已然證明了指揮上不統一,準備不充分。

看得遠方達旦人開始衝鋒,鄭智口中大喊:“炮停,擊鼓!”

便是鼓聲一起,一萬五千號鐵騎整齊劃一,奔騰而出,整個戰陣前排,沒有絲毫拖沓。

兩相比較,已然就有高下之分。

鄭智與种師中也下得將臺,上馬準備。

騎兵大戰,主帥顯然不能就在將臺之上等候,而是要跟着大軍行動。否則一陣相交之後,主帥必然會暴露在敵人面前。

若是有大量步卒的會戰,主帥方可坐鎮指揮。

處於最後面的也可蔑,此時也緊握自己的馬刀,往身後百十號禿別幹漢子看了看,又緊盯頭前已經從將臺下來上馬的鄭智。

也可蔑心中有一股衝動,鄭智就在大陣最後,身邊不過一百多號親兵。也可蔑身邊也有百十號親信。

也可蔑握着刀柄的手緊張得不斷顫抖,心中衝動難以遏制。這個大宋的燕王實在太過苛刻,太過殘忍,太過欺人太甚。。。。

此時的機會,千載難逢,此時若是殺了鄭智。這一戰漢人必然大敗,這草原便再也不需要別人來做主了。

也可蔑越想越是難以遏制,甚至不斷在鼓舞自己心中的勇氣,一次一次想要拔出腰間的刀。

待得也可蔑回頭再看得左右百十號親信之時,又看了看不遠處的那些漢人輜重兵,還有不遠處幾個着甲的文官。

也可蔑似乎已然下定了決心,顫抖的人慢慢把馬刀抽了出來,動作小到旁人都難以發現。

頭前的鄭智,正在整理盔甲,左右查看一番自己的兵器,似乎絲毫都沒有在意後面之人。

也可蔑只覺得耳中一片寂靜,什麼聲音也聽不到,唯有胸腔之內飛速跳動的心跳聲,唯有腦中不斷髮酵的衝動,唯有鄭智威脅自己時候的猙獰表情。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吳鉤映月將殺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籬把酒黃昏第一百零三章 哪裡來的誤會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是誰的老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子問計,不敢不言第一百八十四章 如此甚好第三百七十六章 此地看着就有錢第三百一十五章 點校滄州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鄭智心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賊人打上城頭了...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氏與米擒第三十三章你老師沒有教育你要愛護大自然嗎?第四百章範圍天二、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第四百一十八章 加官進爵在此一搏第三百一十七章 士氣可用第六十五章 野豬林裡救林沖第二百六十章 梁山反賊時遷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人所作又有何妨?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謝相公大恩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山之林,從無二虎第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不聞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哈哈...哥哥有鳥!第六百二十七章 天高任鳥飛第二十五章 必然幾刀砍死當場第一百零八章 今晚襲營第六百八十八章 折相公,請!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籬把酒黃昏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仁不義不信第五十六章 魯達礬樓會林沖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敢怠慢相公差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長大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六百五十七章 戰之勝,兵之爭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一百三十一章你這老貨,是不是耳聾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到大殿等候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六百四十一章 劉氏父子,冠絕天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毒士吳用,劍拔弩張第五百三十一章 形同謀逆,斬首示衆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起二龍山第六百八十七章 互謀人心,殺機暗露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指雲笑天道新書《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四百七十五章 勤王之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謝相公大恩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喜可賀,普天同慶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何入城?第五章 君心難測,大洋彼岸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契丹小娘,不禁折騰 大章老祝新書《詩與刀》,必不失望第四百五十章小子,感覺如何?第六十六章 史進騙殺高衙內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陣前拖秦明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尉,你可別被鄭智騙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五百一十二章 鄭智的惡毒第四百一十三章 看看何人還敢投敵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四百八十四章搬也不是,挖也不是第四百九十五章 同去無妨第五百一十一章 昂首挺胸的鄭智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三百零九章 初遇女真黏沒喝第四百四十七章 蘇學士之詞不可取第五百七十六章 某便無所畏懼第二百四十六章 說是輸贏,卻是你死我活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跪在地上爬過來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朝一日經略一方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關於武松殺秦檜的那一段.第八十九章 驚現党項騎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鄭智,你到底要什麼?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炮之野望
第五百一十六章 吳鉤映月將殺人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籬把酒黃昏第一百零三章 哪裡來的誤會第三百七十一章 你是誰的老子?第五百七十七章 天子問計,不敢不言第一百八十四章 如此甚好第三百七十六章 此地看着就有錢第三百一十五章 點校滄州兵第一百六十七章 鄭智心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賊人打上城頭了...第五百零三章 行事嚴謹一些第三百四十九章 米氏與米擒第三十三章你老師沒有教育你要愛護大自然嗎?第四百章範圍天二、幽贊神明、保合太和,萬壽無疆第四百一十八章 加官進爵在此一搏第三百一十七章 士氣可用第六十五章 野豬林裡救林沖第二百六十章 梁山反賊時遷第四百二十五章何人所作又有何妨?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謝相公大恩第四章 千里戎機,衆生百態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二大鬧聚義堂 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一山之林,從無二虎第十三章第六百八十一章 學拜天子,學堂戒尺第一百九十一章 百年不聞軍令如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哈哈...哥哥有鳥!第六百二十七章 天高任鳥飛第二十五章 必然幾刀砍死當場第一百零八章 今晚襲營第六百八十八章 折相公,請!第二百九十二章 吳用入了滄州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籬把酒黃昏第六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九十四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仁不義不信第五十六章 魯達礬樓會林沖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智,你也貪生怕...第四百零九章 神宗皇帝與司馬光第三百九十八章 北伐已止啊!第二百六十八章 不敢怠慢相公差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你長大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那幾人中可有一人是裴宣?第六百五十七章 戰之勝,兵之爭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一百三十一章你這老貨,是不是耳聾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到大殿等候第三百六十二章 皇帝趙佶第二百五十七章 願世世代代生在中國第六百四十一章 劉氏父子,冠絕天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毒士吳用,劍拔弩張第五百三十一章 形同謀逆,斬首示衆第六百五十二章 誅殺,誅賊,誅心第一百八十一章 兵起二龍山第六百八十七章 互謀人心,殺機暗露第五百二十一章 遼人蠶食迫戰指雲笑天道新書《東晉北府一丘八》第二百二十一章 快把藥喝了吧第三百二十八章 陛下節哀第十章 鄭屠變成鄭兄弟第四百七十五章 勤王之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二百一十三章 拜謝相公大恩第六百一十五章 可喜可賀,普天同慶第一百八十五章 風流浪子燕小乙第三百六十五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四百二十一章 家國大幸,社稷有福第四百六十四章 如何入城?第五章 君心難測,大洋彼岸第五十四章哥哥什麼時候會作詩了?第三百四十二章 契丹小娘,不禁折騰 大章老祝新書《詩與刀》,必不失望第四百五十章小子,感覺如何?第六十六章 史進騙殺高衙內第一百二十六章 退到哪裡去?第四百零四章 河北种師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陣前拖秦明第三百一十四章 太尉,你可別被鄭智騙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戰馬拉車築城始第五百一十二章 鄭智的惡毒第四百一十三章 看看何人還敢投敵第四百零六章 戰火即起第四百八十四章搬也不是,挖也不是第四百九十五章 同去無妨第五百一十一章 昂首挺胸的鄭智第二十章 陸謙老狗,你不得好死第三百零九章 初遇女真黏沒喝第四百四十七章 蘇學士之詞不可取第五百七十六章 某便無所畏懼第二百四十六章 說是輸贏,卻是你死我活第七章 年號章武,臣服合作第三百五十二章 那邊讓三娘同去滄州第四百八十七章 跪在地上爬過來說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朝一日經略一方第六百五十三章 英雄豪傑終落幕關於武松殺秦檜的那一段.第八十九章 驚現党項騎兵第六百四十五章 鄭智,你到底要什麼?第四百四十八章你這老貨今年多少歲了?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炮之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