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嘴炮無敵

從上半年商胡口決堤,夏竦病死,到下半年流民遍地,好容易進入臘月,遼寇又縱兵搶掠,還不說南方各地的災荒,以及四周蠻夷叛亂……各方壓力,都落在了這個剛過不惑之年的皇帝肩上。

趙禎扛得很累,也很難。

特別是宋遼之間的大戰,愈演愈烈,君臣的恐遼症被喚起,京城簡直是一日三驚,各種消息滿天飛,今天說範相公戰死了,屍身還屹立不搖,大呼殺賊,明天說范仲淹勾結遼寇,要打進京城,另立新君。還有人把矛頭對準了賈昌朝,說賈相公尸位素餐,毫無應變之法,應當立刻罷官……賈相公這個氣啊,該老子什麼事,不要每次都躺槍啊!

紛紛擾擾,各種訊息,亂成一團,趙禎的耳邊彷彿有無數的蚊蟲,嗡嗡亂叫,弄得他心緒不寧,拿不出一個主意。

“陳伴伴,宋相公到京了?”

趙禎問的人是宋庠宋相公,要說起此人,也算是大大有名,他原名叫宋郊,參加科舉的時候,因爲姓和國號相同,容易產生大宋交替的誤解,很不吉利,所以改成了宋庠,許是沾了改名的大運,宋庠被點位狀元,由此也成爲大宋立國以來,第三位連中三元的。

高學歷帶來高起點,宋相公一路順風順水,做到了宰相之位。幾年前因爲兒子結交匪人,宋庠貶出京城,出知河南府。

這一次朝廷情況危急,宋庠又被調回京城,加同平章事,是有意進入西府,和龐籍一起掌軍。

而且還有傳聞,說是宋庠被啓用是因爲夏竦在遺表之中推薦的結果。

宋庠和夏竦都曾經反對慶曆新政,這種猜測也並非空穴來風。

總而言之,各路神仙齊聚京城,是同心同德,共赴國難,還是爾虞我詐,互相扯後腿,那就不得而知了。

陳琳嚴守太監的職分,躬身道:“啓稟聖人,宋相公昨夜就進京了,聽說他先見了文相公,而後王相公去找了他,兩個人談了不到半個時辰。”

文相公就是文彥博,而王相公則是樞密副使王拱辰,這三個人都是相對保守型的,文彥博出任相,開門見山,就勸諫趙禎,要二十年口不言兵,還喊出了裁軍八萬的口號。

他們會在對待遼國的問題上有什麼顯而易見。

趙禎突然有些後悔,他把韓琦貶出京城,富弼是個悶油瓶,做事還成,戰鬥力卻只有五,龐籍又從不結黨,形單影隻,整個朝局都被文彥博等人一手把持。趙禎的心裡總是有些不甘,身爲天子,九五至尊,對內總是高高在上,遇到了敵國,就低下了頭,怎麼都說不過去……

“陳伴伴,範愛卿那邊,就沒派人進京?”

從稱呼上面,陳琳就嗅到了不同,陛下還是偏袒范仲淹多一些。

“回聖人,派了,來的人叫蘇洵,聽說只是個主簿,官職太低,沒資格參與廷議。”

趙禎把臉一沉,不滿道:“神仙下凡問土地,主簿才更合適,就讓他列席御前會議,好好聽一聽朝廷的朕也想徵求他的意見。”

陳琳連忙點頭,下去安排。

不多一時,幾位相公魚貫而入,文彥博富弼龐籍宋庠王拱辰依次進入,向趙禎施禮,而後賜坐。

趙禎率先問,“文相公,河北戰情如火,遼國又派遣使臣,你以爲該如何應付?”

文彥博垂着眼皮,唉聲嘆氣,“陛下,非是臣說泄氣的話,實在是朝廷拿不出一絲一毫的糧餉,半個月之前,戶部向大戶借了2o萬石糧食,其中萬石充作京官的俸祿,總算讓大家過了個年,朝廷財政艱難如此,臣實在是有負陛下之託,臣有罪啊!”

說到動情處,文彥博擦了擦眼角,趙禎聽到文彥博的哭喪,心裡也不是滋味,“文相公剛剛進京不久,怪不了你,都是朕無德無能,連累百姓受苦啊!”

趙禎滿心自責,站在最後的蘇洵偷眼皇帝,白淨富態,慈眉善目,很符合民間對皇帝的印象。

只是你老人家哪裡知道啊,要不是範鎮胡亂攪合,根本不用借糧,河北也不會餓死那麼多百姓……想到這裡,蘇洵的喉嚨就癢癢的,把來時范仲淹和歐陽修的囑咐都拋到九霄雲外,他真想讓皇帝知道真相,不要再被這些相公們矇蔽了!

有了文彥博打頭陣,王拱辰和宋庠也都話了,他們的意思幾乎差不多,都是朝廷困難,萬萬不可興兵。

富弼沉着臉,插了一句,“非是我大宋好戰,奈何遼寇蠻橫無理,又該如何?”

文彥博微微一笑,“那就據理力爭,能讓的讓,不能讓的堅決不讓!”

“那文相公以爲什麼可以讓,什麼不能讓?”

“自然是寸土必爭,至於歲幣嗎,富相公當年出使遼國,不也是增加了十萬兩銀子,十萬匹絹嗎?”

都說打人不打臉,文相公還真是夠狠的,一下子就戳到了富弼的軟肋。

在慶曆二年,因爲大宋在西北屢戰屢敗,遼國趁機勒索,想要拿走瓦橋等十縣土地,大宋派富弼出使遼國,富相公慷慨陳詞,駁斥了遼國的要求,只增加十萬白銀,十萬匹絹。

當時無疑是一場外交勝利,可時過境遷,富弼畢竟是增加了歲幣,作爲一個道德君子,富相公不敢不認。

你能那麼幹,文相公自然也可以。

五位相公,三位意見一致,一位被輕鬆擺平,似乎大局已定!

相公們這麼趙禎不高興啊,難道又要掏錢不成?

把朕當成了什麼,錢庫嗎?

你們不要臉,朕還要臉呢!

趙禎涵養過人,不會和自己的宰相飆,但是他陰沉的臉色卻顯示出憤怒的內心,目光掃過,落在了蘇洵的身上。

老蘇彷彿感到了皇帝的注視,也擡起頭,目光相對,噼裡啪啦作響!趙禎從蘇洵的眼睛裡讀到了強烈的憤怒和堅定的勇氣,不由得爲之一振!

“蘇卿,你久在河北,親歷救災,又瞭解遼國入寇情勢,你是怎麼”

蘇洵淚流滿面,陛下啊,你可算問到我了!

蘇老泉邁出一步,渾身上下彷彿有火焰在燃燒,“微臣本無資格議論國事,承蒙陛下垂問,微臣斗膽言之,微臣以爲動歲幣是應該的,只是不是增加,而是減少!應該趁此機會,徹底廢掉歲幣,消除我大宋頭上的奇恥大辱!”

嚯!

果然是博辯雄偉,汪洋恣肆的蘇老泉,一出手就是不凡!

文彥博的眼睛瞬間瞪圓,隨後又眯縫起來,被一個小吏在皇帝面前公然打臉,他的憤怒可想而知。

奈何蘇洵視若無睹。

“啓稟陛下,微臣並非狂言,而是覺得目下的確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方纔諸位相公都說我大宋的難處,殊不知遼國之難,遠勝大宋十倍百倍,他們要是敢隨意動兵,只會萬劫不復!”

文彥博自持身份,不願意和蘇洵辯論,只是王拱辰,王拱辰立刻站出來。

“你這是胡說八道,遼國縱使拿不出二十萬鐵騎,十萬人馬還是可以出的,我大宋何以應付?”

蘇洵哈哈大笑,“十萬人馬?這位相公,你可知道遼國的兵力都在誰的手上?”

王拱辰下意識搖頭。

蘇洵冷笑道:“遼國的人馬大約可以分成三部分,其中最強的皮室軍握在遼主手中,大約有六七萬人,其次則是蕭氏後族擁有的四五萬精兵,再次就是遼國皇太弟耶律重元手上的兵馬,雖然不及前兩者精銳,但是勝在數量衆多,主要分佈在燕雲十六州,過十萬之衆!”

蘇洵說到這裡,衝着趙禎拱手,“陛下,耶律重元本是遼主的弟弟,當年耶律重元出賣了母后,輔佐遼主登基,遼主一時忘情,藉着酒勁兒,封耶律重元爲皇太弟,答應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重元。而近幾十年來,遼國風氣大改,越來越多的王公貴胄,大臣官吏都支持父死子繼,加之遼國太子雖然年少,卻有些韜略,隱隱然,遼國已經呈現皇太子和皇太弟奪嫡之爭,這兩方可都是坐擁幾萬人馬。試問此時此刻,他們誰敢輕易出兵?”

蘇洵好談兵事,以往更多是紙上談兵,自從到了六藝學堂之後,也受到了務實之風的影響,講出來的東西更加言之有物。

“遼國現在就是個死結,出動皮室軍,擔心耶律重元作亂,讓耶律重元出兵,又擔遼主父子扯後腿,如果遼主和重元一起出兵,後族蕭氏難保不會興風作浪,而三家一同出兵,各懷心腹事,哪怕有百萬之衆,也不值一提!”

蘇洵痛心疾,慷慨質問道:“遼國危機重重,遠勝大宋,擺明了是虛言恫嚇,微臣實在是不知道,我大宋爲何要如此窩囊,難道我大宋就沒有熱血男兒了嗎?諸位相公何以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若此啊?”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38章 殺官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32章 線索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774章 暴富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284章 要權力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229章 下馬威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464章 民變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992章 得罪女人的下場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476章 被拋棄的崔家第2章 悍婦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594章 牆頭草的下場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61章 一網打盡第1038章 立法第198章 面聖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79章 楊家悍卒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
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547章 棄子王拱辰第938章 殺官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988章 嚇死人的怪物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141章 范仲淹駕到第394章 憤怒的趙禎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32章 線索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774章 暴富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174章 老將王德用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334章 來自六藝的學霸第284章 要權力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142章 殺還是不殺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164章 衆望所歸 大結局第610章 曹皇后中毒了第229章 下馬威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440章 天下第一學堂第373章 英靈歸宋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1035章 文相公的最後底牌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796章 橫刀立馬狄相公第464章 民變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992章 得罪女人的下場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117章 我叫蘇軾第262章 戰爭紅利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833章 世界大戰的節奏第340章 真的猛士第476章 被拋棄的崔家第2章 悍婦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594章 牆頭草的下場第366章 恐遼症消失了第491章 新的太子師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540章 不要臉的相公們第61章 一網打盡第1038章 立法第198章 面聖第265章 醉翁之意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853章 果決的小皇帝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996章 陷入絕境的耶律洪基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79章 楊家悍卒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