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恐怖的汴京城

桌子上擺了幾道菜,還有一壺好酒。

趙禎卻沒心思吃,他讓小二把酒菜送到了雅間,他和陳琳對坐,興奮聊了起來。

這個送餐小哥的點子,實在是太妙了。

從禁軍裁下來的幾萬人,都在汴京待了許久,十足的地頭蛇,哪的飯菜好吃,哪的酒水地道,他們門清兒。

王寧安讓人從中挑選身體好一點的,脾氣溫和,能說會道的,經過一些日子培訓,就撒出來了。

大傢伙最初也不習慣,甚至有人張不開嘴,不敢說話。

而且這幫軍卒臉上都有刺字,很多老百姓也害怕他們,酒樓不敢用。

把王寧安着實給難到了,幸好這時候有兩個人站了出來,一個是剛剛榮升樞密使的大宋人氣偶像狄青。

身爲樞密使,裁軍是他的職責,給弟兄們安排出路,也是他的義務。

狄青跑了很多家酒樓,和大傢伙和和氣氣商談,又把軍中的弟兄叫來,讓大傢伙溝通感情,堂堂樞密使出面,所有人都很驚訝,毫無例外,全都答應了。

另外一個人就是趙宗景,這個傢伙還真夠意氣,之前他就幫着王寧安跑銅器銅料,這一回更是輕車熟路,和京城的各個宗室府邸搭上線了。

雖然每家都有廚房,但也不是什麼菜都擅長,而且那麼多僕人,有時候客人來的急,沒有時間做,就去跟酒樓訂餐,讓送餐員送。

不得不說,自從汝南王府一系栽了跟頭,趙宗景一下子變得炙手可熱起來,大傢伙發現他們家一門二王,深得陛下喜歡,他又有個財神爺哥們,軍中的小夥伴也願意捧他。

如果趙禎生不出兒子,皇位必然落到趙宗景的手裡。

頂着未來儲君的名頭,談生意還能不輕鬆!

宗室擺平了,勳貴將門更不在話下,另外老包也幫忙了,汴京之中,就屬開封府的衙役兵丁最多,事情也繁忙,很多人都來不及吃飯,或者就在街邊小攤對付。

包拯簽下了約書,用市價的五折,長期訂購衙門的伙食。

這招一出,開封府的衙役都哭了。

黑老包終於知道心疼人了!

不光是開封府,其餘的,什麼太學啊,國子監啊,翰林院啊,御史臺啊,紛紛效仿。

大傢伙算了一下,把伙食外包出去,不但大傢伙吃的更好,而且還能節省不少開支,兩全其美。

正是有了這些大客戶,才提高了送餐的效率,往往一家客棧,就有幾十個士子一起訂餐,而且還是早中晚三頓……要不是有大客戶撐着,想要送幾百份,根本不可能!

最初的送餐員只能掙一個辛苦錢,每天四百文的送餐費,可漸漸的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不是每個人都知道哪的飯菜好吃,更沒法像後世那樣,在網上就能看到評論,因此很多人拿不定主意的時候,就讓送餐員幫着安排。很多時候,都是他們拿出一些錢,讓送餐員自己安排。

所以每個送餐員接受的培訓,第一課就是告訴他們,要以誠待人,要替百姓考慮,掙得每一個銅子必須乾乾淨淨,給客戶推薦的食物務必物美價廉,乾淨衛生。

而且不定期會有管理人員登門拜訪,去考察送餐員是否有不妥當的情況。

再有,還會組織所有送餐員,對京城的酒家飯館進行評級,一共五顆星,能拿到星級,就能得到優先推薦。

經過這麼一弄,送餐員的地位都水漲船高了,好些人打破頭想要擠進來,還有酒家暗暗賄賂送餐員,讓他們評分的時候,高擡貴手。

對於這些蠅營狗苟的事情,王寧安也只能要求嚴格管理,根本沒法杜絕,實際上,這也是送餐服務的真正利益所在!

通過上萬名送餐員,整個京城的餐飲行業就被掌控起來,制定標準的權力就落到了王寧安手裡。

別小看這個權力啊,比如以往評價酒樓,往往不只是酒菜如何,而是看姑娘如何。

有哪個花魁,哪位行首坐鎮,立刻身價倍增。

說白了都是“食色性也”的的那一套。

到了王寧安這裡,美味、安全、爲生,實惠……這些詞彙成了飯館的追求,原來很多被壓制的酒樓一下子大放異彩,成爲了百姓追逐的美食代表。

反觀粉子衚衕,汴河的畫舫,開始蕭條起來。

王寧安不是存心和誰爲敵,問題是身爲帝國的心臟,靠着一幫花枝招展的小女人招攬客人,維持繁榮,實在是太丟人了。

在王寧安的構想之中,京城除了政治之外,還要成爲金融,商業,服務業的中心,當然他的服務業是大服務業……

隨着送餐員受到追捧之後,很多酒樓發現既然可以集中送餐,爲什麼不能集中採購……很快,另一個行業也繁榮起來,那就是物流配送。

糧食、蔬菜、肉類、魚蝦、雞鴨……都有人集中採購,然後分配到各個酒樓飯館。

餐飲業這麼搞,其他行業也跟着效仿,什麼布匹啊、茶葉啊、瓷器啊、傢俱啊、鍋碗瓢盆啊……越來越多的店鋪加入其中,他們只要把採買的內容談好,就有專門人員負責運送,根本不用浪費功夫,可以專心經營,還能節約成本,當然非常滿意。

就拿綢緞來說,一家綢緞行採購20匹綢緞,裝不滿一駕馬車,卻也要僱傭一駕馬車,有了物流配送之後,可以把三五家的集中起來,一駕馬車就送來了。

毫無疑問,效率大大提高。

從京營裁下了四萬多人,其中幾千人充當送餐員,幾千人趕馬車,幾千人負責搬運物流……很快就發現人員不夠用了,居然不得不大肆招工,彌補缺口。

趙禎親眼目睹之後,簡直都不敢相信。

“陳伴伴,這麼看來,接下來的裁軍也可以做了?”

陳琳咧着嘴,無奈笑道:“貌似是這樣的,都是搬運送貨的活兒,裁幾萬廂軍,充實進來,一點問題都沒有。不但能節約軍費開支,還能繁榮市面,給各方提供便利,老奴實在是想不出反對的理由!”

趙禎十分感嘆,“沒錯,軍費節約了不少,又給朝廷增加賦稅,王卿的本事的確了得!”

在外面逛了大半天,趙禎欣欣然回到了宮中,他顯得信心十足,以往提到了變法,都是阻力重重,每一步都是逆水行舟,別提多難了。

可是到了王寧安這裡,就顯得順理成章,輕而易舉。

趙禎都有點犯糊塗兒,到底王寧安有什麼本事,能做到別人幹不成的事情,真是咄咄怪事!

爲了解決疑惑,趙禎第二天把王寧安叫到了宮中,詢問他的看法。

“陛下,其實這事沒什麼不好解釋的,關口就是理不理解京城!”王寧安笑呵呵道。

趙禎一愣,“王卿,你給朕說說看!”

“遵旨!”

王寧安信心十足,向着趙禎解釋起來……京城很大,不是一般得大,常住人口就有百萬以上,算上流動人口,幾乎到了二百萬。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此時的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只有幾萬人,汴梁相當於50個巴黎,甚至比很多國家的全部人口都多!

面對這樣龐大的都會,傳統的士大夫是無能爲力,哪怕是其中的極品韓琦,提到裁軍,他也僅僅能想到屯田而已,絲毫不理解這二百萬人是什麼概念,甚至在他們的印象之中,都覺得這麼多的人口是負擔,是累贅,如果人少了一點,治理起來保證更容易。這種頗有削足適履情懷的觀點,王寧安都無力吐槽了。

你們可知道,這麼多的人,是多大的商機?聚集這麼多人,多不容易?

唐代的長安也有百萬人口,可唐代奉行坊市分離,市場開放的時間有嚴格限制,晚上還有宵禁。顯然,這些措施都是爲了管理方便。

相比起來,汴梁城更像是後世的都市,各種限制都打破了,可以自由生長,瘋狂膨脹!

這麼大的都市,豈止是送餐而已,各種物流、貨運、家政、環衛、保安……需要的人數,簡直是天文數字。

高貴的士大夫不屑於這些瑣事,反正他們能僱傭足夠的家丁丫鬟,把自己伺候得舒舒服服的,他們從沒有想過,大多數的普通市民要適應京城快速的生活,又要照顧家人,需要付出多少辛勞!

急需有人出來,幫着他們解決實際的困難。

就拿送餐員興起之後,有人就提出了疑問,既然他們能送餐,能不能幫着普通百姓採購商品;能買東西,能不能幫着打掃屋子院子;甚至有人希望能幫着照看小孩子,省得被拍花子拐走了……

“陛下,臣以爲下一步可以開發郵遞,家政,幼兒園等項目,進一步安置人員。以臣的估計,光是京城,就能消耗20萬勞力,如果長遠估計,哪怕50萬人,也未必夠!”

“而且這些勞動力也要消費,他們又能催生其他的產業……比如城市的衛生、治安、消防……都需要很多的人手,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讓汴京越來越好!”

“陛下,相比別的城市,汴京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這裡有幾十萬禁軍,還有上萬的官吏,朝廷的俸祿,每年至少有兩千萬貫以上,都發在了京城,幾乎佔了朝廷開支的三成……所以說,京城是全天下貨幣最充裕的地方。如果還停留在僱傭奴僕,伺候生活的自給自足觀念裡,這麼多的貨幣,根本發揮不出效果,相反,很多人會把貨幣囤積起來,變成了死錢,加劇錢荒。”

“假如通過各種服務,把這些錢引導出來,投入市場,能夠給幾十萬人提供生計,帶動上百萬人安居樂業,給朝廷增加千萬貫的商稅的收入。”

王寧安發誓,這一次他真的沒有忽悠,汴京城就是這麼恐怖!公告:本站推薦一款免費小說app,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572章 底牌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659章 天兵至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3章 偏心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121章 吳世誠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237章 充軍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
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1063章 他們是奴隸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752章 勒索文彥博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1161章 王寧安的地位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572章 底牌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077章 凌厲反擊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026章 銀行不能倒第554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628章 一不小心成了西門慶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04章 被瓜分了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659章 天兵至第1086章 首相被誣陷第118章 好大的魚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827章 皇帝不好當第490章 蹂躪老狐狸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577章 聖人之怒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1075章 老將出馬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19章 超級寶庫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735章 佛印手裡的密信第3章 偏心第236章 金殿鬥毆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1085章 趙曙的動作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253章 過年發紅包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840章 滿朝皆敵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890章 只爭朝夕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558章 不愁沒有當官的第121章 吳世誠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691章 皇帝吐血了第241章 你不是韓琦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95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1094章 狗牙兒回來了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486章 梟雄之姿第161章 強兵雲集第237章 充軍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316章 王寧安的怒火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512章 醉翁悟道第759章 像個勇士一樣戰死第385章 趙禎學壞了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