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強制退休

父子兩個談了很久,在狗牙兒的印象裡,似乎是最長的一次,他仔細聽着老爹的每一句話,用心琢磨着,漸漸地,他終於覺得自己開始瞭解父親了。

說來慚愧,這麼多年,他都沒有真正認識父親,包括文彥博在內,他看到的東西都太表面了。

王寧安既不是個理想主義者,也不是現實主義者,他信奉的是行動主義……更準確說,王寧安有點工程師的嚴謹性格和務實作風。

從他一路走來的軌跡,就能看得出來。

當初文官一家獨大,傳統士人把持朝廷,國政越發保守,理學思想出現了端倪,一片死氣沉沉……王寧安果斷站在了武夫一邊,聯合皇權,擊敗了傳統的士紳集團。

王寧安不是不瞭解武人壯大,皇權壯大,金權壯大的可怕後果……但是爲了除掉最主要的敵人,必須聯合一切值得聯合的力量。

等到舊的勢力瓦解,朝局出現混亂的時候,王寧安又推出了議政會議,保住變法成果……而隨着議政會議和地方勢力勾結,越發變味的時候,王寧安再度強力肅貪,把刀子又砍向了這些人。

“爹,我覺得你從來沒有把自己和任何一個集團綁在一起……他們似乎都是你手上的玩具,爹!”狗牙兒眼睛冒光,無比崇拜,簡直成了小迷弟。

“爹!你太厲害了!”

狗牙兒由衷讚歎,激動得手舞足蹈,彷彿下一秒就要掏出紙筆,請求籤名了。

王寧安笑了笑,“你小子還是算了吧,這一次是你爹最沒有把握的一回……環顧朝堂,的確沒人能和你爹作對,但是正因爲找不到具體的敵人,才變得更加兇險。”

王寧安頓了頓,“我讓你二弟去了錫蘭島,我預估如果有人添亂,會從天竺下手。”

放在以往,狗牙兒或許會有所懷疑,可是現在他只有用心思索。

漸漸地,狗牙兒也有所領悟。

所謂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大宋那麼大,哪裡是最好下手的地方?

本土不行,王寧安的實力龐大,分田之後,民望崇高,根基穩固,當然沒法下手……海外殖民地當中,天竺是最後拿下的,距離大宋最遠,控制能力最薄弱,加上人口衆多,民間潛力強大,想要扯旗造反,那是最容易的!

“爹,我懂了,我這就去天竺,誰要是想從天竺發難,我一定讓他們嚐到苦頭!”

“別忙!”

王寧安笑了笑,“天竺雖然是發難最容易的地方,但是卻是成功機率最低的。”

“這……這是爲什麼?”

“你在天竺那麼長時間,還沒看明白嗎?天竺人信奉輪迴,求來世不求今生,而且彼此之間,四分五裂,根本不是一個國家……你瞧着吧,天竺要是燃起烽火,用不了多少力量,就能擺平。”

既然那麼容易,爲什麼還要上心?

狗牙兒覺得要跟上老爹的思路,實在是太困難了。

他又思索了許久,才緩緩道:“爹,你這是挖了一個陷阱?”狗牙兒將信將疑,王寧安淡然一笑,呵呵道:“姑且算是吧,我也是隻有一點思路,還不知道能不能用得上……總之,你去替我盯着,有什麼風吹草動,一定要儘快告訴我……對了,我們談的話,不要和你二弟講。”

“爲什麼?”狗牙兒驚呼起來,“爹,你不會懷疑二弟和別人有勾結吧?”

“胡說!”王寧安瞪了他一眼,“你們有各自不同的任務,再要廢話,我就把你扔到更遠的海外,讓你和土著猴子過日子!”

“別,別啊,我不問了還不成!”

狗牙兒總算是變乖了,他老實答應,灰溜溜兒下去準備了……王寧安看着兒子的背影,搖了搖頭,哪怕是父子,有些話也不能挑明瞭,王寧安要整頓的方面太多了,接下來,軍隊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兒子是皇家軍官團的頭兒,又和皇帝關係親密無間,如果整頓到了軍方,兒子會難做人的。

而且趙曙也康復了,留狗牙兒在他的身邊,難免會讓皇帝有些別的心思,即便皇帝沒有,軍官團能沒有嗎?

所以啊,還是趁早消除隱患的好!

秦王將兒子發配海外,這個消息比陳昇之倒臺還要可怕。

就算是最遲鈍的人,也清楚了,這是要玩真的了!

再也沒有僥倖了!

果然!

就在發配了狗牙兒的第五天,針對謀害趙曙一案,公佈了調查結果。

哈密王趙世將勾結禮部侍郎馮京,試圖暗害皇帝,十惡不赦,罪不容誅!

作爲首犯,兩個人都被處以極刑!

家屬悉數流放大洋洲,永遠不準返回大宋。

牽連到這個案子的官員,一共不下50多人,該處死的全部處死,該發配的立刻發配。沒有半點遲疑,朝廷展現出的高效率讓人驚歎。

案子結束了,整肅也初見成果,王爺會不會收手了?

是不是要雨過天晴了?

大傢伙都在盼着呢!

快點安穩下來吧!

可一個晴天霹靂,把大家都給打懵了。

曾鞏被罷免了!

這個消息傳出,簡直比狗牙兒被髮配還要厲害十倍!

畢竟狗牙兒是個年輕人,他的作爲僅僅是觀感不好,趕到海外,歷練一些日子,受點懲罰,吃點苦頭,也就有交代了。

曾鞏不同啊!

他是六藝的核心成員,僅次於呂惠卿、章惇、曾布、蘇轍!

和王寧安既是朋友,又是師生。

自從嘉佑二年中進士之後,曾鞏一直兢兢業業,清廉勤勉,他先後在御史臺,翰林院,禮部做事,後來又負責修史,修起居注……每一件事情,都幹得漂漂亮亮,沒有半點差錯。

無論從哪個方面看,曾鞏都是完美的循吏。

這樣的人才,以往是爭搶着重用,王寧安怎麼能把曾鞏給罷黜了,這不是胡來嗎?

“我們不服氣!”

許多年輕官吏,甚至原來的六藝一系,都主動站出來,要給曾鞏鳴不平。

他們更是找到了曾布,“曾相公,南豐先生是你的兄長,他無故被罷免,你應該有個態度!”

“是啊,你要去和秦王說,無論罷黜誰,也不能罷黜南豐先生,如此大才,不能重用,那是宰相的過錯!”

……

大傢伙羣情激憤,曾布一臉古怪,他咳嗽兩聲,正在此時,有人從外面飄然而至。

來的正是曾鞏。

他一身儒衫,飄飄灑灑,難掩的書卷氣,簡直是謫仙一般的人物,天下文采,鍾靈毓秀,老天爺的眷顧,幾百年未必能出來一個。

如此完美無瑕,怎麼能罷官?

“南豐先生!”

“子固兄!”

他們七嘴八舌頭,曾鞏只是微笑聽着,最後他深深一躬。

“諸公垂愛,僕深深感激,不過大家不必爲我鳴不平,更不可以去埋怨秦王,他這麼做,是對的!”

“對的?什麼對的?我們不信!”

有人更是直接問道:“子固兄,是不是有人要陷害你,你說出來,王爺會明察秋毫的。”

“不不不!”

曾鞏連連擺手,他指了指自己花白的鬢角,“你們瞧瞧,我不年輕了!”

一句話,把大家嚇了一跳。

“南豐先生,你老當益壯,又沒有病,怕什麼?”

“不然!”

曾鞏懇切道:“三個月之前,僕過了60歲生日,花甲之年,放在尋常人身上,早就含飴弄孫了。僕卻還要夜以繼日,不停修書,熬得都是心血……年紀大了,體力不濟了,修書也沒有別人快,如果還霸佔着國史館的位置,別人怎麼辦?年輕人哪有出頭天?”

曾鞏一連串的反問,讓大家陷入了沉默。

這時候曾布站起來,他走了過來。

“這件事情師父把我們都叫去了,經過一番研究,我們覺得官吏要有個年齡的上限,超過年紀,必須下去,不能留在位置上,尸位素餐,擋着年輕人的路。”

此話一出,所有人倒是真的思索起來,有人就問道:“曾相公,請問這個上限是怎麼設置的?”

曾佈道:“宰執一級,年齡以65歲爲限,六部九卿,各行省平章事,負責軍務的經略安撫使,布政使,以60爲限,府、州、軍、縣,是55歲,普通吏員,是50歲!”

如果年齡到了,升不上去,就必須退休回家。

以曾布爲例,他負責修史,掛了龍圖閣直學士的銜,和六部侍郎平級,上限就是60歲,他超過了60,就算身體很好,沒有什麼劣跡,也必須退休,沒有商量的餘地!

當大傢伙弄清楚之後,一個個露出了思索的神色。

貌似這個辦法不賴啊!

其實大宋也有退休年齡限制,70歲就要致仕。

只不過這個要求落實很差,常常因人而異。

比如一些宰執重臣,從中樞離開,到了地方任職,幹到七老八十,也不知道退休……歷史上,人家文寬夫就愣是混到了92歲!足足超過標準22年!

而且70歲的標準又太高了,在平均年齡不到50歲的大宋,70歲致仕,意味着九成以上的官吏,能一直幹到死!

有這幫老傢伙在,新人哪來的出頭之路……王寧安設置了年齡限制之後,就必須強制新陳代謝,哪怕有功無過,也要給後輩讓出位置。

剛剛還義憤填膺的衆人,想通之後,無比爲之一振。

有幾個更是喜形於色,忍不住要給秦王拍巴掌……可又想到因爲年齡罷官的曾鞏,憋得臉都紅了!

第992章 得罪女人的下場第57章 樂極生悲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573章 大勝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812章 母子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038章 立法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1141章 清君側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202章 汴京遊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844章 專利法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569章 演戲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40章 弓箭社第642章 凌遲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926章 謀反第77章 職業武士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46章 豪奪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107章 封賞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69章 天價美酒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1105章 立憲第844章 專利法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222章 秀恩愛
第992章 得罪女人的下場第57章 樂極生悲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206章 文相公出招了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246章 趙宗景立功了第581章 最殘忍的報應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269章 天不收你我收你第516章 彩禮傷不起第573章 大勝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812章 母子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17章 人言不可信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1096章 王寧安要復出第1038章 立法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548章 新官場屠夫第1141章 清君側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28章 大宋是個怪物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202章 汴京遊第1084章 弒君的念頭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133章 天竺造反了第1043章 復興文家的使命第813章 小案子大思考第537章 王安石惹禍了第303章 決戰之橫財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524章 王老師的第一課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844章 專利法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569章 演戲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568章 張方平的真正使命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506章 絕望的錢家叔侄第40章 弓箭社第642章 凌遲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926章 謀反第77章 職業武士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764章 送給太子的財路第658章 傻瓜看傻瓜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683章 大膽閹豎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46章 豪奪第702章 扎心了,官家第107章 封賞第690章 損失很慘重第1107章 短兵相接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69章 天價美酒第817章 吃貨拯救世界第1105章 立憲第844章 專利法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222章 秀恩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