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醉翁悟道

從大理寺回來,歐陽修的幾個兒子都跑過來,歡迎老爹。其實他們也想去親自觀看,奈何老爹在堂上是被告,身爲兒子的去圍觀不妥當。

不過案子的每一絲進程都有人過來報告。

當王寧安抽絲剝繭,把所有污衊全部澄清的時候,歐陽修的府邸變成了歡樂的海洋,簡直比過年還高興。

歐陽發還弄了一個火盆,讓老爹從上面走過去,從此黴運全消。

“滾,都給老子滾一邊去!”

歐陽修心說又不是被抓到監獄,用得着這樣嗎?

他把幾個兒子趕走,這才請王寧安到了書房,往下一坐,歐陽修就覺得渾身都像散架子一般,連動動手指的力氣都沒有。

謠言害人,竟然可怕如斯!

老夫子也是不禁感嘆。

正說着,歐陽發又跑了進來。

“爹爹,剛剛傳來消息,說是賈昌朝去找陛下認罪了……這個老不要臉的,果然是他害了爹爹,孩兒這就去找他算賬!”

他一轉身,要往外面跑。

歐陽修真的氣壞了,“逆子,還嫌丟人不夠啊,滾去讀書,裝個啞巴,再多說一句,家法伺候!”

歐陽發滿肚子委屈,心說好不容易洗刷了冤屈,老爹怎麼都衝着自己來,難道不該找那些害人的傢伙算賬嗎?

王寧安扭頭,笑道:“行了,讓我和醉翁聊聊,你們都出去吧,別添亂了。”

把幾個小的打發出去,就剩下歐陽修和王寧安兩個。

過了好半天,王寧安才道:“醉翁,你怎麼看賈子明,他如此無恥,要不要想辦法,讓他身敗名裂?”

歐陽修呵呵一笑,伸出手指,晃了晃。

“二郎,你這話說的沒有水平,可不是智多星王二郎該說的。”

還多了個外號。

王寧安尷尬咳嗽,忙道:“醉翁,依我看,未必是賈子明乾的。”

“嗯。”歐陽修點頭,“這個案子,方崑山被錢家推到第一線,錢家被張家推到第一線,而張家又被蔣之奇推到第一線……那蔣之奇背後是誰?是賈昌朝嗎?賈昌朝背後還有沒有人?全都不好說啊!”

都說吃一塹,長一智,顯然,醉翁的水平也在快速提升。

爲什麼說這個局複雜,就複雜在這裡!

“老夫動了三代之治,動了千年儒家的根基,從上到下,賈昌朝,蔣之奇,劉輝……形形色色的人,都想置老夫於死地。不管是不是賈昌朝乾的,除掉了賈昌朝,也於事無補,反而會結下更多的仇恨,把老夫置於險境之中,二郎,你覺得老夫的看法,如何啊?”

王寧安笑了,發自肺腑地笑了。

其實他最擔心的就是歐陽修怒氣攻心,瘋狂報復,進退失據,那樣一來,對大局絲毫沒有幫助。

只是歐陽修身爲苦主,遭到了奇恥大辱,他報復也是情理之中,王寧安更是說不出什麼來。

所以王寧安急於知道歐陽修的想法,見到老夫子如此,他放心了不少。

“醉翁,咱們不妨分析一下眼前的局面,爲什麼會被誣陷?”

“對,死不怕,怕的是不知道怎麼死的。”歐陽修努力挺直身體,深吸口氣,才緩緩道:“老夫本以爲改良儒學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畢竟《竹書紀年》就擺在那裡,無可辯駁。可是現在看起來,是老夫低估了此事,低估了幾千年來的傳統啊!”

歐陽修蹙着眉頭,眼神當中,閃爍着光彩。說起來好笑,在大堂之上,他想的竟然不是案子,而是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東西,當他出來的時候,迎着夕陽,火紅的彩霞,歐陽修在那一瞬間,突然醒悟了,他找到了自己苦惱的根源,多年的困惑一朝解決,老夫子顯得非常興奮,頗有朝聞道,夕可死的幸福之感。

“二郎,你說他們污衊老夫和張氏有染,是爲了什麼?”

“爲了毀掉先生的名譽。”

“那爲什麼要毀掉老夫的名譽?”

“因爲那樣一來,你說的話便不可信了,他們就可以渾水摸魚,添油加醋,歪曲事實,繼續混下去……”

“說得好!”

歐陽修笑道:“那老夫再問一句,爲何我的道德名譽毀了,說的話便不可信了?古人也說過,不因人廢言,爲什麼到了老夫這裡,就行不通了?”

王寧安笑道:“醉翁必有高論,我洗耳恭聽!”

“呵呵,二郎,這些日子,老夫苦苦思量出來的一點心得,你和老夫一起參詳一下。”

……

衆所周知,孔子生活在禮樂崩壞的亂世,在他老人家生活的年代,沒有經歷過焚書坑儒,顯然保留了更多的上古文件。

《竹書紀年》上的東西如果是真的,孔老夫子應該都清楚。

可弔詭的是孔老夫子拼命修改上古的歷史,不斷美化皇帝,捏造禪讓,編造君臣相得的神話,說什麼百姓安康,物阜民豐,三代之治,堪稱後世典範……

顯然,三代之治有太多問題,經不起推敲。

孔老夫子爲何一定要捏造一個並不存在的東西呢?

這就涉及到了孔老夫子的思想,也涉及到了儒家話語權的邏輯核心。

首先,孔子是個積極入世的人,雖然屢次碰壁,但是孔子是希望讓世間變得更好的,他給這個混亂的世界開出了一劑藥方,那就是道德。

讀《論語》就會發現,孔夫子從頭到尾,都在談道德,該如何做一個有德行操守的人。

孔子認爲,人人都是君子,都講究仁義禮智,這天下就沒有亂子,一切都會秩序井然。

有了想法,還要說服別人,這就涉及到了如何構建話語權的問題。

在春秋戰國,各個諸侯國戰亂不斷,比得上智計權謀,陰險狡詐,顯然,沒有一個國家是靠着道德強盛起來的,唯一的宋襄公還成了千古笑柄。

孔老夫子放眼望去,沒有國家能作爲榜樣,無奈之下,孔夫子只能從過去的歷史當中,尋找治世,尋找明君,然後不停美化他們。

大搞春秋筆法,爲尊者諱,這一套東西。

愣是把賢君的成功,歸結到個人品德上,然後讓其他君王效仿。

如果有興趣,再去翻翻《孟子》,這本書裡面更是把這一套東西,發揮到了極致。

孟夫子不愧是孔夫子的繼承人,他見這個諸侯,見那個國君,都是那一套,先王如何行王道,天下大治,上古的君王是怎麼樣仁慈厚道……如果做得好,那就是繼承先王的遺志,如果做得不好,那孟子就說要向先王學習……

貌似這一套無懈可擊,其實裡面存在一個很陰險的騙局,作爲國王,繼承了祖先的基業,總不能說祖先的壞話吧?

你只要承認祖先是完美的,道德完人,就等於落入了孟夫子的陷阱,只能被老先生像孫子一樣教訓。

可問題是先君創業成功,是因爲道德好嗎?

顯然不是啊!

哪個白手起家的,不是一堆問題。

什麼坑蒙拐騙,陰險欺詐,無所不用其極……如果老老實實,循規蹈矩,他們就不可能成就霸業!

弄清楚這個,也就弄清楚了孔夫子和孟夫子,爲什麼忙活到七老八十,也沒人用他們!

因爲春秋戰國的時候,上古文件還保留了很多,他們的說法明顯存在漏洞,所有的國君都是務實派,當然不會接受。

接下來,更哭笑不得的事情出現了。

被儒家罵了兩千年的秦始皇,卻幫了儒家一個大忙!

秦始皇焚書坑儒,結果卻是上古的典籍大量流失,三代究竟如何,沒人能弄得清楚了……這回可好了,儒家士人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不斷美化,窮盡一切的力量,打造出一個理想國度。

在這個理想國度裡,儒家可以隨意往裡面填充東西。

君王是仁慈而英明的,又有自知之明,所以就有了禪讓。

大臣是忠誠能幹的,所以就有了伊尹放逐皇帝,卻不自立爲王。

還有一心輔佐侄子的周公,忠勇無敵的將領,富足安康的百姓……除了夏桀,商紂,周幽這三個倒黴蛋,其他都是好人。

而且爲了減輕三個亡國之君的罪孽,還把罪責推給了女人,讓她們變成了亡國禍水。

經過千百年的灌輸,儒家終於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理論體系。

隨着上古歷史遠去,沒人質疑他們的話語,漸漸的,三代之治,道德治國,就成了金科玉律。

如果不出意外,隨着程朱理學的出現,儒家最終完成思想大一統。

只是騙局終究是騙局,三代之治是假的,建立在虛假基礎上的儒學也是假的,至於儒家的集大成者——理學,更是這棵樹上結出來最毒的果子!

前面提到過了,孔老夫子的立論基礎,是道德決定論。

在道德決定論之下,所有的盛事都是賢君名臣創造的,朝廷選官,也要挑選品德過硬的,德在才先。

甚至發展到只要道德無敵,就什麼都能勝任!

實在不行,還有天降甘霖,鯉魚從冰窟窿冒出來……

隨着這套論理逐漸走向極端,什麼凍死事小,失節事大。什麼存天理,滅人慾。什麼滿世界的貞節牌坊,就變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但是顯然,這套道德決定論,有着致命的弱點!

“可悲啊,老夫雖然看到了這些,卻還要拼命維護自己的名譽,然後才能推翻道德決定一切,二郎,你說有趣不?”

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134章 冒險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21章 吳世誠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519章 天恩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727章 給宋相公的震撼彈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1141章 清君側第45章 巧取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57章 樂極生悲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72章 楊家槍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1153章 絕命書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2章 悍婦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304章 罪己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943章 秀才科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1038章 立法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123章 流民圖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1117章 父慈子孝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1074章 撕破臉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535章 喜當爹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2章 亡命徒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
第503章 洗刷冤屈的線索第134章 冒險第1113章 真的有金山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15章 替二伯默哀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057章 文相公要入會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689章 狄相公來了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404章 遼國要亂了第942 真 章 吾名屠夫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21章 吳世誠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651章 很受衝擊的趙宗垕第519章 天恩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1045章 富貴險中求第727章 給宋相公的震撼彈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1141章 清君側第45章 巧取第261章 錢荒有希望了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57章 樂極生悲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1120章 退休官員集中營第109章 財路和擴軍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72章 楊家槍第939章 全面剿殺第1153章 絕命書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830章 兒子最多的人第2章 悍婦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90章 王大詞人的傳說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661章 殺一于闐人,十倍償之第194章 被鄙視了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304章 罪己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400章 十萬雄兵第668章 楊廣是個好皇帝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943章 秀才科第27章 棒槌王良珣第507章 小人蔣之奇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1038章 立法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136章 皇后病危第123章 流民圖第270章 罪有應得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1117章 父慈子孝第882章 鹹魚翻身的文彥博第536章 不一樣的將門第1074章 撕破臉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535章 喜當爹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82章 亡命徒第248章 男人就該狠一點第75章 很慘的楊大公子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473章 終於造反了第120章 出了一個賊第442章 窘迫的耶律洪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