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

趙宗垕手裡的是一方玉印,只是已經殘破了許多,只能辨認出大寶于闐四個字,如果玉印完整的話,應該是這樣的幾個字“大朝大寶于闐國大聖大明天子之印”,其中“大朝”就是于闐對大唐的尊稱。

怛羅斯一戰,大唐並沒有真正失敗,他們幹掉了數倍於己的敵人,只是損失慘重,不得不後退補充,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唐兵便恢復了實力,只是突如其來的安史之亂打破了唐軍的步伐。

中原陷入了苦戰,再也沒有漢家兒郎進軍西域。

而留在西域的漢人,他們面對着一輪一輪的異族攻勢,憤然提刀,戰鬥到死。

祖孫從軍,兄弟並肩,他們和十幾倍的敵人鏖戰,打敗了一波又一波的敵人,死死釘在西域大地,戰鬥持續了一百多年,直到大唐滅亡,西域漢人依舊聚集在於闐國的大旗之下,血戰不止。

李聖天在位50年,幾乎無時不刻,不再盼望着中原的救兵。

只可惜趙大和趙二兄弟,連燕雲都拿不回來,只能給於闐送去一百多個僧人。

可即便如此,李聖天和他的部下充當中原屏障,死死擋住了喀喇汗國東進的步伐。

李聖天死了,他的子孫也消耗殆盡,可是他們最終擋住了中東來的人馬,一手持劍,一手持經的大食人沒有殺出西域,更沒能染指中原……這段悲壯的故事,王寧安曾經在皇家小學講過,並且說服了大宋的所有人。

經略西北,掃平西夏,然後就進軍西域,把漢家兒郎流血犧牲的故土重新拿回來!

趙宗垕牢記着師父的話,他從宮裡的故紙堆,翻出了李聖天送來的國書,找出來于闐國的貢品。

面對這些東西,趙宗垕不止一次想過,于闐國該是何等淒涼悲壯,又是何等滿懷期望……大宋有負漢家子民多矣!

趙宗垕很傷感,也很自責,他想過,如果自己繼位,一定要揮軍西域,親自去祭拜那些死戰不屈的真英雄!

趙宗垕一度以爲,于闐國已經消失了,所有人都戰死了。

只是這一次他看望西夏的流民,在要離開的時候,突然有一個髒兮兮的傢伙,從人羣當中衝出來,哇哇喊叫。

保護趙宗垕的侍衛立刻出手,制服這個傢伙,並且往外面退。

他漲得臉紅脖子粗,用盡全身的力氣,喊出了斷斷續續的幾個詞,“于闐,使者,上國,拜見。”

……

“師父,就是這個人!”

在王寧安的面前,是一張潔白的病牀,上面躺着一個人,他鼻樑突出,燕窩深陷,頭髮呈現栗色,很黑皮膚黑頭髮的中原人不同。

但卻沒有人會否認他漢人的身份!

出則夷狄,入則華夏!

這是老祖宗在幾千年前,就想清楚的道理。

漢家之所以能成其大,是因爲海納百川。

老祖宗也從來不會以狹隘的血統論,來區分不同的人。

只要認同漢家文化,忠於中原正統,就是漢人,反之,出賣中原,甘心當蠻夷的爪牙,諸如張元、吳昊、李清、樑乙埋之流,便是夷狄,是漢奸!

大唐最優秀的詩人是來自西域的外國人,朝堂之上,有兩成以上的官員是外籍……正因爲包容和開放,纔有大唐盛世,萬國來朝!

當然了,過分的開放也會泥沙俱下,良莠不齊。

但是,于闐人是不需要懷疑的,他們已經用無數的鮮血,證明了自己的忠誠,他們是最優秀的漢家子弟!

“我,我叫李力,是,是李從德的重孫,李聖天的後人。”這個人用不甚熟練的漢語,一字一頓,講述着他的經歷。

喀喇汗國的大食騎兵攻佔了和闐城,于闐國滅亡了,只是李聖天和李從德的子孫沒有放棄鬥爭,他們一路推到了東部的山區,繼續進行頑強抵抗,他們一度佔了上風,只是接下來西夏崛起、唃廝囉崛起,他們隔絕了于闐國的後路,瓜分了于闐國東部的疆土,在幾十年之後,于闐人終於幾乎消失殆盡了。

李力是最後一個于闐的使者,他拿着于闐國的玉璽,帶着國書,還有18位勇士,踏上了東進求援之路。

而在李力的背後,只剩下不足8000個于闐子民,還在艱苦奮戰。

李力最初選擇了青唐方向,奈何當時的唃廝囉勢力猶存,不讓他們通過,還斬殺了李力的一半隨從,他們不得不化裝成西域的商人,進入了西夏的境內,他們從沙洲艱難跋涉,一路經過甘州,涼州,距離傳說中的大宋,越來越近了。

只是這短短的道路,太艱難了。

李力被西夏官吏勒索,雙方發生械鬥,他們在逃亡的時候,被擒生軍抓獲,變成了奴隸。

一干就是5年,去年冬天,李力最後一個隨從也死了,整個于闐使團,就剩下他一個人。

國書已經丟失了,玉璽也摔壞了,幾乎沒有任何東西,能夠證明他的身份。

李力一度是絕望的。

只是他想不到,大宋對西夏發起了反攻,在殲滅鐵鷂子之後,大肆招攬西夏人歸降,結果就是李力隨着一隊西夏流民,逃到了大宋。

李力做夢也沒有料到,他竟然會以這種方式,來到了朝思暮想的大宋。傳說中的上國的確不一般。

百姓富足,物阜民豐,對待流民,十分客氣。

給他們安頓住處,給他們吃喝食物,李力完全不敢相信。

甚至大宋的太子還出現了,去看望他們,在確認了趙宗垕身份之後,他幾乎是瘋癲的,沒錯,這就是上國,仁慈的天子,可敬的太子殿下……他不顧一切,衝了出來,李力爲了他的魯莽付出了代價。

侍衛使用擒拿術,卸掉了他的胳膊。

假如不是趙宗垕聽過於闐國的故事,或許李力已經是一具屍體了。

不過他並不後悔,他強撐着,從牀上滾下來,跪在了趙宗垕和王寧安的面前,痛哭流涕。

“外臣,李……尉遲力,祈求殿下發兵,救救于闐吧!”

尉遲是于闐國的姓氏,李聖天爲了表示對大唐的尊敬,才改姓李,其實他不知道,改姓的時候,大唐已經亡國了。

如今中原的天子已經姓趙,再自稱李力,多少有些不合適。

“我會給父皇上書,請求他賜姓趙氏。”

李力愣了一下,慌忙磕頭,感激道:“趙力拜謝殿下,給殿下磕頭了!”

王寧安道:“殿下,于闐使者受盡了艱辛,還是先讓錢太醫給他診治身體,多多休息吧!”

“不用!”

趙力急了,立刻跳起來,大叫道:“我沒事,我還能打仗!”

彷彿爲了證明他的勇敢,趙力舉起胳膊,努力捶打胸膛,可惜他忘了,剛剛接好的關節,哪裡有力氣,胳膊舉到了一半,便痛苦垂下。

趙力羞愧無比,兩腿癱軟,坐在了地上,淚水從他的眼角滾落,很快就溼了一片衣襟。

“你離開于闐有多久了?”王寧安低聲問道。

趙力仰起頭,哭道:“七年,七年多了!”

他的喉結不停上下滾動,顯得非常焦急,“不能等了,我來的時候,于闐已經不足兩千個戰士,不到一萬人!又過了七年,他們,他們或許都死了,死光了……大人,快點派兵吧!哪怕有幾千人也行,救救于闐國吧……”

王寧安深深吸口氣,伸手把趙力拉了起來。

“你既然是于闐人,于闐就不會亡國,哪怕只剩下一個人,大宋也會幫着于闐復國!”王寧安承諾道:“我們不止會派兵,還會派遣很多人馬,喀喇汗國會被大宋從地圖上抹掉,整個西域,乃至蔥嶺以西,都是漢唐故土,一寸也不允許丟失!”

“把一切都交給大宋吧,我會全力以赴的!”

王寧安再三交代,才帶着太子回到了行在。

路上的時候,趙宗垕就忍不住道:“師父,你是不是懷疑他是假的于闐人?”

王寧安笑道:“殿下,不是懷疑,國家大事,從來不能只靠着一個人的說法,更何況他離開于闐已經七年多了,那裡現在如何,于闐國是徹底滅亡了,還是在堅持戰鬥,這些我們都不清楚,根本沒法倉促答覆他。”

趙宗垕點了點頭,又疑惑道:“師父,時間不等人,可一定要儘快弄清楚,我怕于闐國真的亡了,他們太可憐了!”

趙宗垕情急之下,都要哭出來了。

“殿下放心吧,拿下了青唐之後,臣就交代王韶,派遣人員,去西域瞭解情況,探查于闐國,也是他們的任務,我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了。”

王寧安還真有點未卜先知的本事,就在他和太子說完的第二天,三郎王寧宣就從青唐趕了回來。

一路上王寧宣風塵僕僕,非常狼狽。

“二哥,我們找到了于闐國!”

王寧宣一見面就迫不及待道:“他們還在戰鬥,他們還在和敵人拼命!他們沒有投降!沒有!!”

王寧宣捫心自問,他是一個不怕死的戰士,他出身王家,他打過幽州之戰,他不怕任何敵人!

只是這麼了不起的王三郎面對着于闐人,徹底服氣,心服口服!

“二哥,我們找到了于闐人,還和他們並肩戰鬥,打敗了喀喇汗國的5000人馬!”王寧宣說得很急促,“開春,明年開春,如果援兵不到,喀喇汗國就會出動上萬人,到時候于闐人都會死絕的!”

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229章 下馬威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25章 長街毆鬥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3章 祖宗顯靈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637章 覆滅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731章 找茬兒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72章 楊家槍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807章 龍體堪憂
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268章 不殺士大夫第169章 遼國慫了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899章 狄青也變壞了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第387章 兒科聖手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133章 一道難題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954章 民心在我第1014章 你想做首相嗎?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第451章 趙禎很支持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41章 倒黴的王良珣第783章 強大若斯第229章 下馬威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973章 金融改革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25章 長街毆鬥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1131章 拋棄金本位第944章 漕糧之戰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935章 狗急跳牆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281章 還要靠王二郎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441章 套路太深了第1089章 君臣父子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3章 祖宗顯靈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652章 狗牙兒的使命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1142章 想當上將的狗牙兒第894章 重建地方秩序第762章 女財神的野望第637章 覆滅第99章 歐陽修的魅力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792章 包拯病倒了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276章 無恥是沒限度的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1024章 大宋的仁與威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18章 麪條飄香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895章 狠人呂惠卿第731章 找茬兒第777章 萬國來朝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72章 楊家槍第346章 大氏在哪裡第420章 帝國碰撞第779章 大國威風第332章 趙禎搞事情第267章 第一份不平等條約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761章 貫通河西走廊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741章 喜歡內鬥的宋人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496章 懂事的太子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807章 龍體堪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