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捷報頻傳

一秒★小△說§網.】,精彩小說無彈窗免費閱讀!

從大戰開始,趙禎就處在高度的緊張之中,幾十年的文恬武嬉,豈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他有很多的抱負和設想,要興利除弊,要留給子孫一個盛世太平。可是真正做起來,才知道有多難。

河北軍團,經過整頓,能拿出來使用的人馬不到7萬,素來以人馬衆多著稱的大宋,對比起遼國,居然形不成兵力優勢,趙禎能不汗顏嗎?

“狄愛卿,我大宋的軍制真的遭到了這個地步?”

狄青不敢隱瞞,“回稟聖人,空餉缺額,這是歷代以來的痼疾,而且這幾十年來,朝廷缺少選拔將領的規程,致使將領昏聵不堪用,除了撈錢賄賂上司,就沒有別的本事了。”

狄青隱瞞了真正的原因,作爲一個厚道人,狄青是不會隨便告黑狀的,哪怕是證據確鑿!

大宋的武舉同樣分成三級,取解試,會試,殿試,其中最重要的是會試,也就是兵部主持的,如果說歷來科舉難以避免黑幕,那麼武舉從裡到外,全都是黑的。由於宋代對武將的要求很高,希望文武全才,弓馬騎射合格,還要能寫文章,才能通過科舉。

看似很有道理的設計,根本是玩人的!

首先弓馬騎射的難度降下來,稍微練幾下子就能通過,反而有真功夫的人佔不到便宜。

至於考文章,這就更扯淡了,能把文章寫得花團錦簇,人家爲什麼不去考文舉,何必浪費精力!

而且文章取士,真的難分優劣。

說白了,從武舉出來的人,都是半吊子,功夫不怎麼樣,文章本事也稀鬆平常,典型的廢物點心。遍觀整個大宋朝,就沒有哪個名臣名將是從武舉出來的。

當然武舉的衰敗誰都看在眼裡,歸根到底是缺乏人才,在慶曆新政的時候,范仲淹就提議仿效各地的官學,設立武學,培養將才。

想法很好,可惜武學只維持了100天,就慘淡收場,原因很簡單,根本沒有人報名!

長期的重文輕武,大宋朝欠的債太多了。

趙禎環顧左右,除了狄青能參贊軍機之外,其他人都不行,在地方上,領兵的大將更是匱乏,這幾年勉強冒出來的只有王良璟,其餘楊懷玉等人還太嫩。

到了打仗的時候,不得不用古稀之年的王德用,不得不把王寧安拉來充數!

面對如此淒涼的局面,趙禎真是想哭,卻又欲哭無淚!

“無論如何,這一場大戰結束,朕都要復興武學,真正培養能領兵打仗的大將。”

聽到趙禎的話,狄青止不住淚水涌動,十分感慨,“誠如是,我大宋有福了!”

趙禎滿臉苦笑,“補救而已,但願爲時不晚!”

君臣剛剛商量完,突然有急遞送來,趙禎已經下令,凡是河北發來的,全都直接送到御前,不管什麼時候都不許耽擱,遲延片刻,就以貽誤軍機論處。

趙禎拿起了王德用的急遞,還沒看完,他就急得大拍桌子。

“荒唐,荒唐!”

趙禎怒了,王德用那麼大的年紀,怎麼能讓他去霸州頂着,這大宋真的就沒人了麼?

狄青見皇帝無比震怒,臉色青紫,他急忙躬身,詢問緣由,趙禎忍着氣,把急遞扔給了狄青。

“你看看吧!”

接過來,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狄青臉上也發燒了,恥辱,真是天大的恥辱!恨不得找個地縫兒鑽進去。

只是狄青終究比趙禎更懂軍務,他思量一陣,“陛下,臣以爲王老將軍更熟悉軍前的情況,他去霸州雖然擔着風險,但憑着老將軍的經驗,守城綽綽有餘。而且王家父子,一個奇謀百出,一個能征慣戰,憑着他們手上的兵力未必不能重創遼兵。”

注意,狄青用的是重創,他都不敢相信王家軍能贏。

狄青向趙禎建議,京城的5000靜塞鐵騎立刻做好出徵的準備,一旦河北戰場有失,狄青願意親自領兵,和遼寇決一死戰!

趙禎很無奈,卻又沒有別的辦法,接下來的幾天,皇帝十分煩躁,他都不去皇后的宮中看望小皇子,生怕把不好的情緒帶過去。

他因爲一時的憤怒,居然重責了好幾個宮女太監,還有人被打成了殘疾。

事後趙禎很後悔,但是就是控制不住,他就像是隨時要爆炸一樣,尤其是面對着朝中的幾位相公,更是沒有好臉色。

趙禎一再催促糧餉,同時又下令賈昌朝,要參照官學的規模,每一所官學都要對應一座武學,雙方招生數量要持平,而且武學要有更多的補貼,要給戰馬,給弓箭……

皇帝如此擡舉武學,弄得很多文臣心裡都不舒服,有心反對,可是在這個關頭,誰有膽子上書啊!

就這樣,一直持續了五天的光景,河北再度送來急遞,這次是王寧安送來的,他上奏趙禎,耶律洪基繞道攻擊保定軍,滄州兵已經出動,去截殺耶律洪基。

這道急遞送來,政事堂立刻炸開了。

開什麼玩笑,耶律洪基四萬人,滄州兵有多少,不到兩萬,能出動多少?按王寧安的說法,只有區區一萬人!

以一敵四!

當你們是什麼?天兵天將啊?

人馬對比調過來還差不多,想靠着一萬人擊敗遼國大軍,根本是癡人說夢,而且耶律洪基是遼國太子,手上的人馬都是遼國的精銳,豈是鬧着玩的!

“老臣以爲,應該立刻給王大人下旨,讓他小心謹慎,不可輕敵。”說話的是曾公亮。

韓琦眼珠亂轉,他也想站出來,說兩句,可問題是韓琦覺得王寧安這小子非常邪性,多少次明明是必敗之局,都讓他給扳過來了!

銅價之戰如此,渤海國的事情也是如此……假如再鬧出一次來,他韓相公就沒臉在朝堂混了。

爲了穩妥起見,他只能給王堯臣使眼色,讓他說話。

王堯臣沒有辦法,不得不站出來。

“曾樞相,以我之見,此時給王大人降旨,已經晚了,只怕連保定軍也未必保得住了!”

曾公亮黑着臉道:“王相公,切莫胡言亂語,擾亂軍心!”

王堯臣輕笑道:“非是我有意如此,奈何王大人年輕氣盛,不知輕重,以一萬人馬,如何能勝得過遼國四萬鐵騎?他戰敗了倒是小事,可是河北門戶洞開,京城不安,後果如此嚴重,真不知道誰能承擔!”

他還想說下去,賈昌朝偷眼見趙禎臉色鐵青,顯然很不高興,他不能不說話了。

“王相公,此時不是說風涼話的時候,你有辦法拿出來,沒有辦法就多想想,不要隨便說話!”

天可憐見,王堯臣也是參知政事,堂堂副相,被人家當小孩子教訓,一時怒衝腦門,頭髮都立起來了!

“還能怎麼辦!當然是加強戒備,要先保護京城安全,再派人去大名府督師,如果讓遼兵破了大名府,什麼都晚了!”

這時候王堯臣把目光轉向了狄青,冷冷道:“狄樞相,眼下朝中只有你能征善戰,河北的大局只怕要你去主持了,狄樞相不會推脫吧?”

狄青聽出了王堯臣的譏誚之意,沒有辦法,當年王堯臣考中狀元,東華門唱名,風光無限。而當時的狄青還是個賊配軍,別人都羨慕狀元風光,年少輕狂的狄青卻放言,未必比不上狀元……

幾十年過去了,狄青果然做到了樞密使,位置超過當年的狀元郎。

從此之後,人們對狄青充滿了敬畏,提到他的時候,總是喜歡把當年的狀元郎拉出來,尤其是最近幾年,王堯臣頻頻被拉出來鞭屍,讓王相公無比鬱悶,對武夫的偏見越來越深,已經到了偏執的地步。

狄青平時對諸位相公都非常客氣,甚至以師禮對待,只是他的退讓換不來尊重,人家反而變本加厲。

狄青臉色陰沉,終於大聲說道:“王相公,狄某非是怕死之人,如果真的需要,狄某百死不悔!如今霸州不失,王大人未敗,就斷言遼兵要殺過來,根本是無稽之談!陛下,以臣之見,王大人至少有一半的把握,擊敗耶律洪基!”

王堯臣惱羞成怒,“狄青,只有一半的機會也敢拿到朝堂上說事?須知道一旦王寧安敗了,後果何其嚴重!你負擔得起嗎?”

啪!

毫無徵兆,趙禎突然拍桌子了。

“都不要吵了!看病問大夫,教書請先生。朕信得過狄愛卿的判斷,也信得過王卿的本事,只管等候消息吧!”

接下來,又是差不多難熬的一天,趙禎幾乎等得發瘋了。

就在幾乎要崩潰的時候,消息終於傳來了。

“捷報,陛下,紅城寨大捷!王大人大破4萬遼兵!”

趙禎一聽,居然激動地站起來,搶步抓過捷報,撕開了觀看,纔看了幾行字,趙禎就放聲大笑。

“王卿果然沒有辜負朕!”

剛看完這份捷報沒多久,又有人跑進來。

“捷報,霸州之圍以解,王老將軍安然無恙!”

趙禎更是興奮地手舞足蹈,一旁的王堯臣卻是老臉通紅,冷汗直流,站在那裡,就像是個小丑兒一般!

這還不算完,轉過天,又是連續捷報傳來,王良璟大軍渡過巨馬河,攻佔新城,遼兵再次潰逃……好嘛,都殺進遼國境內,真是虎將強兵啊!

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553章 入蜀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95章 賑災妙法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509章 御駕親臨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番外 二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913章 惡鬥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168章 好奴才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50章 御批三國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572章 底牌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800章 情深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659章 天兵至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926章 謀反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564章 碾壓第21章 二伯來訪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106章 大財源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1074章 撕破臉第195章 很尷尬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
第302章 決戰之天子之怒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553章 入蜀第700章 有罪證了第95章 賑災妙法第875章 五千對十萬第196章 造訪楊家第1145章 秦王之上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509章 御駕親臨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765章 賈相公要掛了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番外 二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913章 惡鬥第432章 百姓悍勇,士紳背叛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193章 鮮衣怒馬少年郎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168章 好奴才第1073章 你被開除了第427章 喚醒漢魂第24章 包黑子怒了第736章 要命的罪證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1006章 投票的日子到了第53章 很了不得的權力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952章 勤勞的文相公第413章 大宋第一戰神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312章 汴京的外賣小哥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521章 有人要搶六藝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252章 火燒升龍府第784章 大宋的危機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50章 御批三國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782章 黑虎阿福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863章 文彥博造的孽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243章 不拋棄,不放棄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1159章 龐大資產的處置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911章 王爺問案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227章 改造遼國計劃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572章 底牌第108章 身價倍增第800章 情深第951章 悽慘的錢家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659章 天兵至第772章 規範金融市場第286章 昂貴的銅鏡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926章 謀反第582章 文官逼宮第564章 碾壓第21章 二伯來訪第963章 六部爭奪戰第129章 韓宗武的妙計第160章 皇帝被說服了第106章 大財源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1074章 撕破臉第195章 很尷尬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