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神奇的小皇子

王寧安以往很不理解,爲什麼朝臣都熱衷奪嫡,都把太子視作國家的根本,皇帝好好的,老老實實做事不就行了,一個小孩子能有什麼作用,國家的根本是民心,是百姓!

當然,王寧安還會保持這個看法,但是小皇子的順利降生,確實給大宋帶來了不一樣的變化。

首先,他不但是皇子,還是嫡子,母親是皇后,從出生那一刻,就是穩穩當當的皇位繼承人,誰也別想染指,哪怕全天下的文人,也沒誰敢公開說皇子沒資格繼位。

這一點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最先感到強烈變化的就是首相賈昌朝。

作爲陰了范仲淹的三大元兇之一,賈昌朝可真不弱,富弼,韓琦,算什麼東西!十年前喝老子的洗腳水,現在也是一樣!

有人要問了,賈昌朝爲什麼顯得猶猶豫豫,瞻前顧後,一點魄力都沒有呢?

真不怪人家賈相公,趙禎無子,文官都爭着去巴結趙宗實,賈昌朝那時候一直在大名府,錯過了結交的好機會,混不進趙宗實的核心圈子。

以他的地位,當然不屑於捧臭腳,當孫子。故此賈昌朝遊離在文官的主流之外,他和王寧安勾勾搭搭,又不捨得和文官作對,就是這個原因。

咱賈相公要伺候好當今聖上,又要給以後留退路,還要防着趙宗景異軍突起……在三個刀尖上跳舞,換成是普通人,早就被紮實了,咱們賈相公能安然無恙,就說明功力深厚,不同尋常。

只是皇子降生,賈昌朝的態度立刻就不一樣了。

這回汝南王府沒戲了,趙宗景這邊也不用惦記,他就該拿出首相的威嚴了。

賈昌朝以政事堂的名義,第一道上奏,就是提議強軍。

賈相公認爲王寧安在京城的投資非常成功,眼下京城物流發達,各種服務行業吸納了20萬的勞動力,其中15萬是原來的廂軍。

這些廂軍被裁撤,直接減輕了200萬貫的軍費開支,同時貢獻了超過300萬貫稅收。

等於給朝廷增加了500萬的收益,是一大德政。

賈昌朝認爲可以向大名府,河間府等地推廣,利用五年的時間,再裁撤30萬廂軍,徹底甩掉軍費沉重的包袱。

與此同時,要把節省下來的軍費用來整頓禁軍。

賈相公認爲過去只是着眼裁軍,只是想着省錢,卻忘了根本。

軍隊是要打仗的,尤其是大敵當前,任何貿然裁軍,都會帶來災難的後果,因此裁軍和強軍,是一體兩面。

裁廂軍,強禁軍!

要以重建靜塞軍作爲突破,整頓河北軍團,裁汰老弱,充實戰馬,精煉士卒,還要擴充軍械作坊,生產更多的牀子弩,增加火藥火油,研究剋制騎兵的戰法……賈昌朝要求整軍由樞密院挑大樑,同時御史臺負責監督,務求快速有效,在三五年之內,要組建出十萬可戰之兵!

賈昌朝的建議上去,立刻引來了一片驚歎。

包括歐陽修,范仲淹,晏殊,狄青等等,都吃驚非小。

老賈這個人隱藏的可夠深的,他關於裁軍和強軍的論述堪稱經典,目光獨到,見解深邃,而且主張建立十萬精銳,更是和狄青預估的河北軍團的實力,非常接近。

以趙二兩次北伐的經驗,遼國的極限是對抗二十萬強兵,經過這麼多年,遼國也衰敗了很多,如果大宋能拿得出10和國初相仿的精銳,就有圖謀燕雲的本錢,再加上渤海國的配合,光復燕雲有望!

“這個賈子明,藏得是真深,他怎麼不早點提出來?”歐陽希臉色鐵青,十分惱火。

范仲淹卻呵呵一笑,“賈相公的確比咱們厲害多了,人家知道把握時機,時機不到,多說無益,時機到了,水到渠成……”

真讓范仲淹說中了,賈昌朝上表之後,趙禎把他叫到了宮中,君臣單獨談了一天,事後趙禎立刻批准了賈昌朝的建議,並且下旨,由賈相公主持整頓軍務的大業。

……

小皇子的神奇作用,還遠遠不止這些。

以往曹佾雖然和王寧安關係很好,可是曹家沒有摻和到靜塞軍之中。道理很簡單,身爲外戚,一舉一動,都要小心謹慎,不能留下把柄。

尤其是儲位懸空,誰知道下任皇帝會落到誰的手裡?萬一曹家撈過了界,那豈不是找死嗎!

等到曹皇后生產了,曹家上下才徹底鬆口氣。

未來的皇帝就是自家人!

而且看趙禎的態度,對這個孩子非常喜歡,之前又有那麼多雜音,說是要從宗室子弟挑選人員,身爲皇子的親舅舅,曹佾站出來,替外甥衝鋒陷陣,撐起一片天,那是天經地義。

所有曹佾毫不猶豫派遣自家的子弟,加入到靜塞軍當中。

這就是一個信號。

隨着曹家態度變化,剩餘的將門也不再猶豫了,全都押寶靜塞軍,把這支人馬看成了未來太子的親衛隊!

不得不說,小皇子剛剛降生,就得到了各方的力挺,除了他爹之外,還有無數人行動起來,爲了他用盡了渾身解數。

只是這個幸運的小子什麼都不知道,除了啃手指頭,就是哇哇大哭。

曹皇后把小皇子留在了身邊,雖然安排了乳孃,但是曹皇后堅持自己餵養,果然,小傢伙很是健康,虎頭虎腦的,連哭都格外有勁兒。

趙禎沒事就過來看看孩子,把兒子抱在懷裡,一剎那趙大叔簡直樂開了花。有了兒子,他做的事情纔有意義,沒有兒子,整個世界都是灰暗的。

“梓童,朕準備給咱兒子請最好的先生,讓歐陽愛卿教導他如何?要不範愛卿也行!”

提到了兒子的教育,曹皇后難得沒有盲從。

“聖人,依臣妾之見,這些老先生固然學問人品一流,但是都欠缺一點靈性。”

趙禎笑道:“梓童,放眼大宋,還有比他們兩位更合適的老師嗎?”

“有!”

“誰?”

“就是王大人唄!”曹皇后笑道:“他雖然沒有經過科舉,當學問不差,《三字經》是他編寫的,六藝的算學也是他開創的。臣妾說一句過分的話,雖然歐陽老大人,範大人他們都在六藝教書,可六藝真正的靈魂是王寧安!”

趙禎哈哈一笑,“真是什麼都瞞不過梓童的眼睛,是啊,王卿提倡知行合一,六藝學子與衆不同,就是靠這四個字!要不這樣好了,等咱皇兒大一點,直接送到六藝學堂,跟其他孩子一起讀書,一起長大……這樣啊,咱皇兒身邊就有了一大幫小夥伴,他們就能輔佐皇兒,讓他坐穩位置。而且去了學堂,皇兒見識多了,也不至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說起來慚愧啊,這麼多年,朕總算是想清楚了,不能偏信任何一幫人。朕就是偏聽了文官,幾十年碌碌無爲,以致江山紛亂,連區區的李元昊,也能欺負朕!”

想到這裡,趙禎的拳頭攥緊,渾身的肌肉也繃了起來。

懷中的小皇子似乎感到了父親的異樣,他不高興地伸出小手,抓住了趙禎的鬍鬚,用力撕扯着,小眼睛瞪着老爹,又惹來趙禎一陣大笑,連鬍鬚被扯下來都不在乎了。

曹皇后連忙把孩子抱了過來,還衝着兒子怒道:“不許對父皇無禮,聽到沒有?”

趙禎卻笑道:“小孩子懂什麼,他還太小了,可朕已經太老了,不知道……”趙禎甩甩頭,重新振作道:“梓童,朕要替皇兒掃清四夷,給他一個太平盛世,這樣朕才能放心啊!”

小皇子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趙禎!

責任心,使命感爆棚的趙禎恢復了年輕時的狀態,格外勤政,不是年輕時候的傻幹活兒,而是目的性十足。

首當其衝,就是渤海國襲擊興城的事情,趙禎下令,要卯足勁頭兒宣傳,把所謂大氏的忠勇,淋漓盡致表現出來。

王寧安離京的時候,就給曾布安排了任務,讓他弄出報紙,宣揚六藝的理念,掃蕩舊派的腐儒。

這段時間,報紙已經發動起來,深受百姓歡迎。

有了皇帝授意,報紙更加連篇累牘,報道遼國的可惡,介紹渤海國的情況,把興城大戰說成了一朵花。

遼國自作自受,惡貫滿盈,不堪遼國壓榨的部族已經起來了,渤海國就是燎原之火,早晚要摧毀契丹!

這是在治理恐遼症!

還有一些文章,類比渤海國和大宋,相比之下,渤海國不過是幾百個遺民,就能奮起反擊,大宋子民億兆,土地萬里,財富堆積如山。

爲何大宋就不能振奮起來,光復燕雲故地?

不復燕雲,有何面目,去見歷代先祖?

整個大宋被震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甚至揹着家裡,跑去參軍,還有人直接往河北跑,希望能幫助渤海復國。

就在這種風浪之中,遼國派遣張孝傑和蕭大祐爲使者,來到了大宋,隨着他們一起回來的還有狀元鄭獬同劉林森。

見到了趙禎之後,遼國展現了超級強硬的態度。

“我們已經知道了,大宋冊封渤海國王,在遼國背後下手,背棄盟約,所作所爲,卑鄙無恥!如果不立刻停手,將渤海海盜交給大遼,只有兵戎相見!”

趙禎看了遼國的國書之後,只給批了六個字:“你要戰,那便戰!”

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144章 禁酒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76章 攜手合作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659章 天兵至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562章 新交子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23章 流民圖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32章 線索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48章 聲聞於天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913章 惡鬥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番外 一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29章 三顧茅廬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106章 大財源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123章 流民圖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294章 王寧安的死黨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464章 民變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
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607章 老文的反殺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625章 堅決改革的趙禎第371章 厚待武人的開始第1139章 趙曙是個大傻蛋第1158章 除貪務盡第144章 禁酒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277章 大宋的維和計劃第1章 妹妹和弟弟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81章 大家都在謀劃第76章 攜手合作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659章 天兵至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904章 耕田不用牛第562章 新交子第173章 教你們辦外交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291章 金融創新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123章 流民圖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707章 團滅四相公第32章 線索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798章 三位夫人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1050章 一場茶葉引發的戰爭第989章 蔡京的偶像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48章 聲聞於天第613章 弒君大案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358章 經濟制裁第722章 窮則思變的宋相公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913章 惡鬥第137章 狠人夏竦第599章 欣喜若狂的趙禎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756章 把昏庸進行到底番外 一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171章 指鹿爲馬第805章 高人出招第622章 君臣情深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29章 三顧茅廬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1127章 新的議政會議第339章 爭鬥的開始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347章 創造一個民族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746章 兩個三元及第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106章 大財源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290章 瘋狂搶購第138章 尊貴的士大夫第123章 流民圖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294章 王寧安的死黨第647章 重建絲綢之路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1021章 文相公,你沒錯的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464章 民變第729章 被教訓的宋庠第1036章 爲了活命第744章 大宋的西進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