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

“永叔年富力強,又是他主持興學的,山長職位,非永叔莫屬。”地位最高的晏殊說話了。

梅堯臣笑道:“的確永叔最合適不過了。”

歐陽修犯了難,如果晏殊不來,他當之無愧,可晏殊來了,哪有他的位置……

“要不這樣吧,醉翁擔任山長,晏相公出任名譽山長。”

不用問,這種餿主意一定是王寧安出的。

晏相公意味深長看了這個年輕人一眼,笑道:“既然東家話了,就客隨主便吧!”

經過了一番商討,晏殊出任名譽山長,歐陽修任山長,梅堯臣任副山長,餘靖任教育長,本來沒有王寧安什麼事,誰知道歐陽修提議讓他做財務長,得到了大家一致贊同。

面對着一雙雙殷切的目光,王寧安簡直想罵人,這幫老貨簡直吃人不吐骨頭,什麼財務長,擺明了讓自己出錢,他們死死吃一口!

儘管滿肚子委屈,可是這些傢伙別人花錢都請不來,王寧安只能痛並快樂着。

把官職分配完了,餘靖突然一拍大腿。

“我說永叔兄,咱們商量了半天,還忘了給書院取名,該叫什麼合適?”

王寧安眨眨眼,急忙站起來,笑道:“我提議叫大學,京城有太學,咱們少一點,叫大學,怎麼樣?”

“不怎麼樣!”

歐陽修唬着臉,心裡說王二郎壞得冒泡,剛剛坑了他一次,立刻就報復回來。新辦的學堂,就要和官府的太學叫板,嫌麻煩不夠!

“那叫稷下學宮。”

這話說出來,不用歐陽修,其他幾個老貨一起動手了。

丫的太不要臉了,膽子再大,也不能和先秦諸子聖人相比啊!

大家直接把王寧安排出在外,有人提議叫滄州書院,晏殊搖頭了,堂堂相公,跑到地方書院幹什麼!

想來想去,歐陽修悶聲道:“要不這樣,就叫六藝學堂。”

“永叔的意思?”晏殊問道。

“禮、樂、射、御、書、數,這是西周時候,官學確定的六種本事,也是儒門子弟的六種必要修行。自從大宋立國以來,科舉大興,偃武修文,士人專注文章經義,忽略了其他本事,科舉出來的人才不通農政、不懂水利、不能理財、不會打仗……雖然有些本事可以當官之後不斷歷練,但是關乎國計民生,百姓生死存亡,不能隨意交給外行,拿老百姓的生死當做兒戲,這也是僕創立學堂的初衷……”

歐陽修的一番話,語重心長,大傢伙頻頻點頭。

尤其是蘇老泉,竟然手舞足蹈,簡直說到了心坎裡。

原來他就是不善於奢靡浮華,空洞無物的文字,才慘遭落榜的,歐陽修的主張深和他的想法,而且格局更加龐大,蘇老泉覺得真的來對了。

倒是王寧安,他的心思花花,通過幾個人的表情,察言觀色,漸漸猜出了端倪。

不管是餘靖,還是晏殊,他們和當道諸公都有些矛盾。

藉着辦學的旗號,宣揚他們的理念,和幾位相公掰手腕。

其實也不難理解,沒有更深層的考慮,人家纔不會屈尊降貴,跑到小小的書院當臭老九!

王寧安一直捉摸着利用這些人,人家也把算盤打得噼裡啪啦。

到底是誰利用了誰,還真不好說!

……

確立了書院名稱,又劃分了職務,幾位大頭巾就準備着開門招生了。

王寧安腦袋都大了,你們長點心好不,這是三四千人的學校,不是幾十人的學堂,哪能沒有規矩!

“醉翁,身爲山長,你老覺得書院該怎麼劃分?”

“這有何難!”歐陽修曾經協助范仲淹推行興學令,又創立太學,經驗豐富。

“六藝學堂分爲上舍、內舍、外舍,新生入外舍學習,每一個月小測,半年大測,兩年期滿,成績好的升入內舍,內捨生成績優異者,可升入上舍,由我等親自教導。凡上舍學生,皆由書院提供衣食筆墨。”歐陽修抓着鬍鬚,笑道:“少不得要財務長多想點辦法纔是。”

又讓小爺出錢!

王寧安鄙夷地撇撇嘴。

“醉翁,你老的法子完全是照搬太學,且不說太學生有科舉優惠,比如上舍一等可以直接授官,中等可以免除禮部試,下等可以免除取解試。就說在滄州複製一座太學,能實現你老的辦學理念嗎?”

歐陽修略微沉吟,沒錯啊,既然叫做六藝書院,肯定和太學那種偏重經義,偏重詩詞的官方學堂不同。

“二郎,你有什麼高見?”

“高見談不上,晚生斗膽請教,諸位前輩以爲爲何讀書?”

這個問題一出,在場衆人面色一變,看似簡單,實則很不好回答……

餘靖倒是很坦然,他坦蕩說道:“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讀書爲了求取功名,爲了貨賣與帝王,爲了做官,爲了一展胸中所學,往大了說爲了天下蒼生,往小了說,是爲了光宗耀祖。王二郎,你以爲如何啊?”

“先生高見,晚生還想請教,有多少人能靠着讀書,實現上述願望呢?”

這回歐陽修開口了,“我朝科舉大興,天心仁慈,每年取士不在少數,然則四年一科,每科錄取幾百人,天下讀書人,能通過科舉者,百中無一。”

“那其他人呢,就潦倒困頓一輩子?”王寧安追問了一句,歐陽修瞠目結舌,他看過太多的落榜生了,在場就有。

“醉翁,晚生以爲,孔夫子弟子三千,賢人不過七十二位,成材率一樣不高。創立六藝書院,就是爲了培養各方面人才,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科舉,適合當官。能考上進士固然值得高興,如果考不上呢?也需要給他們一條路子。”

王寧安說着,拿出了自己草擬的一份計劃。

他也採用歐陽修的“三舍法”,只是具體內容更加豐富完善。

所有新生要經過三年的基礎教育,在這三年中,主要是認字、鍛鍊身體,學習基礎算學,三年之後,根據成績和志向,升入內舍。

想要走科舉之路,就可以繼續讀十三經,學習詩詞歌賦,積累才學。

如果科舉無望,或者有別的興趣,可以升入其他中等學堂,包括算學、醫學、天文、律法、水利、工程、財會、農學。

中等學堂學習五年時間,通過之後,升入上舍,走科舉道路的,此時就要準備應試,至於其他學科,在進入上舍之後,重點學習專業知識,進入各行業實習,磨礪本事。上舍原則三年時間,如果提前被錄用,可以先行考試畢業。

同時,在這每一級,都設立武學院,外舍的武學院和初級教育差不多,只是更側重身體素質。到了中級武學院,則要學習兵器,練習武藝、馬術等等,上等武學院,學的是領兵帶兵之法……

王寧安可不希望手下的部曲是一幫大老粗,實際上領兵打仗,是一門最高深精密的學問,沒有足夠的文化水平,那是不成的!

猛將張飛只存在演義中,實際的張飛學問很不錯,心思細膩,還能畫仕女圖呢!

顯然,王寧安是要利用六藝書院,替自己培養想要的人才。

晏殊等人傳閱着王寧安的辦法,裡面的內容倒是沒有引起太多的震動,可封面上的一句話,讓晏殊反覆咀嚼,感慨萬千。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

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712章 封王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679章 抗旨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36章 崔氏之死第134章 冒險第45章 巧取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926章 謀反第618章 下重手第195章 很尷尬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315章 無憂洞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108章 大抓捕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23章 流民圖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1156章 遺物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168章 好奴才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21章 二伯來訪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202章 汴京遊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733章 圈地熱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
上架感言和更新計劃第918章 文明執法第971章 煥發新生的司馬光第959章 能幹的政事堂第712章 封王第463章 崔家的秘密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679章 抗旨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204章 失望的蘇老泉第406章 翻臉比翻書還快第1095章 趙曙的一線生機第460章 重拳打擊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880章 西夏來降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912章 皇帝長大了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888章 文彥博的教誨第225章 千萬大單第36章 崔氏之死第134章 冒險第45章 巧取第857章 王安石的辦法第858章 定海神針第438章 文彥博淪陷了第926章 謀反第618章 下重手第195章 很尷尬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697章 王寧安回來了第315章 無憂洞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877章 死得憋屈第1108章 大抓捕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10章 分產不分家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942章 可怕的西涼王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405章 小人得志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865章 文彥博罷相第531章 抓狂的政事堂第657章 大宋的大氣魄第52章 如何抱大腿第740章 兇狠的文官第154章 殺到遼國去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425章 兒子就要管教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114章 鉅額財產第391章 任性的皇帝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845章 聯合開發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292章 出乎預料的敵人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23章 流民圖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208章 一定要在東華門第839章 得罪孔家了第663章 大軍攻西夏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323章 瘋狂的賽馬生意第1156章 遺物第484章 教育從吃飯開始第352章 橫空出世驚大遼第153章 不會進攻的宋人第1068章 熊孩子趙頊第168章 好奴才第1118章 王寧安的心思第21章 二伯來訪第1100章 請太后回宮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217章 天子之怒第9章 老爹回來了第514章 拉官家下水第397章 老狐狸之死第202章 汴京遊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733章 圈地熱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854章 囚禁宰相第884章 煤鐵聯營第485章 君臣一起抓蟈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