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包黑子怒了

包黑子的問話使得王寧安突然醒悟,他總算明白了老包看不上自己的原因所在。』不用問,一定是二伯說了什麼。

王寧安差點氣爆炸了,好你王良珣,靠着老子的辦法飛上高枝兒,結果還惡語中傷,恩將仇報,簡直不是東西!別看比我大一輩,等碰上了,非給你點顏色看看!

更讓王寧安憤怒,或者說失望的是包拯。

拜託,你是包青天啊,清正廉潔,斷案如神,王良珣的花言巧語就把你給騙得團團轉,老百姓還怎麼指望你伸冤做主?

王寧安都懷疑他是不是穿越錯了時空,包青天變成了包黑天了,比他的臉還黑!

本來只有一分怒氣,到了此時,已經到了十二分。

“這位大人,小子品行如何,自有公論。忠孝仁義,乃是立身根本,還請大人慎言,污人清白,可不是好官的作風。再有,小子斗膽勸大人一句,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衙門之中,看似不起眼的小吏,都能逼得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破家縣令,滅門的知府,縱使大人爲官端正,用錯了人,一樣要累及大人名聲!”

王寧安一口氣說完,一拱手,轉身離去,絲毫不給包拯和公孫策詢問的時間,彷彿多說一句,就會感到厭煩一般。

公孫策的臉黑了,比包拯還黑。

“好個猖狂的小子,大人,要不要把他……”

包拯突然一擺手,攔住了公孫策,他也起身,一甩袖子,走到了茶館的門口,突然停住了腳步,從懷裡掏出幾個銅子,扔在了桌上,大步離開。

公孫策在後面小跑跟隨,一路上包拯一句話都沒說,一直回到了知州衙門的二堂,包拯一屁股坐下,呼呼喘着粗氣,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大人,那個王二郎不過是無知少年,他的話都是胡說八道,您不用在意的。”公孫策不停勸着。

包拯彷彿沒聽到他的話,而是突然說道:“那小子知道我是知州!”

公孫策楞了一下,說道:“或許吧,我去王家的時候見過他,以那小子的奸猾,應該能猜得出來。”

“既然知道老夫是知州,他怎麼敢如此不客氣?”

“這……或許是無知無畏吧,初生牛犢不怕虎,說的就是他這樣的。”

“不對!”包拯猛地搖頭,“如果《三國演義》真是此子所寫,就代表他心思縝密,見識不凡。既然如此,他就是個聰明人,不是個莽夫,可是他偏偏有對老夫如此不客氣……公孫先生,你以爲是爲何?”

“或許是恃才傲物,目中無人?”公孫策試探着說道。

“不然!”包拯用力搖頭,“公孫先生,或許我們一直都錯了。”

“錯了?哪錯了?”

包拯沒急着回答,而是拿出了一冊賬本,送到了公孫策的面前。公孫策粗略翻看,頓時就皺眉頭了,原來賬冊上面混亂無比,有很多塗改的痕跡,他看了幾頁,就現有算術錯誤,還不止一處。

“這,這是誰記的賬?”

“王良珣!”

“啊!”公孫策失聲叫道:“大人,王良珣不是讀了十幾年書,還算學了得,怎麼連尋常的出入賬都算不好了?”

包拯敲擊着桌面,“算起來王良珣進入知州衙門差不多兩個月了,最初老夫只當他沒有在衙門幹過,不懂規矩,以爲歷練些日子就好了。可是都兩個月了,還是毫無長進。我這些天私下詢問,不少人都說王良珣的壞話,老夫還當他恃才傲物,惹惱了衆人。直到今日,王二郎的那一番話,老夫似有所悟啊!”

包拯皺着眉頭,算起來他也入仕十年,見過了不少風雨,卻沒有想到,竟然會在一件小事上面栽了跟頭!

包拯揉着眉頭,努力回想那天和王良珣見面的場景,他先是向自己告狀,然後點破了騙子的手法,包拯初來乍到,遇上了那麼棘手的案子,一下子給破了,當然大喜過望。心存感激,覺得王良珣是個人才。

他就好奇爲何王良珣能看透騙局,卻還被騙子給坑了,當初是怎麼想的?爲何會上當?

王良珣當時突然痛哭流涕,他說並非自己受騙,而是四弟王良璟被騙了,四弟從小喜歡耍槍弄棒,遊手好閒,出入賭場也是常事,結果揹着家裡,借下了鉅款。等到事之後,債主登門,四弟王良璟懼怕家法,又擔心名聲毀了,祈求二哥把責任扛下來。

他不忍心四弟身敗名裂,才主動承認,並且要求分產,他獨自承擔債務,承擔罵名,只爲了兄弟情誼……

一個讀書懂禮的文人,一個耍槍弄棒的武夫,一個幫忙自己破案的功臣,一個無恥的敗家子……兄弟倆的對比實在是太鮮明瞭。

包拯雖然精明,可頭腦一熱,也信了王良珣的話,並且愛惜他的人品和才華,加上包拯初到滄州,身邊沒有,就留他在衙門裡當師爺。

上次見到王良璟一家居然在滄州有酒樓,生意還那麼紅火,包拯更加憤怒,覺得他實在是沒有絲毫的兄弟情義,再看到王寧安的一些營銷手段,包拯就給他們貼上了奸商的標籤。

但是能騙過一時,不能騙過一世,進入衙門一兩個月,王良珣就露出了馬腳,做事錯誤頻出,包拯心裡漸漸有了懷疑。

直到王寧安的一番話,包拯最初憤怒無比,可仔細一想,他突然覺得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

“公孫先生,你馬上去土塔村,給我仔細調查一下,那小子說得對,衙門裡的人權力可不小,萬一混進來心術不正之徒,老夫可對不起滄州的百姓。”

公孫策點了點頭,“大人,王家人見過我,還是讓王朝和馬漢去吧。”

“成,我要儘快得到結果。”

……

兩天時間,轉眼過去,公孫策臉色通紅進了二堂,包拯放下了手裡的毛筆。

“有消息了?”

“唉!大人,羞死人也!我們都被騙了!”

公孫策又氣又惱,羞憤焦急,把查到的事情一股腦都說了出來……王朝馬漢先去了土塔村,詢問村民對王家兄弟的看法。

令人驚訝的是村民普遍誇讚王良璟,說他會功夫,急公好義,以往村子周圍的山上出了惡狼野豬,都是王良璟帶頭上山獵殺的,最近王良璟在滄州開了酒樓,就和村子的鄉親簽了約書,收購大傢伙的糧食。

王朝馬漢還親眼看到了一份約書,他們倆久在公門,見到了約書之後,都大呼意外,這個王良璟要麼就心善得過分,要麼就是個大傻瓜!

相比之下,王良珣雖然讀了十幾年的書,可是大傢伙評價普遍不高,說他用鼻子孔看人,瞧不起鄉親。最要緊的是幾年前,王老爺在西夏戰死,辦喪事的時候,王良珣鋪張浪費,不該花的錢花了一大堆,弄得王家背了不少債,聽說是王良珣的母親私下把嫁妝都給賣了,才堵上窟窿。

孝順父母是應該的,可是不顧財力,胡亂花錢,那就不對了。

王朝馬漢打聽到了這些消息,越懷疑,他們乾脆找到了大伯王良珪,一問之下,才知道識破騙子的是王寧安,欠下鉅額債務的不是王良璟,而是老二王良珣。分家倒是王良珣堅持的,可那是從滄州回來之後,在之前王良珣可是又哭又求,想讓王家一起幫他被債務……

帶着滿滿的收穫,王朝馬漢回到了滄州,他們告訴公孫策,對王良珣只有兩個字評價:人渣!

“這些消息屬實嗎?”包拯強壓着怒火,質問道。

“應該屬實,馬漢還去了私塾,據先生說王良珣的兒子也參與了鬥犬,還因此惹惱了王老夫人,剝奪了他兒子讀書的資格。”

好嗎,又加了一條罪狀!

包拯真的怒了,“這個王良珣簡直太可惡了,他欺瞞老夫,把侄子的功勞據爲己有,又詆譭自己的兄弟。最爲可惡,在老夫招攬他之後,竟然逼着家裡分產,分明是害怕家人知道他的行徑,戳穿他的嘴臉!如此的敗類,老夫竟然沒有看出來,還留着他在衙門裡做事,老夫簡直瞎了眼睛!公孫先生,你立刻去把王良珣趕出衙門!”

公孫策猶豫了一下,苦笑道:“大人,只怕不成了。”

“爲什麼?”

“我剛剛得到消息,滄州府庫當中,少了一千石糧食。”

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774章 暴富第816章 新相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1134章 軍銜制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45章 巧取第388章 中毒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3章 偏心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572章 底牌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71章 楊九妹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25章 長街毆鬥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787章 三跪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594章 牆頭草的下場
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774章 暴富第816章 新相第328章 消失的國度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1144章 晚節不保第1060章 火爆的議政會議第37章 雄心勃勃的王寧安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728章 享受戰爭紅利第815章 曹皇后的提醒第627章 殺出來的變法第1134章 軍銜制第54章 一家亡一家興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45章 巧取第388章 中毒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850章 章惇的套路第399章 不想做宅男的趙禎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925章 禁講學,興官學第615章 趙禎一輩子的對手第183章 實踐課又來了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1070章 工程師和循吏第948章 劉相公落網第454章 收個學生司馬光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1061章 真打起來了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63章 王寧安很放肆第843章 皇后是個賢內助第3章 偏心第734章 太子被逼婚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338章 六藝進京第1007章 不得人心的文彥博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986章 奸臣收集者第421章 沸騰的大宋第572章 底牌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824章 仁宗武皇帝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71章 楊九妹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254章 打出來的奴才第1015章 來自師父的教導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331章 很值錢的六藝學生第232章 錢能通神第135章 兩全其美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674章 一杆旗號第871章 開啓殖民時代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709章 急需人才的西域第159章 嘴炮無敵第584章 很慘的文彥博第25章 長街毆鬥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1046章 狗牙兒要爭氣第855章 文彥博的如意算盤第1080章 分田紅利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997章 契丹國滅第793章 憂國憂民老臣心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787章 三跪第716章 別放了文彥博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11章 神奇的臭鞋第1122章 好多年前的坑第146章 大宋版來料加工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673章 戰前總動員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641章 舉國求戰第390章 提議遷都第594章 牆頭草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