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官吏表率司馬光

“遠瞧似風擺荷葉,近看病馬歇蹄!”王寧安衝着搖搖擺擺走來的司馬光輕笑了一聲,“你這是做給誰看?”

光光把腦袋一晃,賭氣道:“怕先生心煩,這還忍着呢!”

王寧安看着黑瘦得和小鬼似的光光,突然放聲大笑,“行了,拾掇拾掇,隨我去面君吧!”

光光連忙答應,簡單洗漱,換上了官服,隨着王寧安來到行宮。

“你這回腿好了?”

等候的時候,王寧安淡淡說着,司馬光老臉一紅,“先生,拜見陛下,不能不注意儀態啊!”

“呸!你就是裝可憐!”王寧安不客氣道:“這麼點小事就覺得辛苦了,比起上戰場,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差得遠呢!如此嬌貴,怎麼當我的學生?”

“什麼,還要上戰場?”

光光可真是嚇壞了,“先生,你看我現在退出行不?”

“呸!你的沒出息的東西!”王寧安怒道:“大丈夫在哪摔倒,在哪爬起來!屈野河一千多冤魂等着呢!不打一個勝仗,宰幾千西夏人祭奠亡魂,你這輩子能睡得安穩?就不怕他們半夜找你去!”

光光被嚇得一縮脖子,他還真的害怕了!

行君子之道,貴在問心無愧,自己行事魯莽,遭到慘敗,哪怕別人不追究,心裡的這道坎也別想過去,正如王寧安所說,唯有再打一個勝仗,給死難者報仇,才能過去這道坎兒。

只是區區換糧的事情,就這麼辛苦,要想學打仗,還不沒半條命啊!

光光嘟着嘴,滿腹惆悵,跟這麼個師父,還真是不幸……

正在思索着,小太監來傳旨,他們兩個再度來到了趙禎的行宮。

“坐吧,對了,給司馬愛卿也設一個座。”

司馬光驚呆了,他年紀不大,官職不高,哪裡來的資格和皇帝坐而論道!

“司馬愛卿,你不要推辭了,朕知道這些日子你很辛苦,但是也很有成效,朕心甚慰,正想好好聽聽,你是怎麼做的,有什麼心得,朕準備將你的辦法在西北推行,無論如何,也要把鹽價壓下去!”

趙禎說這話的時候,殺氣騰騰。

如果說之前反對開放青鹽,僅僅是策略之爭,甚至利益之爭,還能容忍,可是公然煽動百姓,阻撓朝廷的運鹽車隊,對抗國策,這就是權力之爭!是在挑釁皇家權威!

放在以往,趙禎或許會低頭,但是如今的趙禎絕對不會!他要和西北的這幫土皇帝較量一番,看看誰纔是大宋的主人!

司馬光窺見了皇帝的心思,渾身一震。

他連忙理了理思緒,把自己這些日子的所作所爲,告訴了趙禎。

首先他以運送軍糧之名,把青鹽帶到了秦州。

最開始他在秦州貼出告示,以青鹽兌換糧食,光光以爲優惠很大,老百姓趨之若鶩,馬上就完成了。

可是打出告示兩天,愣是一個來的人都沒有。

光光真的嚇壞了,老師派自己過來,又肩負着皇命,這麼點小事都辦不好,那不是讓老師失望嗎!

想起了王寧安的提醒,要邁開腿,要真正接觸老百姓。

無奈何,光光只好微服私訪,真正和那些普通百姓坐在一起,詢問他們的想法,邁出第一步真的很難。

試想光光同學,公子哥出身,結交的都是達官顯貴,翩翩君子,要和一幫穿着分不出顏色的破襖,滿口黃牙,一年也不洗澡的泥腿子交流,真是爲難了他!

可是不做又不行!

光光都不知道怎麼開的口,那個糾結啊,不用說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真正接觸百姓之後,光光就明白了他們的想法。

大宋之前的鹽是朝廷專營專賣,後來陸續採用包稅制,交給商人負責運輸銷售……可是在很多百姓的眼中,賣鹽的就是官府!這幫鹽商也樂得扯大旗作虎皮,嚇唬老百姓。

以秦州爲例,鹽價普遍在30文一斤,摺合糧食,差不多是五斤左右。

一個人一年吃10斤鹽,一家五口人,就是50斤,摺合糧食,就是250斤。

西北土地貧瘠,一年到頭,一畝田也收不到100斤糧。

換句話說,光是吃鹽一項,就要消耗掉兩畝半田的收成!

而西北的普通百姓,很少有人超過50畝田,大多數百姓就十幾畝,二十幾畝而已,吃鹽一項,就消耗了全年收入的百分之十!

如果再扣除苛捐雜稅,扣除口糧,老百姓一年到頭,風調雨順,能有錢吃鹽,過年的時候,能吃一頓帶油星的餃子,就已經是阿彌陀佛了。

民生艱難,可見一斑!

百姓這麼難,有便宜的青鹽,爲什麼不換呢?

原來早就有人警告他們,說這個以糧換鹽,根本是騙局,誰換了鹽,誰就要去洛陽修皇宮,要去麟州打西夏人。

有個瞎眼睛的老者苦笑着告訴光光,“朝廷多會算計啊,幾時讓老百姓佔過便宜?誰又膽大包天,敢佔朝廷的便宜,還想不想活了?”

光光是淚流滿臉,在上面看和下面看,真的不一樣!

在京城,在官場,都說天子仁慈,相公能幹,大宋盛世,萬民樂業……雖然光光也不信這些吹牛皮的,但是好歹能有兩三分是真的吧?

可是在地方上一看,根本是扯淡!

如果這也算是盛世,只怕除了南北朝和五代十國,全都是盛世了!

看得出來,老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那是根深蒂固。

光光想了許久,決定在一個農戶的家中住下,跟着他們一起下田幹活,一起吃糙米粥,趁着休息的時候,把自己的身份和來意都告訴了百姓,還講述了換鹽的規則。

就這樣,終於有了第一批的百姓,選擇相信光光。

他們扛着面袋子,到了秦州,二斤糧換一斤上好的青鹽!

光光還吩咐士兵,多給百姓一些!

領到了青鹽,無數的百姓這才相信,激動地跪在地上,高呼青天大老爺,狀若瘋癲!光光竟有些害臊,何德何能,不過是做了一點小事而已,從這裡也看得出來,百姓對朝廷的要求是多麼低,簡直低到髮指。

光光告訴所有百姓,讓他們幫着傳揚,讓十里八鄉,所有百姓都來換鹽,從今往後,朝廷一定讓大家吃到便宜的鹽!

……

秦州沸騰了,無數的百姓涌向了城中,光光乾脆在城外也設立幾個換鹽點,讓百姓少跑一點冤枉路。

百姓走得少,他就要走得多,挨個村鎮,甚至挨家挨戶,反覆掰開了,揉碎了,和百姓們講,告訴他們,要相信朝廷。

終於,成千上萬的百姓動員了起來,和這些人相比,劉幾他們弄出來的動靜簡直不值一提,連個浪花都算不上!

10萬石青鹽,在秦州一地,就消耗一空。

看起來西夏的30萬石青鹽,也不算什麼,的確應該開放更多,十倍,百倍都不爲過!

到了此時,光光還真是佩服師父,佩服得五體投地。

“啓奏陛下,臣帶去10萬石青鹽,換回來23萬石糧食,西夏的鹽價雖然便宜,可是糧價比大宋貴了一倍不止,也就是說,這23萬石糧食,足夠抵償購買青鹽的費用,朝廷不但沒有賠錢,還略微小賺!”

“哦?”趙禎好奇道:“不是20萬石嗎?怎麼會有23萬石?”

“回稟陛下,百姓們感念朝廷恩德,都說一家一戶幾十斤糧食,每一家都不相同,有好有壞,湊在一起,成色不一,賣不上好價錢。因此許多百姓都多交了糧食,而且在運送的時候,好多百姓主動幫忙,趕着家裡的牲口,肩扛懷抱,不要報酬,路上有了損耗,還有人主動補償。如此一來,不但沒有損失,還多出了3萬石。”

聽司馬光講述,趙禎眼圈泛紅了。

皇帝陛下真的感動了。

他想起了王寧安的奏報,幽州百姓不計生死,主動幫着朝廷對抗遼兵。還有人說王寧安蠱惑人心,欺騙朝廷。

現在看來,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真正把事情做好了,讓老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改變,就會有人支持你!

這纔是真正得人心。

王寧安的成功誰都可以複製,關鍵是肯付出辛苦。

都說武夫桀驁不馴,野心勃勃,可是趙禎去了燕雲,和他們一起奮戰,河北軍團無不感念皇帝恩德,誓死效忠。

都說西北民風剽悍,刁民遍地,可司馬光肯吃辛苦,一樣把事情辦得漂漂亮亮。

世上沒有難事,只有不肯做事的人!

皇帝變懶了,就不敢重用武將,只能信任文臣,文臣也懶了,不想和百姓打交道,就把地方交給了士紳。

士紳沒資格懶惰,所有他們就挖空心思,盤剝百姓,榨取油水。

出來混的總要還,最後都會算在朝廷的頭上,算在皇帝的頭上,百姓不信任朝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趙禎很是感動,“司馬愛卿,你的差事做得好!實心用事,堪稱天下官吏的表率!立刻傳旨嘉獎,所有官吏,要以愛卿爲表率,忠君報國。朕現在就任命你爲秦風路轉運使,一個月之內,徹底落以鹽換糧的策略,同時重開榷場,開放西夏青鹽入境,不拘額度,務求利國利民!”

之前還想讓司馬光修起居注,積攢資歷,這一下子就躍升到轉運使,成了一方大員,光光同學,幹得不錯啊!

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12章 廚藝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572章 底牌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95章 賑災妙法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2章 悍婦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46章 豪奪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306章 財相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564章 碾壓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2章 悍婦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50章 御批三國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1156章 遺物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24章 兒皇帝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20章 無商不奸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
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12章 廚藝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1082章 朝廷的大陣仗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1064章 人口大爆炸第219章 遼國的要求第508章 決戰公堂第327章 遼國有點慘第319章 負荊請罪第572章 底牌第487章 腹黑的趙大叔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259章 你們想多了第95章 賑災妙法第505章 相公們坐不住了第64章 拉皇帝下水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192章 新的商機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4章 王寧安的反擊第533章 你們做誰的官?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2章 悍婦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250章 猖狂的交趾人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1137章 太子的志向第596章 一個老兵的選擇第46章 豪奪第776章 趙禎的生日第1016章 張筠的霹靂手段第593章 大宋好男兒第520章 高徒出名師第570章 瘋狂搶購的江卿第306章 財相第240章 浪費是可恥的第448章 皇帝急召第564章 碾壓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280章 曹國舅飛昇記第2章 悍婦第151章 殺不了的人第623章 登聞鼓響第374章 折老太君走了第50章 御批三國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245章 驚天大案第470章 皇帝的鴻門宴第990章 皇者之戰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632章 老將軍的下落第1012章 案情新發現第742章 震撼大宋的寶藏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384章 王家軍,威武第1156章 遺物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188章 奇蹟之城第881章 蕩平梁氏第760章 盜墓賊也能立大功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1008章 大金國立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00章 無恥的栽贓第403章 大宋的力量第743章 引爆黃金熱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842章 必須動稅制了第1040章 不省心的兒子第428章 當漢人挺好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1002章 呼之欲出的首相人選第876章 炮打李諒祚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753章 一塊寶地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445章 王者無情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8章 有其子必有其父第424章 兒皇帝第305章 所謀者大第681章 三英戰不過呂布第808章 二皇子初長成第20章 無商不奸第513章 很尷尬的賈相公第732章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710章 莫須有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