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趙大叔不冷靜了

拿下橫山一線,王寧安並不輕鬆,相反,各種事情千頭萬緒,那麼多的牧民和俘虜要處置,新得到的土地需要鞏固防守。

而且進入西夏境內,補給線驟然增加了幾百裡,從大宋搬運物資,就需要翻越橫山,動用的民夫多了一倍。

沿途各種亂兵土匪,數量多如牛毛,他們不時襲擊輜重隊伍,損失很大。

王寧安不得不派遣樑大剛和李無羈分別領兵,保護糧道,另外又動用10萬人馬,掃清各處的亂兵。

這樣一來,所謂的三十幾萬大軍,只剩下一半能擺在正面,攻擊力道已經減弱了一大半。王寧澤率領騎兵,駐守靜塞軍司,採取守勢,防止西夏大軍南下,保衛勝利果實。

狄青也從洪州趕來,他和王寧安簡單交流了一下看法。

“我認爲橫山一線,是李諒祚故意讓出來的。”

王寧安頷首:“沒錯,算起來橫山一線也打了將近一年,我們損失不小,西夏更是代價慘重,此時退去,實際上都有些難爲李諒祚了,我本以爲他只能撐半年呢!”

狄青沉着臉道:“我猜他是借刀殺人!”

王寧安悚然一驚,臉色越發嚴峻,他這兩日,也在不斷思索,狄青說的有理啊!

“西夏內憂外患,李諒祚藉着我們的手,消耗那些不服命令的部落,然後大軍撤走,把橫山的羌人都扔給我們。”

“沒錯,此時李諒祚手裡至少有二十幾萬精銳,其中十萬擒生軍玩好不損,又甩掉了橫山羌人這個包袱,可以說是無債一身輕。如果我們繼續進軍,能調用的人馬只剩下15萬,兵力優勢喪失。相反,補給線拉長一千里,弱點暴露無遺。”狄青憂心忡忡道:“此刻擴大戰果,繼續打下去,輸多贏少,不是什麼好辦法。最穩妥的是守住橫山,向西夏施壓,同時儘快打通河西走廊,同西域連成一片,只要把新佔領的地盤經營好,然後才能一鼓作氣,蕩平西夏!”

作爲一個智勇雙全的統帥,狄青拿出了最穩妥可靠的方案。

只是狄青心裡頭沒底兒,要知道,不是任何時候,理智的決定都能得到支持的。

比如眼下,整個大宋就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之中,從上到下,都嚷嚷着踏破賀蘭山呢!

趙禎去了太廟,祭告列祖列宗。

隨着趙禎一起去的還有太子趙宗垕。

在西北歷練了一些日子,趙宗垕的確快速成長。

小傢伙不再青澀,相反變得虎虎有氣,深沉內斂,越發像一國儲君了。

這正是趙禎希望看到的。

他們父子面對着歷代的趙家先祖,格外志得意滿。

收復幽州之時,趙禎就來過太廟祭奠。

這一次他又駕臨太廟,大有一種睥睨一切的感覺。

太祖皇帝創立了大宋,功勞自然無人能及,可是趙大心心念念,也不過是收復燕雲,結果還出師未捷。

至於趙二,倒是出師了,還出了兩次,結果都慘敗而回!

傳到了他爹趙恆,那就更不堪了,不但沒敢打出去,還被人家打上門來,要不是寇準等人極力主戰,他都要逃到江南去了,簡直丟盡了臉面!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是我趙禎!!

趙大叔充滿了自豪,幽州回來了,西夏被打敗了。

只要滅了西夏,大軍進入西域,大宋立刻就能開疆拓土,擴展一倍疆域,直追漢唐盛世!

更讓趙禎欣慰的是大宋打仗,擴充疆土,並沒有帶來太多的負擔,相反還促進了經濟繁榮。

就拿幽州來說,防線北移之後,每年節省幾百萬貫養兵費用,同時紡織發展起來,又增加了3百萬貫稅收。

林林總總加起來,當年爲了打幽州,投入的數千萬貫軍費,已經全部回本了。

再往下就是淨賺!

這可太了不起了。

要知道以漢唐兵鋒之強,佔領了那麼多的土地,爲什麼到最後,全都要吐出去呢?

說白了就是個成本精算。

打仗要花錢,掌控地盤要花錢。

比如打下來一大片土地,就要派文官,派武將,安排駐軍,如果一年到頭,收不上幾萬貫的稅,反而要花費幾十萬貫的軍費,還時時面對着異族攻擊,要付出極大代價,長久下來,誰也受不了。

對於以農業爲主的中原王朝來說,將國境推到長城一線,已經算是極限了。

因爲長城是農牧分界線,在長城以南,適合農耕,種田交租,朝廷收稅,可以支持駐軍,再遠就會不划算了。

當然了,有人就不服氣,說什麼地盤大點好,上國威嚴,開疆拓土,要給後人留下基業,要防止異族侵入,建立起穩固的邊防線,擁有龐大的縱深……這樣的大道理,誰都會說,誰都明白!

可實際操作起來,卻根本做不到。

因爲大多數人永遠都是短視的,自私自利的,只顧眼前的……哪怕以後雄才大略的君主,能維持幾十年,後面的繼任者也會屈從大多數人,改弦更張,換得多數人的支持。

譬如說,最大的敗家子就應該是沙皇了,居然把阿拉斯加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人。

誰也不會想到,在幾十年後,毛熊的遠程轟炸機沒有發展出來,不夠往返美洲投擲核彈,不得不招募死士飛行員,時刻準備着執行有去無回的轟炸任務,用命去搏!

假如阿拉斯加在手,哪裡還用遠程轟炸機,哪裡用得着飛行員拼命?

或許冷戰的結局就要改寫了。

但是這種假設沒有價值,因爲沙皇早就亡國了,家族也都消失不見了,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

王寧安最成功的不是光復幽州,而是讓幽州變得有利可圖。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西夏和西域,只要有賺頭兒,能讓百姓站得住腳,拓展出來的土地,纔會真正成爲漢家的疆土。

要不然在地圖上隨便畫個圈,豈不是天下都是你的了。

從太廟回來,趙禎變得躊躇滿志,趙大叔越發肯定,大宋會創造出遠超漢唐的輝煌。

大宋有本事將新拓展的土地經營好,能獲取足夠的稅收,用來養兵,養官。

西域有絲綢之路,西北有畜牧養殖,這些都能帶來豐厚的回報。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不放手擴張,打下一片前所未有的疆域呢!

趙禎衝着兒子笑了。

讓父皇替你把一切都做好,你就享受無窮無盡的疆土,享受無上的榮耀吧!

趙禎在得到橫山大捷的第三天,便立刻下旨,將太子趙宗垕改名爲趙曙,曙者,東方明也!

區區一個字,包含了趙大叔多少美好的期盼。

這一次改名,可非同小可,標誌着趙宗垕……呃不,是趙曙,徹底坐穩了儲君的位置,再也無法動搖。

而且爲了鍛鍊太子的本事,趙禎任命趙曙判開封府事。

這個任命,又是非常有趣。

一般的大臣,像包拯、歐陽修,全都當過開封府的主官,只是他們掛的頭銜是“權知開封府事”,唯獨太子執掌開封府,會得到判,或者牧,這一切都是凸顯皇權至上,太子尊貴!

面對老爹的優待,趙曙並沒有想象中的開心。

因爲他陷入了一個衝突當中。

自從執掌開封府之後,趙曙就需要跟着父皇上早朝,聽從百官議政,積累爲君的經驗。

他第一次上早朝,談論的便是西夏的戰局。

朝臣們滿腔熱情,喜笑顏開,動輒就是揮兵蕩平西夏,畢其功於一役,活捉李諒祚,洗雪恥辱,光復河套,展大宋雄偉!

這些樂觀的話語,徹底感染了趙禎。

皇帝一掃衰老之態,容光煥發,神采奕奕。

“衆卿,西夏變生肘腋,爲禍西北,是朕無能啊!”趙禎先是檢討了自己的過錯,文彥博等人急忙站出來,紛紛安慰皇帝,說什麼党項之亂,已經是百年痼疾,只是到了陛下任內,才爆發出來……如今蕩平西夏,足以告慰列祖列宗在天之靈。

趙禎含笑道:“衆卿所言甚是,朕決定一鼓作氣,拿下興慶府,活捉李諒祚!”

“吾皇英明!”

在一片稱頌聲中,趙禎突然發現太子趙曙抿着嘴,微微在搖頭,顯得十分緊張。

“皇兒,你有什麼話說?”

“我……兒臣記得,王相公,制,制定的戰略!”趙曙略帶磕巴道:“王相公認爲這一次的戰略目標是打通河西走廊,既然是突破了橫山,就應該大軍西進,同東平郡王連成一片……如果,如果貿然攻擊興慶府,兒臣擔心狗急跳牆,會,會有損天威!”

趙曙說完,深深低下了頭,他知道在大殿上,和父皇頂嘴,是不對的,可是他又不能不說,在趙曙的心裡,他是偏向師父的,這倒不是說他把師父看得比父皇重,而是趙曙覺得師父更有道理。

皇家父子出現了衝突,羣臣一下子懵了,不知道怎麼說纔好。

這時候副相王珪突然站了出來,他微微一笑,“殿下牢記王相公的方略,果然是聰慧睿智,可喜可賀。但是殿下應該聽過,隨機應變,不能墨守成規。老臣以爲,只怕王相公也沒有料到,這一次會打的這麼順利!此時乘勝追擊,大破興慶府在即。只要滅了西夏,打通西域商路事情,便順理成章……”

王珪的話,引來了一片附和之聲,大家都說要根據情況調整策略,紛紛主張繼續對西夏用兵……這或許是多年以來,王寧安和趙大叔第一次站在了對立面上……該怎麼辦啊?

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破防盜章節

第1149章 狗牙兒在行動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553章 入蜀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48章 聲聞於天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573章 大勝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408章 敲詐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311章 大裁軍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59章 哀兵必勝第69章 天價美酒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866章 急流勇退
第1149章 狗牙兒在行動第81章 小人物,大本事第436章 榮耀屬於吾皇第928章 大殺倭寇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369章 漢奸的遺言第446章 王家軍遇到對手了第552章 交子危機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242章 狄青駕到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1092章 吾皇萬歲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561章 接管商行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538章 送給王安石的尚方寶劍第861章 文彥博的挑釁第499章 錢曖的野望第965章 尚書大人們第832章 恐怖的師徒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42章 王家軍的第一戰第977章 糧食就是最好的武器第907章 晏幾道捅婁子了第1135章 各方反應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44章 北地馬的傳說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862章 打臉不隔夜第31章 悲慘的王大郎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822章 皇帝病危第247章 真正放權第553章 入蜀第1087章 你去修書吧第495章 醉翁有麻煩了第461章 不死世家第587章 官場震動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769章 逼宮政事堂第48章 聲聞於天第978章 率先倒下的倭國第648章 狠辣的李諒祚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846章 膽大包天的孔家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1052章 可怕的印花稅第532章 霸氣的皇帝第921章 王寧安的兩手準備第308章 韓琦回來了第1028章 全面查封第542章 不要命的王韶第653章 太子的使命第293章 敵人總動員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235章 君臣議論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321章 招兵買馬第837章 產業升級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058章 呂惠卿的損主意第178章 武夫的勝利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63章 包拯,你是個懦夫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527章 古怪的拗相公第1076章 主動權到手第1138章 王雱真瘋了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1031章 九命文彥博第143章 機智的蘇軾第179章 漸漸改變的皇帝第573章 大勝第92章 拼命的折老太君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239章 平縣不平常第408章 敲詐第297章 決戰之開門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311章 大裁軍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704章 沈端招了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549章 抓一個宰執又如何第59章 哀兵必勝第69章 天價美酒第504章 天子怒了第517章 一個也不能少第152章 清流之死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791章 大宋的吸金大法第197章 刮目相看第781章 宋庠的陷阱第914章 王寧安的信第866章 急流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