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把壞蛋都趕走

沒有人可以抗拒衰老,經歷過這番折騰,趙禎非常非常疲憊,精力衰退,眼前總像是有蚊蟲閃過,視力衰減厲害,到了夜晚,哪怕點滿了蠟燭,也沒法讀摺子,處理政務。才區區幾個月的功夫,龍體就不堪重負了。

趙禎也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必須做一些佈置。

首先,就是要了結這個案子。

陳琳年老體弱,加之被抓之後,不吃飯不喝水,在三天前,已經死了。

養了幾十年的老狗,哪怕在最後關頭,反咬了自己一口,趙禎也沒法真正做到無情,他讓人找了塊地方,給陳琳安葬了。

至於沈端和譚憲,全部斬立決。

原來辛苦組建的密諜司廢除,所有人員都被髮配開封,替太祖和太宗守陵。

趙禎吸取經驗,重新換了一批太監。

這些太監不像以前那樣,是在京城附近招募的,而是從嶺南,西北,幽州,甚至青唐等地,抽一些俘虜,找一些藩國少年,淨身入宮。

他們之中很多人別說識字,就連漢話都不會說,又來自天南地北,聚集在一起,短時間之內,根本沒法興風作浪。

而且趙禎也把他們的權力壓縮到了極限,只負責灑掃伺候人,涉及到政務公文的部分,趙禎會讓翰林院,中書舍人負責。

當然了,這樣又會增加文官的權力。

但是兩害相權取其輕,文官還是比太監要好很多的,至少他們有家室,有子孫後代,不會像太監那麼喪心病狂。

其實這一次的事情,真正決定出兵,豪賭一把的正是陳琳和沈端。

至於富弼他們,僅僅希望派遣欽差,伺機奪取兵權,然後在分化趙禎和王寧安而已,富弼說他並非主謀,只是知情不報,不是假話。

但是把話說回來,沒有耆英社,沒有龐大的保守派力量,給陳琳和沈端一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和王寧安叫板,更不可能調動軍隊。

所以王寧安說,這不是是非對錯之爭,而是利益之爭!

要想推動變法,就必須除掉富弼,砍掉保守派最大的旗幟!

不然,哪怕富弼跑到了西域,他一樣可以遙控保守勢力,和王寧安周旋到底,這就是他們的宿命!

……

內廷被清理掉了,下一個就是趙大一系,經過反覆權衡,趙禎並沒有大開殺戒,他只是賜死了趙世邁,並且剝奪了趙從古的一切追封和哀榮,同時把他們從宗室的名冊中刪除。

不過趙禎並沒有停手,他封趙從鬱爲哈密王,同時將趙大的子孫,成氣候的悉數發配西域,剩下的也都按照宗室條例,剝奪皇室身份,讓他們永遠失去繼承皇位的資格。

趙禎還降下旨意,昭告天下,太祖當年爲了保全趙氏江山,將皇位傳給太宗皇帝,乃是順天應人,睿智之舉。所謂斧聲燭影,根本是無稽之談,是前朝餘孽,居心叵測之徒,誹謗之語。

誰要是還敢演戲,還敢到處傳言,絕不姑息!

除了下令禁演之外,趙禎還帶着趙曙去太廟,祭祀太祖和太宗,無論是祭文,還是祭品,趙大的規格都要略勝趙二一籌。

顯然,作爲開國君主,趙大的貢獻肯定勝過趙二多矣。

其實趙禎都沒有見過趙二,更別提趙大了,至於趙曙,那就更加遙遠了,在他的眼中,不過是兩個靈位而已。

反正都是他們的祖輩先人,開創了大宋的基業,理當一體供奉,實在是沒有必要給自己找麻煩。

先人結仇,隨着時間推移,漸漸淡化,這種例子並不少見……比如明英宗被俘之後,大明擁立了景泰皇帝朱祁鈺,後來奪門之變,英宗重新復位,他恨死了兄弟,景泰皇帝什麼都撈到。

但是到了英宗的兒子憲宗朱見深繼位,還是給了叔叔諡號景皇帝,後來到了南明的時候,朱祁鈺才正式撈到了廟號代宗!

總而言之,趙禎又把宗室的部分處理完畢。

下面就是將門。

傳說中的那個名冊,大部分的將門都在其中,並且還陰謀反對太宗。

趙禎是很在乎的,他倒不是擔心將門會作亂,而是一旦捅出來,不得不處置將門,原本失衡的朝局,就會更加動盪。

正因爲如此,趙禎才猶豫不決,想要放過富弼,可問題是王寧安把富弼給逼死了,事後證明,所謂的名冊並沒有出現,大家只是傳言而已,或許手握名冊的人也清楚,都快一百年的陳芝麻爛穀子,早就失去了威力,乾脆不要捅出來,免得引火燒身。

趙禎鬆了一口氣之餘,卻也不可能完全放過將門。

他已經給石家、潘家、甚至包括曹家和楊家降旨,要求他們把自家的子弟,還有部曲,挑揀一半,送去西域,而且趙禎還規定,以後想要承襲爵位,必須有軍功!

開什麼玩笑,宗室子弟都要降等,你們將門多什麼?

難道還比老趙家人尊貴?

沒有軍功,就老老實實當普通人!

趙禎展露出鐵腕無情的一面,將門也只能摸摸鼻子認了。

從頭到尾,趙禎把所有勢力,都處置了一遍兒。

可唯獨沒有動文官。

事實上,隨着宦官、宗室、將門統統被壓制,文官一家獨大的態勢就顯露出來。尤其是文彥博,在耆英社倒臺之後,他不論資歷,手腕,還是地位,都是大宋朝最頂尖的人物,幾乎無人能與之相抗衡。

尤其是王寧安封王之後,裡裡外外的朝局,都要聽從文彥博一個人的安排。

這也是趙禎當初猶豫要不要處置富弼的原因。

殺人很容易,可殺人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弄來弄去,所做一切,都成全了文彥博,那不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嗎!

文彥博如果是個正直的人,值得託付的重臣,也就罷了。

可經過這麼多年,趙禎早就看透了,文彥博這個老貨實在是不可靠,他一肚子壞水,比誰都精明,又毫無廉恥。

讓他執掌大權,變法很有可能被廢了,整個江山社稷,都會有危險。

就在皇帝着急的時候,由蘇軾操刀,王寧安授意,一封彈劾表章送到了趙禎的面前。

文彥博在老家建豪宅,超出了臣子的規制,並且所選地址,有龍氣環繞,附近村民曾親眼目睹,有朵朵祥雲,狀若蓮花,從天而降,落入文府,流連良久,飄飛而去。有當地道人言說,此乃龍虎之氣,貴不可言,日後有至尊出現……

蘇軾在最後寫到,文彥博在此等地方,建造宅子,居心叵測,昭然若揭,如不嚴懲,簡直天理不容!

……

“陛下!”

文彥博都哭了,“陛下啊,老臣冤枉,實在是冤枉,王寧安這是誣陷老臣,他,他想讓老臣去西域,他沒安好心啊!”

趙禎淡淡一笑,“寬夫啊,你的人品朕還是相信的,只是最近朝局混亂,有些事情亂七八糟,難免流言蜚語,你身爲首相,是替朕受過,朕心裡明白!”

“多謝聖人體諒,都怪老臣無能,不能替陛下分憂,實在是老臣的過錯!”文彥博又哭了起來,“老臣情願意致仕回鄉,請求陛下恩准!”

趙禎擺手,“寬夫,朝中就你一個老臣了,讓朕怎麼捨得啊!”

文彥博心中一喜,正要客氣,趙禎卻話鋒一轉,“不過正因爲如此,朕才越發珍惜我們的君臣情誼。朕實在是不忍心,你久居首相之位,遭受各方非議,身心俱疲——這樣吧,你替朕去西北一趟,如果沒有你坐鎮,光靠着一些年輕人,未必能把那麼大的一片疆土看好!”說着,趙禎滿含殷切希望,笑呵呵道:“文卿,你可願意替朕分憂嗎?”

文彥博的嘴角抽搐,心在滴血!

姓王的!

你丫的真不是東西!

老夫和你什麼仇,什麼怨?

你都要走了,幹什麼坑我啊!

文彥博還能說什麼,如果他執意拒絕,下一次王寧安上書,可就不是這些扯淡一樣的罪名了!

這次的案子,政事堂兩位相公捲入,你文彥博身爲首相,就一點罪責都沒有嗎?

真要是鬧起來,還不知道後果如何呢!

老文是個聰明人,他稍微想想,也就明白了,虧自己算計王寧安,算計富弼,算計這個,算計那個!

唯獨忘了一件事,當把別人都算計進去的時候,朝中也就剩下他一個巨頭了。趙禎會放心把朝政都交給他嗎?

這就叫機關算計太聰明啊!

文彥博無可奈何,只能領旨。

就在文彥博被外調的第二天,趙禎就火速降旨,新的政事堂人員出爐了。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接首相位置的不是王安石,而是包拯!

老包身體不好,一直在生病,最近更是淡出朝堂,足有一兩年的時間。遠離了政壇俗務,包拯的身體倒是恢復了一些,這次讓他接首相,王安石升了一格,成爲次相。

還空了兩個副相,則是由司馬光和韓絳接任。

另外張方平調任兵部尚書,狄青接了參謀部尚書,蘇洵接御史中丞,陳希亮升任戶部侍郎,孫固接了吏部天官……整個大宋朝堂,都來了一次大換血。

通過這次調整,原來的保守派勢力,幾乎被掃蕩一空。

首相之位,也交給了正直穩健,忠誠可靠的包拯!

趙禎的意思再明白不過了,他需要變法,但是需要的是可控的變法!老皇帝在人生的最後階段,渴望穩定,渴望平穩……而新的政事堂和六部,正好符合他的希望!

至於其他的神仙,能折騰的妖孽,就都去西域吧……

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237章 充軍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774章 暴富第947章 發飆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712章 封王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422章 見祖宗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6章 豪奪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534章 帝王心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637章 覆滅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6章 罰與賞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1017章 瘋了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482章 孩子奴趙禎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108章 大抓捕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309章 很強勢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87章 兩個老兵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
第825章 果斷的曹太后第237章 充軍第979章 吃人不吐骨頭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638章 對付漢奸的手段第774章 暴富第947章 發飆第671章 不怕天譴的人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515章 學生們都被抓走了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712章 封王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905章 專利能賺錢第617章 趙允讓最後的底牌第213章 宋遼新關係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422章 見祖宗第1030章 貪墨真兇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39章 王家的旗幟第361章 廉頗不老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488章 雖遠必誅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46章 豪奪第927章 能幹的縣尉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412章 不敗楊家將第644章 勝利者的勒索第811章 清官也殺人第526章 二王相鬥第1091章 皇帝歸來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694章 滅盡十萬兵的毒計第701章 該拿下陳琳了第667章 趙禎搞事情第136章 洪水滔天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534章 帝王心第166章 這仗痛快第498章 很奇葩的錢家第86章 爆發吧,楊家將第605章 投機者賈章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493章 童言可貴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677章 這個勝利有點大第637章 覆滅第544章 奪得一城第669章 川兵北上第995章 兩場勝利第266章 調教紈絝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478章 趙禎遇刺第763章 鑽進錢眼的呂誨第885章 刺殺文相公第770章 皇帝的套路第6章 罰與賞第343章 二程很尷尬第375章 軍功獎勵之法第228章 培養買辦第1041章 喜歡御駕親征的趙曙第1017章 瘋了第715章 富相公死了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482章 孩子奴趙禎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342章 打醒大宋第887章 文官的變臉術第872章 種家軍之變第85章 淪爲工具的楊懷玉第1108章 大抓捕第771章 厲害了,太子第150章 清流本色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597章 張開的包圍圈第1065章 喜歡親征的趙曙第1062章 強勢通過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411章 殺了一個國丈第930章 王寧安過江第409章 王貴的遺骸第309章 很強勢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87章 兩個老兵第838章 無恥的三個境界第655章 他們還在戰鬥第402章 十萬倍暴利第1126章 全部罷黜第98章 前所未有的學校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975章 契丹來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