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皇帝歸來

王安石已經很老了,不只是年齡老,而是身心俱疲……他之前主持變法,耗費了無數心力,後來爲了爭取首相之位,又被兒子牽連,幾乎丟了老命。

這一次他振作起來,希望重新接掌政事堂,已經不是想做什麼了,而是想維持、調和,延緩君臣之爭,這已經是他能爲大宋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可誰能想到,陛下在這個關頭,一病不起,龍體堪憂。

當他接到王青的手諭,希望他立刻南下的時候,王安石是很猶豫的,他遲疑了很久,還是起身,決定去完成這個已經很困難的任務!

“爹,你不能去!”

王雱擋在了王安石的面前。

王安石的瞳孔緊縮,射出兩道光芒,他沒有說話,但威勢十足,可王雱卻也沒有害怕,他挺直了胸膛,迎着老爹的目光道:“爹,我們不能當曹太后的槍!”

“曹太后?這明明是你妹妹的手諭,怎麼是曹太后的意思,你胡說八道!”

“爹!”

王雱很是焦急,“妹妹什麼性格您老比我清楚,這種關頭,她哪裡還有主意,絕對是曹太后的意思。”

王安石也覺得有些道理,的確像是曹太后的手筆,但這有什麼問題嗎?

他也不會聽曹太后的,去了又怎麼樣?

“爹,您老怎麼還沒想清楚,去了就身不由己了!”

王安石不解,“什麼意思?”

王雱見老爹的確是年紀大了,思維跟不上,只能拉着王安石坐下,一點點給他分析……裝瘋賣傻這幾年,王雱真的領教了什麼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他過去就聰明,欠缺的無非是眼界和心胸。

經過這些年,他不敢說到了什麼程度,但等閒的陰謀算計,已經不在話下了。

衆所周知,一旦皇帝進入彌留之際,誰在身邊,誰的優勢就越大,甚至可以說,控制了皇帝,就能控制一切,未來的遺詔,登基,等等大事,都能一言而決。

縱觀歷代都是如此,皇權更迭,是帝國最脆弱的時候,如果誰能在這時候匡扶社稷,那就是妥妥的頂策之功,要名留青史的。比如大事不糊塗的呂端,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呢!

如今皇帝和太子都在王寧安手裡,對於曹太后來說,這是非常不能容忍的事情。她吃了多少年的虧,如今兒子要死了,還要聽一個外臣的擺佈,她無論如何,也不願意忍受。但是曹太后又沒法抗衡王寧安,她只能推出王安石!

“爹,你要是去了,就是代表太后和皇后,母親和媳婦一起出手,王寧安當然敵不過,可這樣一來,您老就成了後宮的代表,這對您老,真的好嗎?”

王安石深深吸口氣,他光是想到了皇帝安危,想到了對朝局的影響,卻沒有注意到,這事情竟然如此兇險!

老了,真是老了!

王安石變得凝重起來,“元澤,你說這次的事情,最大的兇險在哪裡?爲父想聽聽你的推測。”

“爹,首先,陛下突然落水,究竟牽連到誰,沒人能說得清……但是孩兒要說,君臣之爭,已經來了,而且是以最慘烈的形式出現了,爹爹想要拖延這場戰鬥,只怕是晚了!”

“嗯!”

王安石長長出口氣,閉上了眼睛。

沒錯,趙曙一定遭到了暗算,有人想要弒君,還動手這麼快,他當初的打算是落空了。

既然如此,王安石出山的最後一個理由也消失了,南下意義真的不大,還會把自己陷進去!

“爹,這事情有兩層,其一,是陛下遇險,燕王不會沒有動作,牽連多少人,要多少顆腦袋落地,誰也說不好,所以爹爹爲了自己,也爲了妹妹,爲了咱們一家人,都不能跳進去。這第二嘛,就更麻煩了,萬一陛下真的駕崩了,太子繼位,主少國疑,那個兇險,更加難以預料。容孩兒斗膽說一句,皇權雖然高高在上,太阿倒懸,但是皇權畢竟看的是一個人。如果聖人春秋鼎盛,身體強健,自然能亞服各路宵小之徒,但萬一天子年幼,大權交給臣子,這事情……就不好說了!”

不得不說,挫折的確能讓人進步。

王雱一口氣說完,王安石陷入了沉思。

假如趙曙不死還好,一旦天子駕崩,臣強君弱的局面,那就是必然。

不管王寧安怎麼出手,都改變不了。

而且這一次太子只有七歲啊!

少說有十年以上的時間,是大臣爲所欲爲的。

現在只有三種可能,一個是以曹太后和王青爲代表的後宮勢力,她們控制天子和太子,行垂簾聽政,在趙頊成年之前,掌控江山。

第二種,那就是王寧安再度以顧命大臣身份,攝政治國,擔負起教導新君,統御全局的職責。等到趙頊長大以後,還政天子。

還有第三種,那就是王寧安退出,而是以其他大臣,同當顧命託孤之責,一起輔佐新君,安定天下。

除此之外,王安石想不到別的可能了。

只是這三種情況,貌似哪一個都不好!

“如果後宮垂簾,百官斷然不會答應,一場大戰,立刻就會爆發,刀光劍影,死傷無數……孩兒就是擔心這個,纔不敢讓老爹南下!”王雱分析道,因爲曹太后手裡沒牌,王青手裡只有老爹一張牌,必然要請動王安石南下。

可問題是王安石太老了,他鬥不過如狼似虎的大臣,沒有絲毫勝算。

至於第二條路……“上一次就有不少人希望燕王能取而代之,但是燕王恪守本分,而且天子又接近成年,故此燕王手下的人沒有發動,才平安交權。”

王雱苦笑道:“這一次太子那麼小,就算燕王還是忠心耿耿,能擋得住嗎?再說了,燕王年紀也不算太年輕了,又要教導太子,又要主持大局,他哪裡來的精力?他的精力不夠,必然會被手下人利用,他的徒弟們可都不是省油的燈!”

“你說得對!”王安石很無奈,“那第三種可能呢?要是讓其他大臣聯合起來,一同輔政,不就天下太平了嗎?”

王雱苦笑着連連搖頭,“爹,最糟糕的就是這一種了,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孩兒覺得大宋江山,沒準就會斷送了!”

“什麼?有那麼嚴重?”

“當然。”王雱道:“不管是後宮垂簾,還是燕王攝政,他們都能代表皇帝,行使權力,壓制百官……可一旦羣臣輔政,他們只能依靠自己人,跟皇帝絕不會一條心!孩兒說句不客氣的,暗害天子的兇手,沒準就在這堆臣子中間呢!理學主張的非君,保護私有財產,可不是他們自己而已,還有許許多多人,都是這個心思,老爹可不能不查啊!”

……

王雱分析的這些,其他人當然也看到了……就包括王寧安的親信,也有很多人存在這個想法,甚至連老岳父蘇洵都被捲入其中。

“老泉兄,自從不久前天子感染瘧疾,生命垂危,不瞞你說,有很多名士學者,都找到了我……他們認爲主少國疑,正是羣臣匡扶社稷的大好時機!”王方探身說道。

蘇洵面色凝重,“你老兄怎麼也當起了說客?”

王方很不好意思,“我一把年紀了,本來是不該摻和的,但機會難得啊!這二十幾年,令婿主持變法,大宋國勢昌隆。如果僅僅因爲天子英年早逝,就功虧一簣,豈不是天大遺憾!因此我斗膽建議,二郎能趁着這個機會,總攬大權,然後制定法規,把權力從皇帝手裡,交到政事堂,交給百官……畢竟將天下興衰,寄託給一家一姓,實在是太危險了!”

王方已經把話說得很明白了,一言以蔽之,有一大派人,希望趁機推動限制皇權,鞏固變法成果……這些人和金融集團,和理學並不一樣,但是卻不得不承認,他們的主張有相通之處。

蘇洵深深嘆口氣,抓着自己銀白的鬍鬚,搖了搖頭,“話我可以帶到,但是一切還是聽二郎的意見吧,你們切記,不要隨便動作,更不能鑄成大錯!”

整個京城,乃至整個大宋,都暗流洶涌,處處充滿殺機,各種勢力,都在迅速集結,準備應付接下來的大戰!

曹太后雖然是女流之輩,但是見過了這麼多風浪,哪裡還不明白!

“令尊真是好算計!枉哀家一直以爲他是純臣,是可信任之臣,卻想不到,他竟然如此軟弱!真是讓人失望透頂!”

王青被說的臉紅,老爹上書拒絕南下,讓她也很無奈,但她也清醒了一些,事情真的不那麼簡單!

“母后,爹爹太老了,他的身體哪能扛得住啊!若是母后願意,就讓曹國舅南下吧!”

“曹佾!”

這倒是個不錯的選擇,可問題是他太弱了,又和王寧安太親近,以他的能耐,如何同王寧安周旋啊?

曹太后簡直抓狂了,爲什麼身邊就沒有一個夠分量的重臣,能夠服從調遣呢!

她想來想去,就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議政會議的文彥博,這老貨絕對夠分量,也夠狡猾,還有一位,那就是殖民部尚書張方平。

老張幹過參政,當過御史中丞,後來被派到海外當總督,在宋庠,宋祁,龐籍等人相繼死後,張方平上書,請求葉落歸根,埋骨大宋,說得十分懇切。去年的時候,朝廷正式把他調回來,擔任殖民部尚書,用意是讓他養老。

張方平也欣然同意,這不,剛回來大宋沒幾個月。老張比起文彥博小了幾歲,但一樣養生有術,身體很棒。

曹太后覺得要想拿回主動,就必須動用這些老人了,如果文和張能夠一起南下,或許能和王寧安周旋……正在她盤算呢,突然,一道聖旨進京,不日,燕王將護送聖駕返京……

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1156章 遺物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643章 六千刀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61章 一網打盡第123章 流民圖第1134章 軍銜制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6章 罰與賞第395章 陪都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739章 告黑狀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626章 誅九族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149章 狗牙兒在行動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
第586章 審計司在行動第950章 最有福氣的孩子第255章 皇帝的報復第128章 六藝學堂的實踐課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778章 春秋筆法第1069章 熊與熊孩子第730章 朝廷又來人了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1156章 遺物第556章 我是來殺人的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209章 什麼是好男兒第326章 愛辦好事的曹國舅第324章 婚禮很熱鬧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350章 無恥的王寧安第530章 春風得意的君臣第602章 大功可比李靖第643章 六千刀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755章 昏君吾自爲之第810章 二程的豪賭第949章 忙碌的趙曙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344章 知行合一第61章 一網打盡第123章 流民圖第1134章 軍銜制第91章 沒有皇帝是簡單的第1109章 寬夫兄,你可以休息了第982章 朕在居庸關觀山景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233章 收穫與凱旋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147章 起死回生的開始第6章 罰與賞第395章 陪都第73章 愛讀書的楊姑娘第662章 五百個太監第456章 反撲開始了第1093章 殺上門的曹太后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739章 告黑狀第940章 爲田地而戰第785章 令人羨慕的于闐人第751章 宋相公悟道第444章 雄關如鐵,何懼胡兒第575章 別放走了韓琦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114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157章 金融勢力覆滅第626章 誅九族第768章 很有默契的君臣第754章 朕老且病矣第401章 一匹馬一個強國第103章 王寧澤的小書包第563章 神仙也要殺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383章 紅顏禍水是真的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820章 令不出京城第282章 君臣碰撞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356章 厲害了,我的皇第382章 小女子蕭觀音第378章 再次出使遼國第191章 護犢子的老夫子第1066章 逐步廢奴第680章 三大欽差第1149章 狗牙兒在行動第571章 吐血大甩賣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452章 鹽降價了第934章 酷吏在行動第380章 不爭氣的父子倆第1103章 收拾宗室第368章 歐陽修很囂張第695章 天佑大宋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589章 雄心勃勃的趙禎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601章 陷入絕境的董氈第1124章 黑鍋誰來背第1083章 趙曙病了第396章 鎖定趙允讓第795章 妖女蕭觀音第1106章 憤怒的文彥博第789章 哪個王家第981章 天兵壓境第964章 手段各出的學生們第365章 榮耀時刻第788章 趙禎的巔峰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