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一個跑不了

王寧安的奏疏,趙禎反反覆覆,看了足足五遍,每一次看,他都心驚肉跳,不寒www..lā說起來,譚憲不過是個太監,高遵裕也是個過氣的武夫。

兩個人別說比起狄青和王寧安,就算和三種相比,也是差之天地。

可就是因爲他們是欽差,拿着趙禎的旨意,打着皇帝的旗號,便可以肆無忌憚,爲所欲爲,把西北的大局弄得一團亂。

歸根到底,這個錯是朕的!

想到這裡,趙禎就不停咳嗽,嗓子裡發鹹,幾欲昏厥。

年紀大了,受到刺激,又吐了血,趙禎的情況很糟糕,就連御醫都建議立刻休息,什麼事情都不要管。

可面對這個局面,趙禎能不管嗎?

想要休息,也要把欠的債還了!

他的責任先放在一邊,從頭到尾,包括密諜司矇蔽聖聽,誤導趙禎,政事堂隨便下令,兩個欽差肆意胡爲……這些事情要一樣一樣查!

有一點馬虎,就是對不住死去的將士!

“啓奏官家,他們都來了。”蘇桂低聲勸道:“聖人,要不明天再召見吧?”

趙禎把眼睛一瞪,怒斥道:“怎麼,你也想學譚憲嗎?”

“奴婢不敢!”

蘇桂嚇得連滾帶爬,出去叫人,不多時,首相文彥博,副相王珪,大太監沈端,三個人先後走了進來。

見禮之後,一起擡頭,見趙禎斜靠在牀上,屋子裡還有淡淡的血腥氣和藥味,皇帝的臉色白的像是宣紙。

文彥博眼圈發酸,連忙道:“都是臣等不忠,遺君父之憂,臣等死罪!”

“不要說了。”趙禎低沉着聲音道:“朕不想聽亂七八糟的事情,眼下無非兩端,西北戰局,還有欺君大案,文相公,你身爲首相,拿出個方略吧!”

“遵旨。”

老文定了定神,不愧是浪蕩多年的老江湖,到了關鍵時刻,文彥博很能穩住,他非常清楚,這是一場風波的開始,風究竟會刮多大,文彥博不清楚,不過他沒有摻和進去,只要能把大局撐起來,到時候風波聽了,他文彥博又是不倒翁,常青樹。

“陛下,剛剛王相公已進向政事堂行文,西夏反撲在即,老臣斗膽懇請陛下旨意,橫山一線……還要不要?”文彥博偷眼看了看趙禎。

“當然要!”

皇帝幾乎沒有遲疑,“滅西夏,復河套,是朕拍着胸膛,向列祖列宗保證的,絕對要做成!咳咳……不管付出多大代價!”

文彥博點頭,“老臣謹遵聖人旨意。政事堂立刻撥400萬貫軍費,由樞密院主持,重新補充神衛和龍衛兩支禁軍,恢復兵力。另外,再從河北調兩萬人馬,從巴蜀調一萬五千,還有青唐,集結各路兵馬,全力保住橫山。老臣會讓秦鳳路和永興軍路徵調20萬民夫,儘快調撥軍餉軍糧,鼓舞士氣,補充物資……”

老文滔滔不斷,把需要做的事情說了一個遍兒。

趙禎頷首,用讚許的目光看了看文彥博。

不愧是老臣,就是有經驗。

“人馬錢糧,固然要緊。不過最重要的是西北的軍令要統一,朕決定加封王寧安爲秦國公,中書令,陝西諸路經略安撫招討使,總攬一切軍政大權,兼掌錢糧戶口,位居各轉運使之上。”

這道旨意一下,可把大傢伙嚇壞了,等於一下子把西北都交給了王寧安。不管是軍務,還是民政,他能獨攬大權,相比之前,和狄青對掌軍務,提升了不止幾倍!

放在平時,肯定有人反對,不過此時誰也不敢觸黴頭。

西北的爛攤子,除了王寧安,也沒人能處置,但願他能擋得住西夏的反撲,不然,大宋幾年的功夫付諸東流,數千萬貫軍費打了水漂,到了那時候,就算文彥博的臉皮再厚,也沒法留在政事堂了。

想到這裡,老文躬身道:“陛下,值此危難之際,正需要力挽狂瀾之人,王相公是不二人選,老臣以爲非常妥當,可以立刻執行。”

第一件事情談完了,自然就剩下了第二件,趙禎先是看了看大太監沈端,只見他垂手侍立,腰板筆直,頭一直低着,也看不清面部的表情。

趙禎沉吟了一下,把注意力又放在了王珪身上。

作爲著名的三旨相公,王珪是個很沒有存在感的宰執。

可偏偏就是這麼個傢伙,竟然鬧出了這麼大的風波,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王珪!”

“罪臣在!”

王珪扛不住壓力,直接跪在了地上,痛哭流涕,他像是竹筒倒豆子,把什麼都說了出來。當初派遣欽差前往西北,爲防止意外,是要給欽差一道公文,可以命令諸軍。

當時就是王珪寫的,正常的指令,應該是節制馬步諸軍,以備不時之需,結果王珪在上面多加了一句,各軍要尊奉欽差指令,服從調度……正是因爲有了這一句,神衛和龍衛才被調走了,種詁也不得不跟着北上靈州。

“說,爲什麼要加這一句,又是誰讓你加的?”趙禎雖然身體虛弱,可越是如此,就越是嚇人,看皇帝鬚髮皆乍的模樣,簡直隨時能把人吃了!

王珪被冷汗溼透了衣服,拼命磕頭。

“啓奏陛下,這道政事堂令,不過是仿照之前欽差旨意擬定,老臣以爲是尋常旨意,就讓下面的中書舍人草擬,老臣有失察之過,老臣願意領罪!”

他趴在地上,渾身顫抖。

趙禎看了他一眼,冷笑了一聲,“失察?軍國大事,你也敢失察嗎?”

“啊!”

王珪直接癱了,痛哭流涕道:“老臣的確只是失察,老臣本就不是宰執之才,情願意致仕回鄉,還請陛下恩准。”

說着,他把烏紗摘下來,放在地上,一想到長安宦遊,要就此結束,王珪還是很傷感的。可接下來趙禎的話,讓他直接掉到了十八層地獄!

“想走?”

趙禎輕笑了一聲,“沒門!來人!”

皇帝一聲斷喝,有人衝進來。

“把他帶到皇城司看押起來,等候調查!”

王珪一下子都懵了,他知道事情不小,但最多也就是罷官而已,怎麼要抓人啊?不對啊,我可沒有那麼大的罪過啊?

他想爭辯,可是宮裡的侍衛絲毫不給他機會,直接拖着就走了。

把王珪拿下,趙禎喘了半天,終於恢復了一絲元氣。

“文相公,從今往後,你總領政事堂事宜,所有旨意命令,必須由你覈准,方可執行,此爲永制,不許更改!”

這話說完,文彥博的心差點跳出來!

乖乖,我的官家,你可太夠意思了!

衆所周知,大宋的官制,就是互相制約,疊牀架屋,亂七八糟。

尤其是政事堂,更是一團亂。

最初大宋仿效唐朝,一般安排兩到三位宰相,後來又增設了副相,也就是參知政事,最初的參知政事沒什麼權柄,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說穿了,就是宰相的屬吏和幕僚而已。

後來,參政的權柄越來越大,漸漸把所有的“不”字都抹除了,變得和宰相差不多。

一個強勢的參知政事,甚至能架空宰相,比如慶曆新政當中的范仲淹,有什麼政務,他和皇帝商量,然後以政事堂的名義發佈,就成爲了政令。

在原本的歷史上,王安石變法,也是以參政開始的,是典型的副手欺壓正職。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大宋的政事堂,雖然位階有差別,但是歸根到底,還要看皇帝和臣子的親厚程度。

只要皇帝賞識,副相也可以叫板宰相。

這麼做的好處很明顯,那就是能維護皇權,削弱相權。

但是害處同樣明顯。

令出多門,沒有規矩,隨意性太大。

比如這一次給欽差手令,因爲不管是文彥博,還是王安石,他們都不願意得罪王寧安,就把事情分給了王珪。

王珪以副相之尊,就可以在裡面增加一些東西,動一點手腳,給譚憲和高遵裕更大的權力,結果到了地方之後,他們就可以拿着雞毛當令箭。

趙禎痛定思痛,不能繼續模糊混亂下去了。

上面的一點差錯,到了地方,就會被無限放大,十萬人馬,代價太慘重了!

文彥博簡直是喜出望外,要不是礙於寢宮,他都能跳起來。

有了趙禎這句話,以後首相就名正言順,位壓羣僚,相比漢唐的宰相,都要更加威風。

文彥博人老成精,這是皇帝在放權,不止放權給王寧安,也放權給自己。

既然有放就有收,有些人註定了要倒黴……文彥博把眼神落在了大太監沈端身上,你們這些閹豎,報應來了!

咱文相公從來不是好人,他是真想看熱鬧了。

“沈端!”

“奴婢在!”

“朕問你,禹藏花麻投降的消息,是誰告訴譚憲和高遵裕的。”

“是奴婢!”

“那你爲什麼要告訴他們?”

“爲了搶功!”沈端回答很乾脆,“奴婢見西夏大敗,以爲勝利就在眼前,奴婢不甘心功勞都被王相公和狄相公搶走,所以奴婢就授意譚憲,搶先出兵,拿下靈州,把生米煮成熟飯。只是奴婢沒想到,這竟然是一個陷阱,奴婢有罪,奴婢情願意把人頭奉上,請聖人處罰!”

趙禎遲愣一下,突然冷笑道:“王珪把罪責推給屬下,你比他英雄,想自己扛!朕告訴你!休想!朕一定要徹查到底,背後的人,一個跑不了!”

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572章 底牌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998章 凱旋門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89章 歡宴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57章 樂極生悲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46章 豪奪第74章 一怒拔劍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84章 真相大白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304章 罪己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731章 找茬兒第32章 線索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562章 新交子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637章 覆滅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618章 下重手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76章 攜手合作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202章 汴京遊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758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32章 線索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72章 底牌第76章 攜手合作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
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917章 丹書鐵券第572章 底牌第1071章 師徒裂痕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688章 父債子償第960章 殺神王宗翰第998章 凱旋門第550章 老夫心懷坦蕩第393章 神農精神第33章 進擊的包拯第525章 “錢”之新解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28章 被算計的包拯第551章 扒了王拱辰的皮第676章 突破橫山,殺入西夏第900章 海外訂單第189章 歡宴第889章 一萬年太久第57章 樂極生悲第567章 真正的對手第46章 豪奪第74章 一怒拔劍第675章 旗號也能嚇死人第639章 泰山壓頂, 西夏劇變第249章 殺了一羣猴子第84章 真相大白第980章 雪恥的最後一戰第126章 王老師的禮物第110章 籠絡人心第370章 蘇軾的智慧第66章 淪爲配角的歐陽修第749章 大宋的文藝復興第566章 跌落雲端的江卿第766章 暴跌又暴漲的股市第453章 一不小心成了奸佞第304章 罪己第901章 借債發展第149章 油鹽不進第1072章 司馬光的不甘心第1055章 匆匆三年第1116章 兒子也跑不掉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467章 比人可怕的是老天爺第201章 小女婿上門第731章 找茬兒第32章 線索第1128章 王寧安的宣誓第976章 王寧安的借力打力第278章 糧倉和錢庫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256章 趙禎的強者之心第1125章 找秦王評理第379章 我要娶八娘第1090章 曹太后出手了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562章 新交子第184章 從一片空白開始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299章 決戰之崩盤第1004章 蘇軾的新工作第637章 覆滅第867章 元老都走了第737章 炮轟王安石第618章 下重手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76章 攜手合作第100章 爲大宋之崛起而讀書第908章 王安石教子第257章 將門齊聚第578章 吾皇英明第604章 官都沒人要第162章 想不透的面涅將軍第635章 鐵騎出擊第353章 建立在仇恨上的渤海國第418章 靜塞鐵騎,出擊!第873章 給西夏的最後通牒第251章 一路殺戮泣鬼神第803章 梅花詩帶來的風雨第606章 請斬文彥博第419章 騎牆對騎牆第706章 殺向政事堂第1022章 沒本事,不奸臣第511章 老斗士歐陽修第200章 皇帝當媒人第449章 軍情如火第187章 跟着王寧安不吃虧第747章 文彥博的壞主意第202章 汴京遊第780章 兇猛的契丹武士第758章 汝妻子吾養之第32章 線索第14章 二伯的秘密第1097章 皇帝爭奪戰第630章 王相公死了第367章 強國的感覺第682章 該設立個參謀部第572章 底牌第76章 攜手合作第684章 人馬真被調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