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精兵強將雲集

涉及到了土地,就碰觸了所有人最敏感的那根弦。

就連司馬光也沒法淡定了。

“王相公,介甫兄!土地是各家的財產,幾代人積累下來的,誰動了,他們都會拼命的!”

王安石呵呵一笑,“君實相公,你接觸過佃農嗎,知道他們的情況嗎?”

“我,我……你有話便說。”

“好,那我就告訴君實相公,孔家的佃戶,最多能追溯到唐代,甚至更久遠,一家十幾代人,幾百年間,都給孔家耕田交租!他們就算欠了孔家的金山銀山,也早就還上了。可是呢……依舊每年要繳納田租,少了一點,就要捱打,甚至要賣兒賣女,這公平嗎?”

“我……”司馬光被噎住了。

王安石乘勝追擊,“不止孔家,還有河北的世家,還有那麼多的宗室豪強,各地的世家大族……他們撈得夠多了,如果不讓他們吐出來,老百姓就沒有活路,朝廷沒有錢發展工業……”

王安石大聲道:“王爺,你窮盡那麼多財富,也不過辦了一個六藝書院,眼下也只是培養出一個百工院,上千工匠而已!我想請教,這點人,夠用嗎?”

“當然不夠用!”王寧安道:“朝廷應該推行教育,還要進行掃盲,尤其是要培養理工人才,不能光是風花雪月了……只是辦學要錢,而且還缺少好的教員,地方上百姓也未必會入學。”

“王爺,百姓當然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讀書,可關口是他們沒錢……假如能給百姓分田,家家戶戶拿出一點糧食,就能請動老師,朝廷出點錢,建一個校舍,就可以招收學生,讀書識字了……我力主分田,可不是爲了自己,王爺,你肩負着天下之望,不能讓百姓失望啊!”

王寧安微微頷首,“半山公,你所言極是,但是你也清楚,這件事情牽連太大,馬虎不得,你準備如何下手?”

“很簡單,根據租佃的時間計算,如果超過二十年,土地直接歸耕田者所有,不足二十年,以年限計算,可以出錢從地主手裡贖買……如果百姓沒有錢,朝廷可以墊付……百姓從佃農變成自耕農,不用交租子,這部分可以用來償還貸款,朝廷不會虧的,而百姓也不增加支出,幾年之後,他們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豈不美哉!”

“那世家地主呢?”司馬光厲聲質問,“他們反對該怎麼辦?”

“朝廷可以幫助他們發展工商,如果不答應,就發配,渤海也好,西域也好,南洋也好,有的是地方……再不甘心,那就砍頭!殺一人,而活千萬人,值!”

王安石殺氣騰騰,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至少司馬光是嚇得臉上變色,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只剩下喘氣了。

坦白講,歷代都知道豪強的危害,也都抑制兼併,但是從來沒有人像王安石這麼徹底……王寧安在短暫驚訝之後,陷入了沉思。

其實拗相公的措施,王寧安並不陌生。

法國就曾經這麼幹過,他們把土地出售給佃農,廢除原本的一切所有權利;無獨有偶,倭國在維新變法的時候,也將土地從武士集團手裡剝奪,交給了直接耕種土地的佃農……也因爲如此,這兩國一直到了後世,都有一大批小土地所有者……其他國家,也都或多或少,動過土地。

簡單總結一下,分地的好處很明顯。

有恆產纔有恆心。

百姓有了土地,社會就安定了。

其次農民的耕田熱情增加,土地產出提升,有更多的糧食供應城市。

再有,廢除了中間的租佃關係,農民直接向朝廷納稅,能增加朝廷稅收,作爲工業的原始積累……

不得不說,王安石的眼光的確敏銳,見解也十分獨到。

只有解決了土地問題,才能順利開啓工業化。

但問題是,土地真的不好解決!

眼下的大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各個方面都遙遙領先。

遠不是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沒有那麼強烈的亡國壓力……雖然王寧安心裡清楚,不跨過工業化的門檻,大宋一直都會很脆弱,但是整個大宋,除了他,還有王安石之外,怕是很難再找到幾個有類似見解的人了。

吾誰與歸啊!

王寧安沉吟良久,“半山公,土地是一定要解決的,但是不宜操之過急,我看先從兗州做起,當一個試點吧!”

拗相公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但還是很快調整過來。

“王爺,你的意思是……”

“這樣,孔家,還有其他各家的土地,平均分給所有佃農……棉紡還是要發展,而且是重點項目。文寬夫不是要折騰嗎,就讓他折騰,我把兗州交給半山公,把濟州和單州交給文寬夫,你們各自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推……我們會公正評判,到底哪一種模式更好……又是例子擺在那裡,下一步就會好辦很多。”

王安石是希望能大刀闊斧,直接強推的,但是他現在和以前也不一樣了。

走了民間一次,就發現了這麼多問題,還有沒有被他忽略的,各地的情況是不是一樣……王安石覺得他的悟道之旅,還要繼續。

“王爺,我該說的都說了,兗州的事情,還是另請高明,我能提供意見,卻不好插手,不然事情就變味了。”

王寧安想了想,“半山公,這樣吧,你以後不管到了哪裡,有什麼發現,都給我送一份,我要知道最真實的情況!”

“沒問題,我一定按時送給王爺。”

“那好,兗州嗎?一定要派精兵強將……半山公,你覺得蘇轍如何?”

王安石想了想,“他是個老誠的,不過靈活度不夠,王爺應該給他配一個副手。”

王寧安陷入了沉思,他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王爺,我倒是有個人選。”

“誰?”

“呂岩!”

呂岩,就是那個樑縣的知縣,當初周峰的案子鬧得好大,爲此王寧安不得不力推發展種植,養殖,解決地方財政困窘。

因爲這個案子的複雜,趙曙登基之後,赦免了許多死囚,呂岩和周峰都在其中,眼下呂岩已經在牢中待了一年多。

“這個呂岩倒是肯做事,能發展地方的人才……只是當初的樑縣條件太差,他只能強徵土地,結果弄出了案子……如今兗州孔家的土地都收上來了,讓他去放手做……由蘇轍掌控大局,絕對能成!”

王安石提出了自己的建議,王寧安想了想,笑道:“嗯,他倒是個人才,就這麼辦了!”

說完,王寧安又看了看拗相公和司馬光。

“今天咱們三個談的事情,絕對不能走漏半個字……至於分田的事情,更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包括文彥博那邊在內,如果提前泄露消息,我們可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王爺說的是,我們記下來=了!”

王安石沒有留多久,他還要繼續考察,下一站就是江南。

最近幾年,江南放棄稻田,種棉花,種桑樹,愈演愈烈,王安石很想看看,有什麼問題,而且藉此也能推測文彥博那邊的情況。

爲了聯絡方便,他又把次子王旁留在了兗州,自己帶着兄弟王安禮南下。

這麼一來,兗州可就聚集了好幾個精兵強將。

蘇轍善於理財,做事嚴謹,他掌握全局,呂岩能衝,又是戴罪之身,肯定急於出成績,讓他在前面衝。

王旁深得父親真傳,他幫着拾遺補缺。

再有,章家叔侄,也能協助,看起來問題是不大了。

王寧安立刻以政事堂的名義,發了一封公文,昭告天下,孔家的田產全數收回,分給原本的佃戶,朝廷派遣專員,負責落實,並且指導產業發展。

……

“實在是可惡!”

文彥博氣得拍桌子,“都怪那塊石頭,他簡直是從茅坑裡出來的,還有那個王寧安,他就那麼耳根子軟,一點擔當都沒有,還怎麼主持政事堂!”

兒子文及甫在一邊伺候着,隨口道:“王寧安或許是怕枕邊風吧!”

“哼,不還沒大婚嗎?陛下說了,要等守孝結束才成親!還有快兩年呢!他王寧安就怕了王安石,真是丟人啊!”

老文不停咒罵,其實啊,他又何嘗不怕!

現在孔家的田都要退給佃戶,那麼大的一塊肥肉,眼睜睜溜走了,當初可是王寧安答應過他的……要早知道這樣,寧死他也不來兗州,也不幫着王寧安擺平龐籍和韓家!

“你說,爲父是不是上當了?那個姓王的從一開始就設計我?”

文及甫想了想,“爹,要真是那樣,王寧安的心思也太深沉了……依兒子看,他應該是被王安石給拿住了,可他從心裡還是站在老爹一邊的。”

“何以見得?”

“他不是把濟州和單州交給了老爹嗎!這兩塊地方,不比兗州差,也都是適合種棉花的。而且這一次收了300多萬畝田地,其中一百多萬畝在兗州,至於濟州和單州,也有80萬畝,兒子準備,再購買一些田產,全數改種棉花,到了秋收,把棉紡工廠運作起來。棉布嘩嘩出來,銀子嘩嘩流進來……只要地方和朝廷都見了錢,那時候誰都要說老爹英明!”文及甫輕笑道:“至於王寧安,他沒有擔當,而拗相公,又一心討好小民,鼠目寸光,到時候朝廷變法的大旗,就要老爹扛着了!”

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1156章 遺物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82章 亡命徒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55章 茶館發威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284章 要權力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913章 惡鬥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234章 空前禮遇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224章 罷相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679章 抗旨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121章 吳世誠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284章 要權力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22章 三國熱第284章 要權力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51章 世代忠良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474章 猛士王韶
第720章 文狐狸的生存之道第545章 戰爭有紅利第750章 要立地成聖的文相公第1156章 遺物第158章 蘇洵出馬第113章 王老三的故事第423章 一門兩國公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660章 于闐人的下落第238章 一起去嶺南第97章 王寧安的想法第415章 三皇之戰第1044章 很慫的文及甫第333章 對比很強烈第966章 可怕的奴隸市場第82章 亡命徒第847章 龐相公的臉很疼第1049章 大家都要修鐵路第757章 一個兇人第1163章 華夏族長第1013章 文彥博也躲不過第1132章 跟着秦王,有吃有喝第1104章 輪到曹太后了第826章 趙曙的高招第492章 大逆不道的小太子第55章 茶館發威第1042章 兩個退休的人第1078章 快速改革的新政學會第431章 富相公栽了第1121章 不可避免的大戰第1143章 料事如神的張方平第906章 歡樂的技工學院第287章 出奇招,解錢荒第284章 要權力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386章 小皇子病了第1150章 拿下張方平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1151章 父子反目?第115章 厲害了,我的家第804章 大宋好父親第913章 惡鬥第874章 引蛇出洞第434章 封疆大吏第275章 護犢子的趙禎第234章 空前禮遇第852章 衍聖公也有假第1011章 陛下也怒了第一百八十章 歡呼吧!第1009章 團結起來的六藝第819章 行者,王安石第19章 面好人不好第435章 小心文彥博第705章 哀傷的趙禎第224章 罷相第831章 不費吐沫費腰第203章 碰瓷高手第1033章 文彥博跌倒,王寧安吃飽第775章 集體變臉第679章 抗旨第600章 與萬民共天下第546章 發狠的文彥博第320章 重建鐵騎第1067章 小彘的妙策第381章 皇位和燕雲第349章 不養廢物第121章 吳世誠第699章 交鋒陳琳第284章 要權力第1155章 司馬光的弱點第993章 自私的耶律洪基第127章 要蓋一座城第1152章 橫掃請願團第1112章 一個不起眼的藩王第1079章 司馬光又來了第1020章 王雱也瘋了第274章 衙內們的第一次第583章 絕不妥協第330章 兵行險招第1119章 強制退休第22章 三國熱第284章 要權力第937章 我們造反了第288章 升官受賞第631章 大宋怒了第272章 紈絝的價值第51章 世代忠良第231章 神通不敵佛法第868章 改革從自家做起第483章 老師不好當第801章 結盟塞爾柱第501章 流言殺人第1098章 八方雲集第362章 宿命的敵人第654章 最後的于闐人第481章 大破質子軍第96章 專業和上意第961章 鐵路通了第210章 東華門外第474章 猛士王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