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

“出城埋伏,如果不順,會給宣威軍造成多大的損失?傷了人,再守不住縣城,宣威軍得不嘗失。況且楊監軍剛說的都是最好的結果,最差的結果怕是宣威軍出城反被埋伏,一戰之後就喪失了戰鬥力,莫說退回安遠縣城,怕是連逃得性命都難了。”趙安明顯不同意楊叢義的說法。

衆將無所適從,一會兒看看統領,一會兒再看看監軍。

“楊監軍,你是朝廷派來的監軍,知州大人命宣威軍駐防安遠縣城,你卻讓宣威軍出城向西,是何用意?監軍的職責是監督出征的軍隊按朝廷或統帥的軍令行事,難道監軍不知道嗎?”

趙安此話一出,多數營指揮就轉向支持他了。自古監軍多壞事,打起仗來,全是拖後腿,打了敗仗還要推謝責任,衆將哪有不明白的道理。

“趙統領錯了,朝廷給宣威軍的軍令是調防欽州,不是駐防安遠縣城。既然是調防欽州,整個欽州的安全都在宣威軍頭上頂着,欽州任何一片土地丟失,都是宣威軍的責任。統領把宣威軍的職責只限定在安遠縣城,其他地方就不管了,這是大錯特錯。本監軍必須監督你,加以糾正!”楊叢義高聲反擊。

這番話又令廳內的形勢發生轉變,監軍說的也沒錯,宣威軍是奉命調防欽州,而來安遠縣城不過是知州大人臨時決定而已,但不管宣威軍駐地在哪,調防欽州的職責不變,只有趕走所有敵人,他們纔算完成調防職責。

“駐防安遠縣城是知州大人的軍令,宣威軍必須確保安遠縣城不丟,不能出城,不能有任何意外。再說,宣威軍不出城埋伏,就不能擊敗敵軍,趕走他們嗎?未必吧!趙安雖然覺得理虧,但仍然堅持他的說法,絲毫不改。”

隨後又道:“朝廷的軍令,確實是讓宣威軍調防欽州,宣威軍不是沒來,可軍令上說了讓我如何排兵佈陣,如何打仗嗎?沒有吧!我不按監軍的意思把宣威軍調往西邊,監軍就要挑毛病,實在沒有道理。難道監軍是想越俎代庖,指揮宣威軍嗎?”

衆將聽得這話,暗暗心驚,統領和監軍的矛盾鬧到如此程度了嗎?統領說的有理,監軍說的也有理,但在他們來說,肯定是應該聽統領的,畢竟統領纔是他們的穩定上司,而監軍是朝廷臨時指派,隨時可以更換,可以得罪監軍,不能得罪統領。

趙安的話已經說到這等地步,楊叢義毫不猶豫立即爭鋒相對:“趙統領是對監軍一職有誤解吧,是誰告訴統領監軍只是來監督軍令的?我今天就告訴諸位,監軍到底是做什麼的。監軍監軍,重要的不是來監督軍隊如何打仗,而是監督出征的軍隊如何打勝仗。軍令執行的再好,最終打了敗仗有什麼用。本監軍的職責,就是來監督宣威軍打勝仗的,不是在宣威軍打了敗仗以後,告訴朝廷你趙統領軍令執行的有多好。現在趙統領問我是不是要指揮宣威軍,如果統領堅持據守縣城,不改取死之道,那我就要指揮宣威軍,就是要帶領宣威軍打勝仗,趕走李越人!”

“楊監軍,你這是製造矛盾,分裂宣威軍!”趙安憤怒起身。

“是,趙統領待在城裡好好守你的城,我要帶領想建功立業的大宋好兒郎消滅敵人,建立功勳。”說着也起身,看向衆人。

議事廳中七將眼見統領與監軍爭鬥到如此激烈的境地,哪裡還敢坐着,紛紛跟着起身,不敢胡亂發一言。

楊叢義道:“我曾在武學研習各家兵法一年半,經朝廷考覈之後授官,隨後負責督造回易,力主組建宣威軍,又去安慶親自招募將士軍卒,還請來精通戰陣的教導團,幫助大家訓練新軍,雖然跟大家在一起時間不多,可我的心一直跟着宣威軍。出使李越時,我也帶了一千宣威軍,跟他們交過手,知道他們的勢力,在南下占城國途中,也跟他們交流過,知道他們的狡詐。有誰願意跟我走,就站過來,我帶你們打勝仗,建功立業!”

“想走的,我不留!”趙安怒道。

七將聽着這話,心思浮動不已,十分不安,宣威軍是要分家了嗎?

有人看看統領,又看看監軍,更多的人看着前方,眼神連動都不動,

“監軍大人,我跟你走。”沉默片刻之後,七人中有一人動了,走向楊叢義。

衆人一看,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更李越人打過仗的蘇仲。

“好,歡迎。”楊叢義笑着拍拍了他的肩膀。

蘇仲沒再言語,便在楊叢義身旁站定。

“監軍大人,我也跟你走。”又有一人過來,卻是羅聰,其他人頓時有些不淡定了。

“好,歡迎。”楊叢義拍拍他的肩膀。

羅聰也在他身邊站定。

隨後又有一人上前道:“我也跟監軍走。”

衆人一看是潘誠,心下微驚,這人是真正跟金人交過手的人,十五歲從軍,如今已經超過十年,實力較爲強悍。

“好,歡迎。”楊叢義說着也拍了拍他的肩膀。

還沒等潘誠站定,又有一人悶頭走了過來,一句話沒說,就站在楊叢義身旁了。

此人是平常寡言少語的姚昶,在宣威軍中勢力不俗。

楊叢義拍拍他的肩膀,連道三聲好。

趙安臉色難看,眼看四將跟了楊叢義,卻也無可奈何,便道:“行,你們就跟着楊監軍去送死,到時候別求着我給你們開城門!”

見剩餘三人應該是不會過來了,楊叢義道:“趙統領放心,我們只會打勝仗,不會打敗仗,你還是擔心你自己吧。”說完舉步離開。

蘇仲、羅聰、潘誠、姚昶四人轉身向趙安抱拳行禮。

“滾吧。”趙安十分生氣,懶得再看他們一眼。

四人隨即轉身,跟上楊叢義,出了議事廳。

五人隨即聚在營中開了個小會,楊叢義將他的想法與四人細說一遍,隨後各自回營籌備。

一個時辰之後,四營兩千人帶着少部分軍資軍械從西門離開,到達寬二三十丈的護城河邊。

護城河從華石鎮向東,流經安遠縣城西門外,再由此如海。而從城西逃難而來的人,有不少是順着護城河趁船而下,到達縣城之後,匆忙離開,把船都留在護城河東岸,因此河岸停靠的大小船隻,不下三四十艘。

楊叢義一聲令下,蘇仲營當先渡河,在本地嚮導帶領下由小路向華石鎮方向前進,一刻鐘後潘誠營渡河跟上,再一刻鐘後姚昶營渡河成功,跟上前隊,最後楊叢義跟着羅聰營渡河。

一過河,楊叢義便在張柳護衛下,迅速前進,趕上走在隊伍最前邊的蘇仲營。

根據欽州地圖,雖然他已經大致確定了埋伏地點,但古代地圖畫的十分抽象,山有多高無法估計,河有多寬多深,也不會標註清楚,他得實際探查之後,才能選擇最合適的埋伏點。

同時,隊伍一過護城河,就向華石鎮、那梭鎮方向派出探子,探查敵情。

在嚮導帶領下,二千人全副武裝,用大半天時間就由小路到達華石鎮南邊的一片叢林,此地距離華石鎮中心不到三裡遠。

全軍暫且隱蔽行蹤,在林中休整。

他們到達華石鎮不久,探子便回來報告,整個華石鎮周邊不見敵人蹤影,也不見當地百姓,是一個空鎮。

探子彙報完畢,稍作休整,繼續往西邊那梭鎮,甚至更西邊的武文方向,去探查南路敵軍軍情。

敵軍要東去安遠縣城,必過華石鎮,這裡也只有一條稍大的路,橫貫東西,敵人攜勝勢而來,沒有不走好路的地理,況且他們還想一路燒殺劫掠,方圓三十里,兩條河流交匯之地華石鎮,就是中心地帶,人口較爲稠密,敵軍不會不來。

趁着敵人還沒到,楊叢義則帶着四將秘密趕往三裡外的華石鎮,實地探查伏擊地點。

華石鎮被一條自南向北注入護城河的河流隔在西岸,他們便先在東岸沿河往北察看了四五里遠,找到兩個較爲合適的伏擊點,但因爲整體地勢較低,又多爲農田,不是最理想的埋伏地點。

於是他們又渡河往西,直接進入華石鎮中心。

鎮中房屋不少,幾乎全部敞開着大門,顯然都走的很堅決,短時間也不可能再回來。隨便進了幾個院子,裡邊也都是空空蕩蕩,有用的,值錢的東西全都沒有了,只剩一些帶不走的東西。

宣威軍所練的是槍陣,配刀都很少用,長槍在巷戰中難以施展,一旦與敵軍相遇,傷亡會很大,所以看似很適合埋伏的空鎮子,直接就被排除在外。

隨後五人又在鎮子西邊探查許久,發現華石鎮周邊地勢很平坦,幾乎沒山,只有少數幾個小土包,不超過一丈高。

數個時辰後,五人回到東南邊叢林裡,商討該在何處埋伏,如何佈陣。

經過半個多時辰的激烈討論之後,楊叢義採納衆人意見,利用河流佈陣。

第615章 秘密禁令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536章 陸游的困惑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627章 敵軍異動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460章 集訓展示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342章 官員與平民第511章 徇私之憂第55章 衆怒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485章 問話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67章 來龍去脈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30章 心裡有數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33章 人心本善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326章 箭雨箭牆第252章 突發慘案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596章 敵軍渡江第301章 解惑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510章 一家人第2章 寂靜官道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662章 幫扶信任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684章 北金出擊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355章 黑狼出沒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39章 虎頭巖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410章 重任難題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547章 大有收穫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49章 囑託第69章 以槍結緣第2章 寂靜官道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66章 宋頭領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185章 改造針盤第683章 難題第89章 目的達成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637章 故人相見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510章 一家人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179章 商船進港第327章 殺敵萬人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750章 攻擊臨潢
第615章 秘密禁令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442章 此生相隨第242章 平息隱患第536章 陸游的困惑第477章 榮譽之戰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627章 敵軍異動第368章 配合作畫第194章 清塵還俗第245章 流落孤島第460章 集訓展示第636章 密謀奪命第342章 官員與平民第511章 徇私之憂第55章 衆怒第455章 不必親爲第485章 問話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67章 來龍去脈第729章 投軍之路第314章 又取兩關第719章 復官北返第30章 心裡有數第542章 親赴蓬萊第648章 義軍戰略第708章 招賢之策第533章 爭相採購第143章 造船大單第33章 人心本善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312章 進軍涼山第326章 箭雨箭牆第252章 突發慘案第269章 固守防襲第596章 敵軍渡江第301章 解惑第219章 一場勝仗第158章 新軍遠行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505章 扣押車隊第665章 進軍濟南府第510章 一家人第2章 寂靜官道第387章 中場休息第294章 修壩蓄水第289章 宣威軍一分爲二第662章 幫扶信任第411章 如實對答第670章 宣戰北伐第447章 鋪墊準備第684章 北金出擊第235章 劃地留守第500章 有始有終第355章 黑狼出沒第136章 夢溪筆談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39章 虎頭巖第319章 沿途殺戮第360章 藥鋪掌櫃第512章 稅賦之憂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543章 輾轉益都第410章 重任難題第156章 領回教訓第547章 大有收穫第612章 請纓挑戰第317章 棄守大南關第737章 南下平陽府第726章 趙昚疑慮第49章 囑託第69章 以槍結緣第2章 寂靜官道第464章 不得還魂第280章 臨別怪夢第66章 宋頭領第298章 深入敵後第185章 改造針盤第683章 難題第89章 目的達成第723章 河間馬場第637章 故人相見第597章 散兵難擋第510章 一家人第725章 銀子燙手第598章 援軍天降第198章 皓月爲證第239章 封鎖谷口第703章 頒行天下第179章 商船進港第327章 殺敵萬人第255章 分頭準備第24章 囂張的土匪第208章 知州殷勤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766章 一拍兩散第750章 攻擊臨潢